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XX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實施辦法

547

  XX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教育中教育教學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研究,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在推進教育改革,指導教育實踐,提高教育質量等方面的作用,決定組織實施XX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

  第二條 XX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旨在搭建教育科學研究平臺,面向全省,組織廣大教育工作者開展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和綜合性的研究活動,著力打造研究精品。

  第三條 XX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注重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注重成果的社會價值和學術價值,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規范課題立項、中期管理和成果鑒定及優秀成果評選。

  第二章 組織

  第四條 XX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開展全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工作,制定研究規劃、課題實施辦法,發布年度課題指南,組織評審立項、成果鑒定、重大學術交流活動和重要科研成果的宣傳推廣工作。

  XX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管理部作為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管理部門,依據實施辦法對立項課題進行日常管理。

  組建XX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專家庫,課題專家庫成員參與并負責課題的立項評審、中期檢查和成果鑒定,提供學術指導和專業咨詢。

  第三章 選題

  第五條 XX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課題)以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為主要內容,加強理論研究、突出應用研究、注重實踐研究,體現地方特色。

  1.XX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在廣泛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發布研究規劃和課題指南,課題申報原則上應根據XX省教育研究課題指南選題,在相關領域內選擇、設計、申報研究課題。

  2.選題分為三類:學科類課題、綜合類課題和管理類課題。其中學科類課題包括中小學、學前教育、特殊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的各學科課程研究及教學研究;綜合類課題包括跨學科、跨領域或多學科整合等研究;管理類課題包括課程與教學管理、學校管理、校本教研、教育教學評價、綜合素質評價、教師評價、班主任工作等。

  3. XX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將選擇對全局性工作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重要學術意義的研究課題進行重點指導和扶持。

  第四章 申報

  第六條 XX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按年度實施,每年發布年度課題指南并組織課題的申報和評審工作。課題指南原則上每年2月份發布,4月底前申報,5月底前公布評審結果。原則上每年立項課題不超過100項。

  第七條 申請人應根據課題申報書的要求,認真填寫《XX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申報書。申請人所在單位應對課題負責人的政治表現、業務及學術能力等進行全面審核,承諾提供研究條件和承擔課題管理職責并簽署意見。

  第八條 課題實行“雙負責人制”。申請XX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的負責人應符合以下條件:

  1.課題負責人需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采用“雙負責人制”的,至少有一名負責人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且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完成過省市級以上課題并具有較高的研究質量。

  2.課題負責人必須是課題的主要研究者,能夠真正承擔和負責組織、指導課題的實施。不從事實質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請。

  3.課題負責人同期只能申報一個課題。已承擔的省教育研究課題必須按規定結題,未結題者不能申報新課題。

  第五章 評審

  第九條 立項評審由XX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遵循公平競爭、擇優立項、確保重點的原則,嚴格按照程序和標準進行立項評審。立項評審根據需要采用會議或網絡評審的形式。

  1.實行同行專家評審制。由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組成立項評審委員會,同行專家對課題申報材料進行評審,并提出立項建議,由評委會投票擬定立項課題。

  2.實行回避制度。當年申請課題或參與申報課題研究者,不得參加評審工作。

  3.參與評審的專家和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評審程序和評審標準及工作紀律,不得特別關照某項課題或變更評審結果,違反者將取消專家或工作人員資格,并公開通報批評。

  4.評審結果經公示、審批后,由XX省教育教育廳下達課題立項通知。

  第六章 管理

  第十條 XX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采取垂直管理的方式。

  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對立項課題直接管理,統一編制研究規劃,統一發布課題指南,統一組織立項評審,統一組織中期檢查,統一組織成果鑒定,統一宣傳推廣。

  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負責課題的具體管理。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為課題研究提供必要條件,采取切實措施加強對課題研究過程的檢查和督促,落實研究工作。

  課題組要做好課題自我管理。課題負責人負責落實各階段的具體工作,如: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與修改、課題組人員的任務分工、課題資料的收集整理、研究過程數據的整理分析、檢測工具的制定、課題成果的總結等工作。

  1.加強重點環節的管理。

  (1)課題負責人接到立項批準通知后,應進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計劃,在二個月內組織開題。

  (2)實行中期檢查制度。中期檢查內容包括:研究計劃落實情況、課題研究開展情況、階段性成果情況以及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困難和下一步工作的打算。中期檢查有問題的課題限期三個月內整改。

  (3)各課題組在研究過程中應加強管理,保存好過程性資料,總結提煉課題研究成果,按要求整理結題材料。課題組要及時將開題報告、實施方案、中期報告以及課題重要活動和重要階段成果等通過管理平臺報送省教科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管理部。

  2.建立重大事項報批、備案制度。

  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須由課題負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所在單位同意,報送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管理部審批:

  (1)變更課題負責人;

  (2)改變課題名稱;

  (3)對研究內容作重大調整;

  (4)變更課題管理單位;

  (5)課題完成時間延期(最多一年);

  (6)因故中止或撤銷課題。

  對未經批準,擅自進行上述變更的課題,將不予結題。

  課題重要活動和重要階段成果等亦要及時報送備案。

  3.嚴格學術規范和管理要求。

  立項課題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將撤銷課題,被撤銷課題的課題負責人三年無資格申報該項目。

  (1)以課題名義進行營利活動;

  (2)隨意變更課題名稱,或研究內容與批準的課題設計嚴重不符;

  (3)抄襲、剽竊他人成果,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弄虛作假;

  (4)鑒定未能通過,經修改后重新鑒定,仍未能通過;

  (5) 申報未獲立項或研究成果未通過鑒定的課題,不加修改或稍作修改,重新申報;

  (6) 課題組研究和管理不力,無特殊情況中止課題研究者;

  (7) 逾期未完成開題、中期檢查;逾期不提交延期申請,或延期到期仍不能完成。

  第七章 成果鑒定和結題

  第十一條 課題研究完成后,須進行成果鑒定,通過鑒定后予以驗收結題。

  課題組應按照立項申請時的總體設計和成果形式,按期完成研究任務。申請鑒定要求如下:

  1.課題研究成果至少需滿足以下要求中一項。(1)正式出版(如著作)的相關專著不少于10萬字(資料匯編不算);(2)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具有CN刊號)上發表相關論文不少于2篇(其中課題負責人任第一署名作者的不少于1篇) ;(3)研究報告被政府及有關部門采納并產生實際效果,或實踐成果已獲得教育主管部門肯定并在一定范圍內推廣應用。

  上述成果材料均應與課題直接相關且是課題研究時段內的成果,并有項目編號等標識。

  2.課題完成后,課題組應對研究工作全過程進行認真總結,撰寫研究總報告,研究總報告必須科學嚴謹、體例清晰、重點突出、語言規范,字數一般為8000-15000字。

  3.申請鑒定均須填寫《XX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成果鑒定書》(3份)(空白表格可在XX教育資源平臺下載);課題申報表(復印件1份);提供課題立項通知(復印件1份),紙質和電子的開題報告、中期報告、課題研究總報告及其相關材料(如出版的專著、發表的論文、成果影響證明材料)(3份)。

  第十二條 成果鑒定由XX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統一組織專家進行,原則上每年集中組織1—2次。

  1.成果鑒定實行專家評議制,由同行專家(3—5人)組成專家組進行鑒定。并建立鑒定專家負責制,鑒定專家須遵守客觀公正原則,對被鑒定成果的質量和水平做出全面、科學、客觀的評價,杜絕虛假鑒定、人情鑒定等不良現象,鑒定專家對自己所提出的評價意見負責。

  2.成果鑒定分現場鑒定、通訊鑒定、會議鑒定三種鑒定方式。一般采用通訊鑒定、會議鑒定。重點課題和少量課題根據研究性質及成果形式需要可采用現場鑒定。

  3.鑒定等次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鑒定結論為不合格的,須在限定期限內(一般為半年)完善研究或修改成果材料并申請第二次鑒定,第二次鑒定仍 “不合格”的課題,將作終止項目處理。

  4. 通過成果鑒定的課題,可辦理結題驗收,并由XX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頒發XX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結題證書。

  5.對獲得“優秀”鑒定等次并已產生良好效果的研究成果,省教科院將以多種方式予以宣傳、推廣。

  第十三條 XX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項目立項評審、成果鑒定及日常管理所需經費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承擔。課題申報及立項課題研究涉及的相關經費由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予以保障。

  第十四條 XX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每兩年進行一次XX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并對獲獎成果予以獎勵。結題并獲得“良好”以上鑒定等次的XX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成果可參加評獎。

篇2:外語學院報告廳管理實施細則

  外語學院報告廳管理實施細則

  外國語學院多功能報告廳(以下簡稱報告廳)是學院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學院保障教學科研工作、進行學術研討與交流的重要載體。為切實加強本報告廳的“科學化管理,規范化服務,高效化使用”,創造XX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新品牌,更好地為學校各項工作提供服務和保障,特制訂本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本報告廳可承辦各類中小型會議、典禮儀式、報告講座、文藝演出、聯歡慶典、影視放映等活動,本報告廳內活動人數上限為220人。

  第二條本報告廳使用、管理權隸屬于外國語學院團支部委員會,由學院統一負責日常管理、維護。

  第三條在本報告廳舉行的各類活動必須堅持“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原則,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和學校的相關規定,對違法違紀活動和行為,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二章 報告廳的管理

  第四條本報告廳的日常管理,使用審批、驗收,設施、設備的操控及日常維護等工作由學院統一負責。管理人員應及時維護、維修相關設施設備,確保承辦活動正常運行。并且做好管理和活動記錄,活動前后進行各項巡查,無活動期每月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第五條日常及活動開展期間的安全保衛、防火防盜、監控系統管理等工作,由保衛處負責。本報告廳所有安全通道在活動時須同時開放。如遇突發情況,使用單位(部門)負責人和本報告廳管理人員必須及時采取正確的應急措施,啟動大型活動應急預案,做好人員疏散疏導等工作,并第一時間向保衛處等有關部門報告。

  第六條本報告廳相關人員應根據使用單位(部門)提出的相關活動服務要求進行前期準備。如有超出服務范圍的其它要求,則由本報告廳管理人員協助使用單位(部門)酌情安排。

  第七條本報告廳一切設施設備嚴禁外借。

  第三章 報告廳的使用

  第八條本報告廳的使用遵循“申請與統籌協調相結合”、“院內活動優先,兼顧院外活動”和“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申請使用本報告廳的程序如下:

  1、校內各單位申請使用本報告廳,原則上參加人數規模不應低于50人(不超上限),開展活動主體必須是與學校當前主要工作相關并積極倡導主流校園文化的活動,全面反映我校的辦學主體思想,體現青年積極、健康、青春、向上的精神風貌。

  2、使用單位(部門)需詳細填寫《XX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多功能報告廳使用申請表》,經本單位(部門)主管領導或第一負責人簽字蓋章后,至少提前一周向團委辦公室預定。院團委根據申請內容及場地使用情況按學校相關規定統籌安排,并通知申請單位(部門)活動負責人。

  3、使用單位(部門)的申請一經批準,不得私自轉讓場地,不得擅自變更活動時間及內容,如需變更應提前一天(工作日)通知報告廳負責人,并按變更程序辦理相關手續,否則一經核實,管理人員有權當場終止該場地的使用。

  4、需使用音、視頻設備的單位(部門),應在使用場地的前一天(工作日)到預定會場,由本報告廳專業技術人員進音視頻的前期采集和處理;會場布置工作應在管理人員的指導下由使用單位(部門)具體實施。

  5、使用單位需自行與保衛處等相關部門協調大中型活動舉辦中涉及的安全防范事宜,使用單位(部門)負責維持觀眾的入場、退場秩序等。

  6、本報告廳使用完畢后,使用單位(部門)必須負責把所用設施設備還原,清理會場衛生,配合本報告廳管理人員進行使用后驗收。

  特別說明:考慮到設備、電量等能源損耗及安全等因素,任何文藝演出類或會議類活動,未成型的節目或環節不得占用活動報告廳進行排練、演習、檢查等,活動報告廳只接受正規文藝演出類或會議類活動的正式演出、彩排及連排。

  第九條凡進入本報告廳的人員必須自覺遵守公共活動場所管理的相關政策法規,服從本報告廳工作人員管理。遵守社會公德和學院各項規章制度,講究衛生。不準抽煙,不準隨地吐痰,不準亂丟果皮紙屑。不得在座椅墻壁上亂寫亂畫和隨意張貼廣告畫報裝飾物,不得在本報告廳中進餐,衣冠不整者不得入內。對于違反公共場所紀律的行為和人員,本報告廳管理人員有權對其進行制止和教育,對概不服從管理者,本報告廳管理人員將交由保衛部門或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第四章安全防范

  第十條為保證活動的安全,使用單位(部門)必須按本報告廳觀眾席位數組織安排人員,不得超員。

  第十一條本報告廳配備防火、防盜、應急燈等安全設施。由管理人員定期進行檢查,其他人員不得擅自動用。

  第十二條本報告廳是學校重點防火單位(部門)。禁止在場內和舞臺上吸煙、使用明火及燃放煙花爆竹;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一切危險物品入內;未經允許,任何單位(部門)和個人不得私自亂接電線;除發生火災,禁止動用消防設施;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標準的舞臺布置。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三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未盡事宜,由XX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團支部委員會負責解釋。

篇3:XX縣爭創立德樹人示范性學校實施辦法

  XX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文件

  XX縣 教 育 體 育 局

  魯關聯字(2022)3號

  關于印發《XX縣爭創立德樹人示范性學校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中心校、局直辦、各高級中學: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人才培養所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中辦國辦《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經縣關工委和縣教體局研究,決定在全縣中小學開展爭創立德樹人示范性學?;顒印,F將《XX縣爭創立德樹人示范性學校的實施辦法》印發給你們,望接到通知后,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XX縣爭創立德樹人示范性學校實施辦法

  XX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XX 縣 教 育 體 育 局

  22年9月14日

  附件:

  XX縣爭創立德樹人示范性學校實施辦法

  一、目的要求

  1、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教育引領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縣關工委和縣教體局決定在全縣中小學開展爭創立德樹人示范性學?;顒?。為確?;顒禹樌_展,特制定本辦法。

  二、爭創條件

  2、學校班子團結,組織健全,開展活動有規則,有方案,重落實,效果好。

  3、學校持續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教育實踐活動,向廣大青少年講好黨的故事和革命故事,特別要講好XX發展和XX英烈的故事,能夠組織學生到縣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等紅色場館接受教育。

  4、持續開展“中華魂”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要把80%以上的學生組織到讀書活動中來,在讀好讀本的基礎上,層層選拔,積極參與縣里舉辦的演講和征文比賽,達到復賽有選手,征文獲獎項。

  5、要持續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法治教育活動,配備法制副校長,推動法治教育進學校、進課堂,引導青少年樹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遵紀守法氛圍濃厚。學校要履行好《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法律義務,維護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創建零事故、零欺凌、零犯罪校園。學校出現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實行一票否決制。

  6、加強思政課教學。不僅要按照國家規定開設思政課,加強對思政課教學的領導,而且要配齊、配強思政課教師,發揮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教育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

  7、在學生中開展“學雷鋒”、“十佳少年評選“、“國學教育”、“國防教育”、“養成教育”等不同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注重特色教學,爭創特色學校。尊師重教,助人為樂,爭當新時代好少年蔚然成風。

  8、重視環境育人。學校環境整潔優美,校園文化豐富多樣。通過提升學校品位,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0、加強勞動教育。要開好勞動課,保證學生每學年有一定的體力勞動時間,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教育學生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養成勤勞節儉的生活習慣。

  11、學校要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上好體育課,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把學生培養成體魄健壯、學業優異、心靈善美的時代新人。

  12、學校要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辦好家長學校,開好家長會。要開展“弘揚好家教、好家風活動”引領青少年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孝親敬老,誠實守信,成為師生立足之本。著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的工作機制。

  13、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一定要為人師表,要像習總書記要求的那樣,“立德樹人,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三、實施主體與驗收程序

  14、各中心校和局直辦是爭創活動的實施主體,負責所屬學校的爭創工作。不僅要把所屬學校組織到爭創活動中來,按實施辦法指導學校開展爭創工作,而且要對自驗合格的申報學校進行初驗,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評出合格學校后報請縣關工委和教體局復驗,申報材料包括學校申請和初驗意見。示范性學校每兩年評選一次(驗收細則另發)。

  15、評選由縣關工委和教體局組成聯合驗收組對提請驗收的學校進行復驗,對復驗合格者報縣關工委、教體局聯席會議審批,通過者在來年縣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上授牌表彰,并對外公布該校為“XX縣立德樹人示范性學校”。獲得榮譽稱號的單位和有關負責同志在評先爭優和干部提拔中優先考慮。

  16、被授牌的“立德樹人示范性學校”,要再接再厲,珍惜榮譽,不斷鞏固提升創建成果,真正起到示范引領用。

  17、對立德樹人示范性學校實行動態管理,每五年復核一次,對復核中發現的問題學校要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合格者予以摘牌。

  18、對立德樹人工作不重視、存在嚴重缺失的學校,相關部門在必要時啟動問責程序。

  四、附言

  19、本辦法由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縣教育體育局負責解釋。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