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是初二年級的一個實驗班,1993年3月的一天,本班少年團校的20多名學生前往區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這次活動是班級學期計劃的一部分,活動的過程完全由學生自己組織參與,目的是學習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質。同時,也讓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向社會奉獻一顆愛心。事先學生們進行了認真的準備,編排了不少歌曲、舞蹈節目,熱情很高。下午一點鐘,學生出發,步行5公里。4點鐘回校,學生們個個衣褲都臟兮兮的,神情頹喪。我詢問活動的情況,學生們便嘰嘰喳喳地打開了話匣子,有的學生說:“今天真是不該去的,做了好事還不受歡迎,碰了一鼻子灰。”“看,我們手都打起了血泡,衣服也弄臟了,口干舌燥,別人一句安慰的話都沒有。”我讓學生們安靜下來,問班長是怎么回事?班長說:“去敬老院,院長不在,一個服務員便叫我們去搬磚,幾位老人嫌我們吵,便要我們走了,同學們都很失望,覺得做了好事還受委屈,不值得。”
看到這種情形,我心里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但并不急于作出評論或忙于安慰他們,而是讓他們回家好好休息,下周一再總結??粗麄冞h去的背影,我沉思起來:學生做好事留名,要表揚,否則便有意見,鬧情緒,這和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相去甚遠的。作為教育者,應該注意正確引導。
星期天,我去了趟敬老院,了解到昨天院長有急事臨時外出,讓一位服務員接待,服務員不知道活動方式,就讓學生們搬磚了,院長并表示要向同學們道歉。星期一放學后進行活動總結,我提出一個問題讓他們思考:為什么做了好事反倒受委屈?同學們沉吟半晌,繼而討論熱烈,都認為自己去服務的熱情是很高的,干勁足,能吃苦,是院方接待不周。這時,我便提醒他們:一、咱們去敬老院的目的是什么?為誰服務?二、咱們應該帶去什么?應該帶回什么?三、做好事要不要回報?這3個問題提出來,學生們都沉默不語,過了很久,學習委員發言說:“我認為去的目的沒有達到,我們準備好的節目沒有表演,慰問孤寡老人的話沒說,給老人梳頭洗衣服的事沒做,搬磚雖然是好事,但不是我們去的主要目的。”這時一位男同學起來發言說:“對!咱們服務的對象應該是孤寡老人,找們準備的很多知心話都沒有說,連面都沒見,主要是我們沒組織好!”一位手打了血泡的學生也舉手發言:“我們本來應該帶去溫暖,帶去愛心的,讓老人們知道人們都在關心他們,使他們不再孤獨??傻侥抢锇堰@些都忘了,搬磚時很多同學談笑說唱,本來院內很安靜,老人們嫌吵,又不知道我們是干什么的,當然就要我們走。所以,我看,還是我們自己不太注意。”接著班長也舉手發言說:“做好事不應該想得到什么,否則我們的思想覺悟就太低了。”然后班長對這次活動組織不好也作了自我批評。同學們的“氣”似乎也消了。
看著學生們思想境界有提高,我心里非常高興,對這次活動做了總結。第一,目前社會上有不少人做好事想得到回報,對開展學雷鋒的活動是應付式的,這種人的思想與雷鋒精神是相差很遠的,我們有些同學也沾染了這種思想,這是應該改正的。第二,今后組織活動一定要避免盲目性,不能臨陣而迷。第三,這次活動總結,同學們的思想有了很大進步,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能作自我批評,十分可喜。
最后我把院長的話給學生們傳達了,他們很受感動,認為受這樣的委屈值得。同時我又提出建議,下次社會服務還是去敬老院。問同學們“去”還是“不去”,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去!”
篇2:某街道中心學校班會制度
E街道中心學校班會制度
一、每半月召開一次主題班會。
二、根據學校布置的主題.結合本班實際有組織有目的地開好班會。
三、班會前要寫好班會教案,會后將班會教案送交教務處。
四、周一第四節為班會時間。
五、每年舉行一次最佳主題班會競賽評比。
六、班會形式要新穎多樣.主題鮮明.達到教育目的。
七、學校及值周班級要認真檢查班會召開情況及紀律情況如實記錄。
E街道中心學校
篇3:某學生公寓女生宿舍值班會客制度
學生公寓女生宿舍值班會客制度
(一)女生宿舍嚴禁男性入內(工作人員除外)。
(二)女生宿舍大門每晚按時關閉、晚歸者必須出示學生證,并進行登記。
(三)女生宿舍設有值班室,找人應予值班室聯系,辦理登記手續后,在值班室會客。
(四)因故確需入住女生宿舍者,經公寓中心許可后,到女生樓值班室辦理登記手續,并在規定時間離開,離開時向值班員報告。
(五)值班室值班人員要嚴格遵守作息時間,按時開關門,盡職盡責,確保女生宿舍安全。
(六)對違反規定,不聽勸阻,私入女生宿舍者,將按學校有關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或交校保衛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