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公共空間設計:首層公共空間
1首層公共空間
1.1首層住戶大堂入口:
1.1.1入口平臺深度宜≥2100mm;
1.1.2室外臺階寬度宜取350mm;
1.1.3七層及以上須設置無障礙坡道;無障礙坡度設在一側,不影響出入口流線與住戶使用功能;坡道凈寬應≥1.2m,坡度為1∶12。
1.1.4大堂門廊處室外地面標高為 -0.3 m;
1.1.5入口門廊處不設欄桿。
1.2住宅與附屬公共用房的出入口應分開布置。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陽臺、外廊及開敞樓梯平臺的下部時,應采取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安全措施。出入口雨蓬要求突出陽臺800mm以上。
1.3首層大堂地彈簧門門扇寬:2000mm。
1.4高層住宅首層大堂應與首層電梯廳直接連通,禁止從首層大堂經過道拐彎進入首層電梯廳;必要時,可犧牲局部戶型,減少住宅面積,改作首層大堂。
1.5住宅首層大堂空調設置標準:
1.5.1住宅首層大堂設置空調的范圍:超豪華戶型及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地區的豪華戶型。
1.5.2空調的采用形式:小型中央空調。
1.5.3室外機的擺放要求:
(1)優先擺放于豎向百頁或開口天井內;
(2)其次擺放于住宅裙樓頂隱蔽處;
(3)同時不應對鄰近住宅產生較大干擾和影響。
1.5.4首層大堂需預留小型中央空調負荷,其控制開關設在燈具開關附近。
1.6高層住宅大堂面積宜≥30平方米。
1.7高層大堂長、寬宜≥5000mm,所有在大堂頂部通過的設備管要盡量靠墻600mm以內及板底下400mm以內完成。
1.8大堂內無凸柱,頂部梁不得穿越大堂,以保持大堂空間完整;特殊情況須設梁時,可允許設梁,但梁高不得大于450mm。
1.9大堂入電梯間的走廊及門洞寬度≥1800mm,高度≥2400mm;
1.10大堂入口處間墻及大門統一由裝修設計。
1.11信報箱位置:超豪華戶型:大堂設信報箱間;豪華戶型:設置在大堂內,并保證大堂和走道的凈寬,有條件的考慮設信報箱間。
1.12首層住戶大堂兩側、電梯間電梯門正對的墻面要預留裝修專業做造型處理。
1.13住宅首層大堂電梯前室均設置液晶電視屏,具體設計原則如下:
1.13.1單梯時:液晶電視屏具體位置優先設置在電梯門附近。
1.13.2雙梯并聯時:液晶電視屏設置于電梯廳兩電梯門的間墻處,召喚箱按鈕上方。
1.13.3土建預留電源、電視信號暗裝底盒各一個,兩盒水平并排安裝,底邊距離地面(建筑完成面)1900mm,中心線與電視屏中心線重合,底盒外加白蓋板,蓋板面開孔出線。
1.14 首層住戶大堂外可視對講主機為立柱式,優先設置在大堂門右側。超豪華戶型的工人入口對講機為掛壁式。
1.15 首層大堂設備(水、電)管井門均選用隱型防火門,消火栓門為隱型門。
1.16 消防電梯集水井有條件的設于樓梯間。
篇2:住宅公共空間設計:首層公共空間
住宅公共空間設計:首層公共空間
1首層公共空間
1.1首層住戶大堂入口:
1.1.1入口平臺深度宜≥2100mm;
1.1.2室外臺階寬度宜取350mm;
1.1.3七層及以上須設置無障礙坡道;無障礙坡度設在一側,不影響出入口流線與住戶使用功能;坡道凈寬應≥1.2m,坡度為1∶12。
1.1.4大堂門廊處室外地面標高為 -0.3 m;
1.1.5入口門廊處不設欄桿。
1.2住宅與附屬公共用房的出入口應分開布置。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陽臺、外廊及開敞樓梯平臺的下部時,應采取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安全措施。出入口雨蓬要求突出陽臺800mm以上。
1.3首層大堂地彈簧門門扇寬:2000mm。
1.4高層住宅首層大堂應與首層電梯廳直接連通,禁止從首層大堂經過道拐彎進入首層電梯廳;必要時,可犧牲局部戶型,減少住宅面積,改作首層大堂。
1.5住宅首層大堂空調設置標準:
1.5.1住宅首層大堂設置空調的范圍:超豪華戶型及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地區的豪華戶型。
1.5.2空調的采用形式:小型中央空調。
1.5.3室外機的擺放要求:
(1)優先擺放于豎向百頁或開口天井內;
(2)其次擺放于住宅裙樓頂隱蔽處;
(3)同時不應對鄰近住宅產生較大干擾和影響。
1.5.4首層大堂需預留小型中央空調負荷,其控制開關設在燈具開關附近。
1.6高層住宅大堂面積宜≥30平方米。
1.7高層大堂長、寬宜≥5000mm,所有在大堂頂部通過的設備管要盡量靠墻600mm以內及板底下400mm以內完成。
1.8大堂內無凸柱,頂部梁不得穿越大堂,以保持大堂空間完整;特殊情況須設梁時,可允許設梁,但梁高不得大于450mm。
1.9大堂入電梯間的走廊及門洞寬度≥1800mm,高度≥2400mm;
1.10大堂入口處間墻及大門統一由裝修設計。
1.11信報箱位置:超豪華戶型:大堂設信報箱間;豪華戶型:設置在大堂內,并保證大堂和走道的凈寬,有條件的考慮設信報箱間。
1.12首層住戶大堂兩側、電梯間電梯門正對的墻面要預留裝修專業做造型處理。
1.13住宅首層大堂電梯前室均設置液晶電視屏,具體設計原則如下:
1.13.1單梯時:液晶電視屏具體位置優先設置在電梯門附近。
1.13.2雙梯并聯時:液晶電視屏設置于電梯廳兩電梯門的間墻處,召喚箱按鈕上方。
1.13.3土建預留電源、電視信號暗裝底盒各一個,兩盒水平并排安裝,底邊距離地面(建筑完成面)1900mm,中心線與電視屏中心線重合,底盒外加白蓋板,蓋板面開孔出線。
1.14 首層住戶大堂外可視對講主機為立柱式,優先設置在大堂門右側。超豪華戶型的工人入口對講機為掛壁式。
1.15 首層大堂設備(水、電)管井門均選用隱型防火門,消火栓門為隱型門。
1.16 消防電梯集水井有條件的設于樓梯間。
篇3:企業服務傳遞系統的設計
企業服務傳遞系統的設計
1.服務傳遞系統的構成
服務傳遞系統是指服務企業將服務從后臺傳遞至前臺并提供給客戶的綜合系統,其內涵是服務企業的運作和管理過程。服務傳遞系統通常由兩部分構成:
(1)硬件要素。包括服務空間的布局、環境、服務的設施設備、專業工具等。
(2)軟件要素。包括服務流程、員工培訓、服務過程中員工的職責、授權等。
2.服務傳遞系統的設計方法
設計服務傳遞系統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工業化方法。這種方法一般應用在技術相對密集、標準化程度高、大規模的服務性行業,如餐飲、零售業、銀行、酒店、航空等。運用這種方法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建立明確的勞動分工,使服務人員的行為規范化、服務程序標準化;盡量運用新技術、新設備來取代個人勞動。
(2)客戶化方法。這種方法需要充分考慮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使系統為客戶提供一種非標準化的、差異化的服務。一般來說,客戶在其中的參與程度較高,所需使用的服務技術也較復雜、不規范。采用客戶化方法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把握客戶的需求偏好和心理特點;引導客戶在服務過程中的參與;給予現場服務人員足夠的授權以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
(3)技術核分離方法。對于某些服務行業來說,可以將其服務傳遞系統分為高接觸部分和低接觸部分,即前臺服務和后臺服務。
這種方法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前臺運作和后臺運作之間的銜接;與客戶接觸程度的區分和兩種方法的結合使用;新技術的利用及其導致的前后臺區分的變化。
3.設計服務傳遞系統的基本步驟
(1)確認服務過程,確定服務的輸入、流程與產出。
(2)描繪服務藍圖,劃分步驟。
(3)識別容易失誤的環節。找出服務過程中可能由于人員、設備以及其他原因容易出現失誤的環節,以便進行監測、控制和修正。
(4)建立時間標準。依據客戶所能接受的標準確定每個環節的時間標準。
(5)分析成本收益。對每一環節以及整個服務系統的成本與收益進行分析,并加以改進,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