消除心理煩惱 解除成長困惑高中生正處于心理“斷奶期”,心理上既有成熟的一面,又有不成熟的地方。他們看問題往往帶有片面性,不能正確對待前進中的困難和挫折。不少學生面對各種壓力時,常表現出焦慮不安、情緒不穩,有的甚至容易走向極端。如何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開發心理潛能,培養健全人格,已成為學??滩蝗菥彽娜蝿?。
基于學生心理發展現狀的迫切要求,湖北省宜昌市興山一中推行心理輔導“點單制”,聘請資深德育工作者以及心理輔導教師對班級或者學生個人進行心理疏導,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巧,輔導和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心理困擾,增強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點單制”針對學生個人和群體存在的心理問題分別開列清單,個體輔導有:道德修養、學習心理、人際關系、自我意識、升學擇業等方面的話題。集體輔導有:對如何激發高一學生的學習熱情、正確認識高二學生正常心態、消除高三年級的疲憊以及壓力過重心理的輔導;對青春發育期生理與心理發生巨變帶來的矛盾沖突加以科學引導;針對心理障礙方面如焦慮恐怖、抑郁敵對等情緒障礙、人際關系敏感等問題進行團體咨詢。
輔導的形式有:成立“心語室”,個別咨詢;走進班級,集體輔導;每年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建立心理檔案,對輔導前后實行對比記載;舉行講座,開展“寢室人際關系”、“女中學生成長”、“我愛我家”等專題講座;每學期舉辦一次“心理健康月”活動,活動形式有心理測量、面談、影評、發放心理健康宣傳資料等;創辦每月一期的《心理健康》簡報,發至每個學生手中;每學期舉辦一次主題為“我們與學生一起成長”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
推行心理輔導“點單制”后,興山一中每個學期都要接待400多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40多次走進班級舉辦講座,幫助學生消除了許多煩惱,解除了不少困惑。
篇2:心理咨詢師個人成長報告
心理咨詢師個人成長報告
不懈的追求——我們在路上
烏拉特后旗一中
陳學芳
本人現年37歲,教師出身。曾先后從事過小學數學、英語,初中英語等學科的教學工作,并且兼班主任工作。目前,由于本人的愛好和工作需要,工作之余,我開始學做兼職的心理咨詢師。成為一名合格高尚的心理咨詢師,是我一直以來的美好愿望,這一愿望的形成,深受著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以及家庭教育和工作環境的影響。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認識到,心理咨詢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深切地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感受到社會對合格心理咨詢師的急切需求。自己非常喜歡心理咨詢工作,愿意把心理咨詢和心理教育工作當作個人修煉和做人的過程,更愿意享受心理咨詢帶給我助人自助的快樂和幸福。
一、
自我成長分析
(一)充滿愛的歡樂童年
我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農民家庭里,父母雙方家庭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都很能吃苦、也很勤勞,我還有一個小我三歲的弟弟,我們的關系很好,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父母還有其他長輩們都很愛我們。
小的時候家里生活在當地來說還很不錯,我們有一套大大的房子,長長的一溜兒,還有一個超級大的院子,當時這個大院子里住著三戶人家,爺爺奶奶一家,我們一家,還有二爹二媽一家。我覺得直到到現在為止,在自己的心中,最幸福的時光就是那個時候了。家里成員雖多,但是其樂融融,爺爺無論做什么都是一把好手,為人正直豪爽,辦事公正而且能說會道,十里八鄉都非常有威望.小時候爸爸媽媽相對更忙一些,所以我多數時間都跟在爺爺奶奶身邊,奶奶是個善良而又非常勤勞的人,我覺得自己除了與生俱來的一些性格因素之外,性格形成受爺爺奶奶的影響也是非常之大。因為一直成長在他們身邊,并且他們很呵護我,從不罵我,更別說打我了,我就是他們倆人的開心果和生活的動力、希望。但是父母相比較之下就顯得疏遠了一點,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小時候我很不懂事,經常不理解父母:為什么他們不像爺爺奶奶一樣給我好東西呢?為什么不會每天摟著我,抱著我呢?為什么不給我買好衣服呢?
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很少干活,因為大家庭人多,勞動力也多,但更是因為長輩們的寵溺,他們總是以讓我寫作業為名義不參加到家庭勞動當中,父母是很支持我學習的,只要是關于學習的時間,都不會來讓我干家務,但他們都是屬于特別不愛說話,有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的那種人,故而很少會詢問我的學習情況。但是我小時候極為聰明,他們只有在考試后看到我拿回家的打滿對勾和鮮紅的100分就滿意的點點頭。也不會說什么夸獎的話。所以長大成人的我很多時候對于別人也是非常吝于夸獎的,總覺得夸不出口。
我的童年時期還有一個人對我影響極為深刻,她是我的老姑,那個時候她還是未出閣的姑娘,而我是這個家族第一個出生的孩子,真真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更為關鍵的是我的老姑也是一位光榮的教師,每天她帶著我穿梭于校園中,只有三四歲的我學著她站上講臺,手中拿起教棍,有板有眼的“指點起江山”來,這么說來,從那時起就尋到了我終身職業的蹤影了呀!
(二)求學而叛逆的青春期
甘于平凡而辛苦的農民父母對我們的學習雖然過問的很少,但于他們單純的心思之中,還是希望我和弟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可以通過求學之路改變我們的命運,不再像他們一樣辛勞。所以在九幾年,城市戶口炙手可熱而又極為昂貴的時候,花光了家中積蓄,先后為我和弟弟通過關系花大價錢辦到了臨河戶口,將還在上小學的我們分別寄養在姑姑家,姑姑們對我們自然是非常親昵,也是百般呵護,但寄人籬下的感覺總是
揮之不去。我們都變得更加勤快,但有心事的時候又不知道和誰訴說,這一段小小年紀離開家,離開父母,離開所有熟識的小伙伴的幾年經歷,讓我們姐弟倆也變得生疏,于我們性格的形成甚至改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都不會和別人形成特別親密的關系,再好的朋友過于親近都會讓我感覺不舒服,哪怕和自己的父母都不會擁抱,甚至難以想象那樣的情景,我覺得這都是那段還是孩提時期的經歷帶給我的。
弟弟是很乖巧懂事的,特別努力認真,成績也一直特別好
但我是個心思單純,只知道瘋玩的小姑娘,學習的好與壞沒有人過問,更加不懂得去想我的求學機會多么來之不易,因為我的聰明,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慢慢的我接觸到了我當時自以為更有趣的人和事,每天跟著我的這些好同學們瘋,遲到,逃課成為了家常便飯,自我感覺每天過的快快樂樂,現在回想起那些虛度光陰的日子,還是覺得非常的遺憾。但這同時也是一段快樂的時光。讓我的性格中更多了一些開朗,自信。
(三)多彩的師范生活
雖然學習的路上我沒能做到奮勇向前,但憑借良好的天賦我還是如愿考上了師范學校,在這里,來自各地的學習佼佼者匯聚一起,我們又開始了人生新一段的旅程。生活向我們展開了新的一頁,而我短暫的新奇和緊張過去后卻又開始延續了我一如既往的懶散生活。每天看似忙碌的穿梭于花園般美麗的校園中,每個角落都留下了我們青春的腳印。除了每天的學習,各種考試,基本功測試之外,我還成功競聘了我們的文藝委員,兼任財政大臣,日子過的飛速而充實。
(四)走向成熟
師范畢業了,生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迎接社會帶來的不分配的挑戰,我開始參加各種考試來尋找為了生存的工作,期間受到了很多的挫折,雖然知道工作是快樂的,但是生活是現實的,在經受了多次的挫折之后,我們
參加了地方考試,成功的為自己捧到了一個鐵飯碗。我為自己做了明確的定位:我來自何方?我該干什么?我該去向何處?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呢?生活和工作中處處充滿著激情,挑戰,目標,我開始分析著自己的心理變化,這時候才真正的意識到我成人了,雖然比別人略晚了一點。
二、職業行為分析
我為什么想要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
理由一:在我不斷成長成熟的過程中,看過很多人的成功與失敗,當身邊的朋友為工作生活的問題苦惱的時候,他們非常需要一位好老師、好朋友,能夠一語道破的告訴他們下一步如何面對,如何解決那些問題,所以我要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我不僅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更要成為他們精神障礙上和心理障礙上的朋友,,幫助他們打開心門,走出精神和心理的困境。
理由二:我是一個很愛交朋友團結人的人,我有多年的語言表達經歷,并且我喜歡表達,喜歡把自己的想法,當然是好的想法和建議,在第一時間告訴我身邊的人,當他們能夠從中吸取一些些經驗的時候,我就很興奮,更能激發我的動力。
理由三:也是最重要的,心理咨詢師是未來行業中一個重要的角色,在社會生活中演繹,會成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我明白了一個健康的人是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協調適應能力的綜合,而心理學正是提高這種綜合協調能力的必備工具。通過心理學的學習,不但可以使我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還讓我有能力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為此我感到自豪和歡快。當然,通過學習,我也深刻地認識到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任重道遠,應保持清醒的自我覺知,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斷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更加地開放、客觀,更加肯定自己、悅納自己,保持自信自尊。
我總結我的最好的品質:第一就是這么多年的成長以來就是自信,一直很自信,第二就是堅持,我深信只有堅持之后才能有所收獲,成功也許只在于比別人多堅持一秒鐘,第三是樂觀,當困難來臨的時候都能樂觀面對,第四堅持目標和理想,全力以赴去奮斗去拼搏,善惡分明,實現夢想,通過心理的學習幫助更多的人實現理想走出困境。如愿以償地接觸到了心理學專業。盡管和科班出身的同學相比,我的理論知識基礎有所欠缺,但我相信低一點的起點加多一點的努力也能力爭上游也能換取成功。也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我報考了心理咨詢師,我要把心理學作為我的職業理想來付出行動。
我認為成為一名優秀的咨詢師除了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之外,還必須具備一些條件:
第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興趣任何事情都能做好。
第二、想成為一名專業心理咨詢師,必須掌握深厚的專業知識。
第三、心理咨詢師要思維敏捷,反應快速,要有良好流暢的表達能力。
第四、心理咨詢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咨詢師這樣能更好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來訪者,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心理咨詢技能,從而提供幫助,更好地服務于他人。
我覺得自己需要加強的地方主要有:
1、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再次明確,并且樹立小的階段目標
2、繼續學習,并且要多學習
3、更多的學會照顧他人,關心他人
4、能學會舍掉和追蹤,有時適時的放棄,得到的會更多。
心理咨詢使我明白有了情緒不要壓抑,而要合理疏導和宣泄。曾經我是經常會發脾氣的人,一點兒刺激就會讓我發狂,特別容易釋放出來壞情緒,自己也倍感無奈。能夠適時適度地宣泄情緒既是心理情緒健康的體現,其實也是一種人際溝通的有效途徑,能夠讓對方及時感受到你的感受,明確自己行為的底線,避免給自己造成更深的傷害和被動。
參加了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培訓以來,我的心情是愉快、樂觀的。偶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我馬上就能夠運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來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讓它泛化,隨時注意掌控好自己的情緒,做自己的主人。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最高層次需要的追求,通過不斷地提高自己從而更好地幫助他人,這就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我會一直朝著這個方向不懈努力!
在未來的工作中,我會不驕不躁,取得成績會繼續努力,遇到困難更勇往直前。學習和成長的腳步,永不止息。
我期待著自己能早日成為一名出色的國家職業心理咨詢師。
篇3:心理健康輔導-讓學生向著陽光成長
心理健康輔導:讓學生向著陽光成長
讓學生向著陽光成長——心理健康輔導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能夠完成一定階段的心理發展任務,能夠適應各方面的生活,就有愉快感和幸福感。反之,一個心理不夠健康的中學生不能完成一定階段的心里發展任務,也會在各方面感到不適應,并出現一些心理障礙,甚至是個性心理缺陷。近年來部分地區的中學生日趨嚴重的心里問題使我們認識到:通過校內外的傳播媒介,加強宣傳青少年心理健康對個人、對社會的重要意義,把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作為一項突出工作來抓。我舉例說明一下這學期我遇到的學生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
一天晚自習上課的時候,其他學生都在認真的做語文作業,只有一個學生趴在課桌上一動不動。剛開始的時候我去輕輕地拍了一下他,暗示他做好趕快做作業。過了一會,這個學生還在那趴著,我心想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于是我走過去問他怎么了,結果他說沒怎么,就是不想做作業,就是想趴著。當時我的火氣一下子竄上來了,準備訓斥他的時候,想到了此時的學生反叛情緒比較高。我趁機說,既然你不想寫作業,那和老師說來嘮嘮嗑吧。學生一聽老師沒責罵,反而是嘮嗑,特別高興。我把他叫出來問他的理想,并提點他,理想是用來實踐的,而不是用來空想的。并且告訴他老師相信你以后一定會拿出點成績給老師看,加油啊。學生坦言知道自己錯了,并且保證下次絕不這樣了。果然,在之后的語文課上這個學生比原先積極多了,主動學習,主動問問題和解決問題。師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有了民主與平等,才可能產生依賴與信任的力量,才可能對學生的性格的形成產生積極的作用,才可能更好地使教與學相互促進。教師要學會傾聽,設身處地去理解學生的各種內心感受,并將其表達出來,與他們產生共鳴,這樣,可以縮短空間上、情感上的距離,有助于學生易于接受教師的教育。
此外教師還應該鼓勵中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學校教育中,上課發言、演講比賽,體育課等班級、校級團體活動為中學生健康心理的發展提供舞臺和空間,以培養他們的實踐活動的能力,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例如:剛到班級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女生特別內向,課上從來不積極發言,課下的時候也是自己一個人呆著。但是我發現她上語文課的態度特別認真,并且我還通過其他任課老師了解了一下她上課的情況,其他老師也反映說她學習較認真,但課上不怎么活躍。于是課下我找她談話,她和聊了很多,說了好多心里話。明白了她之所以這樣,原來是怕自己出丑,怕學生嘲笑自己。因此我任命她為我的語文課代表,并多次在語文課上表揚她工作認真負責。漸漸地她課上也活躍起來了,成績也突出了。
同時老師還可以引導中學生自覺努力培養健康性格。首先要啟發學生的心理自覺,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學會分析自己的方法如寫日記、“照鏡子”等等;其次,要引導學生廣泛運用各種手段如自我激勵、自我鼓舞、自我命令、自我督促等來激勵自己。拍掌實驗,競技測試等等這些手段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再者,使學生掌握自我忍耐、自我安慰、自我暗示等自我調節手段,發展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改造消極性格,培養良好性格。同時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健全的性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教育中學生如果說實話反而受到教師責備,隱瞞真相得到教師寬容,以及周圍環境中存在不誠實,自私的壞榜樣等等,就往往使學生說謊的性格心理得到強化。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比較明顯的,如果讓學生經常觀看具有攻擊性行為的節目,往往會使他們的性格具有攻擊性,而且攻擊行為也不斷增加。因此我們要重視良好校風,家風的宣傳教育,以創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心理形成與發展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
總之,老師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和家長也要積極配合。這樣不僅可以及早發現與防治心理疾病,解決心理沖突,增強心理適應能力,維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而且還可以與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結合,抵制錯誤的思想觀念、消極的情緒狀態,防止自殺或攻擊別人與社會的問題行為的產生,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