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心理健康,呵護學生成長
10月12日至25日,我在西北師大進行了為期14天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本次培訓對象是來自全省100名中小學心理學教師,課程內容豐富,時間緊,涉及到很多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授課老師有心理學方面的專家教授以及部分一線心理學教師。課程主要以講授、體驗和觀摩為主,這樣的學習方式使我們在短期培訓中對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及途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目前,我們的基層農村學校專門的心理學教育基本空白,由于自身的特點,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滲透在德育教育中,主要以“發展、教育、預防”為主,也有少量的“矯正、治療”。從眾多的課程體驗中有以下幾點收獲:
一是問題孩子背后家庭教育一定是有缺失的。家長的啟蒙教育和行為導向對孩子的影響極為深遠,因此學校除了對學生的校內教育之外,更應采用多種方式與家長溝通,關注孩子心理,讓其健康成長。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展不可或缺。課程內容要以團體活動為主,讓學生在集體活動體驗中自我認識,自我感受,自我調整,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整個活動中,切身的感受才能促成合理、健康的思想建構。培訓期間,在左丹教授的心理團體活動課中,有培養信任感的“盲人與拐杖”,有增強團體意識的“風雨同舟”,有應對困難的“解開千千結”,活動輕松有趣,但卻能給人最直觀的體驗感受,針對性強,效果很好。當然,還有其他活動,神奇的“沙盤游戲”,震撼人心的催眠術、“鐵板人橋”、以及中學生各種典型心理問題的應對和新課程改革的主體思想等等。
三要把心理學教育要貫穿于德育教育的始終,同時要讓更多的一線教師在平時的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學智慧,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成績和心理并重,讓他們成人成才。
培訓期間,我們參觀了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的心理咨詢師室,規模大,設備全,有宣泄室、放松室、閱覽室、治療室等。從培訓的其他老師口中得知,全省各縣心理學教學情況不一,專業的心理學教師短缺,很多心理學咨詢室也只是流于形式,沒有實用價值,學校領導主抓教學,對心理學教學缺乏認識,沒有宏觀設計。
對于身處基層、硬件設施不太齊全的大多數中小學,心理健康的教育應多以積極開展活動,全面調動學生的熱情,健康陽光樂觀向上的思路去設計。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就需要各方力量長期支持,在學校這一環節上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是教師在日常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為其創設良好舒適的學習活動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品格,使其更好的成長,具有健康的心理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
二是班主任要真正深入到學生中去,留心學生的動態,和其談話談心,注重對學生正面的引導,始終保持健康的心態。
三是要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班會,適當地開展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是學校要通過召開家長會,讓家長懂得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從各環節多方面把握學生的情感與心理,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點點滴滴中,以此來完善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除過成績,還有孩子的健康,讓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能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調節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減緩學習壓力,應對考試焦慮,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要從現實出發,多使用積極的言語暗示,用健康樂觀的心態引導孩子,做他們最忠實的心理伴侶,讓他們的人生更快樂,更幸福!
篇2:初中學生心理健康監護機制的職責
初級中學學生心理健康監護機制的職責
一、校長的職責
校長作為一個學校的最高行政領導者,在學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應該是本學校心理輔導工作中政策的制定者、思想的啟迪者、技術的指導者和行政的督導者。其具體職責如下:
1、遵照教育行政部門的指示,貫徹執行心理教育工作;
2、提供適當的場地與設施,促進心理教育工作的發展;
3、督導咨詢室(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擬訂心理輔導與咨詢計劃;
4、出席心理咨詢室(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的各種會議;
5、合理分配經費,支持心理教育工作進行;
6、主持校內的教師研討會,學習研究心理教育的理論與方法,提高教師對心理教育工作的認識和理論水平;
7、與家長的社會人士溝通,爭取社會力量對學校心理教育的支持;
8、主持對心理教育工作效果的評價
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主任及教研組長的職責
1、策劃學校的心理教育各項工作;
2、協助咨詢室(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有關人員,擬訂心理輔導工作計劃;
3、主持心理咨詢室工作會議及個案研究
4、參與家長會議,對家庭教育給予輔導;
5、與校外地方社會資源人士或單位取得聯系,爭取心理輔導與咨詢的支持;
6、協助教師開展心理教育工作,并解決其遇到的困難;
7、與德等處、教學出配合,實施學習輔導、生活輔導和人格輔導等工作。
8、配合學校及社區的特殊需要,從事各種心理輔導工作。
9、承擔對全校教師、班主任的心理教育業務培訓;
三、心理教師的職責
1、擬訂學校年度心理輔導工作實施計劃、工作講度表及日程安排;
2、配合德育處、教學處實施學習輔導、生活輔導、人格輔導和職業輔導事宜;
3、心理咨詢與個案研究及個案轉介;
4、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課程;
5、協助教師對適應不良學生的早期發現、原因分析,并實施個別輔導;
6、協助教師解決心理教育工作中的技術問題;
7、計劃并參與家長會議,為家長學校開辦心理教育講座,必要時進行家庭訪問,協助家長輔導其子女;
8、建立心理檔案并進行管理;
9、負責心理測驗及其解釋;
10、評價學校內年度的心理輔導效果;
11、從事心理教育的研究,不斷改進工作。
四、教學處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督導所屬各教研組及教師參與心理教育工作;
2、協助及督導各科任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滲透心理教育;
3、在課程安排上保證專門心理輔導課及其有關活動;
4、與咨詢室及政教處聯系,實施新生入學輔導、升學輔導、畢業輔導;
5、根據需要調整班級時間以實施各種心理測驗;
6、督導各任課教師對學生實施學習輔導;
7、參加學校心理教育工作會議或有關的個案研究會議。
五、德育處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督導所屬各年級組及班主任老師參與心理輔導工作;、
2、與咨詢室、教務處協調,實施新生入學輔導、升學輔導、畢業輔導;
3、協助咨詢室加強對學生的生活輔導事宜;
4、組織和指導在班級和團隊工作中進行心理教育;
5、會同咨詢室安排家庭訪問及舉辦家長會與聯系家長等事宜;
6、參與個案研究會議;
7、參與策劃學生心理教育工作;
8、會同咨詢室實施學生心理與行為問題的調查與處理;
9、會同咨詢室及教務處安排學生休閑活動等等。
六、教科研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組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不斷開拓新領域;
2、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的培訓和心理教師專業發展工作;
3、參與學校各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擔任技術顧問;
4、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交流和學術研討會;
5、督促評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項工作。
七、年級組長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召開年級心理教育工作研討會;
2、召集教師配合各科教學單元活動的設計積極開展心理教育活動;
3、參與個案研究;
4、制定并組織執行年級心理教育工作活動計劃;
5、參與學校心理教育工作會;
6、協調各科教學,共同參與對學生的輔導。
八、班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取得各方面的支持與協助,負責實施班級學生的心理教育;
2、實施生活輔導與學習輔導;
3、與咨詢室協調進行各種心理測驗;
4、參與搜集建立各種學生心理資料;
5、實施班級學生團體心理輔導;
6、從事學生個別心理輔導;
7、配合教學積極實施心理輔導活動;
8、畢業班的升學輔導、畢業輔導、職業輔導;
9、參與有關的本班學生個案輔導研究會議。
九、科任教師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實施心理教育;
2、協助咨詢室實施生活輔導與學習輔導;
3、協助推行團體心理輔導;
4、協助實施個
別心理輔導;
十、保健醫生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協助咨詢室實施學生健康生活輔導;
2、發現學生身心問題及時告知輔導人員及班主任;
3、會同咨詢室及班主任實施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送班主任登記,存入學生個人資料袋內。
篇3:第二小學心理健康咨詢室規章制度
第二小學心理健康咨詢室規章制度
一、認真學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專業水平,認真完成心理健康領導小組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認真遵守心理咨詢人員的職業道德,嚴守工作秘密,不得公開學生的情況。
三、本著“積極、自信、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狀態以誠相待,傾情相助,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四、對于來訪學生要認真做好接待工作,并及時了解有關情況,妥善處理。
五、咨詢工作要做好記錄并整理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