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女性心理健康和情感問題

2907

  一、女性的心理健康

  女性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標準:(1)身體、智力、情緒十分調和;(2)能適應環境,人際關系彼此謙讓;(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磥?身體沒有疾病并不意味著心理健康,其前提是與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身心、事業、人際關系、情感等處于十分和諧是狀態,并由此產生一種幸福感。那么,女性如何使自己心理處于健康狀態呢?

  第一、有積極向上的心境。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表現在對事業、生活充滿信心、情趣,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兢兢業業工作,并由此產生責任心、成就感、榮譽感,基本上沒有心理障礙,在繁忙的工作和艱苦的環境中能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第二、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心理品格。自信而謙虛謹慎,寬容大度,舉賢任能,對別人的成功不存嫉妒之心,能和別人分享快樂,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有合作精神,有正義感和獻身精神,不具有性格上的缺陷。如美容問題的爭議。"女為悅己者容"那么有人認為女性美容是為了給男性看的。但我認為美容可以增強自信心,為什么是給男性看的呢?

  第三、有堅強的意志。有為達到目標不懈努力的心態,有恒心,在逆境中堅持進取。人的心理行為的基本過程是由需要引起動機,形成緊張感,又引起行動,導致滿足或挫折。當人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挫折,它是指人們在通向目標的道路上遇到的障礙。因此,要有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成績時不沾沾自喜,有遇挫折時時不垂頭喪氣,重新調整自己的目標,開始新一輪的追求。

  心理學博士申荷永夫婦提出公式:心理健康狀況=(心理壓力+身心疾病)/(心理應付技巧+自信心+社會支持),心理壓力和身心疾病是威脅女性心理健康的消極因素,心理壓力來自于事業上的挫折、家庭關系的緊張、人生的挫折、突發事件的產生。心理壓力如果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對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威脅。如何加大分母?社會支持包括設立婦女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婦女熱線咨詢服務、婦聯系統信訪、維權服務機構、,以及社會政策、法律、道德上將性別意識納入主流,促進男女平等,使女性發展有良好的社會環境。

  汕頭大學校女職工委員會進行了《汕頭大學女教職工壓力及減壓》的問卷調查,總體情況良好,如性格特征,以含蓄溫和和外向開朗為主。調查顯示,中年女性多數感到壓力較大,面臨的最大壓力來自工作,其次是子女大家教育。采取比較正確的減壓方法,最常用的減壓方法是向家人和朋友傾訴,積極交流和溝通。這說明我校女性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二、女性的情感問題

  與心理健康有關的情感問題。女性為什么會產生情感問題?1998年美國發表"全國婦女組織情感宣言",可見,這是個世界性的問題。這是因為有些婦女的情感問題這個純個人或私人領域問題已經變成了社會問題。如影響社會的安定、家庭的質量、下一代的培育、婦女的社會地位乃至一個社會文明的進步狀態。提出這類問題也說明了社會的進步。因為在婦女沒有社會地位的時代,我們是不可能坐在這兒座談女性情感問題的。婦女情感問題是一個涉及面廣內容復雜的問題。涉及到婦女的智商、情商、心商。智商,(IQ):智力年齡/生理年齡,是一個人學習、事業能否獲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情商(EQ):情感智力,是個體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種發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能力影響影響生活各個層面和人生未來的關鍵性品質因素,婚姻、家庭、職業生涯,凡此人生大事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情商的高低,情商高的人了解自身感受,具有控制沖動和惱怒、理智處理事件的能力,面臨各種考驗都能保持樂觀狀態,有學者認為,智商20%,情商80%;心商(MQ):人的成功除智力因素、非智力的情商因素,還有心理健康、潛心能因素,人的心理潛能高于生理潛能,有學者甚至認為,普通人的大腦只用了一部分,大部分處于沉睡。情感問題具有依附性。它不僅僅是情感問題,它受到社會環境、個人性格、自身的經濟地位等等的影響,依附于一定的社會氛圍。一般而言,社會流行或崇尚什么,婦女的情感就依附什么女性完整的情感理論包括事業情感、夫妻情感、兒女情感,分事業型、兼顧型、生活型。我比較認可事業、生活兼顧型。分析女性產生情感問題的原因,大致有這樣幾種心理:

  一是托付心理。在婚姻戀愛中將自己所有的希望、要求、需要、快樂寄托于對方的身上,處處依賴對方,以為我的健康幸福全系于你,如果我不快樂了,一定是你的"責任"-你沒有"照顧"好我!于是,抱怨連天、怨聲載道,大嘆命苦、遇人不淑,典型一個"受害者"的苦難形象。這種"托付心態"產生的社會心理基礎是個人的"自我價值不足"--是其在成長的過程里沒有培育出良好的自信、自愛與自尊。中國五千年的封建社會教化女性,要"三從四德",要做個"貞潔女子"、"賢妻良母"。諸如此類的宣導已在女性的潛意識深處刻下了"我只要成為他的人,我一定會得到幸??鞓?"的信念。還有滿大街飄動的流行情歌在信誓旦旦:"愛你一萬年!"……這些流行的時尚加上文化在骨子里的滲透,令許多女性迷失了自己,頗以為只要"嫁個愛我的人",我便可幸??鞓芬惠呑?事實上,這是對女性的極大"傷害",暗示了女人只要依附于某個男人,或者依附于婚姻,就一定會快樂幸福。無論在婚姻內,還是婚姻外,每個人的幸福與快樂,都必須依靠自己才能擁有及幸福長久,每個人都有十分的力量照顧他人生的快樂,假如一個人為了愛你而照顧你,給了你五分,他只剩五分來照顧他自己。如果你不去學習照顧自己,你的能力只有五分,全憑對方給你的五分來照顧自己,一年、二年、三年,如你還沒有成長到八分、十分的能力,對方因為要照顧他自己的人生,而收回或減少對你的照顧,那么將是你痛苦的來臨日!這種對伴侶、婚姻、家的關切度遠超過了對自我的關愛,忘卻了對自己的關心與愛,即是對伴侶的愛、對婚姻的愛、對家的愛!--因為"你"就是婚姻和家的主體之一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是沒有資格去愛別人的!因為那樣的"愛"沒有品質、沒有內涵、沒有深度!被你"愛"的人終久會被"愛"得窒息或逃離而去!存有"托付心態"的人,等于把人生快樂的"遙控器"交給別人,注定要被動受苦!

  二是自我封閉心理。自我封閉心理大多是從婚后的開始的,尤其是有了孩子或與父母一起生活,又承擔較多的家務的女人為甚。這時的女人,已儼然為標準的家庭主婦的生活模式。每日奔波于睡覺、做飯、照顧孩子或老人、工作這四點之間。這些為"愛"而放棄自己的"生活空間"--朋友、愛好、事業的女人們,她們生活的快樂嗎?幸福嗎?充分的資料顯示,她們過得并不幸福、快樂。封閉自我的女性學會了沉默、服務、羅嗦、焦慮、等待、閉談感受,與先生的感情在微妙的發生變化。這些女性因為婚姻和家的存在,將注意力逐漸轉移到家和老公的身上,忽略了、甚至不惜放棄終愛的事業、喜歡的愛好、親密的朋友,甚至委曲求全以維護婚姻的穩定。因為結婚,因為愛,而統統的放棄了!家成了生活的全部,婚姻則是生命的重心。因為這樣的選擇,她們在老公心目中的感覺在悄悄的"變化"著:變的婆婆媽媽、不再可愛、小心翼翼、對老公的吸引力銳減,于是,婚外戀等現象可能發生了,而女性自己負起什么樣的責任?我們究竟可以學習并提升的又是什么?

  三是自我心理。在婚姻生活中,二人在理念、價值觀及需要發生碰撞的時候,往往固執已見、不肯退步,堅持"我是對的"之觀點,如果另一方稍加施壓,便反唇相譏。在婚姻的二人世界里,難免會有認知及價值觀的差異,爭吵與沖突也是正?,F象。問題是,有沒有清晰沖突的最終目標是要達成"一致","一致"的結果是滿足二人的需求。盲目的堅持"我是對的"或"我就是這樣的"之觀點,是把自己擺在比對方高一頭的位階上,一幅不合作的態度。其實,心理學研究發現,凡缺少彈性,堅持"認死理"--"我是對的"的這類人,內心大多是恐懼的、自卑的,其實害怕別人的不認可,而保護自己,往往贏了"小我",輸掉"我們",得不償失啊!

  以上這三種心理,我們應如何應對?其一,對自己負責,積極的自我成長,建立自信,生涯規劃,主宰自己的生活及選擇,信任用自己的力量來分享生命的價值;其二,婚姻、情感只是人生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生命中一道絕美的風景線,是一個重大的抉擇。但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的完整與豐富還需要其它重要的因素,朋友、成長、事業、心靈等內涵,幸福人生的秘訣在于"整體平衡"或"平衡式的成功",即在事業、婚姻、學習及朋友當中綜合平衡,而不厚此薄彼。這樣才能取得真正的幸??鞓?其三,不固執己見,學會放下"自我",善于"讓步",才會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柔軟與可愛。同時,是人生的智慧,更是生命的成熟!

  當然,最重要的是正確等待家庭、婚姻、道德。托爾思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對于走進婚姻家庭情感的女性,當昔日的激情與火熱,由平淡如水的親情代替時,需要以平常的心態來對待,用道德約束自己。我認為,人的生活總需要陽光些吧!我還認為女性需要相對獨立我非常欣賞當代女詩人舒婷《致橡樹》中的詩句:我必須是你身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篇2:初中學生心理健康監護機制的職責

  初級中學學生心理健康監護機制的職責

  一、校長的職責

  校長作為一個學校的最高行政領導者,在學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應該是本學校心理輔導工作中政策的制定者、思想的啟迪者、技術的指導者和行政的督導者。其具體職責如下:

  1、遵照教育行政部門的指示,貫徹執行心理教育工作;

  2、提供適當的場地與設施,促進心理教育工作的發展;

  3、督導咨詢室(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擬訂心理輔導與咨詢計劃;

  4、出席心理咨詢室(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的各種會議;

  5、合理分配經費,支持心理教育工作進行;

  6、主持校內的教師研討會,學習研究心理教育的理論與方法,提高教師對心理教育工作的認識和理論水平;

  7、與家長的社會人士溝通,爭取社會力量對學校心理教育的支持;

  8、主持對心理教育工作效果的評價

  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主任及教研組長的職責

  1、策劃學校的心理教育各項工作;

  2、協助咨詢室(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有關人員,擬訂心理輔導工作計劃;

  3、主持心理咨詢室工作會議及個案研究

  4、參與家長會議,對家庭教育給予輔導;

  5、與校外地方社會資源人士或單位取得聯系,爭取心理輔導與咨詢的支持;

  6、協助教師開展心理教育工作,并解決其遇到的困難;

  7、與德等處、教學出配合,實施學習輔導、生活輔導和人格輔導等工作。

  8、配合學校及社區的特殊需要,從事各種心理輔導工作。

  9、承擔對全校教師、班主任的心理教育業務培訓;

  三、心理教師的職責

  1、擬訂學校年度心理輔導工作實施計劃、工作講度表及日程安排;

  2、配合德育處、教學處實施學習輔導、生活輔導、人格輔導和職業輔導事宜;

  3、心理咨詢與個案研究及個案轉介;

  4、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課程;

  5、協助教師對適應不良學生的早期發現、原因分析,并實施個別輔導;

  6、協助教師解決心理教育工作中的技術問題;

  7、計劃并參與家長會議,為家長學校開辦心理教育講座,必要時進行家庭訪問,協助家長輔導其子女;

  8、建立心理檔案并進行管理;

  9、負責心理測驗及其解釋;

  10、評價學校內年度的心理輔導效果;

  11、從事心理教育的研究,不斷改進工作。

  四、教學處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督導所屬各教研組及教師參與心理教育工作;

  2、協助及督導各科任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滲透心理教育;

  3、在課程安排上保證專門心理輔導課及其有關活動;

  4、與咨詢室及政教處聯系,實施新生入學輔導、升學輔導、畢業輔導;

  5、根據需要調整班級時間以實施各種心理測驗;

  6、督導各任課教師對學生實施學習輔導;

  7、參加學校心理教育工作會議或有關的個案研究會議。

  五、德育處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督導所屬各年級組及班主任老師參與心理輔導工作;、

  2、與咨詢室、教務處協調,實施新生入學輔導、升學輔導、畢業輔導;

  3、協助咨詢室加強對學生的生活輔導事宜;

  4、組織和指導在班級和團隊工作中進行心理教育;

  5、會同咨詢室安排家庭訪問及舉辦家長會與聯系家長等事宜;

  6、參與個案研究會議;

  7、參與策劃學生心理教育工作;

  8、會同咨詢室實施學生心理與行為問題的調查與處理;

  9、會同咨詢室及教務處安排學生休閑活動等等。

  六、教科研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組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不斷開拓新領域;

  2、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的培訓和心理教師專業發展工作;

  3、參與學校各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擔任技術顧問;

  4、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交流和學術研討會;

  5、督促評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項工作。

  七、年級組長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召開年級心理教育工作研討會;

  2、召集教師配合各科教學單元活動的設計積極開展心理教育活動;

  3、參與個案研究;

  4、制定并組織執行年級心理教育工作活動計劃;

  5、參與學校心理教育工作會;

  6、協調各科教學,共同參與對學生的輔導。

  八、班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取得各方面的支持與協助,負責實施班級學生的心理教育;

  2、實施生活輔導與學習輔導;

  3、與咨詢室協調進行各種心理測驗;

  4、參與搜集建立各種學生心理資料;

  5、實施班級學生團體心理輔導;

  6、從事學生個別心理輔導;

  7、配合教學積極實施心理輔導活動;

  8、畢業班的升學輔導、畢業輔導、職業輔導;

  9、參與有關的本班學生個案輔導研究會議。

  九、科任教師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實施心理教育;

  2、協助咨詢室實施生活輔導與學習輔導;

  3、協助推行團體心理輔導;

  4、協助實施個

  別心理輔導;

  十、保健醫生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職責

  1、協助咨詢室實施學生健康生活輔導;

  2、發現學生身心問題及時告知輔導人員及班主任;

  3、會同咨詢室及班主任實施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送班主任登記,存入學生個人資料袋內。

篇3:第二小學心理健康咨詢室規章制度

  第二小學心理健康咨詢室規章制度

  一、認真學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專業水平,認真完成心理健康領導小組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認真遵守心理咨詢人員的職業道德,嚴守工作秘密,不得公開學生的情況。

  三、本著“積極、自信、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狀態以誠相待,傾情相助,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四、對于來訪學生要認真做好接待工作,并及時了解有關情況,妥善處理。

  五、咨詢工作要做好記錄并整理歸檔。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