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住宅產品概念新詮釋

962

住宅產品作為特殊的大宗耐用消費品,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涵義。在不同的時代其意義是不一樣的,譬如上個世紀80年代強調的是數量;90年代強調的是品種、設計和質量;而進入到21世紀,在新經濟及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的沖擊下,我國房地產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充滿巨變的時代,它追求的是差異化、個性化、網絡化和速度化。在這個時代。強調的是住宅產品的快速更新換代,這就迫使我們必須對住宅產品作一個重新的、更加深入的認識,否則你建造產品時就不會有所創新,你的產品就會滯銷,就會成為貽害未來城市的建筑垃圾。

產品是企業生產的東西,對企業而言目的是實現利潤,而對顧客來說購買的是產品的使用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住宅的功能品質和內涵在不斷地豐富,其自身的價值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變化。

如何理解住宅產品的內涵和意義,不僅是一個開發理念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戰略決策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談創新、談速度、談品質就是一句空話。在新經濟下,住宅就其產品形態來講,本質上是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空間,這種空間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既有私有的,也有公共的;既包括物質生活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由于消費者需求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以及產品的難以更改性和差異性,這就要求在設計時必須超越的開發設計模式,不僅僅是有形產品的設計,同時要把產品擴大到更為廣闊的空間,實現住宅產品有形設計和無限空間交融。

單從有形空間來看,住宅包括五個層次的概念:一是地域性的概念,是在北方,還是在南方;二是區域性概念,是在鬧市區,還是在城郊,是在商業區,還是在文化區;三是社區概念,如目前經常講到的某某住宅小區,某某住宅花園等;第四個就是小區內細分的概念,某某住宅組團,某某苑;最后才是房產自身的概念,包括面積、戶型、樓層、朝向及價格等。弄清這些概念,對房地產開發商來講有利于結合地區特色來建造產品,同時也有利于產品的準確定位。對消費者來說,通過對上述概念的了解,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需求和承受能力來確定購買目標。

在新經濟時代,對開發商來說,從市場的態勢來把握住宅產品概念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要從消費者的需求偏好來把握它。因為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消費階層,人們對住宅內涵的要求有相當大的差異。在居住生存時代,人們看重的是位置、戶型、交通等;在居住健康時代,人們更看重的是生態環境、物業管理、配套設施等;而在新經濟時代,人們更看重的是文化、智能、服務等因素。對一般收入階層來說,他們關注的是住宅產品的經濟、實用、方便;而對中高收入階層來說,更關注舒適、地位、休閑。住宅產品的分層消費和分身識別可以說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這一點既是開發商應該關注的,也已成為消費者所關心的問題。

其次要從競爭的格局來把握住宅產品概念。有句廣告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從目前大量成功的營銷實踐表明,“第一”的東西勝過“更好”的東西,北京的“現代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因此,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房地產開發商要善于不斷地創造“第一”,把自己獨特的價值和核心利益展示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去比較,去體會。如果總是跟著別人跑或者抄襲陳舊的東西,肯定會失敗。但是產品的概念必須是真實的、有意義的,如果只是玩所謂的“概念游戲”,那同樣會失敗。因為無論多么高明的概念,它都要附著于一定的實物載體才能夠使本體得以實現。

真正以消費者為主導地位的時代已經來臨,讓產品自身的品質去告知消費者,就會贏得消費者,贏得市場。

篇2:生態住宅概念培育

培育生態住宅概念主要是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在住宅建設與發展中始終以生態問題為中心
21世紀是注重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生態時代,選擇注重生態概念的住宅,應稱為廣大居民的共識。
一、住宅良好的生態環境有五個要素
(1)舒適日本人曾總結出舒適環境的八要素:①空氣清新,沒有污染和臭味;②寧靜,沒有噪聲;③豐富多彩的綠化;④與水景親近;⑤街道美麗而整潔;⑥具有歷史文化古跡;⑦有適于人們散步的場所和空間;⑧有游樂設施。其中,人們對安靜、空氣、綠化這三要素最為關心,并列為舒適性的基礎要素。
目前,我國主要用5個指標來衡量舒適度:①居住密度;②綠地面積;③室外活動場所與設施標準;④室外環境的噪聲標準;⑤日照;
(2)方便居住環境的方便主要依據下列因素:居住區內外交通的方便程度;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程度;服務方式、服務項目、服務時間的方便程度。
(3)安全居住區環境不僅要保證居民的日常安全,還要考慮在發生特殊情況時的安全,如火災,地震等。
(4)衛生居住環境保持空氣清新,對有害氣體和有害物質的濃度要規定標準。居住區的飲用水也應符合標準,尤其是水池二次供水的情況下,室外公共環境要清潔衛生。
(5)美觀居住小區的室外環境主要取決于建筑群體的空間組合、建筑小品的裝飾、綠化種植的配置方式、建筑立面處理和建筑墻面裝飾材料與色彩的選配等。居住小區環境還應與其周圍的環境有機地結合,給人以明快、淡雅、親切之感,富于人情味、生活氣息和地方風格。
二、實現良好生態環境的小區應有以下4項指標
(1)營造生態園林,提高樓盤素質小區應注重園林的綠化氛圍,創造出綠地、風雨長廊、漫步小徑、假山流水、瀑布等相互搭配而協調的新型園林景觀。m.airporthotelslisboa.com在總體布局上,要求與自然地勢自然協調,避免雷同現象,既要考慮滿足日照要求和綠地空間,又考慮相互間適當的高差,形成特色。在戶型設計上,充分利用環境特點,使主要空間享有最佳景觀。
(2)提高住宅區的綠化程度住宅區綠化程度高,不僅有利于降低空氣污染,改善住宅小氣候,而且有利于住宅區的美感。環保專家測定:一個人所需氧要12平方米的森林綠地釋放的氧才能平衡,而且綠化好的街道與綠化差的街道相比,中午氣溫要低1.3攝氏度,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要少44.43%??梢?綠化程度是良好的小區自然環境的保障。
(3)使用環保建筑材料在住宅建設中要注重推廣新型墻體材料,節能材料和節能采暖、空調制冷等系統的應用,改變以往秦磚漢瓦的建材結構,提高綠色建材綠色飾材的應用量,推進資源回收與開發的應用力度。
(4)重視住宅樓宇外觀設計住宅樓宇外觀設計一定要協調周邊環境,近馬路的住宅不宜設置面向路面的外飄陽臺,控制各家各戶自建飄出式的各類防盜網,小區與小區間的樓房景觀要盡量協調。
三、何謂生態住宅
生態住宅是運用生態學原理和遵循生態平衡及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即綜合系統效率最優原則,設計、組織建筑內外空間中的各種物質因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筑系統內有秩序地循環轉換,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污染,生態平衡的建筑環境。這里的環境不僅涉及住宅區的自然環境,如空氣、水體、土地、綠化、動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區的人文環境、經濟系統和社會環境。培育生態住宅概念主要是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在住宅建設與發展中始終以生態問題為中心,在環保、綠化、安居、道路管網等方面進行系統規劃與管理,使住宅區生態環境處于良性循環狀態之中。
四、走進生態住宅在熱熱鬧鬧的京城房地產市場中,"生態住宅"、"綠色住宅"、"可持續發展的住宅"如同一個個令人欣喜的跳動音符,給普通百姓帶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遐想。也成為發展商推廣項目的最新賣點。其實生態住宅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兒。從70年代初的全球性能源危機以來,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和生態住宅已經歷了近30年的不斷發展。專家認為,生態住宅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為指導,意在尋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即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來創造一個有利于人們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同時又要控制對于自然資源的使用,實現向自然索取與回報之間的平衡。生態住宅的特征概括起來有四點,即舒適、健康、高效和美觀。追求舒適和健康是生態住宅的基礎;追求高效是生態住宅的核心內容;追求美觀是生態住宅與大自然相和諧的完美境界。據介紹,我國在生態住宅方面起步較晚,但近來卻很受重視。
有幾個主要原因,一是國家將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和科教興國戰略并列的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的兩大基本戰略,因此各級政府對此都非常重視;二是住宅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我國發展迅速,而其對能源供應和環境保護也造成巨大壓力,需要解決的問題多,并且迫在眉睫;第三,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使得住宅最終走入市場,而新的市場機制使得生態住宅可以通過市場競爭而不斷擴大影響,從而促進和引導住宅產業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最后,隨著人們節能意識、環保意識的增強,供暖系統計量收費制度改革使得住戶經濟利益與能耗直接掛鉤等,人們更加全面地關注居住環境,消費者對更高層次健康舒適住宅的要求與日俱增,這也促進了生態住宅與住宅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與探索。正是基于以上幾點原因,住宅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得到了政府、房地產開發商、住宅消費者和科研機構的重視。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