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綠色通道管理制度
為了確保急診危重病人得到有效的救治,最大限度爭取搶救時間,保證急危重癥病人的搶救工作及時、準確、有效的進行,醫院特制定急診綠色通道管理制度,希望各科認真執行。
一、管理范疇
需要進入急診綠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時間內發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時間內(<6小時)危及生命或者可導致嚴重殘疾的急危重癥患者。
(一)急性創傷引起的內臟破裂出血、嚴重顱腦出血、高壓性氣胸、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腦卒中、急性顱腦損傷、急性呼吸衰竭等重點病種。
(二)氣道異物或梗阻、急性中毒、電擊傷、溺水等。
(三)急性冠脈綜合癥、急性肺水腫、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嚴重哮喘持續狀態、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腦血管意外、昏迷、重癥酮癥酸中毒等。
(四)宮外孕大出血、產科大出血等。
(五)消化性潰瘍穿孔、急性腸梗阻等急腹癥。
(六)其他嚴重創傷或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
(七)工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群體事件、“三無”人員(就診時不知姓名、無家屬、無治療經費)也在綠色通道管理范疇內。
二、原則
(一)先搶救生命,后辦理相關手續。
(二)保證急診服務及時、安全、便捷、有效,到輔助科室進行檢查、轉科等需要離開科室時,應有醫務人員陪同。
三、急診搶救綠色通道流程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醫師接受任務到達現場后對患者進行評估、初步救治,危重病人及時開通綠色通道,保障患者優先收住入院并向院內急診科通報患者病情,做好人員、儀器設備、藥物等搶救準備。
(二)院內搶救
1、急診科工作人員接到院前急救醫師電話后應做好人員、儀器設備、藥品等接診準備工作。
2、病人到達急診科,由預檢分診護士、護理人員推車接診患者,與院前急救醫護人員共同安置病人,給病人佩戴腕帶。預檢分診護士快速評估患者基本情況,根據病情評估情況合理分流患者就診。
3、院前急救人員與急診接診人員交接病情、診治過程及對病情的處置措施,雙方對交接內容進行確認并簽字。全部交接完成并經接診醫生同意后,院前急救醫護人員方可離開。
4、首診醫生詢問病史、查體、迅速判斷影響生命的主要因素,按照醫囑制度,使用“就診一卡通”規范下達醫囑。
5、會診醫生進行會診時,應詳細了解病情、認真查體,并制定會診處理意見,病人需轉科診治時,及時轉科治療。
6、經外科醫生評估,病情危重,需要緊急施行搶救手術時,應快速做好術前準備,盡早實施手術。
7、多發性損傷或多臟器病變等特殊病人,必要時請示總值班、帶班院領導及時組織多學科會診,根據會診意見,有可能威脅到病人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屬專業科室接收病人,并負責組織搶救。
四、門診搶救綠色通道
(一)門診需要搶救病人,由首診醫生和門診護士負責現場搶救,同時應立即通知急診科和相關科室會診協助救治。
(二)首診醫生在交接病人時要及時完成門診搶救病歷,與接收醫生進行交接。
五、急診綠色通道的要求
(一)急診科入口通暢,有救護車出入通道和專用停車位,有醒目的路標和標識。
(二)進入急診綠色通道的患者必須符合本制度所規定的情況。各臨床科室設有“綠色通道專用章”,各有關臨床、醫技科室及后勤部門,根據
“綠色通道專用章”,無論患者交費與否,優先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務。
(三)充分體現出急救服務時限的要求。急危重患者從分診處開始,盡快完成診療處置(如通暢呼吸道,呼吸機應用,靜脈穿刺等)。
(四)執行急診與住院連貫的服務流程,收住院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
1、醫院各臨床科室,均應提供“24小時不間斷無假日”的急診服務。
2、藥學、醫學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聲等)、臨床檢驗、輸血、介入診療部門應提供“24小時不間斷無假日”連貫不間斷的急診服務,對于檢查申請單有“急診綠色通道印章”的病人應優先檢查,并在規定時間內出具報告。
3、進入綠色通道的病人醫學檢查結果報告時限
(1)病人到達醫學影像科后,急診平片、CT報告時限≤30分鐘。
(2)超聲30分鐘內出具檢查結果報告(可以是口頭報告)。
(3)急診檢驗報告時限,臨檢項目≤30分鐘出報告;生化、免疫項目≤2小時出報告。
(4)執行危急值報告制度。
4、器械科及保障部門應提供“24小時不間斷無假日”連貫不間斷的搶救設備、后勤保障支持服務。
(五)在確定患者進入綠色通道后,需要相關科室會診時,相應專業醫師接到會診通知后在10分鐘內到達現場,如有醫療工作暫不能離開者,要指派本專業有相應資質的醫師前往。
(六)符合進入綠色通道的患者,醫生要手填各種檢查申請單,在檢查申請單上加蓋“急診綠色通道”專用章,并在“急診綠色通道專用章”后面簽名。各相關科室積極配合,優先處置,可待家屬完善“就診一卡通”后交費。
(七)在放射科、檢驗科、CT室、核磁室、藥房、住院處等相關科室門口張貼綠色通道專用標牌,溫馨提示請其他就診患者配合。
(八)手術室在接到手術通知后,要盡快做好手術前的準備工作,麻醉醫師進行麻醉評估并制定麻醉方案,急診手術要盡快實施。
(九)在急診搶救的診療過程中,充分履行告知義務,嚴格執行《知情同意制度》。
(十)對進入綠色通道的病人要及時登記,定期總結、分析、質量評價、反饋,并提出持續改進措施,上報醫務科。
(十一)患者到達醫院搶救同時,護士可攜患者家屬或陪同人員到收費處辦理“就診一卡通”、交費?;颊邽?ldquo;三無人員”的,原則上先搶救患者生命,后補交費用,由急診科主管領導上報總值班和當天帶班領導,從收費處借錢充“就診一卡通”進行檢查。
(十二)各臨床科室“急診綠色通道專用章”必須嚴格管理,不得違規使用,發現違規使用一次,當月科室績效考核扣3分;各醫技科室沒有按照本制度要求為患者提供優先、便捷服務并在規定時間內出具報告的,發現一次當月科室績效考核扣3分。
六、急診綠色通道授權
“三無人員”急診手術授權簽字、需要院內多科協調的事宜由總值班全權處理。
急診綠色通道流程
分診護士接危重患者或120
電話預報
否
重癥監護室
急診手術
觀察室
患者家屬門診辦理“就診一卡通”,三無人員由護理人員辦理“就診一卡通”
患者進入搶救區,各種檢查申請單、處方、住院通知單均加蓋“綠色通道”專用章
是,進入綠色通道
是
否,進入專業科室急診就診
??撇》?/p>
初步診斷
放射、檢驗等相關部門按綠色通道規定時間迅速出具檢驗結果和發放藥品
需會診者,接診醫生呼叫相應專業科室,10分鐘內到位
急救團隊首先接診、監護及復蘇穩定生命體征
根據分診標準評判是否符合急診綠色通道標準
接診患者
通知搶救班醫生、護士準備搶救場所、搶救器材和藥品
篇2:某醫院社會監督制度
社會監督制度
1.醫院要設立社會監督電話和意見箱,有專人負責管理。
2.建立醫院領導與所在地區聯系制度,聽取和了解所在地區群眾的反映與意見。
3.不定期向病人發放“征求意見卡”,進行滿意度調查。
4.聘請社會義務監督員,定期召開有關人員座談會,征求意見。
5.醫院須實施下列公開制度:
(1)上崗人員必須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編號、科室、職稱和職務等內容的胸卡;
(2)公開張貼衛生部制訂的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
(3)公開主要檢查、治療、手術、住院的收費項目及標準1公開常時藥品價格和自費藥品品種;
(4)對出院病人出具其費用結算憑證)
(5)公開專家門診姓名、職稱、???、,時間、掛號費標準等;
(6)公開重大檢查和手術的時間安排。
篇3:醫院被服供應站(洗衣房)制度
被服供應站(洗衣房)制度
1.負責對全院各種醫用被服,各科值班室的被服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服進行清洗、消毒、縫補、干燥、燙平,按要求折疊,做好供應工作。
2.被服由供應站負責下收下送。
3.被服供應站與科室各掌握一定基數的被服,對布類物品必須逐件清點,辦理交換手續,發現差錯及時處理。每年大清點一次。
4.被服消毒、洗滌、供應應做到有色的和無色的被服分開;病員的被服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服分開。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隔離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5.被服、工作服等破損時經縫紉組修補后方能發出。應報廢的被服,統一由被服供應站集中,填好報廢單,按月、按季會同有關部門現場鑒定,由總務科長(副科長)簽署意見,由院長或副院長批準,辦理報廢手續。被服供應站憑報廢單向倉庫如數領取。
6.被服供應站各種工具、機器、被服要有專人保管,防止霉爛、遺失、差錯等。做好機器維修、保養工作。
7.可以回收的棉花、紗布等,要求有關科室互相協助,共同做好回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