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空氣質量標準

984

空氣質量標準
  
  公告場所之室內空氣質量,應符合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前項標準,由最高主管機關會商最高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公告場所之類別及其使用特性定之??諝赓|量標準的訂定,涉及本法的第七條(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及排除之事由)、第八條:(室內空氣質量維護管理計劃之訂定)、第九條(室內環境與空調之維護管理與專責人員之設置)、第十條(定期公布室內空氣質量檢驗測定或監測結果)。
  
  20**年12月15日預告修正空氣質量標準,增定細懸浮微粒(PM2.5)的空氣質量標準,參考采用美、日兩國標準,以“短期暴露”二十四小時值為每立方公尺35微克;“長期暴露”年平均值15微克管制,臺灣也是繼美、日兩國后,成為全球第三個采用最嚴格標準的地區。目前正陸續辦理研討會、公聽會,預計20**年6月公告實施。
  
  執法取締機構
  
  我有點憂心執法取締機構的能力與人力,一般原本立意良好的法制若無配套執行措施反易成為惡法,因為室內空氣質量的管制,由于涉及衛生、勞動、環保、經濟、營建等單位,雖然立法前已經積累許多學術研究,舉辦多場次的說明會、研討會、公聽會,邀請各相關專業公會、協會與學會的參與,但對于立法后的執法取締方式,或執行機構的能力與人力,目前規范在第十一條(檢驗測定許可證之核發與應具備事項)、第十二條(主管機關執行職務時應配合事項)和第十三條至第十九條(各項罰則)。
  
  改善設施辦法與配套倡導措施
  
  本法第二十條(改善限期之核定標準)、第二十一條(情節重大之認定原則)、和第二十二條(屆期未改善之認定),涉及改善設施的措施與辦法。公告場所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未能于前項主管機關所定限期內改善者,得于接獲限期改善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具體改善計劃,向主管機關申請延長改善期限,主管機關應依實際狀況核定改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未切實依其所提之具體改善計劃執行,經查證屬實者,主管機關得立即終止其改善期限,并視為屆期未改善。
  
  前述所示“具體改善計劃”實質內容,直接關聯到室內場所的公告對象的物業管理服務范疇,當然存在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法實施后,開啟物業管理服務機會與商機。
  
  物業管理服務業的范疇
  
  臺灣現行物業管理服務業依據20**年最高行政機關核定《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其服務項目分為三類:
  
  【第一類】建筑物與環境的使用管理與維護:提供使用者建筑物與環境之管理維護、清潔、保全、公安、消安及附屬設施檢修等服務范疇;
  
  【第二類】生活與商業支持服務:提供用戶物業代辦及咨詢服務、行政事務管理、商業支持、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產品及小區通路、照顧服務、宅配物流等生活服務范疇;
  
  【第三類】資產營運與管理:提供給使用者的是不動產的經營管理顧問、開發租賃及投資管理等服務范疇。
  
  室內空氣質量改善須從通風換氣、裝修與使用材料、建筑整體規劃設計與使用維護管理等方面著手:首先關于通風換氣、裝修與使用材料,直接關聯第一類設施的管理維護;其次,建筑物興建前的整體規劃設計的優劣,在臺灣亟待需求推展物業管理前期介入的新專業服務,最直接銜接物業管理的第三類資產管理商機;反觀第二類生活與商業的有關的管理服務,涉及多項居住者或使用者生活習慣,包括禁止抽煙行為,禁用有害揮發性粉刷油漆,排除廚房、衛浴通風的干擾等事項,均屬于日常物業管理服務的重要范疇。
  
  總而言之,物業管理是物業的一種增值服務,除了提供建筑物內勞務與服務,以延續建筑物壽命與使用的基本需求外,更應藉由營運管理增強服務效益。適逢當前公布實施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法,我充滿著信心迎接物業管理服務新商機的到來。
  
  物業管理商機的期待
  
  誠如標題所示,究竟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法開啟了物業管理哪些新的商機呢?我以舉例方式說明如下:
  
  臺灣室內空氣質量協會成立于20**年11月,協會宗旨在結合從事室內空氣質量相關學界與業界人士,共同推動室內空氣質量之研究發展與實務應用,催生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法及相關子法之訂定,以提高民眾居住質量,確保民眾身體健康為目的。
  
  協會設有“病態屋診斷士俱樂部”,提供通過病態屋(Sick
  
  House)二級診斷士考試及格的室內設計師交流、展業等管道;協會并推動“防治病態屋優秀設計師推薦”、“安心住宅杰出設計師選拔”等活動,提升通過病態屋診斷士考試室內設計師的社會地位;協會推動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標準作業程序及活動,透過協會與病態屋診斷士、環保合格檢測機構之合作,建立“安心住宅標章認證”、
  
  “好空氣產品標章認證”等制度,提供民眾一個可靠的檢測認證標章,作為民眾選擇良好空氣質量之室內活動場所,選擇有助于維護居家空氣質量的優良產品,維護民眾擁有優良空氣質量環境的權益。
  
  尤其當我們更了解臺灣室內空氣質量協會服務項目后,更能體會物業管理服務商機的新項目,包括健檢診斷病態屋、推動防治病態屋各項活動、推動室內空氣質量相關法案、推動居家空氣質量認證制度、推薦空氣質量凈化優良產品。
  
  由于室內空氣質量改善須從通風換氣、裝修與使用材料著手,涉及到室內建材、產品、裝潢、通風空調等相關法規的配合修正,同時增強臺灣的建筑、裝潢、空調、室內建材、環境監測等各行業,已經創造出新的市場、新的商機及新的就業機會,確實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結語
  
  日本東京大學同學井上先生曾說過1975年他留學瑞典時的一則空氣質量管理消息,當年的我萬分驚訝,聽來如同天方夜譚。日本傳統市井民眾生活的烤串肉、喝啤酒,燒烤若造成“一家烤肉萬家香”,換言之,燒烤的油煙與排煙味道散漫空氣未能完全控制,在瑞典若如此是違規會遭處罰。
  
  臺灣于20**年1月11日起,三人以上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大眾交通工具(含出租車)亦全面禁煙,除旅館、商場、餐飲店和老人福利機構可以設室內吸煙室外,其他場所只能設置室外吸煙區。雖然如此的禁煙措施引起一些吸煙者的不滿,并發動抗議。但實際上臺灣的法規對于拒煙權的保障仍過少,例如法規仍未管制私宅吸煙,私宅吸煙若不管制會造成家人及鄰居無辜受害,因此仍有對于室外吸煙及室內吸煙室的管制過松之聲音。
  
  以上兩則空氣質量的標準與管理的事實新聞,三十年前在臺灣很難想象是問題,但是今天臺灣已經啟動立法管理室內空氣質量。我基于推展臺灣物業管理服務業的立場,經常產生將物業管理結合到可能有利于物業管理發展的法或事或物的聯想,例如:物業管理結合都市更新的商機、物業管理結合老人在宅贍養的服務、公寓大廈住戶的早餐結合物業管理服務的商機、辦公大樓從業員的午餐結合物業管理服務的商機、物業管理結合老屋拉皮(外墻整建維護)的服務商機......如今,我繼續在想著:物業管理如何結合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法開啟新的專業服務商機。就以此問題代替本文的結語。
  
 ?。ǔ鲇诤侠淼睦碛?,本文在編輯時隱去了部分資料來源。)
  
  注釋:
  
  [1]《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法》二十四條規定包括:第一條(立法目的)、第二條(主管機關)、第三條(用詞定義)、第四條(各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權責分工)、第五條(政府委托事項之規定)、第六條(室內場所之公告及規范)、第七條(訂定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及排除之事由)、第八條(室內空氣質量維護管理計劃之訂定)、第九條(室內環境與空調之維護管理與專責人員之設置)、第十條(定期公布室內空氣質量檢驗測定或監測結果)、第十一條(檢驗測定許可證之核發與應具備事項)、第十二條(主管機關執行職務時應配合事項)、第十三條至第十九條(罰則)、第二十條(改善限期之核定標準)、第二十一條(情節重大之認定原則、第二十二條(屆期未改善之認定)、第二十三條(施行細則)、第二十四條(公布爾日)。
  

篇2:天津市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管理規定(2013年)

  津政令第59號

  《天津市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管理規定》已于20**年1月11日經市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年4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市 長 黃興國

  20**年1月27日

  天津市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共場所具有良好的空氣質量,保障人體健康,依據國務院《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國發〔1987〕24號)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對下列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的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

  (一) 商場、書店、寫字樓;

  (二) 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

  (三) 體育館、游泳館、健身室;

  (四) 影劇院、音樂廳、歌舞廳;

  (五) 賓館、飯店;

  (六) 醫院、學校、幼兒園;

  (七) 應當納入管理的其他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監督的具體范圍,由市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確定。

  第三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重視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工作,及時解決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管理中的重大問題,保障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所需經費。

  第四條 市和區縣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

  管理工作的組織推動、綜合協調,并具體承擔公共場所運營中的室內空氣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市和區縣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別負責公共場所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家具的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的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建設、商務、教育、環保、旅游、體育、文化、食品藥品監管等行政管理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管理工作。

  第五條 本規定所列的公共場所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實行衛生許可管理的,應當申領衛生許可證,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的,不得營業。

  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學校、幼兒園的開辦信息及時通報市

  衛生行政部門。

  第六條 公共場所選址、設計、裝修以及使用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室內空氣質量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

  第七條 公共場所使用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是室內空氣質量的第一責任人。

  公共場所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室內空氣質量管理制度。

  公共場所使用單位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室內空氣質量管理人員,具體負責相關工作。

  第八條 公共場所進行新建、改建、擴建的,應當符合有關衛生標準和規范要求,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市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辦理預防性衛生審查手續。

  預防性衛生審查程序和具體要求由市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九條 經營性公共場所進行室內裝飾裝修期間不得營業。

  進行局部裝飾裝修的,經營者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營業的非裝飾裝修區域室內空氣質量合格。

  裝飾裝修后的校舍、幼兒園使用前應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并將檢測結果予以公示。對不符合空氣質量標準的校舍、幼兒園,嚴禁使用,經整改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條 公共場所使用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和設備必須符合國家和本市相關標準,具有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和中文標識的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生產廠廠名、廠址等,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裝飾裝修材料和設備。

  第十一條 公共場所使用單位應當保持公共場所室內空氣流通,保證室內空氣質量。

  公共場所的通風設施、設備不得擅自改造、拆除及挪作他用。

  公共場所設置的衛生間應當有單獨的通風排氣設施,保持清潔無異味。

  第十二條 公共場所采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應當符合公共場所集中空調相關衛生規范和管理規定的要求,并每2年進行1次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的衛生學檢測或者評價,檢測或者評價合格后方可繼續運行。

  第十三條 公共場所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室內空氣質量培訓制度,組織從業人員學習相關衛生法律知識和公共場所衛生知識,并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安排上崗。

  第十四條 公共場所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檔案,并按有關規定將資料歸檔。

  第十五條 公共場所經營區域內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質以及產生異味的物品。

  醫院、學校等單位因為醫療、教學、科研需要存放上述物品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嚴格管理。

  第十六條 公共場所使用單位應當按照衛生標準、規范的要求對室內空氣質量進行檢測,檢測每年不得少于1次;檢測結果不符合衛生標準、規范要求的應當及時整改。公共場所使用單位不具備檢測能力的,應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檢測。

  公共場所使用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如實公示檢測結果。

  第十七條 市和區縣衛生行政部門應當采取現場衛生監測、采樣、查閱和復制文件、詢問等方法,依據有關衛生標準和要求,對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進行監督檢查,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或者隱瞞。

  第十八條 公共場所使用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或區縣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對拒絕監督檢查的,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依法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衛生許可證:

  (一)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和要求而繼續使用的;

  (二)未按照規定建立室內空氣質量管理制度、配備專兼職室內空氣質量管理人員,或者未建立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檔案制度的;

  (三)未按照規定組織從業人員進

  行相關衛生法律知識和公共場所衛生知識培訓,或者安排未經相關衛生法律知識和公共場所衛生知識培訓考核的從業人員上崗的;   (四)未按照規定對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消毒或檢測、衛生學評價不合格而投入使用的,或者擅自停止使用、拆除通風設施設備的;

  (五)公共場所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未辦理預防性衛生審查手續的。

  第十九條 市和區縣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20**年4月1日起施行。

篇3:學校在環境空氣質量紅色預警時啟動公車停駛應急預案通知

  學校在環境空氣質量紅色預警時啟動公車停駛應急預案的通知

  各單位:

  根據《**市教委辦公室關于在本市環境空氣質量嚴重污染情況下啟動所屬單位公務用車停駛應急預案的通知》精神,當本市發布環境空氣質量紅色預警時,學校將啟動公務用車停駛應急預案,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請各單位嚴格遵照執行。

  一、各單位要密切關注本市政府官方網站、電視、廣播、報紙等主流媒體的輿情發布。當發布環境空氣質量紅色預警時,請各單位啟動公務用車停駛預案,即按照公務用車實有數,停駛率不低于30%。校內各職能部門停駛公務用車,盡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汽車上路行駛。

  二、從預警發布之時起至預警解除,各單位應做好每天公務車停駛記錄統計(格式詳見附件),并于每天17:00之前,向后勤保障部報送采取措施總體情況。

  三、主動接受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監督,對于相關投訴舉報,各單位應認真查實,按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單位責任。

  四、今后發生環境空氣質量紅色預警時,請嚴格按上述要求執行,不再另發通知。

  聯系人:后勤保障部 z

  聯系電話:****

  郵件:

  附件1:一般公務用車停駛記錄表

  E大學學校辦公室

  20**年**月**日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