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課活動課教案——走進鄉村雞場
一、主題的產生
根據國家提出的營養改善計劃,學生要每天吃一個雞蛋。但是有很多學生不愛吃雞蛋,或者只喜歡吃蛋黃或者是蛋清現象,且有本地有很多雞場。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雞蛋的營養價值,從而開始愛吃雞蛋,提高營養,還使鄉村雞場管理更科學化。全班經過討論、共同確定以“走進鄉村雞場”為主題,開展系列綜合實踐活動。
二、活動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雞蛋知識,使學生愛吃雞蛋。
2、掌握科學養雞的方法,使鄉村雞場管理更科學化。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2、通過寫觀察日記、心得體會、調查報告,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整理提練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感受各種食物對于人體的重要,改掉挑食厭食的毛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出示一個雞蛋
看到它,你都想了解什么?板書課題并將問題分類,自由結成小組
3、分小組明確各小組的任務
(1)、信息組:查找有關雞蛋的書籍、咨詢家長。
(2)、調查組:參觀雞舍、查找資料,了解雞場數量,產蛋的數量及銷售情況
(3)、追蹤組:拜訪養殖專業戶,了解科學養雞的先進科學技術
7、制定計劃:每小組民主推選組長,制定自己小組活動計劃,調查相關問題。
第二階段實踐階段
學生根據研究方案,將收集到的各類信息進行整合,以手抄報,廣告宣傳,調查報告等形式舉辦展覽辦報,全面展開匯報宣傳。
第三階段成果展示
過程展示課
一、交流做法
師:同學們,通過這段時間的調查,了解,觀察和親自體驗,大家對鄉村雞場的了解,現在請你們說說你們都是怎樣做的。
二、交流調查信息
分組交流自己得到的信息。并注明時間、地點,用日記和照片記錄了自己親眼所見,親身所感。
三、存在困難
說出自己在搜集或者采訪時遇到的困難,全班同學出謀劃策,教師給予指導。
四、解決辦法
把辦法進行總結對比,教師指出合適的方法,學生試行。
五、記錄
過程展示課
一、交流做法
師:同學們,通過這段時間的調查,了解,觀察和親自體驗,大家對鄉村雞場的了解,現在請你們說說你們都是怎樣做的。
二、交流調查信息
分組交流自己得到的信息。并注明時間、地點,用日記和照片記錄了自己親眼所見,親身所感。
三、存在困難
說出自己在搜集或者采訪時遇到的困難,全班同學出謀劃策,教師給予指導。
四、解決辦法
把辦法進行總結對比,教師指出合適的方法,學生試行。
五、介紹經驗
把自己組里使用的好的經驗介紹給同學,展示自己的經驗結果。
學生收獲
通過此次活動,隊員們收獲頗豐。一方面,對雞蛋題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自己的探索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行為習慣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大家從中領悟到活動的重要,作為小學生、小隊員應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合理膳食,健康成長。并且發現存在的環境問題,建議如何處理,進一步美化家園,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
活動評議:
不挑食,合理膳食已深入人心,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讓學生體會到了健康的重要性,開始留意自身,爭做一個光榮的不挑食的好孩子。再加以宣傳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為社會、也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
走進鄉村雞場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綜合實踐活動使新課程改革的產物,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根據國家提出的營養改善計劃,學生要每天吃一個雞蛋。但是有很多學生不愛吃雞蛋,或者只喜歡吃蛋黃或者是蛋清現象,且有本地有很多雞場。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雞蛋的營養價值,從而開始愛吃雞蛋,提高營養,還使鄉村雞場管理更科學化。全班經過討論、共同確定以“走進鄉村雞場”為主題,開展系列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自主探究與實踐開辟空間,將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技能、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觀察、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初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
本次實驗主要采用搜索、調查法、觀察法等。
(一)研究對象。
本次實驗以三至六年級為主要參與對象,此次研究的時間很長,選題、確立方案、研究參觀方法、日??疾旒翱偨Y都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
(二)研究場地:鄉村雞場。
(三)研究措施。
1、在師生共同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確定研究子問題題。尊重學生的經驗、體驗,倡導學生的自主探究。
2、用好調查法。
主題確定以后,學生分組進行資料的搜集工作:如搜集雞崽兒的品種、養殖方法、適宜的生長條件,養殖情況、產量等,可以向養殖戶請教,雞蛋的營養價值可以利用網絡查詢。
(1)、信息組:查找有關雞蛋的書籍。
(2)、調查組:參觀雞舍、查找資料,了解雞場數量,產蛋的數量及銷售情況
(3)、追蹤組:拜訪養殖專業戶或專家,了解科學養雞的先進科學技術
7、制定計劃:每小組民主推選組長、聘請自己喜歡的指導老師,制定自己小組活動計劃,調查相關問題。
3、匯總整理,確定養殖方法。
在討論學生搜集到的資料后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以科學知識為前提,在已有的方法上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創新,并說明假想實施的可行性。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本次研究,獲得了圓滿的成功,學生在收獲很多。
2、學生通過參與種植實驗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學生在能力上、技能上、思想觀念上,都有很大的提高,自主探索、團結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培養。
四、活動總結
通過此次活動,隊員們收獲頗豐。一方面,對雞蛋題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自己的探索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行為習慣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大家從中領悟到活動的重要,作為小學生、小隊員應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合理膳食,健康成長。并且發現存在的環境問題,建議如何處理,進一步美化家園,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
不足:由于活動時受條件影響(小雞的生長環境要穩定、衛生),沒能常常接觸到雞崽兒,僅有幾名學生能進入雞棚親眼觀看,體會不到位。下次選題時注意相關問題。
活動評議:
不挑食,合理膳食已深入人心,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讓學生體會到了健康的重要性,開始留意自身,爭做一個光榮的不挑食的好孩子。再加以宣傳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為社會、也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提高生活質量,健康成長!
篇2:科技大學校外社會化學生公寓管理實踐
全面推進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 切實發揮學生公寓育人的作用
——電子科技大學校外社會化學生公寓的管理實踐
【內容摘要】:隨著高等學校的教學體制、教學方式、管理模式的變化,高等學校后勤社會化也在很多學校開始實施。實施學生公寓制后,傳統的班級概念逐步淡化,公寓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以班級作為思政教育基本組織形式和主要工作渠道的情況正在改變,在公寓這一特定的時空,創造性地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營造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公寓育人環境,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已成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環。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學生公寓;育人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高校后勤社會化的逐年推進,高考連年擴招帶來了更大的大學生住宿壓力,各地高校紛紛在校內外建立起學生公寓。公寓日益成為大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成為塑造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優化育人環境、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學生除了上課之外,宿舍已成為其學習和生活的“主戰場”,這既給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許多新的矛盾和困難,同時也帶來新的改革動力和機遇,學生公寓已經成為課堂之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
一、學校學生公寓建設的基本情況
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深入,社會投資建設的校外學生公寓在高校已較為普遍。在省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電子科技大學吸引社會資金于20**年8月在距校園約100米的建設路建設巷轄區,建成可入住9300名學生的南院學生公寓——潤新學生公寓(包括3棟小高層電梯公寓)、寓苑學生公寓(1棟框架式公寓)。整個公寓占地不足30畝,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每間宿舍都配有固定電話、網線設備、獨立的衛生間和全套臥具。公寓電話、網絡由聯通成都分公司投資建設,學生可使用專用公寓“陽光卡”打電話和上網;公寓采取集中供應熱水,各棟每層設有一個開水房、洗衣間(配備四臺半自動洗衣機),這極大地改善了學生的生活條件,受到了全校師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在管理方面,學校向投資方整體招租,按學院、年級、班級建制統一安排住宿,全部入住統招本科生;由學校負責公寓學生的教育與管理,投資方組建物業管理中心負責公寓的物業管理和安全。
二、完善學生公寓管理體制,全面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
公寓制的實施對學生產生一系列影響,學生班級概念逐漸淡化的同時,公寓社區概念在加強,學生宿舍的育人功能日趨凸現。新形勢下,電子科技大學南院學生公寓應如何實施管理與服務,改變管理與服務“兩層皮”的現象,提高學生公寓對學校人才培養的貢獻率?
近3年來,在學校領導和投資方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下,始終堅持“公寓管理以人為本,生活服務是基礎,安全穩定是關鍵,教育管理是保證,文化建設是載體,公寓育人是目的”的基本工作方針,全面實施以提高物業管理服務質量為核心的物業規范化、科學化、專業化建設,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的舉措,走出了一條屬于學生公寓管理的介于純管理與純服務之間的道路。
(一)、構建一套利于學生公寓育人功效發揮的管理機制,使管理規范化。
目前電子科技大學已基本形成了由學校、公寓管理辦公室、社會三者齊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新機制。
1、建立電子科技大學南院學生公寓管理領導協調小組,對學生公寓管理的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和工作協調。該小組由學校主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主管后勤的副校長、主管安全的副校長、學生工作部、保衛處、后勤處、后勤集團、校團委等部門負責人和投資方的法人代表組成。
2、成立學生公寓管理辦公室,負責公寓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代表學校與投資方的工作協調、與公寓所在地的政府部門聯系等。辦公室直接掛靠在學生處,并由學生處一名副處長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成員分別來自學生處、保衛處、后勤集團三個部門。
3、投資方分別建立了公寓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具體負責公寓日常的物業服務。
4、建立南院學生公寓及周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協調小組。此小組由公寓所在地街道綜治委主任牽頭,派出所、交警、城管、文化、學校、投資方共同參與,搞好公寓及周邊環境整治。
&nb
篇3:物業管理案例培訓實踐探索
[摘要]案例教學法正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于工商管理教學中,物業管理企業培訓能否引用并形成案例培訓,案例培訓的組織、模式以及在實施中的難點和解決方案是本文探討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物業管理、案例培訓、難點和解決方案
物業管理行業的特點,要求員工對具體瑣碎事件有較高的識別、分析和解決能力,同時還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較強的溝通、協作能力,案例教學恰能培養該種能力。在我國,案例教學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在工商管理和法律學科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少企業如海爾、聯想等也在企業內部培訓中推行案例教學。本文將對物業管理企業培訓引用案例教學的可能性、案例培訓的組織形式及實施中的重點、難點等做初步探討。
因此,案例教學法所能達到的教學目的,與物業管理企業尋求的新培訓方式的要求不謀而合。物業管理企業借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案例培訓,不僅可以幫助員工提高文字寫作與口頭表達、會議組織與時間管理、小組解題與分析綜合、創造性激發與新思想組織、人際關系處理與協調等能力技巧,同時,精選的物業管理案例還具有很強的實戰性,把大量的管理、服務經驗經過壓縮后傳遞給員工,讓員工在課堂上學習發現解決問題的技巧并應用到實踐中,從而最終達到提高員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學員學習完成后,可以直接將相關理念、技能、解決辦法帶到日常的管理服務工作中去,實現物業管理企業的知識管理。
一、案例培訓的形式
與案例教學類似,案例培訓的一般流程如下圖所示:
需求分析 〉案例選擇 〉案例編寫 〉教學組織 〉分組討論 〉總結 〉教學評估
物業管理企業的案例培訓,可采用以下幾種形式:
1、課堂案例討論形式
這種形式是把真實的事實,經整理后用文字表述出來,形成典型案例搬進課堂,該形式與MBA的案例教學最為接近,一般案例培訓中的管理類案例,尤其是針對中層管理干部的培訓多采用此形式進行。培訓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破冰,主要目的是活躍氣氛,使學員能不受拘束,暢所欲言。第二階段為討論,針對案例,鼓勵發表看法,尤其鼓勵學員提出各種不同的主張。為此,可以事先安排重點發言對象,描述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以通過觀察學員討論,更好地了解學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以便及時調整課堂討論重點,使培訓更有針對性。第三階段教師歸納總結。點評學員的觀點,同時總結提出自己的觀點。
由于學員真正參與教學活動中,并充分進行了思考,能夠更深刻理解案例涉及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精髓,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使今后的工作更有針對性。
2、模擬現場案例教學方式
該方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員扮演案例中出現的不同角色,如業主(用戶)、管理員、管理服務中心主任以及其他參與人等,以實際情況為參照的一種模擬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活動具有實踐性、公開性、應用性強的特點。作為一種獨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充分發揮學員在培訓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由于學員親自扮演某一角色,再現工作中的具體情況,為學員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創造了一個“真實”的環境。一般對于基層員工的案例培訓可采用此種方式。
采用這種案例培訓方法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案例的選擇一定要有可辯性,能有讓各個角色充分發揮自己才能,施展才華的空間。避免結論過于簡單、明確,使模擬程式化而失去觀賞性。2)選擇角色,布置任務,分頭準備。這是模擬教學活動的重要階段之一。在這一階段,要求教師對學員進行全面的指導,搜集材料,分析情況等。3)模擬現場結束后,教師組織對這一活動進行討論。盡量讓每位學員對過程的處理發表意見。在此基礎上,最后由教師進行講評。如案件事實是否清楚,處理是否有理有據等。
3、觀摩式案例教學方式
這種形式是組織學員到現場觀摩的一種培訓形式。這種形式比較容易實現,挑選一些比較典型的或是疑難的案例,組織學員到現場觀看操作流程或考察處理情況。目的是讓學員全面了解基本操作程序,各個階段是如何鏈接組織的等問題。觀摩結束后,同樣要求學員討論觀感體會,并進行總結點評,以便真正提高學員理解、認識、分析能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