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又開始了,班級同學小別重逢,在一起像有說不完的話兒。第一次班會課,我特意安排了每人一分鐘發言,讓他們各自講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同學們紛紛上臺發言。
從發言內容來看,談的大多是改革給家庭、社會帶來的變化。還有一部分同學列舉了一
對他們來說還未能真正理解和認識的社會現象,有的甚至把改革中的一些積極的東西誤認為是消極的。這說明了他們對當今的改革認識較淺,甚至不正確。
班會課結束后,我陷入了沉思。同學們因年齡所限,冉加上繁重的學習任務,對于窗外的改革世界所知甚少,了解不多,也就難免對一些新事物發生誤解,產生迷惑。我又想,這些十五六歲的孩子,在十年二十年后,就是時代的主力軍。如何使他們從小樹立改革觀念,明確改革的意義,并為投身于工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好各方面的準備,這不正是當前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嗎?
于是,一次名為“窗外的改革世界”的主題班會召開了!
班會召開之前,我廣泛聽取了同學們的意見,進行了有關調查,最后確定了這樣的班會主題:介紹商外改革世界,使同學們加深對改革的認識和理解,明確自己將要擔負的歷史重任,從而發奮學習,掌握各方面的技能。
班會主體設計也力求新穎別致。我們請了4位同學扮演模擬人物——一位是自薦承包一家工廠的廠長,一位是靠勤勞致富的個體戶,一位是富裕起來的農民,還有一位是在中外合資賓館工作的服務員。在“改革之歌”演唱之后,由他們分別上臺介紹。發言稿先由學生搜集材料自寫,爾后老師進行修改。發言形式有記者采訪、講話錄音。用英語發言再作翻譯等等。
接下來是一個小短劇和一個相聲片斷,分別從家庭和社會這兩個角度反映改革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問題討論”是全班活動的一個內容,講的是一位大學的團委書記辭去公職,自辦一個科技咨詢公司。討論題是:(1)這樣的舉動可取不可???(2)如果讓你對這位團委書記說一句話,你將說什么?討論的目的是讓同學們明確,改革拓展了人們施展才能的舞臺,改革為時代注入了勃勃的生機和活力。
再下來是“殷切寄語”,老師希望同學們認識改革,勤奮學習。“廠長”要求大家從小立下改革大忐。其他人則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和必需,告訴同學們只有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方能在改革的洪流中一展英姿。
主題班會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它仿佛把緊閉的窗戶砰然打開,一個豐富多彩的改革世界,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在周記中,一位同學這樣寫道:“形象生動的主題班會撥開了我眼前的迷霧,使我對改革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學會了思考。我是多么希望能更多地了解窗外的改革世界,更多地了解這個偉大的時代??!”
篇2:別開生面畫改革主題班會
目前,改革成了人們的熱門話題,我班上那幾個“評論家”也卷入了議論改革的洪流。中午休息時,三五成群,議論紛紛,有的甚至爭得面紅耳赤。于是我考慮結合改革,組織一個主題班會,使同學們對改革有個正確認識。我作了初步設想后,就召集班干部會議。我充分析了班級動態,然后就要求大家針對班級的具體情況,結合同學們的興趣愛好來組織一次題材新穎、內容充實、反映改革情況的主題班會。班長張敏說:“我看,大家對漫畫很感興趣,我們到報紙上剪些反映gg開放的漫畫,再自己放大,大家結合漫畫,贊美的也好,諷刺的也好,談談自己對改革的設想、認識,怎么樣?”我說:“不錯,是個好注意。再想想,如何才能發展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激起他們更大的興趣。”陳黎雄說:“好是好的,就是照抄沒勁。”袁煌偉激動地說:“對,自己創作。”我贊許地加以肯定,大家進行了熱烈討論,制定了計劃。
第三天下午興趣活動課上,教室里熱情洋溢,黑板上“別開生面‘畫改革’”7個大字十分醒目,還配上一幅漫畫。別開生面的班級主題會在班長張敏的主持下開始了。
小畫家季凌信心百倍,步履輕盈,第一個登上講臺,展示的漫畫是《孔子:“老夫不如也”》。他以細膩的筆鋒,和諧的色彩,勾畫出孔子面對許許多多電腦,頓時傻了眼的窘況。季凌笑吟吟地說:“這幅漫畫告訴我們:改革具有科學性,難怪古代圣人也不得不嘆服。”小書法家陶韻鵑畫的漫畫是《一夜之間》。她通過夸張,設想了一幅畫面:一夜之間,高樓拔地而起。教室里響起了“嘖嘖”的贊嘆聲,低低的議論聲。“小喜鵲”喳喳地嚷開了:“改革后的效率真高。”
小發明家夏云峰畫的是《飛向宇宙》。畫面是一個少先隊員乘坐著“云峰號”宇宙飛船在太空遨游,碰上了古希臘的預言家,預言家瞪著眼傻看。小夏使勁一眨眼,調皮地說:“坐著的那個人就是我。這幅畫告訴我們:要改革,就應有創造性。”
陳黎雄笑瞇瞇地走上講臺,唰地抖出了一幅簡單而含蓄的人頭像,頂著看是張笑臉,側著看卻是張哭臉。大家議論開了:“兩面派”,“陰陽人”,“假面具”……陳黎雄揮揮手示意安靜,然后幽默地說:“改革中要謹防這種家伙”。
“評論家’們的話題更多,有為好畫鼓掌的,有為畫得滑稽而笑得搖肚子的,有高談闊論的,有凝神思索的,教室里氣氛十分活躍。班干部十分興奮,因為這場面超過了他們的預料。參加班會的學校領導也頻頻頜首微笑。
“女秀才”蔣丹迫不及待地展開了自己的畫卷:《夢》。一個學生做了個夢,夢見學校改革,把及格分數從60分降到了40分,她十分高興,因為她今天語文考了40分,數學考了50分,都及格了,小蔣沖王玲一笑:怎么樣,這下對你胄口吧。“王玲漲紅了臉站起來辯駁:“你可別冤枉人,從今以后我再不作這種幻想了,這種懶漢懦夫思想,真是害人不淺。”
顏建華的《學習“捷徑”》,畫了一個學生正在認真演算習題,邊上畫的是懸崖峭壁,刻有“努力攀登科學之巔”;而另一個同學在抄襲作業,邊上畫是電梯直升空中樓閣。小額指著陳友龍說:“老兄,你來識識譜吧。”陳友龍尷尬地站了起來,支吾了一陣,一本正經地說:“‘捷徑’一棒敲醒了我,學習跟改革一樣,不能投機取巧,要腳踏實地,克服困難,才能取得勝利。”不知誰鼓起掌來,頓時熱情的掌聲在教室里激蕩,何學們以驚異、熱情、期待、鼓勵的眼神望著他,阿龍的眼眶濕潤了。
室外陽光明麗,室內氣氛活潑。
緊接著父有許多同學逐個上臺,展示白己的‘作品”……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主題班會接近尾聲,大家對黑板上的漫畫發表看法。畫面上是一個釣魚迷,他的鉤子把自己的凳子鉤住了,他以為釣到大魚了,使勁一拽,這下可好了,凳子被釣起來了,自己也騰空而起,摔了下來。同學們思維活躍,爭先恐后發言:“浮夸”“片面”“盲目”……張敏作了解釋;這幅漫畫說明改革不能草率行事,既要敢于開拓,又要腳踏實地。
最后,主持人作了總結:“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改革勢在必行,改革需要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創見,需要高速度,需要務實精神,更需要具有振興中華大志的人才。同學們,明天的改革者就是我們。今天,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祖國而發奮學習嗎?能道我們不想明天的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嗎?好!讓我們用別林斯基的話來結束吧:“不能不熱愛祖國……但是這種熱愛不應該消極滿足于現狀,而應該是生氣勃勃地希望改進現狀……并盡自己的力量來促進這一切。’同學們,為我們祖國的改革刻苦學習吧!祖國等待著我們,人民等待著找們,世界等待我們!”
主題班會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篇3:窗外改革世界主題班會(1)
新學期又開始了,班級同學小別重逢,在一起像有說不完的話兒。第一次班會課,我特意安排了每人一分鐘發言,讓他們各自講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同學們紛紛上臺發言。
從發言內容來看,談的大多是改革給家庭、社會帶來的變化。還有一部分同學列舉了一
對他們來說還未能真正理解和認識的社會現象,有的甚至把改革中的一些積極的東西誤認為是消極的。這說明了他們對當今的改革認識較淺,甚至不正確。
班會課結束后,我陷入了沉思。同學們因年齡所限,冉加上繁重的學習任務,對于窗外的改革世界所知甚少,了解不多,也就難免對一些新事物發生誤解,產生迷惑。我又想,這些十五六歲的孩子,在十年二十年后,就是時代的主力軍。如何使他們從小樹立改革觀念,明確改革的意義,并為投身于工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好各方面的準備,這不正是當前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嗎?
于是,一次名為“窗外的改革世界”的主題班會召開了!
班會召開之前,我廣泛聽取了同學們的意見,進行了有關調查,最后確定了這樣的班會主題:介紹商外改革世界,使同學們加深對改革的認識和理解,明確自己將要擔負的歷史重任,從而發奮學習,掌握各方面的技能。
班會主體設計也力求新穎別致。我們請了4位同學扮演模擬人物——一位是自薦承包一家工廠的廠長,一位是靠勤勞致富的個體戶,一位是富裕起來的農民,還有一位是在中外合資賓館工作的服務員。在“改革之歌”演唱之后,由他們分別上臺介紹。發言稿先由學生搜集材料自寫,爾后老師進行修改。發言形式有記者采訪、講話錄音。用英語發言再作翻譯等等。
接下來是一個小短劇和一個相聲片斷,分別從家庭和社會這兩個角度反映改革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問題討論”是全班活動的一個內容,講的是一位大學的團委書記辭去公職,自辦一個科技咨詢公司。討論題是:(1)這樣的舉動可取不可取?(2)如果讓你對這位團委書記說一句話,你將說什么?討論的目的是讓同學們明確,改革拓展了人們施展才能的舞臺,改革為時代注入了勃勃的生機和活力。
再下來是“殷切寄語”,老師希望同學們認識改革,勤奮學習。“廠長”要求大家從小立下改革大忐。其他人則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和必需,告訴同學們只有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方能在改革的洪流中一展英姿。
主題班會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它仿佛把緊閉的窗戶砰然打開,一個豐富多彩的改革世界,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在周記中,一位同學這樣寫道:“形象生動的主題班會撥開了我眼前的迷霧,使我對改革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學會了思考。我是多么希望能更多地了解窗外的改革世界,更多地了解這個偉大的時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