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漫談中國MALL發展適存性

3966

國外MALL成功的因素分析

作為零售業最高級的業態模式,MALL產生于二十世紀初,盛行于五六十年代,九十年 代則邁向發展的新高峰。并逐漸以其購物、餐飲、休閑、娛樂、旅游等綜合性消費方式、完 善的環境配套以及各具特色的主題規劃風靡歐、美、日及東南亞各國。MALL與購物中心的 主要區別在于后者一般位于都市繁華商業區,豎向發展,以購物為主也兼顧其他消費方式。 而MALL至少包含以下四個特點:規模大,占地面積大、綠化面積大、停車場規模大,因此 一般位于城郊結合處;功能齊全,至少有兩家主力店、多家餐飲店和龐大的娛樂場所,涉及 的行業包括衣、食、住、行、玩、學等方面;各種功能互相滲透,這與各種業態互不相干、 只顧各自經營的購物中心有著很大的區別;主題明確、個性突出,營造一種立體生活模 式。MALL是在一般購物中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正是克服了購物中心的缺點:空間有 限、功能殘缺、缺乏個性等。滿足消費者充分選擇、休閑生活和個性消費等要求,MALL才 真正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下面對MALL發展的外圍環境和內在機理作詳細的分析。

國外MAlL開發的外圍環境

住宅郊區化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是MALL產生的宏觀背景。由于汽車和公路的發展、通 訊的進步以及聯邦政府住宅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自20年代以來,美國城市郊區化速度開始加 快,戰后呈爆炸式發展,到70年代初,已基本成為一個郊區化的國家。人口的增加勢必引起 消費需求的增加,引發零售業態向郊區的轉移。

收入水平的提高是MALL得以生存的根本前提。按照國際購物中心協會的相關資料,美 國在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 MALL才成熟發展。而與我國國情較為相近的——亞洲地區的 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當70年代MALL在這些國家開始發展時,其項目所在地區的 人均GDP僅在3000-4000美元??梢?東南亞國家的MALL開發對我國更有借鑒意義。也有學 者認為在描述商業消費的市場潛力時,應更多關注相應地域內的消費總量,而不是簡單按照 人均GDP來描述。亞洲地區,如香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人口密度遠大于美國,而 且游客眾多,只要其總體收入水平能夠提高到一定程度,就能滿足MALL的生存所需。

交通的高度發達以及汽車的廣泛普及是MALL發展的必要因素。MALL一般位于城郊結合 處,而美國的人口密度又比較小,MALL的功能特點決定了它的輻射范圍即生存條件必須達 到200-300公里。如“美國摩爾”39%的客戶來自240公里半徑外,因此,發達的交通網絡和 汽車的廣泛普及成為其發展的必要因素。1956年美國國會執行州際高速公路計劃,徹底改變 了美國城市的分布狀況,加上汽車的廣泛普及,便利了城市與郊區之間的流動。據國際購物 中心城市協會資料表明,美國的家庭汽車擁有率達到60%時,MALL才成熟發展,對地廣人 稀的美國來說,汽車是僅有的城際交通工具,這個要求是必要的,但對于東南亞等國家,協 會認為家庭汽車擁有率達到15%-20%已經足夠。

需求結構的轉變是MALL成功超越其他商業業態的重要原因。各種商業業態有其特定消 費群體,滿足他們的特定需求。當人們的需求發生轉變之后,以前的商業形式就需要改變, 更高級更嶄新的商業形式將應運而生。美國在人均GDP9000多美元、東南亞在人均GDP3000- 4000美元時,消費需求結構開始發生變化,一般的商業業態如倉儲式商場、百貨等就不能完 全滿足他們的需求。以營造“購物中休閑”和“休閑中購物”氛圍為特色的MALL則脫穎而 出,成為人們需求的新亮點。

房地產證券化給予了MALL開發大量的資本支持。MALL投資額大,投資回收期長,這高 度考驗發展商的戰略投資眼光和資本能力。有學者認為:歐美商業房地產市場的充分證券 化,以及以房地產基金(REITS)為核心的資本循環體系,為MALL發展提供了足夠的資本支 持。美國MALL的發展商長期依托私募房產信托基金和上市的房地產信托基金,進行大規模 品牌化的投資運作。比如,美國最大的MALL發展商Simon Property Group在美國36個州擁有 超過250座大小SHOPPING MALL,擁有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基金IPO。房地產基金成功的最 核心之處在于將分散的個人投資集中起來,這對于MALL來說,無疑是給予了充分的資本支 持。同時,市場的規范化和戰略化經營的要求,也促使MALL發展商以品牌化經營為目標, 實現持續性增長。

國外MALL成功的內在機理

成本優勢

根據級差地租理論,地租會隨著與城市中心區的距離遠近而呈現出由低到高的變化規 律;由于位于郊區,較低的地租就成為MALL取得成本優勢的直接原因。同樣是百貨店,商 品售價在中心區商業大廈中就會遠高于在MALL里面。此外,成本優勢還間接得益于其特有 的規模效應和經營管理。下面我們將專門分析這兩點:

規模效應

 

; 要真正能提供充分的空間,讓消費者體驗到一種消費生活,MALL是不可能太小 的?!懊绹枴本蛽碛兴膫€百貨店!世界上最大的MALL——加拿大“西愛民頓”,建筑 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商場的出入門達50個之多、停車位達2萬輛,有800多個商家、商場內 有100多家餐館,經營項目包括生活日用品專賣店、各種餐館、娛樂設施,每年營業額達28.8 億美元??梢?MALL具有高度專業化與高度綜合化并存的成熟性結構,包容了所有的消費 和生活方式,節省了人們的選擇成本。

業態的“集聚”效應

MALL還具有業態上的“集聚”效應。所謂“集聚”(cluster)是指在特定地域上,一些 相互聯系的企業和機構在地理上集中的現象。由于生產網絡的密切聯系,可以提高生產率; 提高創新率和創新成功率等等效應。MALL里面包括散鋪、專賣店、餐飲、超市、百貨、電 影院、娛樂設施、運動場所、酒店,甚至旅游景區等,由發展商聘請商業規劃專家進行精心 規劃和組織設計。各種業態均可得益于其他業態的人流及消費流。同時在業態組合上實 現“錯位經營”,即由兩到三個具有不同檔次或特色的百貨店、幾百家中檔專賣店、一兩家 超市,以及餐飲、娛樂、運動、休閑等項目組成,它們各自擁有不同的消費群體,同一消費 群體又具有不同的需求。不僅讓MALL更加豐富多彩,還避免了同行業的過度競爭。

管理出效益

MALL一般成立管理公司實行統一組織、規劃、設計、安排營銷活動,但不涉及租戶的 實際經營;租戶自主安排各自的經營活動。由于管理公司的統籌,專賣店、超市、百貨里面 的管理人員可以大大減少,節省了管理費用。此外還會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包括管理費收 入、廣告收入。

體驗創造財富

MALL主題明確、個性突出的特點,營造一種立體的生活模式,相對一般購物中心而 言,它提供的精神享受更為豐富,能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個性化體驗需求。人們去購物中心 只是為了買東西,但MALL有意識地給顧客創造一個非常愉快、讓你難忘的經歷。與規模經 濟尋求低價不同,體驗經濟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中國開發MALL的因素解剖

深入剖析上述兩大影響因素在中國的發展程度,就能看出MALL在中國究竟是否適存。

外部環境日漸成熟

“入世”帶來了商業新沖擊。加入WTO,中國承諾兩年后全面開放中國的零售業,外資 商業巨頭已紛紛在中國開拓商業市場。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布陣中國大半個版圖,這 些巨頭的到來,將促使中國商業結構的加快轉變以及形成商業投資新格局。

住宅郊區化已經興起。隨著中心城市的擴容和房地產業的高度發展,中國部分發達地區 郊區化生活方式也日益興起。如珠三角經濟區、京津塘經濟區和長三角經濟區三大城市群, 都已經出現了住宅郊區化、城鄉一體化的趨勢。但與美國有所不同,中國人口相當密集、城 市之間的地域界限非常有限,住宅“郊區化”是相對的,從大的區域來說已經無分郊區還是 城鎮。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住宅郊區化給MALL提供更加廣闊的輻射空間,只要MALL開發得 有特色,其輻射范圍可以遠遠超過200-300公里。

收入水平的提高為MALL開發奠定了基礎。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的人均GDP才剛到1000 美元, MALL在中國是不可行的。筆者卻并不這么認為。首先,中國的經濟發展十分不平 衡,用人均GDP來比較,抹殺了東部發達地區的消費容量。事實上,三大城市群的收入水平 已經超越東南亞開發MALL的收入水平界限,如20**年廣州人均GDP 4586美元、北京3060美 元、上海 4520美元、深圳 5237美元,達到MALL開發的條件。很多學者更傾向于使用購買力 平價(PPP)對國內外消費市場分析作橫向比較。郭熙保(1997)估計中國1994年購買力的 幾何平均值為1美元等于2.44人民幣;這樣我國1994年的人均GDP為1590美元,廣州達6347美 元、北京為4205美元、上海更已是7997美元了!若再考慮人口密度不同引致的消費總量不同 的話,中國部分地區的收入水平已經達到開發MALL的要求。

局部地區交通網絡走向成熟

中國部分地區已經具備了較為成熟的交通網絡,如珠三角的東莞公路密度為102.64公里 /百平方公里,比日本、韓國這些發達國家還要高。珠三角經濟區正在鋪設城際快速軌道交 通線網,計劃在珠三角地區構筑起“半小時生活圈”。選址在這些前景廣闊的地方造MALL 已經是中國MALL先行者考慮的重要因素。例如東莞的華南MALL、北京MALL等。

汽車的普及已是大勢所趨

隨著進口車關稅的下調、汽車價格的下降以及汽車消費觀念的轉變,汽車在中國發達地 區的普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據廣東省統計局的調查,現在東莞、深圳和順德三個城市每百 戶家庭擁

有的汽車數量分別為24、18.5和20,大大超過全國水平,并超過國際通行統計慣例 每百戶10輛的汽車普及時代標準。目前,國家已將推動轎車進入家庭寫入“十五”計劃,進 口車關稅也將逐年下調,銀行信貸消費門坎將進一步降低,中國部分地區汽車的普及速度必 將加快,MALL發展所需的汽車條件將逐步成熟。

“假日經濟”產生旅游新需求

在中國,人們全年的法定休息日已經超過110天,1997年城市職工平均每日工作時間為5 小時37分鐘;市民的生活逐漸從“靜態”走向“動態”,產生了對旅游、休閑等的新需 求。20**年國慶黃金周的調查顯示,上海市場呈現出日用必需品、觀光休閑、旅游三大消費 三足鼎立的態勢,而觀光休閑消費主要聚焦在購物中心。然而購物中心的功能是有限的,一 種能融會各種消費功能,提供多種休閑選擇,又只需要短途旅程的休閑觀光旅游形式—— MALL將順應這股消費潮流。

MALL在中國的出現符合商業業態演變規律

在中國,MALL的出現是符合商業業態的演變規律的,是由商業自身發展的迫切需求所 引致。傳統的百貨商場,由于城市郊區化、交通停車條件、新興業態的的出現以及自身功能 的缺陷,正在經歷著衰退。MALL從根本上改變了零售業的被動和從屬地位,實現了與相關 產業的有機融合乃至對生產的引導,對消費的促進,順應了人們消費需求的變化,因而是符 合商業發展未來變化趨勢的。事實上,90年代末,中國就開始了開發MALL的探索,但這個 時期的購物中心并不規范,有些采取分割商鋪出售的經營方式而變成小商品市場;有些則受 規模所限,未能真正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消費空間。因此,引進國外成熟的MALL開發經 驗,建造真正的MALL,是中國商業業態發展的客觀要求。

結論

中國開發MALL的因素已經基本具備,但并非每個地方都適合發展MALL;只有東部發達 地區,尤其是三大城市群才具備MALL發展的經濟條件、交通網絡、營商環境等條件。MALL 發展商可以在上述地區選擇合適的地方開發MALL。

必須準確選擇適宜發展MALL的地方,因地制宜地開發;根據當地的經濟、環境、交 通、市場等因素進行因勢利導地開發,形成自身的地方特色,切忌造成資源浪費和同行業惡 性競爭。

MALL的成功,外因是前提,但內因卻是關鍵,必須通過降低成本、規模經營、業態組 合和科學管理以及不斷的創新,形成自身優勢,才是MALL取得成功的保證。

篇2:論中國MALL發展適存性

論中國MALL發展的適存性

國外MALL成功的因素分析

作為零售業最高級的業態模式,MALL產生于二十世紀初,盛行于五六十年代,九十年 代則邁向發展的新高峰。并逐漸以其購物、餐飲、休閑、娛樂、旅游等綜合性消費方式、完 善的環境配套以及各具特色的主題規劃風靡歐、美、日及東南亞各國。MALL與購物中心的 主要區別在于后者一般位于都市繁華商業區,豎向發展,以購物為主也兼顧其他消費方式。 而MALL至少包含以下四個特點:規模大,占地面積大、綠化面積大、停車場規模大,因此 一般位于城郊結合處;功能齊全,至少有兩家主力店、多家餐飲店和龐大的娛樂場所,涉及 的行業包括衣、食、住、行、玩、學等方面;各種功能互相滲透,這與各種業態互不相干、 只顧各自經營的購物中心有著很大的區別;主題明確、個性突出,營造一種立體生活模 式。MALL是在一般購物中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正是克服了購物中心的缺點:空間有 限、功能殘缺、缺乏個性等。滿足消費者充分選擇、休閑生活和個性消費等要求,MALL才 真正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下面對MALL發展的外圍環境和內在機理作詳細的分析。

國外MAlL開發的外圍環境

住宅郊區化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是MALL產生的宏觀背景。由于汽車和公路的發展、通 訊的進步以及聯邦政府住宅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自20年代以來,美國城市郊區化速度開始加 快,戰后呈爆炸式發展,到70年代初,已基本成為一個郊區化的國家。人口的增加勢必引起 消費需求的增加,引發零售業態向郊區的轉移。

收入水平的提高是MALL得以生存的根本前提。按照國際購物中心協會的相關資料,美 國在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 MALL才成熟發展。而與我國國情較為相近的——亞洲地區的 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當70年代MALL在這些國家開始發展時,其項目所在地區的 人均GDP僅在3000-4000美元??梢?,東南亞國家的MALL開發對我國更有借鑒意義。也有學 者認為在描述商業消費的市場潛力時,應更多關注相應地域內的消費總量,而不是簡單按照 人均GDP來描述。亞洲地區,如香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人口密度遠大于美國,而 且游客眾多,只要其總體收入水平能夠提高到一定程度,就能滿足MALL的生存所需。

交通的高度發達以及汽車的廣泛普及是MALL發展的必要因素。MALL一般位于城郊結合 處,而美國的人口密度又比較小,MALL的功能特點決定了它的輻射范圍即生存條件必須達 到200-300公里。如“美國摩爾”39%的客戶來自240公里半徑外,因此,發達的交通網絡和 汽車的廣泛普及成為其發展的必要因素。

1956年美國國會執行州際高速公路計劃,徹底改變 了美國城市的分布狀況,加上汽車的廣泛普及,便利了城市與郊區之間的流動。據國際購物 中心城市協會資料表明,美國的家庭汽車擁有率達到60%時,MALL才成熟發展,對地廣人 稀的美國來說,汽車是僅有的城際交通工具,這個要求是必要的,但對于東南亞等國家,協 會認為家庭汽車擁有率達到15%-20%已經足夠。

需求結構的轉變是MALL成功超越其他商業業態的重要原因。各種商業業態有其特定消 費群體,滿足他們的特定需求。當人們的需求發生轉變之后,以前的商業形式就需要改變, 更高級更嶄新的商業形式將應運而生。美國在人均GDP9000多美元、東南亞在人均GDP3000- 4000美元時,消費需求結構開始發生變化,一般的商業業態如倉儲式商場、百貨等就不能完 全滿足他們的需求。以營造“購物中休閑”和“休閑中購物”氛圍為特色的MALL則脫穎而 出,成為人們需求的新亮點。

房地產證券化給予了MALL開發大量的資本支持。MALL投資額大,投資回收期長,這高 度考驗發展商的戰略投資眼光和資本能力。有學者認為:歐美商業房地產市場的充分證券 化,以及以房地產基金(REITS)為核心的資本循環體系,為MALL發展提供了足夠的資本支 持。美國MALL的發展商長期依托私募房產信托基金和上市的房地產信托基金,進行大規模 品牌化的投資運作。比如,美國最大的MALL發展商Simon Property Group在美國36個州擁有 超過250座大小SHOPPING MALL,擁有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基金IPO。房地產基金成功的最 核心之處在于將分散的個人投資集中起來,這對于MALL來說,無疑是給予了充分的資本支 持。同時,市場的規范化和戰略化經營的要求,也促使MALL發展商以品牌化經營為目標, 實現持續性增長。

國外MALL成功的內在機理

成本優勢
根據級差地租理論,地租會隨著與城市中心區的距離遠近而呈現出由低到高的變化規 律;由于位于郊區,較低的地租就成為MALL取得成本優勢的直接原因。同樣是百貨店,商 品售價在中心區商業大廈中就會遠高于在MALL里面。此外,成本優勢還間接得益于其特有 的規模效應和經營管理。下面我們將專門分析這兩點:

規模效應

要真正能提供充分的空間,讓消費者體驗到一種消費生活,MALL是不可能太小 的?!懊绹枴本蛽碛兴膫€百貨店!世界上最大的MALL——加拿大“西愛民頓”,建筑 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商場的出入門達50個之多、停車位達2萬輛,有800多個商家、商場內 有100多家餐館,經營項目包括生活日用品專賣店、各種餐館、娛樂設施,每年營業額達28.8

億美元??梢?,MALL具有高度專業化與高度綜合化并存的成熟性結構,包容了所有的消費 和生活方式,節省了人們的選擇成本。

業態的“集聚”效應

MALL還具有業態上的“集聚”效應。所謂“集聚”(cluster)是指在特定地域上,一些 相互聯系的企業和機構在地理上集中的現象。由于生產網絡的密切聯系,可以提高生產率; 提高創新率和創新成功率等等效應。MALL里面包括散鋪、專賣店、餐飲、超市、百貨、電 影院、娛樂設施、運動場所、酒店,甚至旅游景區等,由發展商聘請商業規劃專家進行精心 規劃和組織設計。各種業態均可得益于其他業態的人流及消費流。同時在業態組合上實 現“錯位經營”,即由兩到三個具有不同檔次或特色的百貨店、幾百家中檔專賣店、一兩家 超市,以及餐飲、娛樂、運動、休閑等項目組成,它們各自擁有不同的消費群體,同一消費 群體又具有不同的需求。不僅讓MALL更加豐富多彩,還避免了同行業的過度競爭。

管理出效益

MALL一般成立管理公司實行統一組織、規劃、設計、安排營銷活動,但不涉及租戶的 實際經營;租戶自主安排各自的經營活動。由于管理公司的統籌,專賣店、超市、百貨里面 的管理人員可以大大減少,節省了管理費用。此外還會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包括管理費收 入、廣告收入。

體驗創造財富

MALL主題明確、個性突出的特點,營造一種立體的生活模式,相對一般購物中心而 言,它提供的精神享受更為豐富,能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個性化體驗需求。人們去購物中心 只是為了買東西,但MALL有意識地給顧客創造一個非常愉快、讓你難忘的經歷。與規模經 濟尋求低價不同,體驗經濟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中國開發MALL的因素解剖

深入剖析上述兩大影響因素在中國的發展程度,就能看出MALL在中國究竟是否適存。

外部環境日漸成熟

“入世”帶來了商業新沖擊。加入WTO,中國承諾兩年后全面開放中國的零售業,外資 商業巨頭已紛紛在中國開拓商業市場。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布陣中國大半個版圖,這 些巨頭的到來,將促使中國商業結構的加快轉變以及形成商業投資新格局。

住宅郊區化已經興起。隨著中心城市的擴容和房地產業的高度發展,中國部分發達地區 郊區化生活方式也日益興起。如珠三角經濟區、京津塘經濟區和長三角經濟區三大城市群, 都已經出現了住宅郊區化、城鄉一體化的趨勢。但與美國有所不同,中國人口相當密集、城 市之間的地域界限非常有限,住宅“郊區化”是相對的,從大的區域來說已經無分郊區還是 城鎮。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住宅郊區化給MALL提供更加廣闊的輻射空間,只要MALL開發得 有特色,其輻射范圍可以遠遠超過200-300公里。

收入水平的提高為MALL開發奠定了基礎。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的人均GDP才剛到1000 美元, MALL在中國是不可行的。筆者卻并不這么認為。首先,中國的經濟發展十分不平 衡,用人均GDP來比較,抹殺了東部發達地區的消費容量。事實上,三大城市群的收入水平 已經超越東南亞開發MALL的收入水平界限,如20**年廣州人均GDP 4586美元、北京3060美 元、上海 4520美元、深圳 5237美元,達到MALL開發的條件。很多學者更傾向于使用購買力 平價(PPP)對國內外消費市場分析作橫向比較。郭熙保(1997)估計中國1994年購買力的 幾何平均值為1美元等于2.44人民幣;這樣我國1994年的人均GDP為1590美元,廣州達6347美 元、北京為4205美元、上海更已是7997美元了!若再考慮人口密度不同引致的消費總量不同 的話,中國部分地區的收入水平已經達到開發MALL的要求。

局部地區交通網絡走向成熟

中國部分地區已經具備了較為成熟的交通網絡,如珠三角的東莞公路密度為102.64公里 /百平方公里,比日本、韓國這些發達國家還要高。珠三角經濟區正在鋪設城際快速軌道交 通線網,計劃在珠三角地區構筑起“半小時生活圈”。選址在這些前景廣闊的地方造MALL 已經是中國MALL先行者考慮的重要因素。例如東莞的華南MALL、北京MALL等。

汽車的普及已是大勢所趨

隨著進口車關稅的下調、汽車價格的下降以及汽車消費觀念的轉變,汽車在中國發達地 區的普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據廣東省統計局的調查,現在東莞、深圳和順德三個城市每百 戶家庭擁有的汽車數量分別為24、18.5和20,大大超過全國水平,并超過國際通行統計慣例 每百戶10輛的汽車普及時代標準。目前,國家已將推動轎車進入家庭寫入“十五”計劃,進 口車關稅也將逐年下調,銀行信貸消費門坎將進一步降低,中國部分地區汽車的普及速度必 將加快,MALL發展所需的汽車條件將逐步成熟。

“假日經濟”產生旅游新需求

在中國,人們全年的法定休息日已經超過110天,1997年城市職工平均每日工作時間為5 小時37分鐘;市民的生活逐漸從“靜態”走向“動態”,產生了對旅游、休閑等的新需 求。20**年國慶黃金周的調查顯示,上海市場呈現出日用必需品、觀光休閑、旅游三大消費 三足鼎立的態勢,而觀光休閑消費主要聚焦在購物中心。然而購物中心的功能是有限的,一 種能融會各種消費功能,提供多種休閑選擇,又只需要短途旅程的休閑觀光旅游形式—— MALL將順應這股消費潮流。

MALL在中國的出現符合商業業態演變規律

在中國,MALL的出現是符合商業業態的演變規律的,是由商業自身發展的迫切需求所 引致。傳統的百貨商場,由于城市郊區化、交通停車條件、新興業態的的出現以及自身功能 的缺陷,正在經歷著衰退。MALL從根本上改變了零售業的被動和從屬地位,實現了與相關 產業的有機融合乃至對生產的引導,對消費的促進,順應了人們消費需求的變化,因而是符 合商業發展未來變化趨勢的。事實上,90年代末,中國就開始了開發MALL的探索,但這個 時期的購物中心并不規范,有些采取分割商鋪出售的經營方式而變成小商品市場;有些則受 規模所限,未能真正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消費空間。因此,引進國外成熟的MALL開發經 驗,建造真正的MALL,是中國商業業態發展的客觀要求。

結論

中國開發MALL的因素已經基本具備,但并非每個地方都適合發展MALL;只有東部發達 地區,尤其是三大城市群才具備MALL發展的經濟條件、交通網絡、營商環境等條件。MALL 發展商可以在上述地區選擇合適的地方開發MALL。

必須準確選擇適宜發展MALL的地方,因地制宜地開發;根據當地的經濟、環境、交 通、市場等因素進行因勢利導地開發,形成自身的地方特色,切忌造成資源浪費和同行業惡 性競爭。

MALL的成功,外因是前提,但內因卻是關鍵,必須通過降低成本、規模經營、業態組 合和科學管理以及不斷的創新,形成自身優勢,才是MALL取得成功的保證。

篇3:新華南MALL招商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發言稿

  新華南MALL·生活城DFO招商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謹代表我們東莞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對新華南MALL·生活城東莞工廠直銷中心順利啟動全面招商工作表示熱烈的祝賀!

  自新華南MALL·生活城誕生以來,他們的經營管理團隊就一直和我們協會保持著良好的溝通與協作。泰德先生領導的新華南MALL·生活城經營團隊,充分借鑒國際經驗,深入結合東莞產業優勢,積極響應政府的“品牌立市”發展方略,創造性地提出了“東莞工廠直銷中心”這樣一個經營模式,并就這一模式的可行性與招商經營策略,和我們做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我們是認同的,也是非常支持的。

  中國是服裝生產大國,廣東是服裝產業大省,東莞的服裝產業則是傳統的特色產業之一,20**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產業基地市”稱號,虎門和大朗分別授予“中國女裝名鎮”和“中國羊毛衫名鎮”。目前,東莞形成了一批全國知名服裝品牌,如“異鄉人”、“依米奴”、“溫綺”、“新虎威”、“以純”、“松鷹”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服裝強鎮虎門鎮通過“100萬重獎品牌”造就了“以純”這個全國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服裝品牌和“以純”、“松鷹”、“新虎威”三個廣東省著名商標,帶動了當地的服裝業和整個經濟的騰飛。

  我市紡織服裝產業取得的成就,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導。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多個政策,鼓勵企業創建自有品牌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積極幫助企業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幫助企業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協會作為政府的左臂右膀,積極發揮橋梁作用,經常組織座談會、研討會,傾聽企業心聲,傳遞政府政策精神,組團考察歐洲和美國市場,感受海外時尚變遷,尋找合作機會。協會的平臺作用得到了企業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今天,新華南MALL·生活城從另一個角度,為東莞的企業創建自有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提升經營效益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這就是東莞工廠直銷中心。角度不同,形式不同,但是,服務企業,推動東莞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造福東莞企業、造福一方百姓的宗旨是一樣的。希望紡織服裝協會的各企業、希望各行業協會的各企業成員,能夠踴躍投身到東莞工廠直銷中心來,與新華南MALL·生活城一道,共同打造一個響當當的“東莞制造”品牌,讓東莞的企業從這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最后,祝賀此次招商大會圓滿成功,希望東莞直銷中心早日開業,成為展示東莞產業實力、匯聚全球客商的一個著名商業活動中心。

  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