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化診斷樓盤滯銷七大原因及解套方法
項目的中途受阻,陷入困境是令發展商最為頭疼的事。然而,“滯銷”未必可怕,只要我們能在“逆境”中保持冷靜,深入調研,認真診斷,適時調整策略,變不利為有利,使項目“起死回生”、重新“暢銷”完全有可能。本文主要從微觀方面去細化診斷樓盤滯銷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找出解決辦法。
一、定位系統
1.檔次定位
在高中低檔定位的選擇中失誤,本不符合高端條件卻定位成高端產品
解決方法:重新進行形象定位,拔高項目形象調性;從產品軟件如物業服務形象、標準上彌補;
展示環節全面考慮,拔高展示調性。
2.競爭定位
沒有清晰把握競爭對手動態尤其是價格動態,被對手挾持或阻擊
解決方法:田忌賽馬,以牙還牙;打側翼、游擊奇襲戰;強調產品價值。
3.容積率分解失衡
容積率分解失衡,前期低密度產品價低旺銷,導致后期高密度產品價高滯銷
解決方法:重新調整價格策略,促銷跟進,頻繁露臉;在展示環節下功夫,尤其是樣板間;提高物業服務標準,化解高密度抗性。
4.戶型定位
對區域客戶需求和價值取向把握不夠,導致出現滯銷產品,如東西向、異形結構、戶型偏大、臥室過小等產品
解決方法:調整價格策略,拉大優劣戶型之間差價;樣板間展示、彌補戶型缺陷;銷售人員說辭化解缺陷。
5.客戶定位
在對自住客、投資客;居住客、商務客;小白領、中產、富人;主動郊區化、被動郊區化;第一居所、第二居所客戶;青年人、老年人的選擇中錯位
解決方法:根據現實的客戶群重新調整銷售策略;在形象包裝、渠道拓展、價值傳達方面重新形成對現實客戶群的聚焦;精準營銷,針對目標客戶圈層進行推廣。
二、推廣系統
1.媒體類型單一
媒體類型單一,過多集中在報紙等大眾媒體或者媒體太少,項目與客戶信息不對稱嚴重。
解決方法:擴展媒體類型,加大媒體創新;多用物美價廉的線下小眾媒體:重視網絡的宣傳功能
2.主題偏頗
推廣主題失偏或者落空,玩概念,難以打動客戶。
解決方法:重新擬定推廣主題,建立和客戶的價值聯系:靜態賣點變成動態賣點,讓客戶易于感知。
3.區域營銷
區域營銷和生活方式引導不足,導致區域和心理距離抗性較大。
解決方法:大力營銷區域價值,區域價值>個案價值;推廣主題和活動營銷兩方面加強生活方式引導。
4.地面渠道滲透
地面基本沒有渠道滲透隊伍和動作。
解決方法:安排行銷隊伍,走出去銷售,進行渠道滲透;多家聯合代理銷售或者二三級市場聯動銷售。
5.活動營銷
活動營銷不夠或者思路偏離,導致現場人氣不足。
解決方法:多舉辦各種類型的營銷活動;長線活動與短線活動配合。
三、展示系統
1.啟動區
沒有啟動區或示范區,對入口、配套、景觀和產品的展示不足。
解決方法:想辦法盡可能的加大展示力度;硬件展示不足想辦法用軟件如“文化內涵”展示來彌補。
2.項目地盤
工地圍擋、廣告牌和外圍道路、看房通道展示不足。
解決方法:迅速完善地盤包裝。
3.樣板房
樣板房、清水房、工法樣板房展示不夠或失偏。
解決方法:迅速構建樣板房展示體系;短期無法裝修精裝樣板房就用清水樣板房代替。
4.配套
會所、幼兒園、學校等配套;動態展示不足,客戶沒有形成動態體驗。
解決方法:配套加大展示;硬件跟不上,用“動態賣點”宣傳來彌補;硬件配合營銷活動,形成賣點的完美體驗。
四、價格系統
1.價格
價格定位不準,導致價格偏高。
解決方法:利用各種價格調整策略體面降價;拔高推廣調性,加大展示,強化軟件服務,讓客戶感覺物有所值。
2.定價系統
定價系統不合理,導致樓盤局部搶購、局部受阻。
解決方法:馬上調整價格策略,重新制定價格體系;全面考慮價格體系,防止出現先前購房客戶物業降價的情況。
3.付款方式
付款方式不靈活或者付過高,客戶群體過于狹窄。
解決方法:調整付款方式,多種方式靈活并存。
4.促銷
現場促銷工具少而單一,無法激起客戶消費熱情。
解決方法:靈活安排促銷策略,不知多重促銷工具。
5.入市時機
入市時機把握不好,過于倉促或選擇逆市開盤。
解決方法:封盤,重新完善內部形象,二次開盤。
6.推售節奏
推售順序和搭配不當,導致局部搶購,局部受阻。
解決方法:重新調整價格策略和推售策略,講究各條產品線的均勻搭配。
7.銷控過當
銷控過當,導致銷售速度受阻。
解決方法:將“硬銷控”改成“軟銷控”。
8.團購或折扣運用不當
不恰當的運用“團購”等手段,或內部折扣點混亂
解決方法:重新調整、統一內部銷售政策;取消有硬傷的促銷手段。
五、銷售系統
1.銷售技巧
團隊競爭力弱,銷售技巧過于稚嫩,不擅長逼定。
解決方法:加強團隊的培訓、激勵和考核;實行“停牌制度”,銷售人員如五天一小定、十天一大定,不許接客,訓練說辭,合格上崗;從“利益”和“力度”兩方面去加強團隊管理。
2.價值挖掘
銷售工具少,項目正面價值挖掘不夠,不利因素引導說辭不夠。
解決方法:統一說辭,加大項目價值點的挖掘;統一“針對項目不利因素的統一說辭”。
3.客戶跟進
對意向客戶跟蹤、回訪不夠,客戶資源浪費嚴重。
解決方法:加強內部管理,檢查銷售人員客戶筆記;每天
例會幫助銷售人員梳理客戶。4.客戶服務
對老客戶跟蹤、服務和關系維系不夠,口碑傳播和老帶新營銷利用不足。
解決方法:舉辦老客戶維系活動;制定老帶新措施。
5.團隊激勵
銷售團隊激勵不足,賞罰不分明,信心不夠,被動接客,主觀能動性不強。
解決方法:制定強有力的激勵制度;定期組織團隊活動,加強凝聚力。
6.團隊管理
銷售團隊管理不善,無目標管理,有內部炒房等。
解決方法:嚴格管理,殺一儆百。
六、品牌系統
1.廣告欺詐;
2.交房過度延遲,承諾賠償不兌現;
3.售后服務不及時,客戶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
4.產品質量有嚴重問題,沒有妥善處理和危機公關;
5.隨意更改規劃,損害業主權益。
解決方法:進行危機公關,承擔責任,真誠溝通,速度第一,系統運行。
七、經營管理系統
1.資金鏈
企業實力和融資能力不足,資金鏈緊張或斷裂。
解決方法:迅速啟動銷售,壯士斷臂,降價促銷。
2.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能力不足,導致工期延遲,無法配合營銷。
解決方法:給予具體承諾,贏得諒解。
3.營銷理念
企業營銷運作理念不對,不找市場找市長。
解決方法:從市場要效益,按市場規律辦事。
4.開發管理
企業開發管理不成熟,開發次序存在問題。
解決方法:從推廣、展示、價格、銷售等環節彌補。
上述診斷系統基本能概括出樓盤滯銷的所有問題,實際上,一個樓盤滯銷都是由多重因素綜合造成的。營銷人員在診斷的時候務必全面,在制定對應策略的時候也務必全面,從定位、推廣、價格、展示、銷售等各方面去調整營銷工作。
在實際操盤過程中,很多樓盤為了銷售破局,直接從消費者最關心的價格策略上出奇招制勝。價格策略的“奇招”如果運用成功,往往能成為快速啟動銷售的“殺手锏”?!案犊罘绞秸{整”“風險保障機制”等手段都屬于“奇招”之列,應用恰當,一般可以順利破局。
篇2:樓盤滯銷期案場培訓內容
樓盤滯銷期的案場培訓內容
1、解決問題絕對不是只有一種方法
2、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案場經理
3、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4、很多時候付出不一定有回報
5、但不付出肯定不會有回報
6、學會減壓以及阿Q精神
7、學會團隊協作
8、普天下的銷售都是一樣的(萬理歸宗)
9、盡細微但更要致廣大
10、臺式銷售和港式銷售的區別
11、人能走得進去更應該走得出來
12、不要過高的看待自己在客戶購房決策中的作用
13、客戶不退房子是因為項目的原因(價格或者產品)
14、學會多種挖掘客戶的渠道
15、學會利用老客戶帶新客戶
16、不要過于看重廣告的作用
篇3:郊區樓盤的平臺運作思路
城市早就不是一個場所描述的詞語,而是與“農村”地位對等的社會空間符號。在當下中國,“農村”和“城市”是兩個主流社會空間,但又是兩個非常割裂的空間。它們有各自的生產力以及生產關系,謀食與連系的方式,都大大不同,因此農村人去城市,或者城市人到農村,短時間內都難以適應。
農村世界的生產方式是“自給自足”,雖然“交換”已經滲透了當代鄉村,但是每個人都是具體“糧食”的生產者,這種交換關系還是以“物”易“物”的升級,要想獲得更多的財富,你得埋下頭生產,可以10年不去縣城。而凌駕于農村之上的城市世界是不直接生產具體“食物”的,他們是通過“聯系”的間接方式,來獲得“食物”。所以,農村里的財主,是埋頭工作的專業戶;而城市里的財主,則是龐大人際網絡的控制者。
可能是陰陽調節的規律所致。農村的物質世界是拜自己,但精神世界卻是“拜別人”,以獲得超越一畝三分地的生命空間(“別人”甚至是超越凡人的鬼神)。城市的物質世界是拜別人(城市人的每一分錢,都是靠索取、剝削等方式獲得的),但精神世界卻是拜自己,城市人口的精神寄托很多,美食、寵物、宗教、愛好等等,但他們歸根結底是信“我教”,以讓在交換中解構的價值,最后能回歸本真。
這里所謂的“郊區樓盤”,與城市規劃的“郊區化運動”非同一意義,雖然它們靠得太近了。后者是指城市人口增加帶來的城市地盤擴張,郊區化運動每占領一塊菜花地,就改變了這里的土地屬性。而前者是講城市人口主動離開城市,到離城市有一段距離的郊區置業的行為,并不改變土地屬性,可能打開窗戶,看到的就是菜地。
具體在成都,“郊區化運動”只是幾大副中心的建設,而“郊區樓盤”,則是指三環以外,譬如華陽、牧馬山、溫江、青城山、泥巴沱、龍泉、崇州等小城周圍的樓盤。這兩種樓盤的購買心態也不一樣,購買副中心樓盤者,是想先忍受農村氣息,等待城市將其包圍,而買“郊區樓盤”的人,要的就是迥異于城市的生活感受,如果城市氣息太濃,反而不喜歡。
市場上表面風生水起的“郊區樓盤”,其實埋藏著巨大的危機?,F在一些樓盤銷售尚可,那是因為置業熱潮帶來的沖動效應,一旦市場熱度降低,回歸理性,目前這種“郊區樓盤”的問題,就會統統爆發出來。
運作“郊區樓盤”,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人們為什么要離開城市,住進那種沒有城市氣息的農村”?在過去的運作模式里,我們在菜花地以及農村統治的山與水間修建的城市建筑,就開始銷售,并將簡單的將這種購買行為理解為回歸山水自然,但這種理由是十分不可靠的。如前所述,“城市”與“農村”是兩個如“雞圈”與“鴨圈”般不同的世界,其堡壘十分堅固。以前一個農村人想要進入城市世界,第一步就是痛苦的身份洗禮,要么十年寒窗苦讀,要么花錢買戶口,要么通過招工考試,患得患失搞出人命的都有;現在農村與城市之間雖然不需要身份驗證了,但第二步也非常痛苦,那就是意識的洗禮,兩個世界迥異的謀食與精神滿足的規則,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弄懂,混淆的價值觀,在哪一個世界都很痛苦。
很顯然,城市人購買“郊區樓盤”,不是為了變成農村人,而是要繼續維系其城市人身份與意識?!敖紖^樓盤”的致命問題就出現了,比身份切換更慘,我們需要解決“空間錯位”的問題,城市人生活于農村的這一空間錯位問題,難度和解決民工進城的社會問題一樣。
寄情山水縱然瀟灑,但山水間以“拜他人”的方式謀不到物質滿足,以“拜自己”的方式獲得不了精神滿足,并會墮入黑洞般的寂寞空間。這些問題已經在入住的“郊區樓盤”里表現出來,比如在青城山,依托世界文化遺產得優勢,一些樓盤銷售十分火爆,業主入住的開始十分新鮮,一家人夏天開車來到小屋,爬了前山爬后山。但只有靠山吃飯的人才真正愛山,城里人爬一次還可以,爬兩次就叫累,第三次根本就不上去了。一家人坐在四合院里,望著山,感受空氣清涼,覺得這房子賣得真不錯。然后就張羅吃飯問題,發現配套嚴重不足,需要去都江堰,這是問題的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忍受配套不足,多去幾次后,就發現旅途感受乏善可陳,同伴都是家人那些老面孔,農村人到城市每天都可以交道新的朋友,但城市人不可能和青城山的土著成為真正的朋友。城市里得到的“拜他人”習慣得不到滿足,風景看煩了。就覺得每周風塵仆仆跑一次,還不如在城里泡一壺茶。然后細算花二三十萬來住個新鮮,不如花錢住旅店。
當“郊區樓盤”熱遇到在入住之后的冷潮,這種業態就會受到比較致命的打壓。價值就被旅店取代了。
還是回到問題之最開始:“城市人為什么要離開城市?”??梢钥隙ǖ氖?人往高處走,他不是為了變成農村人(在現代社會,城市始終凌駕于農村之上)。城市人離開城市,原因大致有四個方面;
1、家族尚未完全進化為城市人口的聯系,自己進入了城市,當家族里還有人在農村。探親、過節等行為。
2、獲得城市稀缺感受的補充。(1)、氣候節令的需求,比如避暑滑雪;(2)、知識的增長,比如旅行、探險;(3)、新的玩樂方式,比如露營、漂流、登山;(4)、生活節奏的調節,比如休閑、泡溫泉、呼吸空氣等。每一種感受的補充,都有強大的需求和產業鏈條。
3、異度空間的尋找。城市里很多人因為極度成功或者極度失敗失望,對城市產生的厭倦、逃避或者回避心態,出現離開城市的行為。典型的有國外的鄉村俱樂部或者郊區的藝術家村莊。
4、商業機會的獲得。比如在景區經營商業,農村販賣糧食,山區修建電站等等。
除開第1和第4的客觀要求,讓城市人離開城市的主觀原因,是在渴求一種對城市生活進行補充的異度空間。城市本身有許多硬件的不足,比如空氣、人工化、快節奏、狹小等等,居住者需要另外的空間來進行調節,以彌補城市本身的不足。
由此,我們定論“郊區樓盤”的幾個性質:
1、具有彌補城市生活不足的先天條件。山、水、物、風情皆可。
2、非農村,也非傳統之城市,介于二者的灰空間,是主城市的補充。
3、綜合以上兩點,“郊區樓盤”是“農村的形,城市的魂”--外在的東西越“自然”越好,而內在的生活規則,則是要城市化的。
而反觀過往的郊區樓盤開發,無論是天下青城,還是芙蓉古城,恰恰走了相反的路線--城市的形,農村的魂。居住者獲得的是很城市的建筑規劃空間,無論景觀、道路、立面、戶型等等,都很城市化,這姑且不去計較,大環境往往能一俊遮百丑;但是樓盤里面的生活規則,則是非常農村的,配套非常不健全,缺乏網狀的關系鏈條,居住感受如同在孤島。
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真正的解決,那么剛剛興趣的“郊區樓盤”市場份額,必將受到私家車普及帶來的自駕游,以及結伴、參團等成熟的旅游業沖擊。經過第一輪置業沖動以后,消費者深知,固定到一個地方置業的投入產出比,勢必沒有按照心意走四方劃算。世界文化遺產的青城山尚且如此,那么龍泉、雙流、郫縣、新都、崇州更難逃此命。
所以,運作郊區樓盤,開發商必須明了以下幾點:
1、“郊區樓盤”不是在郊區建一個樓盤。而是要建設異度的城市空間,城市外的城市空間,請先確定你的空間屬性。
2、盡量的開放,而非封閉。城市樓盤,回家就是休息,營造自我的小空間;郊區樓盤,回家就是玩耍,必須開放社區,甚至將住宅成為景點的一部分,以讓人們能夠更多的接觸以及創造更多的游玩方式。
3、將城市生活的習慣要移植過去。購物、家政等等都是淺層次的要求,要有“夜生活”,一個習慣夜生活的城市人,是難得在九點鐘就爬上床的。
4、重視群體性。如果不在開發過程中去調度群體性需求,購房者在入駐以后靠自己的微薄力量,更難調動群體性。
5、忘掉城市樓盤開發,城市里只做開發,只需要重視建筑形態,因為城市樓盤已經有整個城市當作大環境配套。做開發郊區樓盤,只談別墅和宅院或者山莊等建筑形態,勢必敗北。
6、將你的樓盤成為大環境的一部分。根據地塊所在區域的屬性,來審視產業鏈條。審視清楚以后,你發現你做的有可能不是房地產,而是旅游房地產。
7、最后一點,如果你只考慮了建筑形態,可能你會不明不白的成功,也可能不明不白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