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薪酬體系的調整策略
企業薪酬體系在運行一段時期以后,隨著企業經營業務的變化而產生的用人政策的變化,往往使得現行的薪酬體系難于適應企業業務運營的需要,這是企業就必須對其現有的薪酬體系進行全方位的檢測,以確定相應的調整措施,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薪酬體系本身的調整,二是相對應于員工薪酬的調整。
一、薪酬調整的策略基礎
在進行薪酬體系調整時,我們除了要考核薪酬設計的三公(內部公平性、外部公平性、人員與崗位公平性)外,還必須考慮以下因素來綜合思考薪酬的調整策略。
1、人才市場的定位
公司對核心人才的需求層次。充分考慮企業的產業特點、技術研究、經營方式以及參與市場人才競爭等因素,明確企業在國內同類行業中人才市場定位,以建立薪酬外部競爭力。
2、吸引人才、激發潛能的薪酬水平
依據人才的市場定位,企業為了留住、吸引及激發人才,企業須針對同類行業的市場薪酬數據確定市場薪酬曲線的分位線。
3、經濟承受能力
企業有競爭力的薪酬調整策略必須以企業的經濟承受力為基礎;否則,將失去整個薪酬調整的堅實基礎。因此,企業在對每個崗位薪酬級別與福利等確定以后,對薪酬總量進行測算,以滿足在提供有競爭力薪酬的同時,能有充足的資金支撐公司的經營發展。
二、薪酬體系調整
1、薪酬水平的調整
薪酬水平的調整,是指薪酬結構、等級要素、構成要素等不變,調整薪酬結構上每一等級或每一要素的數額。
在薪酬水平的調整中,除了貫徹薪酬調整指導思想之外,還要處理好以下關系:
µ 選擇調整戰略和新的政策。企業總體薪酬水平的主要作用是處理與外部市場的關系,實現一種能夠保持外部競爭力的薪酬水平。為了貫徹新的薪酬政策而進行的薪酬調整,反映了企業決策層是否將薪酬作為與外部競爭和內部激勵的一個有效手段。
公司也可實行領先薪酬水平對策,將薪酬水平提高到同行業或同地區市場上整個薪酬調整期內都可以維持的優勢水平。在制定領先的薪酬水平政策時,可以暫時不考慮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不要單純把薪酬作為一種人工成本投入,而要作為一種戰略投資或者說風險投資進行設計。具體為,如果企業調薪的期限是每隔一年;預計當前市場薪酬年增長率為10%;那么企業薪酬增長率就必須高于10%,在下一個調整期到來之前,薪酬水平仍然不落后于市場水平。
µ 重視經驗曲線規律。對不同崗位和員工進行有區別的調整政策。經驗曲線是指隨著時間的增加,某個人對某個崗位、某項工作的熟悉程度、經驗積累乃至感情會越來越深,從而有利于員工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更合理地完成本職工作。但是這種經驗不是永遠增加的,隨著時間推移,經驗的積累也將越來越慢,直至停止。經驗曲線在不同性質的工作之間的作用程度和積累效應是不同的,一般而言,技術含量高的工作經驗曲線的積累效應大,反之則小。例如,從事技術工作的員工,隨著年限的延長和經驗的積累,其研究和開發能力會逐步提高。因此,越是簡單、易做的工作,其經驗積累得越快,并且這種經驗也將很快達到頂峰,不再繼續增加。但如果工作本身難度很高,需要較強的創新精神,那么這種經驗的積累速度將是十分緩慢并且是長期的,這種經驗只要稍微增加就可以促進員工能力和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因此,薪酬增加應該尊重經驗曲線規律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經驗曲線效應較強的工作,隨時間的推移,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員的薪酬需要上漲,而且在曲線上升期間,薪酬不僅應該增加,而且應該按照遞增的比例增加;到經驗曲線下降或者不起作用之時,可以適當地降低薪酬增長幅度或者采取其它激勵方式。對于經驗曲線效應不強的簡單工作,例如,熟練工和后勤人員等,其技能與工作經驗之間的相關性不強,薪酬調整可以不過多考慮經驗與增資之間的關系。
2、薪酬結構的調整
薪酬結構的調整包括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兩個領域??v向結構是指薪酬的等級結構;橫向結構是指各薪酬要素的組合。
µ 縱向等級結構常用的調整方法包括:
--增加薪酬等級:增加薪酬等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崗位之間的差別細化,從而更加明確按崗位付薪的原則。等級薪酬制是與以崗位為基礎的管理制度相聯的,是一種比較傳統和正規的管理模式。薪酬等級增加的方法很多,關鍵是選擇在哪個層次上或哪類崗位上增加等級,例如,是增加高層次,還是中、低層次的崗位,是增加管理人員的等級層次,還是一般員工層次,增加以后,各層次、各類崗位之間還需要重新匹配,調整薪酬結構關系等,這些都要慎重考慮。
--減少薪酬等級:減少薪酬等級就是將等級結構“矮化”,是薪酬管理的一種流行趨勢。目前傾向于將薪酬等級線延長;將薪酬類別減少,由原有的十幾個減少至三、五個;在每種類別,包含著更多的薪酬等級和薪酬標準;各類別之間薪酬標準交叉。薪酬等級減少的直接結果是薪酬等級“矮化”,即合并和壓縮等級結構,其的優點在于:第一,使企業在員工薪酬管理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第二,適用于一些非專業化的、無明顯專業區域的工作崗位和組織的需要;第三,有利于增強員工的創造性和全面發展,抑制員工僅為獲取高一等級的薪酬而努力工作的傾向。
--調整不同等級的人員規模和薪酬比例。公司可以在薪酬等級結構不變動的前提下,定期對每個等級的人員數量進行調整,即調整不同薪酬等級中的人員規模和比例,實質是通過崗位和職位等級人員的變動進行薪資調整的。例如,通過對高、中、低不同層次的人員進行縮減或增加,可以達到三個目的:一是,降低薪酬成本;二是增強企業內部的公平性;三是加大晉升和報酬激勵。具體做法有:
其一,降低高薪人員的比例。主要是為了采取緊縮政策,降低企業的薪酬成本。因為一個高級管理人員的收入往往是低級和中級員工的數倍,甚至是數十倍。主要是控制薪酬成本,核心是減少高級員工,降低其薪酬和福利待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其二,提高高薪人員比例。企業為了適應經營方向和技術調整,增加高級管理人才或專業技術人才而采取的政策。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采取經營者年薪制的企業,之所以不惜花重金雇傭高級經理人員是因為企業的競爭力主要取決于,一是高級管理人員具有長期的戰略眼光;二是高級管理班子具有穩定性。這兩個因素是制定高級人員薪酬計劃和實行年薪制的主要依據。這一條對于解決 A公司的薪酬問題尤其有意義。
其三,調整低層員工的薪酬比例。一般是通過變化員工的薪酬要素降低員工的薪酬水平,例如,壓低浮動薪酬,升高獎勵標準,使得員工在一般情況下,只能獲得基本薪酬,很難獲得獎金和浮動薪酬;或者在薪酬水平不變或增加幅度不大的情況下,延長工作時間,減少帶薪休假,提高工時利用率等。
3、薪酬要素構成的調整
橫向薪酬結構調整的重點是考慮是否增加新的薪酬要素。在薪酬構成的不同部分中,不同的薪酬要素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其中,基本薪酬和福利薪酬主要承擔適應勞動力市場的外部競爭力的功能;而浮動薪酬則主要通過薪酬內部的一致性達到降低成本與刺激業績的目的。
薪酬要素結構的調整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在薪酬水平不變的情況下,重新配置固定薪酬與浮動薪酬之間的比例;二是通過薪酬水平變動的機會,增加某一部分薪酬的比例。相比之下,后一種方式比較靈活,引起的波動也小。員工薪酬要素結構的調整需要與企業薪酬管理制度和模式改革結合在一起,使薪酬要素結構調整符合新模式的需要。
三、員工薪酬調整
1、效益調整(普調)。當企業效益好,盈利增加時,對全員進行的普遍加薪,但以浮動式,非永久性為佳,即當企業效益下滑時,全員性的報酬下調也應成為當然。但需注意的是報酬調整往往具有“不可逆性”。
2、業績性調整。獎勵性調整是為了獎勵員工做出的優良工作績效,鼓勵員工繼續努力,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也就是論功行賞,下表是具有指導性。
某一特定崗位的薪酬調整指導表
現有薪酬 在該崗位薪酬等級中的位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80%以下 80%-90% 90%-100% 100%-115% 115-130%
業績 周期(月) 幅度% 周期(月) 幅度% 周期(月) 幅度% 周期(月) 幅度% 周期(月) 幅度%
優異良好 6-1212-15 10-128-10 9-1215-18 8-116-9 9-1515-18 6-93-7 12-1818-24 3-75 24* 5*
或參照以下方式以年度進行,更利于操作:
工資增長額(占崗位工資的百分率) 員工考核強制分等百分率
業績表現 員工工資水平在該系列的位置
低于系列平均工資 等于或高于系列平均工資
優異 10--13 9--11 5%
良好 7--9 6--8 20%
合格 0 0 70%
差 -6---8 -7---9 5%
3、職位晉升(技術等級晉升):
4、崗位調換:
5、試用期滿調薪:
6、工齡調整。工齡調整要體現對公司貢獻積累的原則,鼓勵員工長期為公司服務,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提高企業的凝聚力。
7、特殊調整。這里指企業根據內外環境及特殊目的而對某類員工進行的報酬調整。如實行年薪制的企業,每年年末應對下一年度經營者的年薪重新審定和調整,企業應根據市場因素適時調整企業內優秀人才的報酬以留住人才等。
篇2:公司薪酬確認書范文(5)
公司薪酬確認書范文(五)
尊敬的先生/小姐:
您前來應聘本公司一職,經復審結果決定錄用。請于年月日上午8:30準時到本公司人事部報到。
一、按本公司規定新員工入職必須先行試用個月,試用期間每月工資總額為元人民幣,(其中工資元,固定加班費元,住房補貼元,交通補貼元,醫療補貼元);轉正后每月工資總額為元人民幣,(其中工資元,固定加班費元,住房補貼元,交通補貼元,醫療補貼元)。
二、新員工入職后工作未滿7天辭職者,公司不予結算工資。
新入職員工簽名:人事部確認:
年月日年月日
篇3:M物業員工薪酬管理制度
M物業員工薪酬管理制度
1.0 目的:
提供公平的待遇、均等的機會,促進公司及員工的發展與成長。
2.0 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員工
3.0 內容
3.1 新雇傭的員工、公司通過考查本人的學歷、工作經驗、工作能力、等綜合資歷和所擔任的職務,確定其薪級。試用期結束后,公司將根據其本人的實際表現,決定是否調整其薪級。并且在員工勞動合同有效期內,公司有權根據員工的表現情況隨時調整(高、低)員工的薪級。
3.10 根據公司政策,工資每年7月調整一次。
3.11 因國家相關政策、行政法規變更或公司人員結構有較大變化以及其它原因時,公司可對工資做臨時調整。
3.2 工資構成:
本規定提及的薪資是指基本工資、補貼、月獎金、半年獎、加班費、其它收入等。
月獎金: 本月對員工的出勤情況、員工的突出表現及員工對公司的貢獻而定
的表彰方式
半年獎:半年獎是對員工半年時間工作業績的表彰方式。
計算公式如下:月工資×工作時間比例×工作表現比例
工作時間比例:以六個月為標準,至獎金發放日滿六個月工作時間比例為1。
加班費計算公式:
工作日:加班至20:00以后,50元補助
休息日:加班工資=(基本工資+補貼)/22*200%*加班時間(天)
節假日:加班工資=(基本工資+補貼)/22*300%*加班時間(天)
3.3 員工缺勤、曠工期間的工資計算依照本公司制定的《員工休假規定》, 《員工考勤規定》。
3.4 新雇員工第一月工資或離職員工最后一月工資將根據實際出勤天數按以下算式計算:(實際出勤天數/月規定出勤天數)*月工資總額
3.5 支付方式:
員工工資以現金方式直接在公司規定的發薪日支付給員工本人或存入員工的銀行帳戶。新雇員工的銀行卡將于第一次發薪日發給員工
員工工資以月為單位計算(考勤計算期為上月27日至本月27日),如有本月未能計入的加班,將與次月工資一起發放
工資正常支付日為次月3日、10日
3.51 中途離職:
若員工因各種原因中途離開公司時,未付的費用(包括工資、加班費和醫療補助費等)將在員工辦理離職手續時和最后一個月的工資一起核發。
3.6 根據國家以及公司有關規定,以下費用從每月工資中扣除
1. 個人所得稅
2. 社會保險費(養老、失業、大病、住房公積金)中個人負擔的部分。住房公積金為員工自愿參加的社會保險,員工可根據自身情況,聲明放棄此項保險
3. 個人負擔的工會會費
4. 應由個人負擔但公司已預支的費用
5. 其它扣款(如上月多支付的工資、離職員工的違約金、賠償金等)
6. 其他個人應負擔部分
4.0 薪酬保密
1.公司實行薪金保密制度。
2. 除公司指定管理人員知道員工薪水外,任何員工泄露薪酬秘密,嚴重者將受到開除的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