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商業空間設計和氛圍營造技巧
一、體驗式商業空間組合模式
體驗性場所的塑造與其開發模式、空間組合方式等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根據調研,目前體驗式商業的空間組合方式,大致可以分為“集中式”、 “內街式”、“街區式”三種空間模式。
1、“集中式”空間模式
“集中式”空間模式是以某組織各部分功能空間。建筑體量集中,中庭作為其主導空間,在形式上有別于其他功能空間而成為主導空間,其他功能空間則圍繞中庭布置?!凹惺健笨臻g模式一般因用地面積緊張而采取的一種緊湊型布局方式。根據核心空間的數量可以分為單核式與多核式。如德國柏林拉斐特購物中心就是一個多核式的購物中心。根據核心空間的位置可以分為:中庭式和中空大堂式。
?。?)根據核心空間的數量劃分
?。?)按照其主體空間的不同劃分
“集中式”購物中心按照其主體空間的不同,大致可分為集中式中庭和集中式空中大堂兩類,在購物中心體驗性設計的過程中,中庭和空中大堂無疑成為體驗設計的最佳場所,是能夠吸引消費人流,令人產生愉悅感和情感共鳴的最佳場所。根據其位置及空間圍合度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體驗式中庭
體驗式消費文化下的人們對中庭空間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消費者已不再滿足單一消費的活動場所,而是希望能夠在中庭這個傳統的商業空間中得到全新的體驗,能夠獲得對自身生存方式、身份地位、社會形象的認同感。因此,體驗式中庭已成為集中型的體驗式商業的核心空間,是吸引消費者前來購物消費的主導因素。
體驗式空中大堂
有別于體驗式中庭,體驗式空中大堂并不是完整的“庭”空間,它不再按照平面來布置核心空間,而把幾個核心空間采用豎向分布,形成大大小小的空中大堂,如香港?朗豪坊空中大堂。它與邊庭的形式結合,有效地解決了傳統中庭在高層商業中容易產生的各樓層采光不均的問題,還可以最大限度引入城市風光,一掃大多數購物中心封閉、沉悶的空間印象,通過塑造與眾不同的空間特色給人以新奇的體驗。
香港朗豪坊空中大堂
2、“內街式”空間模式
“內街式”空間開發模式是采用一條或者幾條內街將各類空間串聯在一起的空間模式,是現代購物中心最主流的形式。內街空間與節點空間的組合,形成豐富的空間形態,它們在功能上不僅起著聚集和疏導人流、組織水平和垂直交通的作用,同時還精心布置了怡人的景觀環境和娛樂休閑設施,為消費者營造了一個娛樂、休閑、交往的場所。是購物中心“體驗式消費”精神的最集中體現。
根據內街空間的空間形態,可將"內街式"購物中心分為以下幾類:
?。?)線型內街空間
線型空間是指購物中心的公共空間呈流線型,通過一條主要的商業步行街來串聯各個商業子空間,使之具有連續性,如阿爾卡拉?馬格納購物中心。線性空間也能為人們的購物,休閑行為提供了一個活動場所。雖然線性空間模式的購物中心走向明確而有連續性,但是這種形式的流線比較單一,公共空間缺乏趣味性,如北京東方廣場。
北京東方廣場直線型平面
?。?)點線結合型內街空間
指線型空間與節點空間串聯,在純粹的線型空間中植入“中庭”使之成為空間節點。各商業子空間的排列路徑是由一個節點空間(中庭或中心廣場)向一個方向或幾個方向延伸出去,同時使整個公共空間增強應有的序列感,使空間的層次更加豐富,如上海正大廣場。
北京東方廣場直線型平面
?。?)立體型內街空間
立體型內街空間是指步行街空間與多個節點空間通過多層次立體復合而產生的公共空間,如日本博多水城,它通過架空、凹入、穿插等建筑空間形式變化,被設計成不同主次序列的內街空間。
立體型內街空間承載著更多不同功能和形式的空間,如軌道交通轉換空間、出入口大堂、庭院空間、邊挺空間、內廣場等,這些不同功能和形式的空間通過步行街串聯,形成立體化內街空間系統。
隨著空間層次的轉移,立體型內街空間還可以由植物,水體,雕塑,廊道,小品,路徑及地坪標高的變化等景觀要素來界定空間。立體型內街空間的可塑性強,形式自由,靈活多變。因而這種空間形式十分豐富多樣。
3、“街區式”空間模式
由于人們保護意識的增強,商業街區的改造更加關注人的需求??臻g形態也變得更加豐富。入口廣場的設置、街巷空間的變化、中心廣場的營造、過街天橋的穿插等,使得“街區式”商業空間更加人性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前來體驗。
街區式”空間模式的商業業態也具有復合型,將購物、餐飲、娛樂等功能分別布置在各個單體建筑中,并通過街巷空間進行連接和組織空間序列。其公共空間主要有街巷空間和廣場空間,在這些公共空間中,常常舉行各種娛樂休閑活動,如商品展示、藝術展覽、節日慶典、游戲娛樂等,因此,“街區式”空間模式的公共空間更具有一定的城市功能,成為城市活動中心。 “街區式”空間模式根據其主導空間的不同,可分為街道主導式、廣場主導式兩種:
街道主導式:街道主導式的街區式購物中心,購物空間以街巷的形式出現,整體空間形態呈現線形主軸與副軸交錯模式,即空間主體為一條主要的街道直線形軸線貫穿,與其交錯存在若干條直線形副軸街道的空間形態
廣場主導式:廣場主導式的街區式購物中心,整體空間形態呈現放射狀模式,其核心空間是商業廣場,通過商業廣場聯系若干條放射狀步行街,商業廣場成為整體空間的主體
二、體驗式商業空間設計手法
1、多首層設計,擴大商業聚攏人流功能
投資者與消費者最關注的是首層鋪面。多首層設計是指通過緩坡、扶梯等建筑交通元素的布局應用,將一層與二層甚至三層步行街自然貫通起來,將將人在一、二層等之間傳統的垂直動線轉換為自然起伏的曲線,達到兩個甚至三個首層的效果,擴大步行街聚攏人流的功能。商街在不同空間上回轉,將人的動線曲折化、情趣化,為以后延長消費人群的停留時間創造條件。成為商鋪可隨時捕捉的商機。
多首層設計
2、情趣化街面,加強人流和商業物業間良性互動
目前世界成功的體驗式商業模式開發經驗表明,為了獲得預期的滿足感和驚奇感,理想的購物娛樂大街應該是9-15米寬,而且有彎道。此外,如果街道超過60米長,寬度方面就應該有所變化,以避免視覺上的單調。拐彎的街道可以強化行人的體驗與好奇心。同時為充分營造商業步行街氛圍,還應在每個路口建筑物裙樓問設置天橋連通,不僅讓行人更方便、安全,還可加強人流和商業物業之間的良性互動。
3、注重環境塑造,建造有故事的廣場
就體驗式商業空間而言,廣場的特色大多源于環境的塑造,環境能為來訪者創造一種地方感,為商戶創造一種存在感,同時也能為顧客創造
一種溫馨的歸宿感。國外大量成功案例表明:有經驗的開發商會使用一整套共同的設計詞匯來塑造地方特色,創造出一種能夠支持和吸引商戶個體形象的地方感翻。如廣場上修復的教堂,中央噴泉以及公共大臺階等。
澳大利亞米拉杜爾Langtree購物中心露天廣場
用建筑的方式解釋“廣場”的過程就是對消費理念的一次深度解析,廣場不一定是臨著大路的,如長安街;“青島?十五街”就是通過建筑來實現商業街的體系化和多層次化,這樣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使消費者逗留最長可能的商業步行街。
4、互動式的路線,延長顧客逗留時間
體驗式商業不同于傳統商業中心的那種平鋪直敘的商戶構造,它更需要靜心的規劃和定制化,以滿足日間和晚間活動的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成功體驗式商業中心的空間布局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街道式空間可將一系列令人怦然心動的專賣店組織起來,強化日間購物活動,零售店的設計也構成了街景的一部分,它把街上的客人吸引到各種零售環境造就的體驗空間中。
泰國Siam Paragon購物中心街道式空間
體驗式商業步行街,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的,都要做到妙趣橫生,它們是真正只有行人通行的步行街。誠然,寬闊的街道成就了體驗式商業模式的成功,如巴黎的香榭麗大街、紐約的第五大道,芝加哥的北密西根大街等,都是著名的例子。
三、體驗式商業空間氛圍營造技巧
購物中心的空間構成要素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界面要素、景觀要素、光色要素和傳媒要素。它們都是營造體驗性場所的重要組成元素,起著烘托環境、催化體驗的積極作用。在購物中心的體驗性設計過程中,必須將各種要素整合起來,圍繞同一特定的主題共同營造體驗性場所。
1、界面要素
水平界面
地面的鋪裝設計能夠增強人們的視覺效果,引導人們的視線和流線,使得體驗具有更強的連續性。特殊處理的地面鋪裝還能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增加空間的趣味性。此外,通過高差的變化形成的下沉式、地臺式的立體空間,能夠更清晰地限定空間,形成更豐富的空間層次,聚集更多的人氣,營造更豐富的空間體驗
垂直界面
包括墻面、柱廊、玻璃隔斷等。垂直界面對購物中心主題的表現、空間的序列、體驗的營造都有重要影響。由于消費者的購物時,視線范圍內出現最多的就是垂直界面,因此,垂直界面的風格和色彩的表達,是營造主題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次,它還是可以成為品牌的展示區,購物中心中的大多數商鋪的采用玻璃隔斷來展示商品
瑞典Emporia購物中心雙曲面“視覺缺口”
2、景觀要素
綠化景觀
綠化景觀的引入是營造體驗性購物空間環境的重要因素,精心設計的綠化景觀起到劃分空間、打造宜人尺度、調節微氣候、凈化空氣的作用
水體景觀
分為自然水體和人工水體。人工水體則是購物中心景觀元素中最活躍的一種,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還可以結合綠化、雕塑、小品、茶座等共同活躍商業空間環境
景觀小品
景觀小品除了表現主題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激發人們的審美體驗和情感體驗
陳設
是營造空間環境的點綴元素,陳設的特色化設計可以呼應購物中心主題,刺激購物動機
美國鹽湖城“城市溪流中心”購物中心景觀設計
3、光色要素
光色要素包括燈光、燈飾、環境配色。它是對消費者視覺感官的刺激,具有烘托商業氣氛、豐富空間層次、提高環境品質的積極作用。光環境的設計分為自然采光和人工采光兩種,色彩是被很多設計師們稱作“最經濟的奢侈品”,因為色彩的合理運用能夠為購物中心的整體效果增加20%。
購物中心色彩對比
人們感受外界環境的主要手段是依靠視覺,因此視覺的體驗能夠直接打動人心。舒適的色彩搭配能夠帶給人們愉悅的感受。色彩的表達是個性化的,不同顏色可以帶給人們不同的情感體驗。紅色給人以熱情、活躍、喜慶的心理感受,讓人們聯系到節日的喜悅。
4、傳媒要素
傳媒要素指的是電子屏幕、標識、平面廣告等。它們都是用來傳遞信息的,也是購物中心空間環境所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精心設計的商業標識系統,通過文字和圖形來傳遞信息、指示方向、引導消費人流。
香港朗豪坊電子天幕
商業標識系統的特色化設計,也對購物中心主題的體現有積極作用,帶給消費者審美體驗。電子媒體的使用,使得信息的傳遞更加直觀、清晰、富有感染力,對營造特色體驗也有著不容忽視作用。例如香港朗豪坊的電子天幕能夠時刻變換春夏秋冬。
篇2:小戶型建筑空間設計
小戶型建筑空間設計
在小戶型空間內,應充斥著小就是多,精簡卻不缺少,完全生活空間體驗等內涵。小戶型雖然面積小,但卻反映了我們所處時代的特有生活方式.注定與其它現代生活的簡約元素相結合,反映現代生活元素,移動PC、移動電話、清淡食物或先進視頻系統,使用它們可節省時間,并更好地描述大城市中的生活狀態.讓客戶在展示空間里感受到關愛、細心、周到的生活體驗,以此使"基圍蝦"戰略得以盡情發揮。
1) 戶內空間
盡可能使用多種設計手段,豐富小戶型空間,使其看起來寬敞、實用。在購買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讓客戶覺得只是花費了不多的費用,就已得到完整的生活空間。
模塊公寓:利用活動鑲板墻,劃分各功能空間。 使各功能模塊在狹小的空間內有序地組合。多個儲物柜的設置,為其各空間靈活的拆合提供了方便性。
切割空間:利用樓層的高度3.4~3.6m,較一般樓層2.8~3m高的特點,劃出部分空間用以其它用途。(如:城市3.6米公寓)
迷你小復式:一種閣樓文化Lofts的復興。在較小的平面內,通過輕巧的樓梯,將動靜空間徹底的劃分開,加強了臥室的私密性,豐富了室內空間。(閣樓的層高在1.95~2.15米內。)
(廣州某樓盤,該區內的平均樓價為5000元/平米,該樓盤通過迷你小復式贈送二樓面積實現了6500元/平米的價格,利潤豐厚。)
對于起到豐富室內空間,并增加附加價值的部位,按其對小戶型物業可起到價值最大化來排序為:
閣樓--夾層--落地凸窗--凸窗臺--露臺--入戶花園
?。ò凑崭剿偷拿娣e,為可用面積為原則。入戶花園對于小戶型而言實屬奢侈品,慎用。)
2) 公共空間
a) 入戶大堂、電梯廳
i. 投資型
商用的小戶型與寫字樓的用途非常相似,提供可辦公的價值。寫字樓非常注重大堂的設計。因此,商用小戶型對此也較一般性住宅的要求高。入戶大堂及首層電梯廳應盡可能參照乙級寫字樓的標準設計,以滿足客戶對其商用的需求,并以此提升整棟物業的形象。電梯的數量、選型及控制系統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需較一般住宅標準高
ii. 居住型
對于生活配套設施齊全,處于城市CBD輻射區的小戶型??蛻魜碓粗饕猿鞘芯⒁唤M為主,其入戶大堂及電梯廳的設計需迎合其實用、耐用性,但同時具有個性及創意的需求。并能充分展示小戶型生活的品味,且更進一步的表現出對城市精英價值、地位的認同與尊重。這將有利于拉大與傳統公寓的檔次,提升物業形象。
b) 共享社區配套空間
i. 商用小戶型
商務會所_提供小型會議廳;健身室;短期倉庫;便利店;商務服務中心。
ii. 居住小戶型
小型球場;泛會所_健身房、乒乓球、桌球、棋牌室、書報室;休閑座椅;便利店。對于擁有大社區的小戶型,建議可加入一些提高生活品味的設施。如小型燒烤場,小型影視廳、露天咖啡座、清吧、雪糕屋等。
篇3:商業建筑中庭空間設計
商業建筑中庭空間的設計
序、商業環境開放空間—中庭
商業活動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通常與購物、休閑、餐飲、娛樂緊密相連,構成了城市活力的源泉。大型商業建筑是指能滿足購物者各種消費需求的多功能性、集聚性、綜合性購物環境。商業環境中的開放空間是非營業性的,室內開放空間是引進各種文化主題的藝術共享空間,同時也作為室內人流交通樞紐,中庭空間起到交通疏散、環境景觀、信息交換等作用。
1、中庭空間的概念及歷史
中庭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古代庭院。中庭是指建筑物之內或之間的有頂的多層空間,以用作為到達與流通的集中點。中庭最先見于古羅馬時代,由建筑物圍起一個院子,有時也采用柱廊式墻體圍合,作為公共活動空間。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人們在露天的中庭加上有玻璃的頂蓋,成為室內型公共空間。
中國的古建筑民居中四合院采用天井采光,又能夠達到通風的目的,天井的尺度與功能和中庭十分相似,可以說是中國建筑史的中庭空間雛形。
2 、消費心理對中庭空間的影響
對于大型商場,中庭的出現使交通組著得以很好的實現,形成明確的空間中心。在大型商場中顧客會在連續的柜臺和貨架之間產生疲勞。而中庭可以為人們提供空間記憶坐標,具有安定感和放松感,使購物充滿樂趣。消費心理對于中庭空間設計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2.1適宜的尺度
擁擠是心理壓力的來源,適當的距離使人有安全感,覺得舒適和自由??臻g過大會使商業氣氛蕭條,缺乏親切感,空曠不熱烈。把握好公共空間與建筑整體的比例關系,并考慮其親切宜人的尺度是很重要的。
2.2 開放性與私密性
獨立性的購物空間與開放性的中庭空間穿插結合,使得購物流線更豐富多樣化。利用自動扶梯在中庭的作用,產生變化的空間效果及交流空間。并考慮顧客停留,交談等私密性要求,利用空間限定,裝飾,圍和,遮擋等手法,滿足人們在中庭逗留交流的需求。
2.3景觀及商業活動
運用景觀綠化來吸引人們的目光與腳步,使得中庭更具大自然的氣息,形成城市的微氣候。而商業活動的策劃更可以引發人們的參與,比如鋼琴的演奏、文藝表演與商品展示等,與購物活動產生更豐富交流。
2.4停留的設施
座椅、餐飲或者兒童游樂的措施使人們愿意長時間停留。讓人有歸屬感,享受購物與交往的樂趣,對刺激消費很有幫助。
3、中庭的形態構成
中庭是人們休息、觀賞和交往的空間,形成一個多元化的交往場所。中庭在尺度、形態、內容等各個方面也與傳統的室內空間概念不同。
中庭從形態上劃分主要有以下幾種,它們在空間、使用功能與視覺效果上各具特點。在大型商業建筑中,一個中庭往往兼具備幾種空間特色,它們在商業中以變化的空間特質以及巨大的玻璃頂棚將室內開放空間變成具有休閑情調的購物天堂。
3.1 內院式
大型商業建筑內部寬大的直通玻璃采光頂的內院,是典型的一種中庭形式。各層營業空間向中庭敞開,并且將扶梯式自動扶梯作為垂直交通,形成交通樞紐。例如上海著名的港匯廣場,其中庭空間貫通五層,顧客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層營業廳,并且在中庭設置了噴水、展覽、氣球和綠化等形成極具商業活力的空間。
3.2 外庭式
外庭式是指兩幢或者幾幢建筑間相聯系的中庭形式,以玻璃采光頂和圍護結構將建筑空間限定,空間高大而且通透,使人有種身處室外的感覺,為市民提供一個良好的氣候環境。其空間的巨大,形成了游憩、娛樂、餐飲、交往等活動的公共場所,同時適合演出、展示、表演等商業活動。上海南京路的百聯廣場連接兩棟建筑中間的六層高拱形共享挑空空間是其廣場室外空間的延展,這個空間盡力創造豐富的城市生活。
3.3沿街式
沿街中廳是指在公共空間置于購物中心一側,并且通常有大面積玻璃櫥窗向外部展示的中庭,有利于提高內部銷售空間的開放性。而中庭中向各層開放的走廊可以設計成層層后退式,采光好,親近室外,可以引進大自然的景觀設計,使人置身中庭好像處在室外園林。
3.4 頂部采光頂式
當中庭在商業建筑頂部數層作為一片獨立休息的陽光空中庭院,這種空中商業街可以消除高層與地面的隔絕感。這種中庭給人一種空間開朗,陽光的愉悅。
3.5 線狀式
線狀中庭通過色彩繽紛的廣告、店面、采光頂棚,營造出豐富、熱鬧的商業氣氛,創造一種深邃縱深感空間并誘發人走向其盡端的心理。上海的國金中心中間是雙層中庭,上空則是高聳的玻璃拱廊。每層開放走廊上都種植景觀,垂掛在走廊外,從中庭下看上去是一片生機,這個中庭如同一條熱鬧非凡的全天候商業內街,連接著兩端的商業綜合體。
3.6 獨立式
獨立中庭是指空間與其它部分相對獨立,在處理上用相對獨特的設計手法使自身空間得到加強。例如數條商業步行街交匯,周圍多家店鋪、挑空平臺等環繞,強調了中庭空間的向心感,通過對稱性的階梯布局以及向心性的地面鋪裝強調自身空間。
4 、中庭的發展趨勢
商業建筑的魅力在于娛樂性,選擇性,空間舒適。中庭在購物環境中體現公共性、舒適性和文化性。商業廣告、餐飲娛樂、文化展示等商業形式也加入進來,愈來愈密切與購物在一起,形成獨特的城市文化。中庭空間在這個過程中,呈現出了幾種發展趨向:
4.1餐飲化
在大城市中,大型商業建筑中基本都結合了餐飲。而中庭中設置咖啡座、冷熱飲茶座等,甚至設有獨特的餐飲廣場、特色餐廳,為購物的人提供了便捷。
4.2 娛樂化
購物中心中都結合了電影院、表演場所、娛樂設施等,購物環境呈現了購物和多種娛樂的結合。中庭仿佛是一個游樂場,也有一些開放空間內容包括了溜冰場和游泳池的。
4.3 展示演藝化
汽車展示、時裝表演等在購物中心中庭中已經非常普遍。這樣的形式使營銷變得引人入勝,而這種演藝是消費者能免費享受到的。
4.4 信息化
中庭中巨大的LED屏幕傳遞著各種信息,中庭成為一個大的展覽空間,人們可以在這里了解從世界大事到天氣預報以及商品價格的各種信息。
4.5 社區化
大型商業建筑的室內開放空間已經成為市民重要的交流場所,包含了各種不同的社交活動,配備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設施,使市民可以便捷地解決社區的日常生活需要。
5 、中庭設計要點
商業中庭是整個商業建筑的焦點與精華,它具有以下的設計要點:
5.1 功能特點
商業中庭功能從單純的買賣商品發展為多功能組合,主要體現為商業行為和購物空間的組織;城市居民
休閑娛樂場所;商業展示功能;調節室內微氣候環境。5.2 空間特性
商業中庭具有景觀化,信息化,設施化,自然化特性。
5.3 空間形態
商業中庭按可分為幾何形態的中庭,非幾何形態的中庭。中庭,側庭,夾庭。單核中庭,多核中庭;完全排斥自然光的中庭,充分接納自然光的中庭。 5.4 平面設計
商業建筑中庭的平面不僅受到城市道路、基地情況、周圍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而且直接由商業建筑本身的布局所決定。其平面形式可分為導向式平面,自由式平面,聚心式平面、單核式平面、多核式平面等。
結語
現代購物環境的室內開放空間是商業建筑設計中至關重要的焦點。進入二十一世紀,商業建筑的開發,設計理念、管理模式等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商業建筑不再以商品零售的簡單模式存在,它必須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以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商業中庭的出現,給商業建筑的綜合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理查·薩克森.中庭建筑開發與設計.戴復東、吳廬生譯.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0.
[2] 曾堅等.現代商業建筑的規劃和設計.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 [3] 劉力.商業建筑.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 韓放等.商業購物空間設計與務實.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5] 蘆原義信.外部空間設計.尹培桐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6] 凱文·林奇.城市意象.項秉仁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