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餐飲部案例:優質服務不能是"應該"
很多時候,在我們不敢肯定的情況下,總會用"應該"、"大概"、"好象"、"可能"、"也許"等等模棱兩可的字眼。但這樣往往容易造成失誤。
有一次,日餐客人很多,生意很好,整個部門都忙得不可開交,當時我正在備餐間配菜。這時,經理進來了,詢問我"宗玄房"的六位"野菜沙律"出了沒有。宗玄房的這張單我根本就不清楚。但是我一看雪柜里準備好的十二位野菜沙律只剩下六位。于是,我便回答說:"應該出了。"經理一聽,立刻說:"什么應該,到底出了沒?我要的是肯定的答案。"我一聽,心虛地低下了頭,不敢吭聲,因為我不能給他肯定的答案。后來經過確認,那野菜沙律確實是剛出了。經理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讓我慚愧,這才是五星級酒店員工的工作態度和要求。
還有一次,客人在鐵板臺消費,想加一份三文魚壽司,我在鐵板上為客人烹調食品,于是客人便問我:"一份三文魚壽司是一個壽司嗎?"這道菜是壽司吧出的,份量我不是很清楚,但又不能不回答客人。我只好硬著頭皮說:"一份好象就是一個吧,不好意思,我不是很清楚,稍等下,幫您問一下好嗎?"客人沒有在我這里得到滿意的答案,略帶失望的眼神讓我看在眼里,愧在心上。后來經過確認,一份確實就是一個,如果當時我可以準確地告訴客人,那么客人就不會對我的專業知識產生懷疑。連自己都不滿意的答案,客人又怎么會滿意呢?
我們總是強調優質服務,強調效率意識,但是工作的"差不多"、"還可以"又怎么能為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呢?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摒棄這些妨礙我們進步的字眼吧。
點評:
日常工作中我們往往由于自身業務的不熟悉,無法在服務上給客人準確、滿意的答復,令我們的服務質量大打折扣。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充實自己,不斷地更新知識,摒棄"應該"、"可能"等不確定的工作用語,代之以明確、清晰的解答,樹立我們嫻熟、優雅的服務形象。
撰寫:餐飲部(日餐) z點評:日餐部
篇2:酒店房務布草房案例:透過現象看本質
酒店房務布草房案例:透過現象看本質
在九月份期間,天氣逐漸變涼,我遇到二位員工在更換制服時的不同現象,當我建議第一位員工領帶不臟可以一周或隔幾天換洗一次時,這位員工是這樣回答我的:"減少費用與我有什么關系!不洗又不會給我加工資!作為后勤服務人員,我當時只好按照他的意思處理了。
另一位員工拿了一套制服來到窗口更換制服,一共四件,西上衣、西褲、襯衣、領帶各一件,這位員工在前天更換制服時是經我辦理的,他今天來了。當我檢查制服一看,天氣較涼,西上衣、領帶都未有明顯的污漬,我建議他這二件暫不用更換,以節省費用,因為每件制服洗滌費是2.74元,兩件就是5.48元,等于在飯堂就餐二次的費用。而且洗滌次數多了制服易變形、變色,你考慮一下?這位員工恍然大悟說:"可以只換其中的二件嗎?我還不知道呢!我以為一次換洗要更換一套呢!我現在知道了。"
點評:
以上兩位員工態度不一,說明其中一位員工在思想上還未改變浪費的習氣,酒店從九月份開始實施各部門績效考核方案,如成本超標或營業額不達標,都與每位員工的獎金、年終雙薪掛鉤,其實與酒店每位員工都息息相關,應該從自身做起,希望節省成本不要成為一句空話!
撰寫人:房務部(布草房)z點評:z
篇3:酒店房務布草房案例:敬業
酒店房務布草房案例:敬業,使你從中找到快樂
前幾天,布草房服務窗口貼上了幾個溫馨的字"您,辛苦了!",很多員工看了露出了笑臉,為內部顧客服務是我的榮幸,在此向全體酒店員工說一聲:"您,辛苦了",當各部門的員工精神奕奕來到服務窗口時,他們的臉上多了一份笑容,多了一聲互相問候的話語。
有一位員工這樣對我說:"大姐,您辛苦了。"其實你在一線崗位上班,應是你辛苦了。 后勤區域的二線員工服務一線員工,這是我應該做的,他回答說:"大家都一樣"。聽完后我真的很感動,他也很開心,一句樸實的話,會讓人感到親切友好、溫暖,同時能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從這件事讓我覺得,你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同樣尊重你。敬業是一種職業道德,是一種神圣使命,工作是為自已而工作著,工作為了金錢固然重要,而在工作中從中找到快樂更重要,能從中獲得成就感,獲得他人尊重,同時獲得更多的自信心,不論工作的職位高低,學識深淺,只要忠于職守,毫不吝嗇地投入自已的精力和熱情,以主人翁和勝利者的心態對待每一天的工作,工作起來自然做的更好。
點評:
作為布草房服務窗口,任何來窗口辦理退換制服的員工都是我們的"上帝",我們感恩于公司,感恩于每位在職員工對公司日日夜夜的付出,在將來收獲的季節里,我們將一如繼往真誠地為內部顧客服務,他們的滿意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希望每一位布草房的員工兢兢業業繼續努力!
撰寫人:房務部(布草房)*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