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倉儲管理的原則是反映存貨儲存的基本要求,是控制存貨收、發、存業務和存貨資金管理的基本準則與方式。存貨倉儲管理主要有以下3個基本原則:
1.實行存貨限量管理,節約資金使用。
為了合理使用資金,防止盲目購進、超儲積壓、脫銷脫供等情形的發生,保證商品銷售和產品生產的正常進行,必須對存貨儲存實行控制管理,制定各種商品、材料物資的最高和最低存量,以控制存貨的儲存量與存貨資金的使用。
各種存貨的最高存量(限量)與最低存量(限量),須由銷售、生產、財務部門根據銷售與生產的計劃和實際需要,以及資金供應狀況共同制定,由倉庫和商場各個柜組執行。會計部門要監督檢查限額的執行情況。存貨的限量管理原則要求倉庫保管員和商場各柜組組長經常檢查各種存貨的存量情況,如發現有高于最高存量,或低于最低存量的情況,須立即報告倉庫主任會同銷售、生產和采購部門處理。
2.實行憑證查驗收貨,核準發貨、出庫,控制存貨的收與發。
這個原則要求凡倉庫收貨,必須由專人負責,根據進貨憑證逐一驗明品名、數量、規格、型號、尺碼、款式、牌名、質量、生產期、保質期、產地或生產廠家后,由收貨人員收貨入庫;凡倉庫發貨,必須由專人負責審核銷售、生產部門簽發的銷售發貨憑證或生產領用單,審核無誤后核準簽發,由配貨人員配貨,并由發貨人員核對無誤后簽證發貨;門衛人員須查驗發貨人員簽證的發貨憑證,確認無誤后放行出庫。
3.實行專人負責存貨保管,設明細賬卡登記收發貨,核對實存量。
這個原則要求存貨必須專人保管,并設存貨明細賬卡,逐筆登記收發貨,結出存量,并清點核對實物,做到賬、卡、實物相符,以保證存貨的安全和完整。
篇2:物業財務專項制度之存貨管理制度
物業財務管理專項制度之存貨管理制度
1、管理處各項存貨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核算。
2、管理處的存貨按照先進先出法管理。
3、管理處各項存貨的日常核算采用永續盤存制。
4、管理處應設專人負責存貨的日常管理。
5、管理處應嚴格執行收、發、領、退制度,月末編制"存貨盤點表"。
6、管理處對于發生的存貨盤盈、盤虧或毀損,應及時分析原因,上報總部領導進行處理,經總部領導批準后計入當期損益。在扣除過失或保險賠償款及殘料價值后,計入有關經營費用或管理費用。
7、對于自然災害和其他非常損失,扣除保險賠償款和可收回的殘值的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
8、由于陳舊或處理的存貨,必須寫出書面報告,上報總部領導審批后方可進行有關處理。
9、管理處的低值易耗品應按類別設置明細帳并設專人建立實物臺帳負責管理。管理處的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性攤銷法進行核算。
10、管理處所有存貨應當于年末進行全面清查盤點。
篇3:物業存貨管理控制程序
物業公司存貨管理控制程序
1、檢查殘次商品,其處理需經批準;
2、貨物收發需登記并與相關憑證相一致;
3、所有的存貨賬目需與總賬核對一致,不一致處應查清原因;
4、存貨數量應由負責倉庫以外的人定期根據記錄來檢查,不一致處應查清原因;
5、沒有保存連續記錄的倉庫應進行一次全面的清點;
6、最高和最低記錄應作預先設定并評審;
7、再訂貨點應預先設定并評審;
8、各類商品的存放地點應標識;
9、商品應存放于安全之處,以防止損失;
10、所有商品應標識相應信息并按類存放于各處;
11、進入倉庫應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