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安全生產投入管理制度
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安全生產投入管理工作,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須的人、財、物的資源配置,依據《新的安全生產法》,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生產投入是本院在從事醫療安全生產活動中,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須的人、財、物的資源配置,應提取安全生產專項費用,并保證??顚S?。安全生產投入應依法管理,本院法定人對安全生產投入的保證和效果負第一責任。
二、安全費用提取標準。根據本院會計核算期確定的營業收入,按照2%的標準,從預算中計提安全生產費用。安全事故罰款不再作為安全費用來源管理,作沖減安全費用支出管理。
三、安全費用應及時、足額提取并專戶核算,按規定范圍使用,年度結余結轉下年度使用,當年計提安全費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渠道列支。
四、安全投入費用優先用于滿足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關于安全生產提出的整改措施或達到安全生產標準所需支出,對上級安監、公安、消防、衛生等部門負責報備,。安全生產投入包括與以下方面相關的采購、維護、保養、使用、更換、管理等費用:
1)、安全宣傳、教育、培訓,重大安全活動、安全生產會議等;就是按圍繞安全文明生產醫療工作,所進行的一切安全生產宣傳活動,提高管理人員安全管理水平和醫療醫療人員安全操作技能,增強全體職工安全生產的意識所開展的各類安全教育培訓活動。開展安全活動就是根據永春縣醫院實際情況,組織本院職工積極參加開展的各類安全生產活動。
2)、勞動防護用品;是指為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或者職業危害所配備的防護用品、用具,包括:勞動保護用品發放標準所規定的范圍,如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手套、電氣絕緣手套、電氣絕緣操作棒、口罩、防塵、防毒用品用具等。勞動防護用品、用具應按規定配置,不得使用非標準產品,保證質量和數量。
3)、醫療場所的安全設施,安全設施技術改造,專項措施費用;就是在醫療過程中,為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須具備的設施和內外部環境。安全設施項目主要包括:安全平臺及安全用具;安全標志牌;安全工作服及安全口罩;通風除塵設施;安全網;安全自鎖裝置;簡易扶梯、爬梯、木梯;排架、井架、醫療用梯;漏電保護器;安全低壓照明設施;易燃易爆物品儲存設施;通風設備及配套裝置的限位裝置等。安全設施要與生產計劃同時下達,及時投入使用,并保證安全防護設施投入的有效性。
4)、安全警示裝置、安全標識;是指醫療場所、設施及危險部位設置的安全警示性提示標志裝置,如:小心路滑、小心孔洞、小心碰頭、有人操作禁止合閘、高壓有電、禁止跨躍的安全警示牌、警告信號燈及安全用語、安全標語等。必須嚴格執行安全警示規定,確保及時安設、有效警示。
5)、重大危險源(因素)監控,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控。是指在醫療場所,各種設備、設施及危險物品的使用、存儲、搬運、加工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可能發生較大的人身傷害和機械設備損毀的因素。為了預防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發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必須建立有效的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管理,對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做到重大危險源監控、應急預案所需的人、財、物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6)、應急預案,進行應急救援演練支出,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現場醫療人員安全防護物品支出。
7)、事故救援和調查處理;一旦事故發生,現場人員應立即報告安全生產負責領導,并迅速啟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救援,在安委會的領導下,進一步做好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工作。要保證事故救援和調查處理資源投入的有效性。
8)、安全設備、設施、裝置、器材和儀器等;
9)、安全檢查考核,安全評價;
10)、安全管理人職工資、差旅費、辦公費;
11)、其他與安全生產有關的費用開支
六、財務科負責安全生產投入的財務收支管理。
七、負有安全投入管理職責的部門,要按照工作職責對所下達的安全生產投入項目進行認真管理,確保安全投入項目的有效實施。
篇2:某醫院社會監督制度
社會監督制度
1.醫院要設立社會監督電話和意見箱,有專人負責管理。
2.建立醫院領導與所在地區聯系制度,聽取和了解所在地區群眾的反映與意見。
3.不定期向病人發放“征求意見卡”,進行滿意度調查。
4.聘請社會義務監督員,定期召開有關人員座談會,征求意見。
5.醫院須實施下列公開制度:
(1)上崗人員必須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編號、科室、職稱和職務等內容的胸卡;
(2)公開張貼衛生部制訂的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
(3)公開主要檢查、治療、手術、住院的收費項目及標準1公開常時藥品價格和自費藥品品種;
(4)對出院病人出具其費用結算憑證)
(5)公開專家門診姓名、職稱、???、,時間、掛號費標準等;
(6)公開重大檢查和手術的時間安排。
篇3:醫院被服供應站(洗衣房)制度
被服供應站(洗衣房)制度
1.負責對全院各種醫用被服,各科值班室的被服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服進行清洗、消毒、縫補、干燥、燙平,按要求折疊,做好供應工作。
2.被服由供應站負責下收下送。
3.被服供應站與科室各掌握一定基數的被服,對布類物品必須逐件清點,辦理交換手續,發現差錯及時處理。每年大清點一次。
4.被服消毒、洗滌、供應應做到有色的和無色的被服分開;病員的被服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服分開。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隔離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5.被服、工作服等破損時經縫紉組修補后方能發出。應報廢的被服,統一由被服供應站集中,填好報廢單,按月、按季會同有關部門現場鑒定,由總務科長(副科長)簽署意見,由院長或副院長批準,辦理報廢手續。被服供應站憑報廢單向倉庫如數領取。
6.被服供應站各種工具、機器、被服要有專人保管,防止霉爛、遺失、差錯等。做好機器維修、保養工作。
7.可以回收的棉花、紗布等,要求有關科室互相協助,共同做好回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