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級物業服務標準
1.1 硬件設施要求
1.1.1 小區內地面停車位數量不少于小區總停車位數量的10%。專用固定停車泊位不少于1個/3戶。
1.1.2 住宅小區應具備門禁系統、監控系統、電子巡更系統或其他三項以上安全防范設施。
1.1.3 小區宜建有配套的休閑活動中心、場地或固定活動館所,以及滿足業主需求的體育活動設施。
1.1.4 新建小區綠地率不應低于30%,舊區改建不宜低于25%。
1.1.5 住宅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建水平應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其中小區應配套建設有教育、醫療衛生、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
1.2 綜合管理服務
1.2.1 業主入住時物業服務企業應提供全面、詳細的業主公約、房屋使用手冊等。
1.2.2 承接項目時,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認真查驗,驗收手續齊全。
1.2.3 客戶服務場所工作時間不少于12小時,其它時間設置值班人員。設置并公示24小時服務電話。
1.2.4 24小時受理業主或物業使用人報修。急修服務15分鐘內到達現場,6小時內修復;一般修理1日內完成(預約除外)。
1.2.5 對業主或物業使用人的投訴在24小時內答復處理。
1.2.6 小區項目經理應具有物業管理師資質,有6年以上的物業服務工作經驗,并有3年以上小區項目經理任職經歷。
1.2.7 至少每半年公開一次物業管理服務費用收支情況。
1.2.8 能提供六種以上便民(無償)服務,如代購飛機票、火車票、代收郵件、電瓶車接送、配置服務手推車、短時間內存放物品等。
1.2.9 每年開展3次以上一定規模的社區文化活動,節假日有專題布置。
1.2.10 每年的溝通面達到小區住戶的100%,每季至少1次征詢業主對物業服務的意見,并定期向業主發放物業管理服務工作征求意見單,滿意率達95%以上。對不滿意事項進行分析、整改、回訪,不滿意事項回訪率達95%,處理率達95%以上。
1.3 房屋管理與維修養護服務
1.3.1 房屋管理
1.3.1.1 制定完善的房屋管理規定、房屋維修養護制度、小區巡檢制度、房屋裝飾裝修管理辦法、戶外設置物管理規定等規章制度。
1.3.1.2 每年第四季度制定下一年度維修養護計劃。
1.3.1.3 小區主出入口設有小區平面示意圖,主要路口設有路標,組團及幢、單元(門)、戶門標號標志明顯。
1.3.1.4 房屋外觀完好、整沽,外墻面磚、涂料等裝飾材料無脫落、無污跡。
1.3.1.5 樓梯、扶手、公共門窗、休閑設施等共有部分牢固、無裂縫、無破損、無明顯污漬,使用安全。
1.3.1.6 室外招牌、廣告牌、霓虹燈按規定設置,保持整潔統一美觀,無安全隱患或破損。
1.3.1.7 封閉陽臺統一有序,色調一致,不超出外墻面。
1.3.1.8 建筑設計有要求外不應安裝外廊及戶外防盜網、晾曬架、遮陽蓬等。
1.3.1.9 空調安裝位置統一,冷凝水集中收集,支架無銹蝕。
1.3.1.10 對違反規劃私搭亂建、擅自改變房屋用途的行為及時勸阻,并報告業主委員會和有關部門。
1.3.2 維修養護
1.3.2.1 巡查
物業服務企業應根據小區實際情況選擇房屋維護巡查項目,包括:
——每年1次觀測房屋結構,發現特殊情況及時上報,必要時請專業單位進行檢測評定;
——每季檢查1次墻體、墻面;
——每季檢查1次頂棚;
——每季檢查1次樓梯、扶手;
——每季檢查1次屋面保溫隔熱層、防水層;
——每季檢查1次天臺扶欄、公共防盜網;
——每季檢查1次散水坡、雨檐臺、連廊;
——每季全面檢查1次樓板、地面磚;
——每季度檢查1次通風口;
——每半月巡查1次小區各標識;
——每周全面檢查1次公共門窗;
——每周巡查1次路面、側石、井蓋等;
——每周巡查1次圍墻;
——每周巡查1次休閑椅、涼亭、雕塑、景觀小品;
——每周巡查1次室外健身設施、兒童樂園。
1.3.2.2 維修養護
在房屋巡查中發現的損壞及時安排專項修理,屬小修范圍的應在24小時內組織修復;屬于管理方面的應于2日內采取措施恢復正常;屬大中修范圍的及時編制維修計劃或專項維修資金使用計劃,并于24小時內向業主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根據業主大會的決定組織維修。
1.3.3 裝飾裝修管理
1.3.3.1 受理業主或物業使用人的裝飾裝修申請登記,與業主、物業使用人或裝飾裝修企業簽訂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告知業主或物業使用人裝修須知和注意事項。
1.3.3.2 裝飾裝修期間每日巡查1次現場,發現業主或物業使用人未申請登記或違規裝修,影響房屋外觀、危及房屋結構安全及拆改共用管線等損害公共利益現象的,應及時勸阻或制止;拒不改正的,報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及業主委員會,并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示。
1.3.3.3 裝飾裝修結束后進行檢查,對違反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的當事人按照約定處理。
1.3.3.4 委托清運裝修垃圾的,應在指定地點臨時堆放,采取圍擋、遮蓋等措施,在2日內清運。自行清運裝修垃圾的,應采用袋裝運輸或密閉運輸的方式,在2日內清運。
1.4 共用設備設施運行、維修、保養服務
1.4.1 供配電
1.4.1.1 總配電室專人值守,每2小時檢查1次設備運行狀況,對主要運行參數進行查抄;具備無人值守條件的配電室每日檢查1次,用電高峰時期適當增加巡視次數;其它低壓配電室每周巡查1次。
1.4.1.2 高低壓配電柜、變壓器每年1次檢修除塵,按要求對高低壓配電設備、絕緣工具進行打壓檢測。
1.4.1.3 配電室安全標識、安全防護用品齊全,通風照明良好,能有效防止蛇鼠等小動物進入;無有毒有害危險品及雜物存放,環境整潔。
1.4.1.4 無自身系統故障引起的計劃外大面積停電。
1.4.2 公共照明
1.4.2.1 院落、樓道照明巡查每周1次,不定期巡視,及時修復損壞的開關、燈口、燈泡。
1.4.2.2 保持公共照明燈具清潔,亮燈率100%;院落照明燈按時開啟,滿足使用要求。
1.4.2.3 公共照明系統控制柜、線路、燈具綜合檢修每年1次,控制柜工作正常,無損壞組件;燈具無損壞、無變形、無銹蝕,完好率100%。
1.4.3 電梯
1.4.3.1 配備專業管理人員,電梯設備運行情況每天巡查2次。
1.4.3.2 保證電梯24小時運行,轎廂內按鈕、照明燈具等配件保持完好,轎廂內整潔。
1.4.3.3 委托專業電梯維保單位按質監部門要求定期進行保養,每年進行安全檢測,《年檢合格證》在轎廂內張貼,并對維保單位保養工作進行監督,保存相關記錄。
1.4.3.4 電梯發生故障,物業管理人員應及時通知電梯維保單位,并督促維保單位對故障進行修復,一般性換件維修1日內完成,較為復雜維修3日內完成;發生困人或其它重大事故,物業管理圈。物業管理人員應立即通知電梯維保單位,并在15分鐘內到達現場,開展應急處理,協助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救助;物業服務企業保存相關記錄。
1.4.4 給排水
1.4.4.1 生活供水
1.4.4.1.1 泵房設備運行情況每日檢查4次;地下室、管道井等部位明裝管線、閥門巡查每周1次。
1.4.4.1.2 水泵、閥門全面檢查、檢測、保養每年1次,保證正常供水;水泵潤滑點注油每月1次,水泵、管道等除銹、防腐、刷漆每年至少1次。
1.4.4.1.3 水箱、水池每年清洗2次,檢查保養附屬配件,并對水質進行化驗,二次供水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
1.4.4.1.4 水箱、水池管理具備一箱一卡;上人孔蓋板完好并加鎖;溢流管口安裝防護網并完好;每年秋冬季對暴露水管進行防凍保溫處理,確保供水的安全性。
1.4.4.1.5 泵房環境整潔,通風良好,無雜物存放,能有效防蛇鼠等小動物進入。
1.4.4.2 雨污水排放
1.4.4.2.1 公共污水管道每季檢查1次,視情況進行清通,排水暢通。
1.4.4.2.2 雨水管道、化糞池等部位每季檢查1次,視情況進行清通,排水暢通,無堵塞。
1.4.4.2.3 污水提升泵檢查保養每半年1次,對化糞池進行清挖、清抽,集水坑定期清理。
1.4.4.2.4 雨季前對屋面天溝、落水口及雨水管進行清理清挖。
1.4.4.2.5 不定期對鑄鐵雨污水井蓋、明裝雨污水管道進行除銹、刷漆,損壞井蓋及時更換。
1.4.5 供熱設施
1.4.5.1 采用鍋爐供熱的住宅小區,其供熱設備、設施及供熱管線應由物業服務企業負責維護、管理,或由其委托專業供暖公司維護、管理;采用集中供熱的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可根據集中供熱部門的委托承擔小區內供熱交換站及二次供熱管線、用戶室內散熱設備等的維護和管理。
1.4.5.2 每年在供熱開始前完成采暖供熱系統的年度檢修保養工作。
1.4.5.3 供熱季節,供熱交換站內應設24小時值班人員,每2小時巡視機房和設備一次,并做好設備運行記錄,及時發現和處理設備的各類故障隱患。
1.4.5.4 維修人員每日10:00、22:00對小區供采暖閥門進行巡視檢查,對巡視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采取整改措施,暫時不能解決的應及時上報主管部門。
1.4.5.5 對業主提出報修申請的,維修人員應及時對其室內供熱設施進行維修,暫時不能解決的應及時上報主管部門。
1.4.6 安全防范設施
物業服務企業應根據小區安全防范設施配備的實際情況,選擇做好下列維護保養工作:
——監控系統,做到:
·設備設施24小時運轉正常,實現對管理區域的有效監控,畫面齊全、清晰;
·按設備隨機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對硬盤錄像機、攝像機等設備進行檢修保養;
·設備出現故障,能及時修復。
——門禁系統,做到:
·每周巡視1次,保證系統工作正常;
·門鎖、對講主機檢查保養每季1次;
·一般性故障2小時內修復;較為復雜的故障2日內修復。
——電子巡更,做到:
·調試保養每季1次,保證正常運行;
·保持巡更時間、地點、人員和數據的顯示、歸檔、查詢及打印功能正常,巡更違規記錄提示功能正常。
——周界防范系統,做到:
·主機除塵,壓線端子牢固,對射探頭牢固性檢查每年1次;
·報警系統有效性測試每周1次,中心報警控制主機能準確顯示報警或故障發生的信息,并同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系統發生故障,一般性故障1小時內修復,較為復雜的故障24小時內修復。
1.4.7 防雷接地系統
1.4.7.1 每年2次檢查避雷裝置,銹蝕、變形、斷裂部位及時修復。
1.4.7.2 高層建筑每年雨季前對避雷系統進行測試,保證其性能符合國家規定。
1.4.8 景觀配套附屬設施設備
1.4.8.1 每日按時開啟;每月檢查1次,發現損壞及時修復。
1.4.8.2 重大節日前對景觀附屬設施設備進行安全功能檢修,保證各項設施運行正常。
1.5 協助公共秩序維護服務
1.5.1 人員要求
1.5.1.1 專職公共秩序維護人員,以中青年為主,45周歲以下的人員占總數60%以上,身體健康,有較強的責任心,并定期接受專業培訓。
1.5.1.2 能處理和應對小區公共秩序維護工作,能正確使用各類消防、物防、技防器械和設備。
1.5.1.3 配備對講裝置或必要的安全護衛器械。
1.5.2 門崗
1.5.2.1 建立健全門衛、值班、巡邏、守護制度,落實崗位職責制,人員到位,責任到位。
1.5.2.2 保障值班電話暢通,接聽及時。
1.5.2.3 各出入口24小時值班,主出入口雙人值勤,7:00~9:00、17:00~19:00設立崗,按照委托合同要求進行進出車輛管理、訪客登記。
1.5.2.4 對大型物品搬出進行登記,記錄規范、詳實。
1.5.2.5 對裝修及其它臨時施工人員實行出入證管理,加強出入詢問。
1.5.2.6 保持出入口環境整潔、有序,道路暢通,阻止小商小販、可疑人員隨意入內。
1.5.3 巡邏
1.5.3.1 制定詳細的巡查方案。公共秩序維護人員手持巡更采集器,按指定的時間和路線每2小時巡查一次,重點部位增加巡查頻次。
1.5.3.2 每天定時巡查樓梯間等室內公共區域,保持樓梯間暢通、無擅自占用、亂堆亂放現象。
1.5.3.3 巡查中發現各區域內的異常情況,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并在現場采取必要措施,隨時準備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1.5.4 車輛管理
1.5.4.1 按車輛行駛要求設立標識牌和標線,規定車輛行駛路線,指定車輛停放區域,地上車位標識規范。有條件住宅小區宜設立臨時停車位。
1.5.4.2 按照合同約定對車輛進行管理,確保車輛有序停放,消防通道中禁止停放車輛,保證消防通道的暢通,對不按規定停車的行為進行勸阻、糾正。
1.5.4.3 車庫門禁系統、車庫內照明、消防設備設施配置齊全并保持正常使用。
1.5.4.4 收取車輛看管費的車場、車庫設專人24小時值班,車輛出入記錄規范、詳實。
1.5.4.5 有條件的住宅小區宜建設立體化停車設施。
1.5.4.6 建有立體停車設備的車庫應設專業技術人員值守,并對設備使用人進行專業培訓。
1.5.4.7 住宅小區中的車庫不應私自改建、分隔、拆除。
1.5.4.8 非機動車應定點停放。
1.5.5 監控
1.5.5.1 設有監控室的應有專人24小時值班,交接班記錄規范、詳實。
1.5.5.2 監控室收到報警信號后,公共秩序維護人員應在5分鐘內趕到現場進行處理。
1.5.5.3 監控的錄入資料至少保持30日,有特殊要求的參照相關規定或行業標準執行。
1.5.6 緊急事故防范
1.5.6.1 對洪澇、地震等突發性自然災害,火災、治安、公共衛生、電梯故障等突發事件制定應急預案,明確應急事件處理責任人。事發時及時報告業主委員會和有關部門,并協助采取相應措施。
1.5.6.2 對因故障導致的臨時性停水、停電事故,應及時排除故障并報告業主委員會和有關部門。
1.5.6.3 每年組織1次以上應急預案演習。
1.6 保潔服務
1.6.1 樓內保潔
1.6.1.1 樓層通道和樓梯臺階,每日清潔3次。地面每日濕拖1次,干凈整潔。
1.6.1.2 樓梯扶手、窗臺、防火門、消防栓、指示牌每日清潔1次,欄桿每周清潔1次。
1.6.1.3 天花板、公共燈具、墻面、踢腳線每月清潔1次,目視無積塵、無蜘蛛網。
1.6.1.4 共用門窗玻璃,每月擦拭2次,玻璃明亮、目視干凈。
1.6.1.5 電梯轎廂地面每日清潔2次,干凈、整潔。
1.6.1.6 燈飾、轎廂四壁及頂部每月清潔2次,目視干凈。
1.6.2 外圍保潔
1.6.2.1 道路:每日清掃2次;雨雪天氣及時清掃主要通行道路,方便出行。
1.6.2.2 綠化帶:每日清潔2次,秋冬季節或落葉較多季節增加清潔次數?;▔砻鏉崈?,外觀整潔。
1.6.2.3 水景:開放期內,每日清潔2次。定期對水體投放藥劑或進行其它處理。水面無漂浮物,水體無異味。
1.6.2.4 休閑娛樂、健身設施:每日擦拭1次,每周刷洗消毒1次,設施表面干凈。
1.6.2.5 3m以下庭院燈、草坪燈:每周清潔1次,目視干凈。
1.6.2.6 標識、宣傳牌、信報箱、景觀小品:每周清潔1次,目視干凈。
1.6.2.7 天臺、明溝、上人屋面:每月清潔1次,排水順暢、無垃圾堆放。
1.6.3 車庫、車棚
1.6.3.1 地面每日清潔1次,每月沖刷2次。保持空氣流通,地面無垃圾和雜物。
1.6.3.2 天花板、墻面每月清潔1次,目視無積塵、蜘蛛網。
1.6.3.3 門窗、消防箱、防火門、箱柜等公共設施每月清潔1次,目視無積塵。
1.6.3.4 指示牌、指示燈保持整潔。
1.6.4 垃圾收集與處理
1.6.4.1 垃圾桶布局合理,樓道內每一層宜設置一個垃圾投擲點,方便業主使用。
1.6.4.2 垃圾日產日清,周圍地面無散落垃圾、無垃圾外溢、無污水、無明顯異味。
1.6.4.3 建筑垃圾設置臨時垃圾池,集中存放,及時外運。
1.6.4.4 垃圾桶、果皮箱每日清潔1次。
1.6.4.5 能正常使用、維護垃圾生物處理設備、中水處理設備等。
1.6.5 衛生消殺
蚊、蠅、蟑螂孳生季節每月消殺2次,其它根據季節和當地情況制定具體計劃;滅鼠每季進行1次,無明顯鼠跡。
1.6.6 動物管理
物業服務企業應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住宅小區內的寵物、家禽、家畜等動物管理工作,不在小區內飼養家禽、家畜及無許可證的寵物等。
1.7 綠化服務
1.7.1 綠化養護
有專業人員對住宅小區實施綠化養護管理,并做到:
——對草坪、花卉、樹籬等定期進行修剪、養護;
——定期清除綠地雜草、雜物,雜草面積小于2%;
——對花卉、草坪、綠籬、喬灌木等適時補植更新,缺株率小于3%,存活率大于95%,行道樹缺株率小于3%,土地裸露面積小于5%;
——綠籬、色帶及造型植物,輪廓清晰、層次分明、無殘枝敗葉,造型植物枝葉緊密、圓整,觀賞效果良好;
——樹木每年修剪1次以上,樹冠整齊,側枝分布均勻,根干部無萌枝,不影響車輛行人通行,與建筑架空線路無刮擦;
——定期噴灑藥物,預防病蟲害;
——定期組織澆灌、施肥和松土,做好防澇、防凍。
1.7.2 環境布置
1.7.2.1 綠化總體布局合理,喬、灌、花、草配置得當、層次豐富,視覺效果良好,滿足居住環境需要,無侵占現象。
1.7.2.2 綠地設施及硬質景觀保持常年完好,無人為破壞現象。
1.7.2.3 設有景觀湖的,保持三季有水,每年春季投放觀賞魚苗,水質良好,每月至少補水1次,每年清淤1次。
1.7.2.4 重大節日或慶典活動,對公共區域進行花木裝飾。
1.7.2.5 加強綠化宣傳,對古樹名木,保護措施到位,使其生長正常;對稀有樹木進行掛牌標識,注明其名稱、科屬、產地、生長習性等。
1.8 特約服務
物業服務企業為滿足部分業主或物業使用人的需求,可根據住宅小區的實際條件及其自身的能力,經雙方特別約定,有償提供但不限于以下服務活動:
——家庭安裝、維修服務;
——家庭保潔服務;
——家庭餐飲服務;
——鐘點工服務;
——洗衣服務;
——商務(打字、復印等)服務;
——房屋租賃、出售等中介代理服務;
——老年人陪聊服務;
——小家電維修服務;
——搬運服務等。
篇2:盟物業服務基本管理標準
盟東城物業服務基本管理標準
序號項目“z城”管理標準
1)客戶服務場所
1.顧客服務中心滿足提供服務需要,符合國家、地方標準。
2.公示物業服務企業資質證書或復印件、項目負責人照片,物業服務事項、服務標準、收費項目、收費標準等相關信息。提供特約服務的,公示特約服務項目及服務標準、收費標準。
3.客戶服務中心工作時間,工作日不少于10小時,其他時間設置值班人員。
4.設置并公示24小時服務電話。
2)人員
1.配備專職物業服務項目負責人,具有5年以上物業服務企業工作經歷。
2.從業人員分崗位統一著裝,佩戴標志。
3.按照相關規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房屋建筑安全及設備設施管理人員。
4.按需求配備具有粵語會話能力的管理人員。
3)制度
1.依據公司相關體系文件,建立共用部位及共用設施設備維修養護、消防安全防范、綠化養護、環境衛生、公共秩序維護管理制度。
2.依據公司體系文件,執行公司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
3.執行培訓體系,定期組織培訓與考核。
4.建立物業服務工作記錄。
4)檔案
1.執行公司檔案管理制度。
2.項目可根據實際情況配備專職檔案管理人員,有檔案資料室,檔案室設置應滿足檔案管理要求。
3.應用物業服務軟件管理基本信息、基礎資料、維修養護資料、收費資料等。
5)標志
1.標志管理及裝飾必須按照z物業“VI”體系及品牌管理體系要求執行;現場管理設置安全警示、作業施工警示、溫馨提示等物業服務標志。
6)客戶服務
1.每年第一季度公示上一年度物業服務合同履行情況、收支情況、本年度收支預算;每年第三季度公示上半年物業服務合同履行情況、收支情況。每月公示上月主要工作計劃完成情況及下月主要工作計劃。
2.涉及業主或使用人正常生活的重要物業服務事項,應通過公告、LED信息顯示屏、短信平臺等方式履行告知義務。
3.對違反治安、規劃、環保等方面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應勸阻并報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
4.水、電急修15分鐘內,其它報修30分鐘內到達現場;由專項服務企業負責的設施設備應在30分鐘內告知。報修回訪率應不少于95%。
5.業主或使用人提出的意見、建議、投訴在1個工作日內回復。投訴回訪率100%。
6.每年至少公開征集1次物業服務意見,問卷率85%以上,公示整改情況。
7.每月組織1次項目服務質量檢查,重要節假日前組織安全檢查。
8.每年組織業主參觀共用設施設備機房。
9.每年至少組織5次以上社區文化活動。
10.重要節日進行美化裝飾。
11.設置公共信息欄,每月至少更新1次;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公益性宣傳。
12.按規定投保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及公眾責任保險。
13.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開展特約服務與多種經營。如:提供室內清潔、干洗衣物、洗車、財物保管、票務代理等。
7)專項服務委托管理
1.選擇優質的外包方進行服務外包與合作,簽訂專項服務委托合同,明確各方權利義務。
2.(保潔、綠化、電梯、消防、水池清洗等)專項服務企業應符合行政主管部門的資質要求;操作人員應持有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3.專項服務企業人員統一著裝,佩戴標志。
4.人員形象、技能的審查,對專項服務進行監督及評價。
5.外包方企業合法性原則:需審核外包方《營業執照正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合法性文件,并留存復印件;
6.外包企業注冊與實收資本需達到50萬元以上;
7.施工設備、材料、施工工藝、流程等標準的控制與監督檢查原則;
8.所簽訂的外委合同必須按公司要求進行評審。
篇3:物業服務儀表儀態標準
物業服務儀表儀態標準
一、儀表
1、上班時穿著統一制服,工作服應挺直、舒展、干凈,不得穿有皺折的服裝上崗。
2、服裝:男士襯衣必須扎領呔,不能穿高領內衣,紐扣要全部扣好,不得敞開外衣、卷起褲腳或衣袖。護衛員著裝時領口及袖口處不得顯露個人衣物,不得佩帶飾物,制服外不得有筆、紙張等物品,衣袋內不得裝過大過厚物品;著冬裝時,應穿白色或白底色帶暗細條紋的襯衣,結正領帶;冬季穿大衣時,扣子要全部扣好,并佩戴禮儀帶,外面扎上武裝帶,不得敞開或披在肩上。護衛員下班后應著便裝。
3、帽子:護衛員戴帽時,應自然戴在頭上,下圈黑邊要顯露在頭的周圍,右側靠近耳邊,使帽子的前沿自然傾斜,正面看是左高右低。后面要在枕骨下面,前邊距右眉一指寬,距左眉二指寬,帽子的緊拉帶要系好,藏于帽內,不得顯露在外。帽徽端正固定在帽子前硬板的中央位置,并與左眼在一條垂直線上。
4、禮儀帶:線帶從穗帶頭上線圈內穿過成一圓圈掛在左肩上,要壓在肩章下,并將線扣扣在紐扣上,前面掛在上衣第一粒紐扣上,四條線在左胸前均勻分布。
5、武裝帶:緊扎在腰間,以手不能輕松插入為準。中間以卡子中央的五星上角對正衣扣中線為準。吊帶環前面放在腰帶卡子的左側,吊帶從右肩挎過,后面吊放在腰中央偏右處。掛物環不掛物時,緊靠前面卡子的右側放好。
6、鞋襪:鞋襪整齊,工作鞋干凈光亮,鞋底不釘鐵掌;男士上班時只準穿深色皮鞋(護衛員只準穿黑色皮鞋),禁止穿拖鞋、布鞋、旅游鞋;男士襪子要穿素色,但不得穿白色襪子,不得光腳穿鞋或穿過于花梢的襪子。女士襪口不能露在西裝裙外,穿肉色襪子,不能穿黑色襪子。
7、工作牌:佩戴公司統一制作的員工證。佩戴時,員工證須置于上衣左側兜蓋上方中央位置,員工證下沿與兜蓋上線平齊。
8、頭發要整潔,不允許染發,不留奇異的發型;男士前額發不得遮蓋眼眉,鬢角發不得超過耳屏,腦后發不得觸及衣領;女士不得披頭散發,不戴夸張的頭飾。
9、男士堅持每天刮胡子,胡須長不得超過1毫米,鼻毛不得長出鼻孔;女士上班應化淡裝,但不得濃抹脂粉、不涂有色指甲油、不抹濃香水。
10、男士指甲長不超過指尖一毫米,女士不超過指尖三毫米。
11、不得將任何物件夾于腋下。
12、注意個人衛生,上班前不許吃帶有異味(姜蔥蒜味)的食品,不得飲酒,飯后要漱口。
13、不得隨地吐痰,亂丟雜物。
二、表情:
1、要面帶微笑,和顏悅色,給人以親切感;不能面孔冷默,表情呆板。微笑時,嘴角向上微微翹起,隱約露出八顆牙齒,表情自然。
2、要聚精會神,注意傾聽,給人以受尊重之感;不要沒精打采或漫不經心。
3、要坦誠待客,不卑不亢,給人以真誠感;不要誠惶誠恐,唯唯諾諾,面帶虛偽。
4、要沉著穩重,給人以鎮定感;不要慌手慌腳,毛毛躁躁。
5、要神色坦然、輕松自信,給人以寬慰感;不要雙眉緊鎖,愁云滿面。
6、不要帶有厭煩、僵硬、憤怒的表情,也不要扭捏作態,做鬼臉、吐舌、眨眼,給客戶以不受尊重感。
三、儀態:
應精神振作,姿態良好。抬頭挺胸,不得彎腰駝背、東歪西倒、前傾后仰;不得伸懶腰、袖手、背手、叉腰或將手插入衣(褲)袋。經常檢查并保持良好的儀表,但不得當眾整理個人衣物。
1、站姿:站立端正、上身挺直,挺胸收腹,眼睛平視,嘴微閉,面帶笑容,雙腿分開,雙腳與肩同寬,腳跟分開距離限8厘米以內,雙臂自然下垂、在體前交叉或采用背手式(雙手在體前交叉站立時腳呈V字型),右手放在左手上,從正面看身體重心線應在兩腿中間,向上穿過脊柱及頭部,要防止中心偏左或偏右,中心要放在兩個前腳掌。禁止手叉腰、手插兜、手抱胸.
女子站立時,雙腳呈V字型,膝和腳后跟要緊靠,兩腳張開的距離約為兩拳;男子站立時,雙腳與肩同寬,站累時,腳可以向后撤半步,但上體仍須保持正直。
2、坐姿:應坐椅子的2/3,但不可坐在邊沿上;雙肩放松放平,腰部挺直,胸向前挺,軀干與頸、腰、腿、腳正對前方,雙膝并攏。入坐時要輕盈、和緩、從容自如;落座后要保持上身正直;兩臂可彎曲放于桌上或椅子和沙發的扶手上,也可放在雙膝上,目光平視,面帶笑容;兩腿間距和肩寬大致相等,兩腳自然落地;身后無依靠時,身體可稍前傾;頭平正,不東搖西晃。切不可坐在椅子上前俯后仰,搖腿蹺腳,將腳跨在桌子或沙發扶手上;不得在客戶面前雙手抱于胸前、蹺二郎腿、半躺半坐、趴在工作臺上。
3、行態:行走應輕而穩,昂首挺胸收腹,肩要平、身要直。不要頭晃腦、吹口哨、吃零食;不要左顧右盼;不與他人拉手、摟腰搭背。同時注意:盡量靠右行,不走中間;與客戶、上級相遇時,要點頭示禮致意;與客戶、上級同行到門前時,應主動開門讓他們先行,不能自己搶先而行;與客戶、上級上下電梯時應主動控制住按鈕,讓他們先上或先下;引導客戶時,讓客戶在自己的右側;客戶迎面走來或上下樓梯時,要主動為客戶讓路。與他人同行應記住位次上的尊卑;在狹窄之處行走,若無急事,最好將外側讓出,以便有事者迅速通過。
男子走路應該昂首、閉口、兩眼平視前方,挺胸、收腹、直腰,行走間上身不動,兩肩不搖、步態穩健。女子走路應該頭部端正,不宜抬的過高,目光平和、直視前方;行走間上身自然挺直、收腹、兩手前后擺動幅動??;小步前進走直線,步態要自如、輕柔。行走輕穩,昂首挺胸,收腹,肩要平,身要直,女士走一字步(雙腳走一條線,不邁大步),男士雙腳走兩條線(橫向距離3CM左右);
?。?)禁止搖晃臀部,不可搖頭晃腦,禁止與他人拉手,摟腰搭背,奔跑,跳躍。
4、手姿:在給客戶指引方向時,要把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并攏,手掌向上,上身稍前傾,以肘關節為軸,指向目標,同時眼睛要看著目標并兼顧對方是否看到目標;在介紹或指示方向時,切忌用一只手指指點點。與客戶談話時手勢不易過多,幅度不宜過大。
5、點頭與鞠躬:當客戶走到面前時,應主動起立點頭問好,點頭時目光要看著客戶的面部;當客戶離去時,應起立,身體要微微前傾(15°鞠躬狀),敬語到別。
四、舉止:
1、舉止要端莊,動作要文明,迎客時走在前,送客時走在后,客過讓路,同行不搶道。站、坐、走要符合規定要求。
2、在客戶面前應禁止各種不文明的舉動,如吸煙、吃東西、掏鼻孔、剔牙齒、掏耳朵、打飽嗝、打噴嚏、打哈欠、抓頭、搔癢、修指甲、伸懶腰等,即使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應盡力采取措施掩飾或回避,并主動道歉示意。
3、上班時間應保證室內安靜,不大聲喧嘩、打鬧、吹口哨、唱小調、看報紙,干私活,化妝;不得敲桌椅或玩弄其他物品。要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動作輕,保持工作時的良好氣氛。
4、應保持工作臺面清潔,除標識牌和工作用品外,不能有任何雜物,煙灰缸放在服務臺下,當有客戶抽煙時才禮貌拿出使用。
5、使用呼機或手機時,應低聲細語,不應大喊大叫或故作神秘。開會時應設置在震動狀態或關機。辦公時間禁止打私人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