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賈七路項目概念性規劃設計任務書
一、項目概況
1、基地狀況
區位:擬開發的揚州賈七路地塊,位于新建中的揚州新城西區,就揚州新城區局部區域現狀而言,屬于揚州新城區的偏西南地帶,因為開發::時間不長,目前地塊周邊配套設施不太完善。但就未來城市發展而言,將成為未來的揚州新城西區的中心區,具有突出的區位價值。
規模尺寸:地塊占地9.2公頃,東至賈七路,南至文匯路,西至中心東路,北至孫莊支路。地塊內無明顯之緩坡、河流、成片樹林等自然景觀。
用地現狀:地塊目前主要為農田,局部為農民莊臺,地塊東北角為在建的揚州市公安局大樓。外圍用地目前已經全部被征用或建設,市政公用設施配套已經基本齊全。
交通:地處新城區文匯西路和賈七路兩大城市主干道大的交界點,路況很好,交通出行十分便利,但是因為開發時間不長,地塊周邊開通的公交線路不是太多,而且運作較不規范,但有望在近年內得到改善。
生活配套:地塊處于新城區,周邊的生活配套較為缺乏,僅有的生活配套設施分布散亂,規劃水平與層次比較滯后,目前項目周邊的生活配套設施主要依托邗江路兩邊的設施,故項目周邊的生活配套的成熟度會是一個喜憂參半的大問題。
2、地塊技術參數
1)用地性質:二類居住用地
2)容積率不大于1.6
3)綠化率不小于38%
4)建筑覆蓋率不大于25%
5)退讓南側文匯路不小于30米,退讓東側賈七路不小于25米,退讓北側孫莊支路不小于10米(高層不小于15米),西側退讓中心東路不小于25米。
6)基地應按揚州市城市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置標準設置相應的配套設施。
7)基地出入口應主要設置在中心東路上,臨賈七路西側不得設置機動車出入口,文匯路上建議不設置機動車出入口。
3、開發周期
項目初步計劃于20**年春節后開工。整個開發過程擬分為緊密銜接的二期、自西南向東北展開。整個開發周期為3年左右。
二、設計依據
1、符合國家、江蘇省和揚州市有關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及標準的要求。
2、本地塊(地塊編號:*C-05-02)的控制性詳細規劃。
3、本委托書。
4、業主提供的鄰近項目-奧都花城的參考性總體規劃設計資料。
三、設計要求
1、總則
(1)本項目的規劃設計,原則上滿足國家及地方各類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規程、規定及標準條例的要求。
(2)在保證規劃設計內容符合規劃、消防、環保、衛生、園林、電力、煤氣、自來水、排污、電話、交通、人防及公安技防等各專業部門送審要求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的居住理念及發展趨勢,大膽實踐、開拓創新,力爭在個別形式及內容上有所突破。
(3)希望設計師對開發地塊所在區域的人文、歷史、及環境狀況進行全面、深入的有效了解。認真分析研究時下相似規模暢銷樓盤的主題特色。在充分挖掘、整理各類資料、數據的基礎上,賦予本項目恰如其分的文化、人文主題,以指導整個小區之總體、單體及環境之規劃設計。
2、總體
(1)與城市規劃體系合理銜接,在保證較低成本的情況下將規劃做得較好;
(2)高度重視建筑對外部環境的影響,建筑是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外部環境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總體規劃中必須考慮建筑的形體、外立面、布局。
(3)小區規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空間組合富有特色;小區內建筑造型美觀,立面設計、色彩協調統一;建筑組合有利于采光、通風;環境設計中能充分利用原有資源、合理配置綠化,精心布置各類景觀;功能分區清晰,布局緊湊、交通組織有序、管理維護方便。
(4)高度重視小區夜晚空間的塑造,時間是小區的重要要素,塑造白天、夜晚以及周末不同時間段的不同小區。運用光影、聲音、視線等要素去創造適合揚州人的生活空間,塑造一個有活力、有朝氣的社區,充滿夢幻氣息。
(5)合理組織景觀視線通廊,注重社區天際輪廓線的節奏與韻律設計;注重社區規劃布局的層次感與梯度感設計,達成和諧統一。
(6)高度重視小區的軟硬配套設施的建立,空間和功能的延伸:小區是家的延伸,客戶購買
(7)揚州是一座具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城市,盡量合理利用揚州特有的文化元素。
3、單體
(1)建筑立面現代風格為主,小高層可采用一些歐陸的風格元素;但是建筑形態、色彩與風格等傾向于簡約、親切、實用、自然,符合建筑審美及建筑物理性能、人體工程學尺寸的要求(凹凸、曲直、塊面、尺度、明暗、隔聲、絕熱、防潮等)經受得起時間考驗。應具有獨樹一幟的特色。在設計成果中,以有關草圖、照片、圖片或實物等方式展示介紹。
(2)重視第五立面(屋頂)的設計,使其在功能和景觀上成為本地的唯一性。強調色彩的變化,要生動,富有跳躍感,創導時尚潮流。
(3)多層單體樓盤設計成板式。少部分多層單體讓組團景觀在實現上自然延伸進來,以弱化與組團聯系不夠緊密的感覺,但必須注意的是:在與參與性、互動性景觀銜接處,景觀過渡不可太濃厚,不要產生視覺阻斷性。
(4)小高層單體樓型設計板形,盡量避免點式設計。中心景觀部分可以嘗試將部分單體設計成曲板式,使其形成圍合的空間。使組團景觀的連續性增強,同時弱化人行走時建筑過密的壓抑感,進一步提高整體均好性,同時考慮部分架空層作室外半封閉娛樂、活動空間及設備設施房之用。
(5)朝向:絕大多數要求南北向,可有適當的偏角(10度以內),但須注意城市常年風向與建筑朝向的關系。
(6)為了獲得貼近最終產品的真實感,對于外立面的實際效果,最好能通過提供相應主要的實物樣板方式加以說明。
(7)雖然目前只在概念設計階段,但仍要求設計師對建筑的細部處理高度重視。希望在此階段即對建筑頂部、勒腳、窗部、陽臺、空調外機架、門廳、樓梯扶手及單元入口等有關的細部有所考慮,提供概念性實物照片及圖片樣本等。
特別請注意的是:
A、制單套面積,取相應合理面積之下限;
B、相應的材質、色彩、形態方面應更具變化,以形成立面外觀上的"制高點",從而更加增加"買氣"。
①根據市場初步調查分析意見,本案住宅房型應以中小為主。特別應注意"2+1"小三房及"3+1"小四房、小躍層等相關創意。
建議面積及比例見下表:
②除住宅房型設計的一般要求之外,得房率的高低亦將成為判斷方案優劣的重要依據之一。多層建筑應控制在90%以上,小高層建筑應控制在84%以上。
(8)道路、停車及廣場
①道路結構合理,分級明確;注重道路、廣場的平面弧度及坡度高差設計并注意相應的限速設施,以達到強化安全、移步換景的功效。注意路面鋪砌材料的選擇與變化,要求具有堅固、實用、美觀、耐久的特點,便其達到功能實用與環境美觀的統一。
②動車道系統:人車分離,將社區綜合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程度。
③步行系統:確保各組團便捷暢通,并考慮與景觀、建筑的關系。
④社區各景區的銜接,著重為休閑運動所用,以方便入住者到達各運動場所,注意空間尺度感以及集聚人氣。
⑤車場地應適度結合高層、小高層的半地下室或中心綠化下的集中車庫予以設置。其中的機動車車位數在滿足規范的前提下,適度提高。非機動車的停車場所更需考慮人性化。
(9)環境
●環境設計的主題,應為整個小區的人文主題服務,成為小區主題的展示、延伸及補充。樹木、花卉的選擇、小品、圍欄的設計等,都應圍繞相應的主題展開,以保持其風格及內涵的協調一致。
●由于揚州是一座具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城市,環境盡量合理利用揚州特有的文化元素,突出"立體環境"的概念。揚長避短,以提高每戶實享室外環境::空間。其手法方面:應求姑蘇式園林布局之精髓,曲徑通幽處,以小見大觀。營造滿院"關"春色之意境、突出"靜在其中"之感覺,徜徉其間,使人能獲得身心的放松、安適。
●建議設計師考慮部分建筑單體做底層架空,應充分考慮底層架空層與景觀的親密結合,創造富有濃厚社區概念的人文景觀。
●富有靈性的水應對環境氣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成為環境生命的靈魂與動脈。它的形態應是含而不露、流而不放、靜而不喧,切忌大肆張揚;既不利于經濟的利用土地,又不利于日后的營運管理。
●喬、灌木與花草的選擇:應按照一定的配比進行,且必須保持合理的大樹數量,同時,從空間和時間的視角,打造"立體綠化"、"四季常青"。
●室外燈光設計:注意空間層次的建立,避免光污染。從地坪燈、草地燈、泛光燈到路燈、指示燈等,最好有一個系統的建議。
●希望辟出兒童游戲或成
●結合小區綜合布線網絡,可考慮設置戶外背景音響系統。
●在環境設計的概念階段,請設計師盡量以實物照片及樣板(體)方式展開其概念構思。
(10)住宅科技
適度考慮建筑"四新"技術的應用,以達到節約成本同時又能滿足技術和建筑的需要。
四、設計成果
1、小區概念性規劃設計文本,包括:
A.文字說明,特別是小區及環境主題
B.手繪及電腦繪總平面、住宅主立面、典型標準層平面
C.日照分析
D.環境概念示意
E.與上述內容相對應的樣本及圖片等
2、可能的實物樣板
五、設計進度
1、收到本委托書及相關資料后***天內提供本委托書要求的概念性規劃內容。
2、全過程中,請安排2~3次與我司委托的市場營銷公司及開發商的溝通會議。
篇2:建設項目園林規劃設計任務書
建設項目園林規劃及設計任務書
某某項目,總用地面積約26公頃,本項目總用地53400平方米,建設內容為:擬建商務用房10000平方米;研發用房10000平方米;綜合服務樓20000平方米;居民用房6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道路及停車場25340平方米;公共綠地20607平方米。
一. 總體規劃設計要求:
要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和諧統一,盡可能利用原有地形.植被.建筑;要體現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特色;本項目的綠化布局和建筑小品的設計應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體現項目"健康.生態.現代.高雅"的風格,將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充分相融合,營造輕松.舒適的居住氛圍。
二.規劃設計具體要求
1.廣場與水景
結合某地的氣候特點,項目不適宜做大面積的綠地及水景,建議項目設小型硬地廣場,輔以綠化園林.水景等細部節點;
建議將一條蜿蜒穿越全區的水體與綠化空間結合設計,在不同的區位以不 同的形式語言表達水體存在,如溪流.噴泉等形式,但水體總面積不宜過大。
2.中心景觀綠化區
沿穿越主入口的中心軸設計整個項目的中心景觀綠化區,并布置水景.建筑小品等,使之同時成為項目獨特的園林景觀,并成為小區內的公共休憩.休閑場所。
3.道路綠化
項目靠近車行道路的地塊利用退紅線距離,利用高大喬木布置園林綠化景觀帶,形成項目與公共區域之間的隔離效果,避免行車時的廢氣.噪音及燈光對住戶造成滋擾;
園區內的人行.車行道可以選擇低矮的灌木.草花種植于道路兩邊,起到道路隔離及美化環境的效果;
可在道路兩側的空地設置草坪,供住戶休憩.兒童玩耍,增加人與自然的親和性,草坪可選用耐踐踏的地被植物。
4.立體綠化
建議項目充分運用地面.屋面.露臺等各個部位設置綠化,使小區綠化景觀形成從平面到立體間的布局,營造"立體綠化"的效果,創造良好的城市景觀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小區的綠化率,使建筑群更顯豐富和生動。
5.建筑小品
項目建筑小品的風格應具有主題,同時建筑小品的設計應與周邊環境和建筑群的建筑形式與風格相協調,并按環境性質和尺度進行不同方式的布置;
考慮可以為居民提供休憩.休閑的空間,如漫步徑.座椅.兒童撤野園等。
三.規劃設計成果要求
3.1方案說明
3.1.1規劃方案構思說明
3.1.2 功能布局說明
3.1.3 分期建設規劃說明
3.1.4用地平衡表和經濟技術指標
3.1.5工程概算
3.2 圖紙
3.2.1 總體園林規劃布局平面圖比例:1:500
3.2.2綠化規劃平面圖:比例:1:1000
3.2.3電腦渲染效果圖
3.3 模型
3.3.1 總體園林規劃沙盤模型比例:1:250
3.4 提交文件的規格及格式
3.4.1 所有正本原圖須裱在1200*1800mm的輕質板上,統一規格。圖板總數不超過15張。
3.4.2 提供A3(297mm*420mm)圖冊7本。
3.4.3 提供電子文件2套(光盤),其中文本文件使用doc格式(Office97或Office2000),平面.立面.剖面等圖紙使用dwg格式,透視圖或鳥瞰圖使用jpg格式。
3.4.4 所有規劃成果的計量單位均采用國際標準計量單位。長度單位:總平面圖標注尺寸以米(m)為單位;面積單位以平方米為單位。
附件:(略)
篇3:地產項目規劃建筑方案設計任務書:規劃設計依據
地產項目規劃建筑方案設計任務書--規劃設計依據
一、規劃依據
1、義土拍【20**】第4號出讓公告
2、土地出讓合同及用地紅線圖
3、計委立項批文
4、國家、省、市相關法規及標準
5、本設計任務書
二、地塊控制性規劃要求(以下內容為建設主管部門所定,須強制執行)
區塊指標控制
區塊性質 C2/R2 商住用地
區塊面積 區塊總面積 24783.601M?
○a ○b ○c ○d ○e
8878.692m? 4196.655m? 7435.279m? 2566.978m? 1705.997m?
建筑密度 ≤40% ≤36% ≤46% ≤49% ≤53%
容積率 ≤3.1 ≤3.7 ≤4.5 ≤2.7 ≤2.8
區塊限高 50M (其中C2地塊≤21m)(其中a地塊多層主體≤15m) 21M
停車位 住宅按每戶配套1個停車位(含地面)。商業按每100m?建筑面積配套0.6個停車位(地面)。
注:1、本圖尺寸單位為米;2、控制指標除停車位為控制下限外,其余均為控制上限。
1、 該區塊為商住綜合用地,要求整體出讓。區塊住宅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住宅總面積的70%以上。
2、 abc地塊沿街建筑主樓應建9層以上,de地塊及c 地塊建筑層數不超過6層。區塊建筑一至三層為商業用房,四層及以上為住宅。裙房不超過三層,總高度不超過15米,單層層高不超過5.4米。住宅標準層層高不超過3.2米。
3、 機動車出入口應設于允許路段上,規劃限制出入路段只允許市政服務車輛及特殊情況下通行。
4、 在滿足消防要求的前提下,規劃建筑之間及與周邊已有建筑的間距應滿足日照間距要求及相關技術規范要求。
5、 該區塊建筑布局結構和形態及造型風格應參照原地塊規劃建筑設計方案(附原方案文本)。并應與周邊地塊規劃及周邊已有建筑相銜接,建筑色彩與南方氣候相適應,宜親切淡雅。建筑外立面應采用高檔裝飾材料飾面,建筑設計應注意節能要求,符合《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之要求。沿街商業應進行建筑與環境燈光設計。地塊建設尚應處理好與復興社區辦公樓及周邊建筑的關系。
6、 區塊規劃應配置:物業管理(按照浙江省物業管理條例規定配套)、活動中心(建筑面積不小于200平方米)、變電室、公共廁所(建筑面積不小于60平方米且必須有出入口直接對外)、垃圾收集點、及《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20**年版)要求配置的其它設施,各配套設施規模應符合相關技術規范要求。
7、 人防按〈**市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若干規定〉修建人防地下室,結建地下停車場。地下室限建兩層,用于停車及其他輔助設施。地下車庫出入口設在地下室控制紅線范圍內。
8、 地塊內污水須經統一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排放管網,規劃與建筑設計中預留燃氣管道位置。并應考慮臨時氣化站設施,氣化站、燃氣調壓站的位置應滿足相關技術規范要求。氣化站可設置在城中河兩側綠化用地內。
9、 區內公共設施應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50-20**)進行設計。
10、 規劃、建筑設計方案由北苑街道審查,市建設局審核后,報市政府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