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泰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年)

149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國辦函〔20**〕20號

  江蘇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于報請審批泰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經國務院批準,現通知如下:

  一、國務院原則同意《泰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泰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工貿港口城市?!犊傮w規劃》實施要深入貫徹*****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識、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統籌做好泰州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逐步把泰州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和諧宜居、生態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

  二、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639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加強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地區的規劃建設管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應當統籌考慮為周邊農村提供服務,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鎮,優化村鎮布局,加強對村鎮建設的指導,促進城鄉一體有序發展。優化快速路網體系,加強泰州與蘇南、蘇中、蘇北等城市的聯系,融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三、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12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25平方公里以內。要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關于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要根據泰州市資源、環境的實際條件以及《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空間布局,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邊界管控,促進城市緊湊布局。增強城市內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疏解區域過境交通,加強城市內外交通銜接。發展軌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做好停車場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堅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和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積極有序地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范圍,加強對各類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和預留。高度重視城市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重點防災設施的建設,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積極發展綠色建筑。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限期達到《總體規劃》提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目標。劃定城市藍線保護范圍,結合水域自然形態進行保護和整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城市。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范圍。要加強對古銀杏群落等森林公園以及生態防護林地、濕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并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六、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安排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將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區位布局和相關資金投入。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要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紫線管理要求,重點保護好漁行水村等歷史文化街區和人民海軍誕生地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要加強對重要地段建筑高度、體量和樣式的規劃引導和控制,做好城市整體設計,延續城市文脈,突出濱江水鄉古城的城市風貌特色。

  八、嚴格實施《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犊傮w規劃》是泰州市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要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泰州市各單位都要遵守有關法規及《總體規劃》,支持泰州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泰州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泰州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通知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你省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國務院辦公廳

  20**年2月10日

篇2: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辦法(2003)

  【地區】北京市

  【失效日期】

  【頒布單位】北京市

  【頒布日期】20**.08.04

  【時效性】有效

  【實施日期】20**.10.01

  【正文】

  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辦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29號

  《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辦法》已經20**年7月29日市人民政府第1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年10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長 王岐山

  二○○三年八月四日

  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本市城市建設檔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護和利用城市建設檔案,充分發揮城市建設檔案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建設檔案的形成、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管理。

  本辦法所稱城市建設檔案是指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紙、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記錄。

  第三條 本市的城市建設檔案事業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并保障其與城市建設需要相適應。

  第四條 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市城市建設檔案的監督和管理工作。

  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各分局(以下簡稱各分局)負責所轄區域內城市建設檔案的監督和管理工作。

  市和區、縣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城市建設檔案工作依法行使監督和指導職權。

  第五條 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負責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全市應當永久和長期保存的城市建設檔案,對城市建設檔案進行科學管理和利用。

  各分局城市建設檔案機構負責所轄區域內城市建設檔案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條 城市建設檔案工作人員應當忠于職守,遵紀守法,具備城市建設檔案專業知識,并按照規定取得崗位資格證書。

  第七條 建設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形成、編制、整理、歸檔城市建設檔案的實際情況,設置專門的檔案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管理人員,提供必要工作條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并收集齊全和安全保管本單位的城市建設檔案。

  第八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對本單位的城市建設檔案進行編制,并經市城市建設檔案館或者各分局城市建設檔案機構(以下統稱城市建設檔案館)檢驗合格后,方可移交。編制城市建設檔案確有困難的,可以委托檔案館編制。

  第九條 城市建設檔案館接收下列城市建設檔案:

  (一)城市建設專業管理部門形成的,包括規劃、勘測、設計、建設和市政、環衛、公用、園林、人民防空等業務管理和業務技術檔案。

  (二)建設工程檔案。

  (三)有關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文件及科學研究成果和城市建設基礎資料。

  第十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后6個月內,向城市建設檔案館移交齊全、準確的城市建設工程檔案原件。

  第十一條 本市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地下交通、人民防空等專業管理單位,應當每年向城市建設檔案館移交更改、報廢、漏測部分的地下管線現狀圖和資料。地下管線普查和補測補繪形成的檔案,應當在普查、補測、補繪結束后6個月內移交城市建設檔案館。

  第十二條 停建、緩建工程的建設工程檔案,由建設單位負責保管。

  建設單位被撤銷的,應當及時整理城市建設檔案,通知并移交城市建設檔案館保管。

  建筑物、構筑物產權變動時,原建筑物、構筑物產權人保存的城市建設檔案必須隨同產權一并移交給新的產權人保存,也可以在城市建設檔案館寄存。

  第十三條 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各分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應當告知建設單位向城市建設檔案館按時移交建設工程檔案。

  城市建設檔案館應當對建設單位城市建設檔案形成、編制、整理、歸檔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對國家和本市重點工程的城市建設工程檔案編制、整理、歸檔工作應當指派專人進行具體指導。

  第十四條 建設單位在組織竣工驗收前,應當提請城市建設檔案館對建設工程檔案進行預驗收。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在辦理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時,應當按照規定查驗建設

  工程檔案預驗收情況。

  第十五條 城市建設檔案館應當對接收進館的城市建設檔案實行科學規范管理,及時登記、整理,編制檢索工具。

  城市建設檔案館應當建立健全城市建設檔案保護的各項管理制度,配置適宜保管、利用城市建設檔案的專門庫房和必要設施,采用先進技術,防治有害物質,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確保檔案的完整與安全。對破損或者變質的檔案,應當及時搶救、修復。

  第十六條 城市建設檔案館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確定城市建設檔案保管期限以及應當保密的密級。

  城市建設檔案館應當定期對保管的檔案進行鑒定。對失去保存價值的檔案列出銷毀清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銷毀。禁止擅自銷毀檔案。

  對具有密級的城市建設檔案管理和利用,以及密級的變更和解密必須按照國家有關保密的法律和法規辦理。

  第十七條 城市建設檔案館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公布開放的城市建設檔案目錄。

  單位和個人持介紹信或者工作證、身份證等合法證明,可以利用已開放的城市建設檔案。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可以利用

  未開放的城市建設檔案。

  向城市建設檔案館移交、捐贈、委托保管城市建設檔案的單位和個人,對其檔案享有優先利用權,并可對其檔案不宜向社會開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意見,城市建設檔案館應當依法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第十八條 城市建設檔案館應當充分利用城市建設檔案信息資源,建立城市建設檔案資料信息庫、目錄庫,匯編城市建設檔案綜合信息,為社會提供城市建設基礎數據、城市建設信息咨詢和技術服務等。

  第十九條 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當查閱施工地點有關地下管線、設施等隱蔽工程檔案資料。

  地下管線、設施等隱蔽工程的建設單位應當及時移交齊全、準確的地下管線、設施等隱蔽工程檔案資料。未移交以及未按時移交工程檔案資料,或者移交工程檔案資料不齊全、不準確,致使其他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因無法查閱有關檔案資料或者查閱的檔案資料內容不準確造成施工破壞地下管線、設施等隱蔽工程的,地下管線、設施等隱蔽工程的建設單位應當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第二十條 城市建設檔案館應當加強城市建設檔案理論研究、宣傳教育和業務

  培訓工作,利用媒體、展覽等形式向社會開展愛國主義和國情、市情教育。

  第二十一條 建設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移交建設工程檔案的,由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各分局責令改正,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5%以上10%以下罰款。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20**年10月1日起施行。1983年6月14日市人民政府發布的《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篇3:北京市關于擴大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行政處罰權的通知

  發文日期: 20**-01-21

  發布單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

  發布文號: 京政發[20**]3號

  是否有效: 有效

  正文內容:

  京政發[20**]3號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擴大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行政處罰權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國發[20**]17號),為進一步加大對非法從事出租汽車、小公共汽車、人力三輪車和導游活動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更好地維護本市城市管理秩序,市政府決定,將本市部分行政機關相應的行政處罰職責劃轉,交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統一行使,其中包括:

  一、原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區、縣人力三輪車管理機構行使的對非法從事出租汽車(含旅游客運汽車)、小公共汽車和人力三輪車業務行為的行政處罰權。上述行政處罰職責劃轉后,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規定的與處罰權相配套的對車輛的行政強制措施,一并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行使。

  二、原由旅*政管理部門行使的對無導游證進行導游活動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本次職責劃轉的有關原則和工作要求,參照《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京政發[20**]24號)執行。今后新制定或者修改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中涉及對上述方面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權,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統一行使,市政府不再另行發文。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要做好職能劃轉的交接工作,自20**年3月1日起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正式行使對上述違法行為的處罰權。

  (府印)

  二○○四年一月二十一日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