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愛家鄉、愛自然、愛勞動、守紀律、講文明”的好品質。拓寬視野,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資源,現決定建立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具體方案如下:
一、基地選擇的原則
1、針對性。桃源縣可利用的校外教育資源較多。但我們要分析我校學生的特點,要針對校內教育的缺陷,有針對性地選擇校外教育基地,以達到校內外教育互補的效果。
2、有效性。學校的教育時間很有限,校外教育要講究效益,不能只是搞形式,要講究實效。
3、完整性?;I建的校外教育基地要有比較完善的可供學生教育的條件,要做到人員、地點、資料、計劃四落實,落實的基地可隨時讓學生接受教育。
4、趣味性。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最佳動力。一般學生到校外活動,換一下環境,都有其好奇性,籌建的校外基地也要適合青少年的特性,不要太死板,太枯燥,教育形式要多樣化??梢宰屗麄児餐瑓⑴c教育過程,把他們外出活動的好奇性,轉化為學習受教育的積極性。以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5、安全性。校外教育基地必經在戶外,安全系數不可能象校內那么高,要選擇交通比較方便,危險性小的場所作為教育基地。
二、基地的選擇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及原則,我們選擇下列單位和場所作為我校的校外德育基地。
1、雙龍山革命烈士墓。
2、桃花源風景區。
3、桃源特教學校。
三、基地建設
1、每個基地落實專人負責,聘請校外輔導員。
校外輔導員名單如下:
雙龍山革命烈士墓:z聯系電話:****
桃花源風景區:z聯系電話:***
桃源特教學校:z聯系電話:****
2、這些校外輔導員負責建立基地資料(包括單位發展史、發展規劃、單位新貌、典型人物事例等),創建教育窗口,制訂教育計劃,接納學生進行輔導教育。
四、具體安排
1、每年清明節去祭掃烈士墓,緬懷烈士事跡,激發學生繼承先烈遺志,做新世紀接班人。經常組織團隊員到陵園搞好環境衛生、開展主題團隊活動、邀請老戰士為團隊員講述革命故事。
2、每年春季徒步去桃花源風景區,鍛煉學生意志,與綠色生命交朋友,激發學生愛大自然的情感。
3、我們每年都開展愛心捐款活動,組織學生代表到特教學??赐麣埣矁和?,向學生進行愛心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全學年九年級安排20課時,七、八年級安排40課時時間,接受校外德育基地的教育,進一步完善我校的德育教育網絡,進一步培養學生好品質,促使他們全面素質的提高。
昌文中學政教處
篇2:X學校校外德育基地活動方案
z學校校外德育基地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南,以“***”為準繩,以《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為依據,全面貫徹實施《小學德育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學習的理念,努力做到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知識,在實踐活動中熏陶道德情操,增長才干,提高素質。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探索新形勢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將良好的品德、習慣恰到好處地融入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
二、工作目標:
努力搭建起社會實踐活動的平臺,提升社會實踐活動在學校教育中所處的位置,通過活動使學生成為家里的好孩子、學校里的好學生、社會上的好少年,長大成為合格的公民。
三、活動安排:
1、為烈士掃墓
2、為敬老院打掃衛生
四、主要工作:
1.加強社會實踐教育,積極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2.精心組織實施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實際操作能力。
3.注重各學科滲透。把教學搬進社會大課堂,充分利用社會、家庭和自然資源的教育功能,使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融入社會大環境中去關注社會生活、生產和大自然,通過各種實踐方式,使課內與課外結合、學習與活動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五、活動要求:
1.精心組織安排。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同于平時的校內教育教學活動,為保證活動順利進行,成立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具體籌劃、設計、組織該項工作,明確人員分工,使學生都明確活動目的和要求,力求活動取得教育實效。
2.加強安全教育。班主任及配班老師在活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身體及各方面的狀況,如有意外情況發生請及時處理并與分管領導取得聯系。
3.三至六年級學生外出要穿校服、佩戴好紅領巾、胸卡?;顒訒r要相互幫助、遵守紀律、注意環保(每班各指派兩名紀檢小衛士、環保小衛士,專項負責),聽從老師的安排,不得擅自離開集體。
4.活動結束后,各班認真填寫活動記錄,并及時上交德育處。
七:基地活動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學校其他行政、各班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