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臨中學“生本課堂”理論學習小組活動方案
為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推進“有效教學”課堂變革的開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鹿城區教育局《鹿城區教育局關于開展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z教辦發【20**】11號)、《江臨中學“生本課堂“實施方案》精神,根據《江臨中學20**學年第二學期校本研訓計劃》特成立江臨中學“生本課堂”理論學習小組。
一、指導思想
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為核心,以“生本課堂”教學實踐為載體,營造“有效教學”課堂變革氛圍,促進教師學習“生本課堂”理論知識,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二、生本課堂簡介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該教育思想主張將教師的好教而設計的教育轉向為學生的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實現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
生本教育的教師觀
教師應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動學生的“纖夫”。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不見自我”,要把教學內容從一大堆知識點轉變為知識的“靈魂和線索”,來創造最大的空間,迎接學生積極飛揚的學習。
生本教育的教學觀
教學就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的自主學習。生本的課堂區別于考本、本本、師本的,區別于短期行為的、分數的課堂,是人的發展的課堂。在教學組織上,生本教育鼓勵先學,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直至不教而教。采用個人、小組和班級的多種方式的自主學習。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更為基礎的是發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認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標志,學生學習的核心部分應該是發展感悟,積累的意義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生本教育的評價觀
生本教育提倡減少或最終取消學習成長期的頻繁統一考試,不干擾學生成長期的成長,把考試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或科任教師,把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活動改為評研活動,削弱日常評價的比較競爭功能,鼓勵“為而不爭”。到了學生學習的成熟期,鼓勵學生用成長期的生動、活潑、主動、自然、豐富的積累和感悟,取得優異的終端考試成績。
三、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年12月至20**年1月)
1、宣傳動員
2、全體教師學習《鹿城區教育局關于開展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年2月至20**年6月)
1、在七年級開展試點教學改革;
2、成立“生本課堂”理論學習小組,組員有各教研組長、七年級教師、行政班子;
3、每月以自學或小組形式開展理論學習,閱讀并交流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揚生命》、《諦聽教育的春天》、《天縱之教》等書籍和“生本教育”博客網站資料;
4、專家指導,學習培訓
第三階段:階段性反思
反思改革行動的特色辦法,撰寫經驗報告,要求專家論證。
四、存在風險
學校缺乏一些必要的、靠學校教師自己的力量無法完成的探索,比如“生本課堂”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生本課堂”理論指導實際操作方式等。
篇2:黨校微課堂競賽活動方案通知
黨校微課堂競賽活動方案通知
各科室:
為更好發揮黨校的“三個陣地”和“一個熔爐”的重要作用,打造勤學善思、實踐錘煉、能力積累、爭創佳績的教師成長平臺,不斷提升教職員工的理論素養、宣講能力和教研水平,經研究,決定在全校組織開展微課堂競賽活動?,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對象
全校教職人員。
二、活動選題
微課堂競賽活動每月一次,每次確定一個選題。選題內容主要圍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方針政策,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黨員干部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等,展開簡短而精彩的教與學。
三、活動要求
微課堂競賽活動通過5-10分鐘的教學,達到在學習中獲取理論、在討論中分享知識、在互動中交流心得的目的。
1、全覆蓋。各科室要高度重視微課堂競賽活動,將其作為建設學習型黨校的重要舉措和抓手,切實做好組織工作,確保精心準備,人人參講,從而有效鍛煉每個教師的課堂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2、高質量。每位同志要選好切入點確定課題,精心備課,力求講特色課、講精品課,盡量避免照本宣科,提倡面對面“說課”,把平時理性思考融入微課堂。教學內容要求主題鮮明、內容相對完整,說理充分,充分彰顯“黨校姓黨”的特色。
3、重交流。每月底前,每位同志要至少形成1篇“微課堂”講稿教案并準備交流。學校屆時將選取優秀講稿和講課視頻在“臺東黨校網”、“臺東黨?!蔽⑿殴娖脚_編發。通過微課堂競賽活動,發揮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積累作用,不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形成大道理、大智慧。
四、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由分管副校長任組長,教研室、教務科、辦公室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微課堂競賽活動領導小組。整個活動由教研室具體負責組織實施。
臺東市委黨校
篇3:理大學生課堂(會議)紀律及考勤規定
理大學生課堂(會議)紀律及考勤規定
為創造優良的教育教學環境,維護正常的課堂教學(會議)秩序,特制定本規定。
一、學生在課堂(會議)上應講究文明禮貌,尊敬老師,衣著整潔、得體,不得穿背心、拖鞋以及帶餐食、寵物等進入教室(會場),服從老師(會議組織者)的安排。
二、上課(開會)時,要將手機等通訊工具調整為靜音或關閉,不得開啟其他影響課堂教學(會議)的電子器件。
三、教師(組織者)在教學(會議)過程中,應堅持教書育人和教育與引導相結合的原則。上課(開會)前應清查學生人數,對違反紀律的學生要進行批評教育。教師應經常與學生輔導員交流課堂情況,形成育人合力。
四、學生必須參加教學計劃規定以及校(院)統一安排、組織的一切活動。學生上課、實驗、實習、進行教學參觀,參加思想教育課、形勢與政策課、就業指導課等以及教育教學(會議)活動,都必須接受考勤,不得遲到、早退、代課(會議)。因故不能參加者,必須請假。凡未經請假、請假未獲批準或超過假期不續假者,均以曠課(缺會)論處,若請他人代課(會議)者,加重處罰。學生無故遲到或早退兩次按曠課 1 學時計。
五、學生因病不能上課(開會),須有醫院的疾病診斷證明。學生不得在學期中途請事假進行探親訪友、參加非直系親屬的喪事(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供養者或兄弟姐妹的喪事,視具體情況,準予一周左右的事假),以及親友結婚(過生日)、旅游、參觀等活動。學生請假應事先辦理手續,經批準后方才生效,除急病或緊急事故外,不得事后補假。
六、學生請假應提交書面請假報告。兩天以內由年級學生輔導員審批;兩天以上兩周以內由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院領導審批,并由年級學生輔導員報學院分管教學的院領導備案。兩周以上由學院院長審批。研究生請假需經導師請假同意后,再履行學院請假手續。請假條和證明由年級學生輔導員保存,請假條復印件由班長或學習委員交任課教師。請假期滿,請假者應及時到年級學生輔導員處履行銷假手續,否則按逾期不歸處理。按課程教學班上課的學生,憑銷假證明到任課教師處登記。
七、學生在節假日期間需要離開zS市區,不需辦理請假手續,但為防緊急突發事件,需要按規定履行離校登記手續。
八、如在實習、做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請假者,先由帶隊老師或導師同意后,再根據請假時間的長短按第六條的規定辦理手續。
九、學生上課考勤工作由各行政班學習委員(課程教學班由課代表考勤,匯總后給原行政班)具體負責,各班班長進行督促和協助,每天進行考勤。
十、本規定由學生工作部(處)、研究生院負責解釋。
十一、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