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武六中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組織、評價方案
一、組織方法
1、班主任負責學習小組的組織、組長的選用、組員序號的排列。負責統計每天、每周的評價結果
2、各小組根據小組情況,制定周發展目標和學習計劃。
3、各小組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組長督促組員認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確保組員不掉隊、本組無差生。相互監督導學案獨立完成情況,及時向課代表舉報抄襲導學案的現象。
4、每節課前,各小組輪流互查導學案完成情況、學具準備情況、知識復習鞏固情況,做好檢評記錄,及時向值日班長匯報。
5、課上合作學習時,組長主持,討論分析問題,組長匯總組內同學的觀點、學習成果,并決定小組發言人,積極展示集體學習成果,提出小組的疑難問題。
6、教師評價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情況,評價小組發言、匯報、展示以及測試情況,評價小組學習紀律,量化賦分。
7、教師課上評價要公平、公正、公開。提問時,讓各組機會均等、難度相當,提問學生水平相當,盡可能平衡提問幾率。
8、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合作學習時間,并選擇恰當的合作學習內容(可自主學會的內容不必合作),杜絕教師主講,倡導教師主導。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評價細則
1、教師評價內容與方法。
?。?)教師評價學生的作業質量,優秀作業、良好作業、合格作業、較差作業分別賦5、3、2、1分。不交作業者減5分。
?。?)教師評價學生完成導學案、保存導學案的情況,導學案完成情況與作業等級賦分相同,每丟失一個導學案減10分。
?。?)教師評價課上小組合作學習氛圍,對好的組酌情加1~3分,評價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對好的組酌情加1~3分,評價代表小組發言情況,好的組酌情加1~3分,評價小組學生紀律情況,差的酌情減1~3分。
?。?)教師評價學生各類測試情況,測試成績分A、B、C、D四個等級,分別賦分5、3、2、1分。
2、組間互查內容與方法。
組長課前檢查相鄰組的課前準備,重點檢查導學案的準備、完成情況、學具準備情況、知識復習鞏固情況,準備不充分或未完成者,每人次減1分。
3、組長評價內容與方法。
?。?)組內設組員情況記錄本用于記錄小組和各組員加減分情況。
?。?)評價組內學生作業完成情況,自主學習情況,課前準備情況,桌上物品擺放情況,小組合作學習參與情況,課堂及自習紀律、勞動衛生。以上各項完成不好、不積極參與、違紀或勞動不積極、衛生較差者,酌情減1-3分,一周一總,作為評選優秀組員的依據。
三、獎勵辦法
每周匯總各項檢查結果,各班每周評出兩個合作學習優秀小組,五名課堂積極參與之星,學校給予表彰,同學個人的量化成績與期末評優選先掛鉤,并計入個人成長檔案。對后進小組,各班給予相應鞭策,促其進步。
篇2:長沙一中高效課堂合作學習小組建設評價方案
沙長一中高效課堂合作學習小組建設評價方案
高效課堂的關鍵在于學習小組的高效建設。為了把握高校課堂的靈魂,把課堂還給學生,切實把現行的“先教后學”的上課思路倒轉過來,按照“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的思路進行分層分組教學,學校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理念先導,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基本依據,以回歸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為軸線,以轉變課堂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為關鍵,特制定高效課堂合作學習小組建設評價方案。
一、科學創建學習小組
高效課堂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活動的,構建合作學習小組是進行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前提。合作學習小組通常由6名學生組成,在構成上要依據學生的性別、學業成績、智力水平、個性特征、家庭背景等要素,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劃分為A、B兩層,分別命名為A1、A2、A3、B1、B2、B3,各小組間的層次、人數、性別、比例要基本平衡。為了使組內同學形成一對一的“師友”互助組,讓每個B層學生都有所監管,達到“師友互助、全組合作”的目的,各個小組要相對獨立,具體坐法是A1對B3,A2對B2,A3對B1。
二、組長的選拔
組長是老師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組之魂。選一名成績好、責任心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行政小組長,負責全組的組織、分工、協調、合作等工作。每個小組除了一個行政組長外,還可設立2-3名學科組長,學科組長每人根據自己的意愿或老師的挑選擔任。學科小組長不一定是組內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卻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強的學生。學習小組組長應具備以下條件:①有很強的組織和協調能力②有很強的口頭表達能力③學習成績應該優秀④要有很強的責任心與集體榮譽感⑤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⑥要有服務同學的意識。教師要定期集中培訓小組長,培訓時除了了解反饋信息、作業專門指導外,還要傾聽他們的意見和想法,讓他們暢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啟發,以利于使他們領導的小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鮮明的個性。
三、學習小組的培訓
培訓是保持小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動力機。學習小組的培訓要多層次,制度化,經?;?,使培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培訓的時間要短但是培訓的頻次要多。學習小組培訓的基本要求是:1.搞好學習小組文化建設和團隊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用團隊的力量教育人、影響人。2.培訓學習小組長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并且培訓要經?;?。①級部、班主任不定期召開座談會,進行指導。②老師要少一些斥責,多一些正面引導,保證課堂的“安全”。③培養小組長良好學習習慣;培養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培養勇于接受他人意見及團結、協作、交流的意識;指導組織、管理的才能;適當給學生加“營養餐”。 ④ 培養合作能力:學會條理表達;學會積極傾聽;學會質疑;學會補充;學會修改完善等。
四、學習小組長培訓
明確組長的責任和作用,定期召開小組長會議,洞悉他們一周來在思想上、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困難并及時予以解決,讓小組長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溫暖,給小組長加自助餐。小組長為同學們服務,很辛苦,學有余力,必須有所回報。自助餐應注意的問題:有例題,有規律方法總結,有針對性習題,有答案;量上由小見大;對學習效果要有檢查評價,適時進行肯定、表揚、激勵。
五、小組成員的培訓
特優生培訓--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教師要培訓小組內特優生的領導力建設和他們榜樣的力量,對他們進行互助意識的培養。優秀生培訓--小組的中堅力量。教師要培訓他們認清自己,調整心態、參與合作。待優生培訓--班級穩固基石。教師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思想引領,使他們始終生活在希望之中,對他們適時進行行為規范的培訓。
六、小組文化建設
小組文化的建設正如我們的班級文化建設一樣,能夠起到凝聚、團結小組的作用。小組組建后,各組在行政組長的組織下,讓每組成員集思廣益、共同磋商,創新性地確定小組的組名,確定小組的口號、組規、組訓,設計小組的組徽,確定小組的組歌,制作小組宣言及小組奮斗目標和個人奮斗目標。這樣做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組目標和團隊精神。
七、小組評價策略
評價是最好的管理,小組評價是對小組合作過程和學生合作表現的監控,是促進合作小組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包括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教師評價主要從外部對學生的合作行為進行評價,教師評價基于教師對小組群體之間的觀察、比較、甄別,偏重于對有效的小組合作模式和行為的肯定、褒揚。小組評價側重于組內個體之間的互評和組與組之間的相互評價。通過他人的評價,使學生獲得合作學習時行為表現方面的反饋信息,并經過反復對照,使積極的行為得到強化,不當的行為得到糾正。這樣就可使每位學生的自我意識得以發展,能夠朝著小組期望和教師期望的合作目標邁進。
1.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主要是教師依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對學生進行等級加分。具體操作如下:
?。?)在小組內部按成績給每個成員排好序號,分別為A1’A2’A3’,B1’B2’B3;成員基本上是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從高到低的體現。這樣才能做到小組成員之間的競爭是公平競爭。
?。?)回答問題時可實行搶答或小組輪流回答,以師徒結對的方式回答,即:A1’B3、A2’B2、A3’B1為一對,每對只有兩人都舉手時才有權回答問題,小組的幾號成員回答問題滿分便是幾分,即組內A1----B3成員加分分別為1----6分。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程度進行加分。
?。?)每節課結束后老師對本節課進行評價,值日班長記錄好每節課每個小組的得分情況。
2.小組評價
在課堂中教師出示探究問題之后,可要求由1、3、5、7小組展示,由2、4、6、8小組進行評價。展示小組得分由評價小組進行量化,評價小組得分由教師進行量化。
?。?)老師在討論前先說明本節課采用小組評價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對自己展示或評價的題目進行討論,以便明確答案、明確標準,使自己在評價時能夠有所準備,增加公平和準確性,也可以避免浪費時間。
?。?)評價時老師可以讓評價小組的任意一名同學進行評價,以免出現評價小組只有一人進行評價,其他人因為沒有任務而導致懶散、走神的現象。
?。?)評價小組先對展示小組進行展示的內容進行補充,再進行評價。這樣,評價小組既是展示的一分子,又是評價的一分子,還可以保證他們與其他小組一樣進行思考、展示,不會因為評價而使自己的課堂內容受到影響。
(4)評價依據:小組展示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條理性;聲音洪亮、口齒清楚等。
3.評價結果的統計
?。?)整體評價
評價結果包括課堂學習評價、日學習評價和周學習評價。其中,課堂學習評價結果由學科班長負責統計;日學習評價結果由值日班長負責統計(日學習評價結果可體現在教室日志中);周學習評價結果由評價部負責統計。
?。?)學科評價
學科評價由科任老師對本科目一周以來的評價結果進行統計,根據得分情況評出本周本科目的明星小組、待優小組和反思小組。
?。?)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評價
在A1B3, A2B2,A3B1為師友互助的學習小組中,以學期初第一次考試成績的排名為基準,確定師友互助小組在一個學習階段之后的進退步情況。每次考試成績與基礎成績相比,每進步一個名次給師友互助小組每人加1分,退步一個名次則減1分。
為了突出小組合作學習和師友結對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的實效性,各科任老師每月末以小組為單位,算出本科目各個小組課堂表現的累計得分,再根據總分的排名為各小組依次加10---6分。
將以上兩項成績的合計作為學生階段性學習的得分。
對于小組評價,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再引入個人自評、小組自評兩種方式。小組自評也稱小組自我加工、小組反省等。這種自評能夠使學習小組成員維持良好的工作關系,便于合作技能的學習,使組員對自己的參與情況有所了解,保證學生在原認知水平上,能夠積極進行思維,為強化小組成員的積極行為和小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的條件。
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按照課前準備、課堂參與度、自習紀律、勤奮程度、作業完成、平時表現、衛生狀況等多項指標,充分利用軍銜晉級、笑臉晉級、最佳學習小組評選、周一優秀小組長發表勝利感言、頒發優秀獎杯等多種形式,對每小組及小組成員進行積分考核評價,并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目標。
堂學習評價表
日學習評價表
八、小組獎勵策略
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同時也將之作為學習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它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以小組總體成績決定獎勵或認可的依據。也可以自己以往獲得的成績相比來表示學業上的進步,這是小組內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努力程度和進步水平。這樣把做得好與得到獎勵有機聯系起來。為了檢查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從而實施小組獎勵策略,需要定期對小組表現進行匯總評價,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小組總體評價最好是每周一次或兩周一次,內容包含這一段時間內各科的上課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紀律、衛生等班級管理的各個方面。
對于班級獎勵,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刹捎每陬^表揚、鼓掌祝賀、經驗介紹、頒發證書,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如在班級設立“明星小組”“準明星小組”、“待優小組”或“反思小組”,根據班級各項累積評價得分為評價依據,為明星小組頒獎,獎品可以由反思小組提供,也可由班級提供。班主任一定要重視對優秀小組精神上的鼓勵和表揚,可以為優秀小組頒發標志牌,集體合影在班級學習園地中張貼表彰,給與他們榮譽。深入到“待優小組”和“反思小組”中去,幫助他們找出問題并給予幫助、監督,爭取下周打個翻身仗。
在每次測驗結束后,要計算每個學生的提高分和小組得分,以便對得分高和進步大的小組進行獎勵,促使他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學生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九、學科科研小組建設
1、學科科研小組的組建:每科組建一個學科科研小組,由每學科的科代表與本學科的優秀學生組成,成員3-5人。
2、學科科研小組的任務:收集和發現本學科學生學習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研究解決方法,主動與科任老師溝通,促進本學科的發展,真正起到本學科的骨干與帶頭作用。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開展課外研究和探索。
3、學科科研小組的評價:班級在進行每周評價匯總時,將學科科研小組的評價結果匯入小組成員的個人評價中,分三個等次,按3、2、1分值計入個人評價中。
十、教師課堂教學建設
以年級、級部、備課組為單位,對教師課堂教學實行多元化考核,考核以激勵機制和績效考核為主,注重從認知學習目標、預習成果展示、課堂學習研討、當堂訓練檢測、反饋小結升華、新課預習指導、學生參與學習的狀態、教師基本功與素養等方面對教師高效課堂學習小組教學進行評價:
高效課堂學習小組教學評價標準(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