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從會計到財務為何步履艱難

1505

  從“會計”到“財務”,為何步履艱難:

  關于財務負責人為何難以從“會計”走向“財務”,主要有以下幾種聲音:

  財務人員一個蘿卜一個坑,甚至幾個坑,繁瑣的日?;A工作讓人無暇顧及公司經營方面的事情,往往只要企業負責人簽了字就認賬,不會過多去想為什么,份內“會計”事都忙不完,再抽出時間主動參與經營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

  財務核算、運營、內控等職責交叉在一起,部分業務發展模式不盡統一、核算細節隨之亦不盡清晰,核算是財務工作的原點,如果事后核算反映提供的數據不能和非財務數據結合在一起,也就很難談事中控制與事前籌劃了。

  管理工具以及管理軟件缺乏,工作整天為e*cel所綁架、所瘋狂,成為“表哥表姐”,巧米也難為無米之炊,拿什么數據來做經營管理?

  企業有時候過分強調規范,強調用財務制度約束其他人的行為,思路得不到拓展,走到哪里都是內部檢查控制,外向性不足,很難看不到“條條大路通羅馬”,影響了對經營事務的參與。

  受自身知識范圍和工作方式的局限,往往對財務以外的業務領域涉及不多,很難去應對內外多方關系,業務涉及不到,又多年不用,“財務”工作的武功有些荒廢了。

  從上述聲音不難看出,在公司運作中,基于職業習慣的財務負責人多數都是將主要精力放在核算結果、報表統計上,也就是“會計”工作上,而未能真正的去關注過程(或者想去關注過程亦不得其法),關注“財務”工作,自然也就停留在執行結果的層面。

  從“會計”到“財務”,如何堅實起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轉變觀念,深入業務;自我培養,內外兼修,是財務負責人實現轉型的關鍵。

  轉變觀念,把自己放進業務,擺脫職能部門臺上管理的傳統觀念。有這樣一種說法,你經常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你就會變成什么人。工作現場有神靈,當你愿意通過多種途徑主動接觸經營人員,了解和參與經營過程,充分利用財務人員的優勢,以準確、生動、專業而非生硬、機械的數字揭示結果,并大膽的根據判斷對經營過程提出自己的見解時,沒有哪個決策者會拒絕你這個參謀,財務負責人自然就不會只執行結果。財務在業務事前規劃參與的越多,在經濟行為調節上做的越多,離一個合格的決策者也就越近。

  單純物業服務費形勢下,業務相對簡單,財務管理更多只是準確核算,做好事后報告統計分析即可,對專業知識的要求沒那么高;但新形勢下,成千上萬的客戶在財務上意味著什么?停車場的飽和收入如何計算?新業務盈虧平衡點在哪里?以及越來越多的可行性測算,現金流指標,不同方案評估對比等事項,都需要財務人員更加的專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快速成長。另外,財務負責人還要培養自己的風險控制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分析歸納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曾經有種“T型人才”的說法,是指按知識結構區分出來的一種新型人才類型,用字母“T”來表示他們的知識結構特點。“-”表示有廣博的知識面,“|”表示知識的深度。這種人才結構不僅在橫向上具備比較廣泛的一般性知識修養,而且在縱向的專業知識上具有較深的理解能力和獨到見解。財務人員從“會計”向“財務”的轉型,就是將自身培養成T型人才的過程。

  尤其需要說明的是,財務人員從“會計”向“財務”轉型,是指財務人員更應該在管理會計方向上著力強化,自我培養,在管理資源上多傾斜,在管理精力上多投入,身體力行,積極探索,并不是說核算和內控工作不重要,恰恰相反,沒有基石,哪來萬丈高樓,核算與內控就是這塊基礎,只是核算更需要專業分工,原點夯實;內控工作更應該注重實效,抓好系統建設以及關鍵控制點流程的標準化固化,營造良好的工作基礎環境。

篇2: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2001)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287號

  現公布《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

  總理 *

  二〇〇〇年六月二十一日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會計報告,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完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企業(包括公司,下同)編制和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

  第三條 企業不得編制和對外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企業負責人對本企業財務報告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四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授意、指使、強令企業編制和對外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

  第五條 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注冊會計師執業規則的規定進行,并對所出具的審計報告負責。

  第二章 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第六條 財務會計報告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報告。

  第七條 年度、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包括:

 ?。ㄒ唬媹蟊?;

 ?。ǘ媹蟊砀阶?;

 ?。ㄈ┴攧涨闆r說明書。

  會計報表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

  第八條 季度、月度財務會計報告通常僅指會計報表,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季度、月度財務會計報告需要編制會計報表附注的,從其規定。

  第九條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報表。資產負債表應當按照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或者股東權益,下同)分類分項列示。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定義及列示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ㄒ唬┵Y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在資產負債表上,資產應當按照其流動性分類分項列示,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銀行、保險公司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各項資產有特殊性的,按照其性質分類分項列示。

 ?。ǘ┴搨?,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實義務,履行該義務與其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上,負債應當按照其流動性分類分項列示,包括流動負債、長期負債等。銀行、保險公司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各項負債有特殊性的,按照其性質分類分項列示。

 ?。ㄈ┧姓邫嘁?,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上,所有者權益應當按照實受資本(或者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等項目分項列示。

  第十條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利潤表 應當按照各項收入、費用以及構成利潤的各個項目分類分項列示。其中,收入、費用和利潤的定義及列示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ㄒ唬┦杖?,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顒?/a>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者客戶代收的款項。在利潤表上,收入應當按照其性質分項列示。

 ?。ǘ┵M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顒铀l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在利潤表上,費用應當按照其性質分項列示。

 ?。ㄈ├麧?,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在利潤表上,利潤應當按照營業利潤和凈利潤等利潤的構成分類分項列示。

  第十一條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以下簡稱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報表?,F金流量表應當按照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定義以及列示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ㄒ唬┙洜I活動,是指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項。在現金流量表上,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應當按照其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性質分項列示;銀行、保險公司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按照其經營活動特點分項列示。

 ?。ǘ┩顿Y活動,是指企業長期資產的購建和不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投資極其處置活動。在現金流量表上,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應當按照其投資活動的先進流入和流出的性質分項列示。

 ?。ㄈ┗I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在現金流量表上,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應當按照其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性質分項列示。

  第十二條 相關附表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補充報表,主要包括利潤分配表以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附表。

  利潤分配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對實現凈利潤以及以前年度末分配利潤的分配或者虧損彌補的報表。利潤分配表應當按照利潤分配各個項目分類分項列示。

  第十三條 年度、半年度、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反映兩個年度或者相關兩個期間的比較數據。

  第十四條 會計報表附注是為便于會計報表的編指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及主要項目所作的解釋。會計報表附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ㄒ唬┎环突緯嫾茉O的說明;

 ?。ǘ┲匾獣嬚?/a>和會計估計極其變更情況、變更原因極其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

 ?。ㄈ┗蛴嘘P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說明;

 ?。ㄋ模╆P聯方關系及其交易說明;

 ?。ㄎ澹┲匾Y產了轉讓極其出售情況;

 ?。┢髽I合并、分立;

 ?。ㄆ撸┲卮笸顿Y、融資活動;

 ?。ò耍媹蟊碇兄匾椖康拿骷氋Y料;

 ?。ň牛┯兄诶斫夂头治鰰媹蟊硇枰f明的其他事項。

  第十五條 財務情況說明書至少應當對下列情況做出說明:

 ?。ㄒ唬┢髽I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

 ?。ǘ├麧檶崿F和分配情況;

 ?。ㄈ┵Y金增減和周轉情況;

 ?。ㄋ模ζ髽I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先進流量有重大影響的其他事項。

  第三章 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

  第十六條 企業應當與年度終了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編報年度、季度和閱讀財務會計報告的,從其規定。

  第十七條 企業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據真實的交易、事項以及完整、準確的賬簿紀錄等資料,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企業不得違反本條例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隨意改變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 任何組織或者隔熱人不得授意、指使、強令企業違反本條例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改變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

  第十八條 企業應當依照本條例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對會計報表中各項會計要素進行合理的區任何計量,不得隨意改變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標準。

  第十九條 企業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規定的結帳日進行結帳,不得提前或者延遲。年度結帳日為公歷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半年度、季度、月度結帳日分別為公歷年度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后一天。

  第二十條 企業在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全面清查資產、核實債務:

 ?。ㄒ唬┙Y算款項,包括應收款項、應付款項、應交稅金等是否存在,與債務、債權單位的相應債務、債權金額是否一致;

 ?。ǘ┰牧?/a>、在產品、自制半成品、庫存商品等各項存貨的實存數量與賬面是否一致,是否有報廢損失和積壓物資等;

 ?。ㄈ└黜椡顿Y是否存在,投資收益是否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進行確認和計量;

 ?。ㄋ模┓课萁ㄖ?、機器設備、運輸工具等各項固定資產的實存數量與賬面是否一致;

 ?。ㄎ澹┰诮üこ?/a>的實際發生額與賬面記錄是否一致;

 ?。┬枰宀?、核實的其他內容。

  企業通過前款規定的清查、核實,查明財產物資的實存數量是否一致、各項結算款項的拖欠情況及其原因、材料物資的實際儲備情況、各項投資是否達到預期目的、固定資產的實用情況及其完好程度等。企業清查、核實后,應當將清查、核實的結果極其處理辦法向企業的董事會或者相應機構報告,并根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企業應當在年度中間根據具體情況,對各項財產物資和結算款進行重點抽查、輪流清查或者定期清查。

  第二十一條 企業在編制會計報告前,除應當全面清查資產、核實債務外,還應當完成下列工作;

 ?。ㄒ唬┖藢Ω鲿嬞~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內容、金額等是否一致,記賬方向是否相符;

 ?。ǘ┮勒毡緱l例規定的結帳日進行結帳,結出有關會計賬簿的余額和發生額,并核對各會計賬簿之間的余額;

 ?。ㄈz查相關的會計核算是否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

 ?。ㄋ模τ趪医y計的會計制度沒有規定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項,檢查其是否按照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進行確認和計量以及相關賬務處理是否合理;

 ?。ㄎ澹z查是否存在因會計差錯、會計政策變更等原因需要調整前期或者本期相關項目。

  在前款規定工作中發現問題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二十二條 企業編制年度和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對經查實后的資產、負債有變動的,應當按照資產、負債的確認和計量標準進行確認和計量,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的會計處理。

  第二十三條 企業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會計報表格式和內容,根據登記完整、核對無誤的會計賬簿記錄和其他有關資料編制會計報表,做到內容完整、數字真實、計算準確,不得漏報或者任意取舍。

  第二十四條 會計報表之間、會計報表各項目之間,凡有對應關系的數字,應當相互一致;會計報表中本期與上期的有關數字應當相互一致;會計報表中本期與上期的有關數字應當相互銜接。

  第二十五條 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應當按照本條例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會計報表中需要說明的事項作出真實、完整、清楚的說明。

  第二十六條 企業發生合并、分立情形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相應的財務會計報告。

  第二十七條 企業終止營業的,應當在終止營業時按照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的要求全面清查資產、核實債務、進行結賬,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在清算期間,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清算期間的財務會計報告。

  第二十八條 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需要編制合并會計報表的企業集團,母公司除編制其個別會計報表外,還應當編制企業集團的合并會計報表。

  企業集團合并會計報表,是指反映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會計報表。

  第四章 財務會計報告的對外提供

  第二十九條 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反映的會計信息應當真實、完整。

  第三十條 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有關財務報告提供期限的規定,及時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

  第三十一條 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此編定頁數,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應當注明:企業名稱、企業統一代碼、組織形式、地址、報表所屬年度或者月份、報出日期,并由企業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企業,還應當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第三十二條 企業應當依照企業章程的規定,向投資者提供財務會計報告。

  國務院派出監視會的國有大型企業、國有重點金融機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派出監事會的國有企業,應當依法定期向監事會提供財務會計報告。

  第三十三條 有關部門或者機構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的規定,要求企業提供部分或才全部財務會計報告及其有關數據的,應當向企業出示依據,并不得要求企業改變財務會計報告有關數據的會計口徑。

  第三十四條 非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的規定,任何企業或者個人不得要求企業提供部分或才全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有關數據。

  違反本條例規定,要求企業提供部分或者全部財務會計報告及其有關數據的企業有權拒絕。

  第三十五條 國有企業、國有控股的或者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應當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業的職工代表大公布財務會計報告,并重點說明下列事項:

 ?。ㄒ唬┓磻c職工利益密切相關的信息,包括:管理費用的構成情況以及其他與職工利益相關的信息;

 ?。ǘ﹥炔繉徲嫲l現的問題及糾正情況;

 ?。ㄈ┳詴嫀煂徲嫷那闆r;

 ?。ㄋ模﹪覍徲嫏C關發現的問題及糾正情況;

 ?。ㄎ澹┲卮蟮耐顿Y、融資和次產處置決策及其原因的說明;

 ?。┬枰f明的其他重要事項。

  第三十六條 企業依照本條例規定向有關各方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應當一致,不得提供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不同的財務會計報告。

  第三十七條 財務會計報告必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企業界應當將注冊會計師及其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隨同財務會計報告一并對外提供。

  第三十八條 接受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組織或者個人,在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未正式對外披露前,應當對其內容保密。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對企業可以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ㄒ唬╇S意改變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標準的;

 ?。ǘ╇S意改變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的;

 ?。ㄈ┨崆盎蛘哐舆t結帳日結帳;

 ?。ㄋ模┰诰幹颇甓蓉攧諘媹蟾媲?,未按照本條例規定全面清查資產核實債務的;

 ?。ㄎ澹┚芙^財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財務會計報告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的。

  會計人員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吊銷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條 企業編制、對外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對企業可以處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情節嚴重的,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一條 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極其他人員編制、對外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真相的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要求企業向其提供部分或者全部財務會計報告極其有關數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改正。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依法給予處罰。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四條 國務院財政部門可以根據本條例的規定,制定財務會計的具體編報辦法。

  第四十五條 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編制和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的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條例的原則另行規定。

  第四十六條 本條例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

篇3:物業知識教材:財務會計報表

  物業知識教材:財務會計報表

  一、會計報表概述

  會計報表是會計核算的最終產品,是物業管理公司向其信息使用者提供財務信息的基本形式。在大多數情形下,它是會計信息需求者,特別是外部需求者如投資者、物業業主和債權人等獲取公司財務信息的主要渠道。為此,了解物業管理會計報表的類型、目的及其編制要求等,對會計報表信息的利用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會計報表及其目的

  會計報表又稱財務報表,是會計主體在日常會計核算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指標體系,總括地反映物業管理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狀況、經營成果和理財過程的書面文件;是物業管理公司的償債能力、獲利能力和經營管理效率等的集中反映。

  日常會計核算中,物業管理公司通過填制記賬憑證和登記賬簿等會計處理,在會計賬簿中對經營活動所體現的整個資金運動過程進行了分類反映。盡管各賬簿都從某一特定方面提供著公司經營活動的信息,但由于信息需求者需要的是有關物業管理公司全局的、較為系統的財務信息,單一賬簿受其自身職能的制約,無法綜合反映物業管理公司經營活動的全貌,這些信息難以為信息需求者,特別是外部信息需求者所利用。因此,有必要編制會計報表,全面而系統地概括反映物業管理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滿足信息需求者因進行經濟決策而產生的信息需求。換而言之,編制會計報表的目的在于向物業管理公司的管理層、投資者、債權人、業主以及政府管理部門等提供經濟決策所需的財務會計信息。具體而言,編制會計報表的目的表現為:

  1.為投資者提供管理層履行受托責任狀況--物業管理公司資本的保值、增值信息

  投資者投資于物業管理公司,其目的是為了實現資本的保值和增值。出于兩權分離的經營要求,投資者委托管理層全權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從而,在投資者和管理層之間形成了委托代理關系,即管理層受投資者的委托,代理行使對公司資本的營運權,并相應地承擔了對投資者所委托資本的保值和增值責任。會計報表作為系統反映整個資金運動過程的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必然反映出公司管理層履行受托責任的好壞,因此,它為正確評價管理層的業績提供了客觀的信息基礎,便于投資者作出相應的經濟決策。

  2.為債權人提供物業管理公司償債能力的財務信息

  物業管理公司的資金除來源于物業管理服務收費外,還有一部分來源于對債權人的負債。債權人最關心的是公司能否在債務到期時如數償付本息,即公司是否具有償債能力。物業管理公司的會計報表反映了目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信息,盡管難以利用這些信息準確地預測公司的未來償債能力,但至少為預測提供了較為客觀的基礎。

  3.為業主提供物業管理公司的管理服務效率及其履行物業管理服務合約狀況的信息

  物業管理公司與業主之間的關系,也是一種委托代理關系。業主委托物業管理公司對其物業進行管理,通過物業管理公司提供專業化服務,促使物業保值和增值。物業管理公司履行其受托責任的好壞,主要表現為:能否利用管理收費,最大限度地履行受托責任,即管理收費利用效率的高低??梢?,業主評價受托責任履行情況需要的這些信息,在公司會計報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中也可得到集中反映,從而為業主評估物業管理公司下一年度財務預算和管理服務收費提供基礎。

  4.為管理層提供業績考評和改善經營管理的信息

  借助于會計報表,管理層能夠及時了解公司的資產負債狀況、管理收費使用效益的高低以及多元化或多種經營業務的經濟效益等。這些信息一方面為管理層提供了評價各部門工作業績的依據,另一方面又便于管理層分析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而采取相應措施,改善公司的經營管理,更好地履行投資者,特別是業主所賦予的受托責任。

  (二)對會計報表的要求

  為了達成會計報表的目的,對會計報表的要求主要包括:

  1.表達公允

  表達公允是對會計報表的最基本要求,直接影響著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報表表達公允要求包括:①數據可靠,指會計信息應恰當地反映物業管理公司的財務狀況及其經營成果,不能帶有任何偏見或刻意的粉飾;②內容完整,指會計報表至少應包括我國現行會計制度或相關法規規定的所有項目,不得隨意刪減;③方法一致,是指為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不同時期會計報表所采用的會計方法應盡可能前后一致;如發生變動,必須揭示其對報表的影響。

  2.信息相關

  信息相關又稱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是會計報表必須滿足、又難以充分滿足的一項要求。信息的相關性或有用性直接體現為決策的相關性。會計報表的使用者不同,所作的決策大不相同,其信息需求必然差異較大,因此,會計報表不可能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所需的全部信息。在此,信息相關意味著,會計報表應盡可能提供所有信息使用者都需要的通用信息。

  3.披露及時

  會計報表應按規定的時間及時披露。市場經濟下,會計信息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及時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充分實現會計報表的信息價值,并有助于管理層和外部利益團體適時地作出正確決策,采取必要措施以保障其自身的利益。

  (三)會計報表的類型

  理論上,會計報表可按不同標志進行分類。常見的分類主要有:

  1.按反映經濟內容的不同進行分類

  按反映經濟內容的不同,可分為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財務狀況變動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時日(在我國,一般為12月31日)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損益表為反映公司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經營成果的報表;而財務狀況變動表反映的是公司在一定時期內資金來源和運用及其增減變動情況的報表。這三張報表提供了有關企業經營狀況的基本信息,因此,也稱為三大基本會計報表。

  2.按報表使用者的不同進行分類

  按報表使用者的不同,可分為對外報表和內部報表。

  對外報表是依據會計準則和行業會計制度編制,并向企業外部利益團體進行披露的會計報表,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財務狀況變動表等。內部報表是公司是重于企業內部管理需要而編制的報表,如費用明細表等。

  3.按反映資金運動的形態進行分類

  按反映資金運動的形態,可分為靜態報表和動態報表。

  企業的資金運動表現為相對靜止狀態和顯著變動狀態。靜態報表反映的是資金運動相對靜止狀態的財務信息,即某一特定時點的資金運動狀況,如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存在狀況,資產負債表是典型的靜態報表。動態報表與資金運動的顯著變動狀態有關,是反映顯著變動的過程及其影響的報表,如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二、物業管理的基本會計報表

  會計報表反映了有關公司資金運動的信息。報表不同,所提供財務信息的類型、報表的結構和格式都不相同。企業編制會計報表的直接依據是我國會計法律法規體系,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具體會計準則、分行業會計核算制度及其補充規定以及《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1997年以來,財政部頒布了10項具體會計準則,用于指導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行為。這10項具體會計準則分別是:《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企業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企業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企業會計準則--收入》、《企業會計準則--投資》、《企業會計準則--建造合同》、《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和《企業會計準則--或有事項》等。這些具體會計準則多直接與會計報表的編制有關,并適用于我國大多數企業。財政部明確規定我國物業管理企業執行《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和《物業管理企業會計核算補充規定》,并要求物業管理企業編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等。

  (一)資產負債表

  1.資產負債表及其作用

  資產負債表又稱財務狀況表,是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會計恒等式為基礎,按照一定標準和格式編制的,用以反映物業管理公司在某一特定時日(如年末、季末、月末)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其中,財務狀況是指公司在特定時日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構成狀況及其比例關系。資產負債表是公司的基本會計報表之一,就管理層和外部各利益團體而言,其信息價值主要在于:

  (1)反映了在資產負債表日物業管理公司擁有資產的規模、結構和分布狀況。公司所擁有資產狀況的信息,特別是資產的流動性(轉換為現金的速度,即變現能力)的高低,可用于評價公司的償債能力的強弱。

  (2)揭示了公司負債的水平與構成等。公司負債水平及其構成等信息,尤其是長短期債務的數量和比例關系,為分析公司的資本結構和財務風險提供了基礎。

  (3)表明了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多少、構成狀況等。由于所有者權益是剩余權益,將這一信息與公司的債務信息進行對比,可以反映公司的資本結構狀況,并進而揭示出公司財務風險的大小。

  (4)有助于揭示公司財務狀況的變動信息。通過對不同時期資產負債表的比較分析,還有助于了解公司財務狀況的變動趨勢,從而增進對公司償債能力和經營風險等的認識。

  2.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在基本會計報表中,資產負債表包含項目較多,為此,有必要了解其結構:項目的類別、排列方式以及報表格式。

  (1)資產負債表的構成項目

  資產負債表由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類會計要素構成。其中,各要素又進一步分為若干項目。

  資產按流動性的不同,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兩類,其中,非流動資產又分為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四類。各類資產由流動性不同的資產項目組成,如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賬款、存貨等。資產負債表中,不同類別的資產和同一資產類別內的不同資產項目,通常按流動性從高至低的順序進行排列。

  負債按償還期的不同,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兩類。流動負債由短期借款、應付工資、應付賬款、未交稅金等項目組成;長期負債由長期借款、應付公司債券和其他長期負債等項目構成。資產負債表中,不同類別的負債都按照到期日從短至長的順序進行排列。

  按照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所有者權益由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四個項目組成。

  (2)資產負債表的格式

  現實中,資產負債表的格式主要有兩種:

 ?、儋~戶式資產負債表。它是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采用的格式,是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直接反映。如同賬戶的結構,它由左右兩方組成,左方按流動性的高低列示資產項目;右方首先按到期日的長短列示負債,然后再列示所有者權益項目。采用該格式時,左方的資產項目總額與右方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額的合計數相等。其簡化形式。

 ?、谪攧諣顩r式資產負債表。又稱營運資金式資產負債表,是依據會計等式“營運資金+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負債=所有者權益”編制的。其中,營運資金是指公司在經營中周轉使用的資金,從數量上看,它等于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其簡化形式。

  (二)損益表

  1.損益表及其作用

  損益表又稱利潤表或收益表,是以配比原則為基礎編制的,用于反映物業管理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經營業績或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損益表是三大基本會計報表之一,特別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隨著“重損益”觀念的出現和發展,人們對損益表愈來愈重視。

  一般而言,損益表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1)部分地說明了公司財務狀況發生變動的原因

  一般而言,資產負債表所反映財務狀況的變動,即年初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狀況與年末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狀況之間的差異,來源于公司的經營活動和投資理財活動。損益表反映了在特定期間(年初至年末)公司經營活動引發的所有資金變動,因而,也就解釋了公司財務狀況發生變動的最主要原因。

  (2)可用于評估公司管理層的經營業績

  物業管理公司管理層的受托責任表現為:實現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和增值,提高物業管理收費的使用效益,為此,要求管理層一方面取得盡可能多的收入,另一方面嚴格控制成本費用支出。由于損益表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的所有收入和費用支出,從而為評價管理層履行委托代理或受托責任的好壞提供了依據。

  (3)有助于評估公司的獲利能力

  通過對損益表進行分析,了解物業管理公司收入、成本費用的水平和構成,掌握其變動趨勢及原因,有助于正確評價物業管理公司的獲利能力。

  (4)可作為評價公司償債能力的依據

  公司償債能力的高低,不僅取決于其資產的流動性,對長期債務的償付而言,更重要的是公司的獲利能力。獲利能力的強弱,是評估公司償債能力時必須考慮的基本因素。

  2.損益表的結構

  (1)損益表的構成項目

  損益表由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三類會計要素構成。其中,收入是物業管理公司從事各種業務活動的所得,包括營業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四個項目。成本費用是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物業管理服務過程中發生的耗費支出,主要有營業成本、營業稅金、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支出及營業外支出等項目。收入和費用的不同配比,形成了不同的利潤概念,包括經營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等等。

  (2)損益表的格式

  損益表的格式是指各構成項目在損益表中的列示方法。理論上,損益表可以有多種格式,如單步式、多步式和比較式等,但由于多步式損益表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凈利潤及其構成項目的形成情況,因而被廣泛采用。我國物業管理公司都采用了這一損益表格式。多步式損益表按照凈利潤的形成環節,分步揭示影響凈利潤的構成項目。其中,各項目之間的關系表現為:

  經營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營業稅金

  營業利潤=經營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三)財務狀況變動表

  1.財務狀況變動表及其作用

  財務狀況變動表,是反映公司在特定時期內的資金來源和運用情況以及資金增減變動情況的報表,是公司的三大基本會計報表之一。由于它較為全面地反映了公司經營活動和投資理財活動引發的資金流動,以及公司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和結果,對公司的管理層和各外部利益團體具有重要價值。

  財務狀況變動表按其編制基礎的不同,分為以營運資金或流動資金為基礎的財務狀況變動表、以現金為基礎的財務狀況變動表又稱現金流量表兩種。財政部于1998年3月20日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規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所有企業應編制以現金為基礎的年度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作為反映公司財務狀況變動情況的報表之一,是用于提供公司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及其等價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會計報表?,F金流量表作為三大基本報表之一,它所揭示的信息對正確評價公司的財務狀況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而言,這一基本會計報表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1)反映了公司現金流動的全貌

  與資產負債表僅提供靜態的財務狀況相比,現金流量表的信息表明了公司在特定時期內有多少現金可供使用,現金的來源和去向是哪里,以及企業的現金增減變動情況如何,揭示了公司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籍此可了解和判斷公司獲取現金及其等價物的能力和償債能力。

  (2)為預測公司未來財務狀況提供了更加合理的基礎

  與公司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揭示的信息相比,現金流量表提供的現金流量信息更具有客觀性和可比性,受公司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的影響較小,最小化了對會計信息的人為影響,從而有助于提高預測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動--現金流量金額和時間的準確性,有利于作出更加合理的經濟決策。

  (3)彌補了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不足

  資產負債表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反映出公司在特定時日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期初期末狀況及其變動情況,從而揭示了公司在特定時日的財務狀況,但無法說明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盡管損益表提供了公司財務狀況發生變動的最主要原因--公司經營活動對財務狀況的影響,但這一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披露除未能全面反映經營活動對財務狀況的影響外,還未能反映公司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財務狀況的影響?,F金流量表將公司的經營、投資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動,與財務狀況的變化情況結合起來,不僅解釋了公司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而且提供了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沒有揭示或僅間接揭示的信息,從而彌補了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不足。

  2.現金流量表的結構

  (1)現金的界定

  現金流量表的“現金”是指企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具體包括:現金,是指企業庫存現金以及可以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會計上的“現金”僅指企業的庫存現金,即現鈔?,F金流量表中的“現金”不僅包括庫存現而且包括企業存入金融機構的、隨時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以及企業的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貨幣資金等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中不能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如定期存款不能作為現金,但通知存款可列為現金。②現金等價物,是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一般認為,從購買日起三個月內到期的、可在證券市場上流通的短期債券投資等為現金等價物。值得注意的是,短期股權投資由于其價值的高度可變性而不能被視為現金等價物。

  (2)現金流量表的構成項目

  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量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三部分組成。

 ?、俳洜I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經營活動,是指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之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項。就物業管理公司而言,其經營活動主要包括提供勞務、購買商品、接受勞務和支付稅款等。

  就不從事多種經營的物業管理公司而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主要有: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收到的租金,收到的稅費返還等。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有:購買商品和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經營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支付給職工和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支付的所得稅款,支付的其他稅費等。

 ?、谕顿Y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是指企業長期資產的購建和不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投資及其處置活動?,F實中,物業管理公司的投資活動主要集中于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購建與處置,較少進行債權性投資和權益性投資活動。

  企業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主要包括: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分得股利或利潤所收到的現金,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現金,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到的現金等。投資活動流出的現金表現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權益性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債權性投資所支付的現金等。

 ?、刍I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I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一般而言,物業管理公司的籌資活動不外乎表現在吸收投資、發行證券、向銀行借款和分配利潤等活動上。

  企業籌資活動引發的現金流入有:吸收權益性投資所收到的現金,發行債券所收到的現金,借款所收到的現金等?;I資活動流出的現金主要包括: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分配股利或利潤所支付的現金,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等。

  (3)現金流量表的格式

  按照現行規定,現金流量表應分別列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以反映企業現金及其等價物的來源與去向?,F金流量表的簡化格式。

  三、物業管理會計報表的編制

  在物業管理公司,三大基本會計報表的構成項目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認識基本會計報表的具體編制方法,特別是報表各項目的內容,是利用物業管理財務會計信息的基礎。

  (一)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賬戶式資產負債表列有“年初數”和“期末數”兩欄,其中,“期末數”是指月末、季末或年末數字?!澳瓿鯏怠睓诟黜椖?,應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數”欄所列數字填寫,如果本年度資產負債表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與上年度不一致,應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表“年初數”欄內。

  1.資產項目的內容及其填列方法

  (1)“貨幣資金”項目,反映企業庫存現金、銀行結算戶存款、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貨幣資金的合計數。本項目應根據“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寫。

  (2)“短期投資”項目,反映企業購入的隨時可以變現、且持有期限不準備超過一年的各種有價證券,以及不超過一年的其他投資。有市價的,應在本項目內注明期末時市價。本項目應根據“短期投資”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3)“應收票據”項目,反映企業收到的而尚未到期收款也未向銀行貼現的應收票據,包括商業承兌票據和銀行承兌票據。本項目應根據“應收票據”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寫。已向銀行貼現的應收票據不包括在本項目內,其中,已辦理貼現的商業承兌票據應在本表下端補充資料內另行反映。

  (4)“應收賬款”項目,反映企業應收的與企業經營業務有關的各種款項,如應交未交的管理費。本項目應根據“應收賬款”賬戶所屬各明細賬戶的借方期末余額填寫。如“應收賬款”賬戶所屬各明細賬戶中有貸方期末余額,應列入“預收賬款”項目。

  (5)“壞賬準備”項目,反映企業提取的尚未轉銷的壞賬準備金,物業管理企業可據經驗確定計提比例。本項目應根據“壞賬準備”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本項目為“應收賬款”賬戶的減項。

  (6)“預付賬款”項目,反映企業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本項目應根據“預付賬款”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如“應付賬款”所屬明細賬戶有借方余額,應并入本項目數字內。

  (7)“其他應收款”項目,反映企業對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應收和暫付的款項。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應收款”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8)“存貨”項目,反映企業期末結存在庫、在用和在途的各項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用于管理服務的各種材料物資和低值易耗品等。本項目應根據“庫存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9)“待攤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已經支付但應由以后各期分期攤銷的費用,如已預付的全年報刊費等。企業的開辦費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應在本表“遞延資產”項目反映。本項目應根據“待攤費用”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如“預提費用”賬戶期末有借方余額,也并入本項目反映。

  (10)“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項目,反映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發現的尚待批準處理的流動資產盤虧和毀損扣除盤盈和盈余后的凈損失。本項目應根據“待處理財產損益”所屬“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明細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11)“長期投資”項目,反映企業在一年內不準備變現的投資,包括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和其他投資,其中,股票和債券如有市價的,應在年度財務情況說明書中說明期末時的市價。長期投資中,一年內到期的債券,應在流動資產類中的“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項目中單獨反映。本項目根據“長期投資”賬戶的期末余額扣除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后的數額填列。

  (12)“固定資產原價”項目和“累計折舊”項目,反映企業所有的各種固定資產原價和累計折舊。融資租人的固定資產,在產權尚未確定轉移給本企業之前,其原價及已提折舊也包括在內。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原價還應在本表補充資料中另行反映。這兩個項目應根據“固定資產”賬戶和“累計折舊”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13)“固定資產清理”項目,反映企業因出售、毀損和報廢等原因轉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畢的固定資產的凈值,以及固定資產清理過程中發生的清理費用減變價收入后的數額。本項目應根據“固定資產清理”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14)“在建工程”項目,反映企業期末各項未完工或未使用工程的實際成本,包括交付安裝的設備價值、已耗用材料、工資和費用支出等。本項目應根據“在建工程”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15)“無形資產”項目,反映企業各項無形資產原價扣除攤銷后的凈額。本項目應根據“無形資產”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16)“遞延資產”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而應在以后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和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遞延支出。本項目應根據“遞延資產”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2.負債項目的內容及其填列方法

  (1)“短期借款”項目,反映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尚未歸還的一年以內的借款。本項目應根據“短期借款”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2)“應付票據”項目,反映企業為了抵付貨款等而開出承兌的、尚未到期付款的應付票據,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本項目應根據“應付票據”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3)“應付賬款”項目,反映企業因購買材料物資或接受勞務供應而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本項目應根據“應付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貸方期末余額填列。如果“應付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有借方余額,應列入“預付賬款”項目。

  (4)“其他應付款”項目,反映企業所有應付和暫收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款項,如存入的保證金等。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應付款”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5)“應付工資”項目,反映企業應付而未付的職工工資總額。本項目應根據“應付工資”賬戶的期末貸方余額填列。

  (6)“應付福利費”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提取的用于職工個人的福利費期末余額,現行財務制度規定按工資總額14%提取。本項目應根據“應付福利費”賬戶的期末貸方余額填列。如為借方余額,本項目應以“-”號表示。

  (7)“未交稅金”項目,反映企業應交而未交的各種稅金,如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所得稅等。本項目應根據“應交稅金”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8)“其他未交款”項目,反映企業除稅金外應按規定上交國家的其他各種款項,如教育費附加等。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應交款”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9)“預提費用”項目,反映企業所有已經預提計入成本費用而尚未支付的各項費用,如銀行借款利息等。本項目應根據“預提費用”賬戶的期末貸方余額填列。如有借方余額,應在“待攤費用”項目反映。

  (10)“長期借款”項目,反映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單位借入、尚未歸還的一年期限以上的借款本息。本項目應根據“長期借款”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11)“應付債券”項目,反映企業實際發行的、尚未償還的各種長期債券及應計利息。本項目應根據“應付債券”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12)“長期應付款”項目,反映企業除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項,如代管基金等。本項目應根據“長期應付款”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3.所有者權益項目的內容及其填列方法

  (1)“實收資本”項目,反映企業實際收到的、投資者投入的資本總額。本項目應根據“實收資本”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2)“資本公積”項目和“盈余公積”項目,反映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取得的資本公積金和按規定提取的盈余公積金。本項目應根據“資本公積”賬戶和“盈余公積”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

  (3)“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尚未分配或未指定用途的利潤。本項目應根據“本年利潤”賬戶和“利潤分配”賬戶的余額計算填列。未彌補的虧損,在本項目內以“-”號反映。

  (二)損益表的編制

  多步式損益表列有“本月數”和“本年累計數”兩欄。其中,“本月數”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編制年度報表時,“本月數”欄改為“上年累計數”欄,并應根據上年損益表“本年累計數”欄所列數字填寫;如果本年度損益表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與上年度不一致,應對上年度損益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表“上年累計數”欄內。

  (1)“營業收入”項目,反映企業從事物業管理所取得的各項收入,包括物業管理收入、物業經營收入和物業大修收入等。本項目應根據“營業收入”賬戶的貸方發生額填列。

  (2)“營業成本”項目,反映企業從事物業管理活動中發生的各項直接支出,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本項目應根據“營業成本”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填列。

  (3)“營業稅金”項目,反映企業由物業管理收入負擔的營業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等。本項目應根據“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填列。

  (4)“其他業務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從事物業管理之外其他經營活動的收入扣除其他業務支出(包括其他業務成本及應負擔的費用和稅金)后的利潤(如為虧損應以“-”號表示)。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業務收入”賬戶和“其他業務支出”賬戶的發生額填列。

  (5)“管理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從事物業管理活動過程中發生的各種間接費用,如管理人員的工資、辦公費、差旅費和保險費等。本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填列。

  (6)“財務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為籌措物業管理活動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失(減匯兌收益)以及金融機構的手續費等。本項目應根據“財務費用”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填列。

  (7)“投資收益”項目,反映企業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包括分得的投資利潤、債券投資的利息收入和認購股票應得的股息等。本項目應根據“投資收益”賬戶的發生額計算分析填列。

  (8)“營業外收入”項目和“營業外支出”項目,反映企業業務經營以外的收入和支出。本項目應根據“營業外收入”賬戶和“營業外支出”賬戶的發生額填列。

  (9)“所得稅”項目,反映企業按稅法規定計算應繳納的所得稅。本項目應根據“所得稅”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填列。

  (三)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量一般應當以總額反映,從而全面揭示出企業現金流量的方向、規模和結構。具體編制現金流量表時,除直接根據有關賬戶的記錄分析填列外,尚可利用的編制程序還有工作底稿法和T形賬戶法。

  采用工作底稿法,就是以工作底稿為手段,以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數據為基礎,對每一項目進行分析并編制調整分錄,從而編制出現金流量表。其具體程序為:第一步,將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和期末數過人工作底稿的期初欄和期末欄;第二步,對當期業務進行分析并編制調整分錄;第三步,將調整分錄過人工作底稿中相關部分;第四步,核對調整分錄,借貸合計應當相等,資產負債表項目期初數加減調整分錄中的借貸金額后,應當等于期末數;第五步,根據工作底稿中的現金流量表項目部分編制正式的現金流量表。

  采用T形賬戶法,是指以T形賬戶為手段,以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數據為基礎,對每一項目進行分析并編制調整分錄,從而編制出現金流量表。采用T形賬戶法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步驟為:第一步,為所有的非現金項目(包括資產負債表項目和損益表項目)分別開設T形賬戶,并將各自的期末期初變動數過入各該賬戶;第二步,開設一個大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T形賬戶,每邊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三部分,左邊記現金流入,右邊記現金流出,并過人期末期初變動數;第三步,以損益表項目為基礎,結合資產負債表分析每一個非現金項目的增減變動,并據此編制調整分錄;第四步,將調整分錄過人各T形賬戶并進行核對,該賬戶借貸相抵后的余額與原先過人的期末期初變動數應當一致;第五步,根據大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T形賬戶編制正式的現金流量表。

  1.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項目的填列

  《企業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規定,企業應采用直接法報告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同時在現金流量表附注中采用間接法披露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

  直接法是通過現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類別反映來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它一般以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為起算點,調整與經營活動有關的項目的增減變動,然后計算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具體應用直接法時,有關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信息可通過分析企業的會計記錄取得,也可以通過對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以及其他項目進行調整取得?,F實中,采用后一種方法的較多--通過調整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及有關項目而獲得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信息。

  間接法是以本期凈利潤為起算點,調整不涉及現金的收入、費用、營業外收支以及有關項目的增減變動,據此計算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

  (1)“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收回當期的勞務收入(物業管理公司的管理費收入)款、收回前期勞務收入款以及轉讓應收票據所取得的現金收入等,可按以下計算公式填列:

  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當期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收入+當期收到前期的應收賬款+當期收到前期的應收票據+當期的預收賬款+當期收回前期核銷的壞賬損失

  (2)“收到的租金”項目,反映公司收到的經營租賃的租金收入,如物業管理公司出租設備、廠地和車位等取得的現金收入。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收到的除勞務現金收入和租金外的其他現金收入,如物業管理公司收到的營業稅、所得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的返還。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當期購買商品和接受勞務所支付的現金、當期支付的前期購買商品和接受勞務的應付款、為購買商品和接受勞務而預付的款項等,其具體填列方法為: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當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當期支付前期的應付賬款+當期支付前期的應付票據+當期預付的賬款-當期因購貨退回收到的現金

  (5)“支付給職工和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以現金方式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獎金和各種補貼等,也包括企業為職工交納的社會保險基金和商業保險金等,但在建工程人員的工資和獎金應在“購建固定資產等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反映。

  (6)“支付的所得稅款”項目,反映企業當期實際支付的所得稅稅款。

  (7)“支付的其他稅費”項目,反映企業支付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其中包括本期發生并實際支付的稅金和當期支付以前各期發生的稅金以及預付的稅金。有關投資項目發生的稅金支出應在投資活動中列示,不在本項目反映。

  (8)“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除上述主要項目外的現金支出,如物業管理公司管理費用中的現金支出可在本項目反映。

  2.投資活動現金流量項目的填列

  (1)“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收回的投資本金和投資收益的實際金額。

  (2)“分得股利或利潤所收到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因對外投資而實際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3)“處置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而收到的現金凈額”項目,反映企業出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取得的現金扣除為出售這些資產而支付的有關費用后的凈額。本項目還包括固定資產報廢、毀損的變賣收益以及遭受災害而收到的保險賠償收入等。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收到的除上述項目外的現金收入,如物業管理公司收到的債券利息收入等。

  (5)“購建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支付的現金,包括為購買機器設備所支付的現金、建造工程支付的現金、支付在建工程人員工資等支付的現金,以及購買無形資產而發生的實際現金支出等。本項目不包括融資租賃租入固定資產所支付的租金,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租金應在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中反映。

  (6)“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進行權益性投資、債權性投資等所支付的現金。按現行規定,權益性投資和債權性投資所支付的現金應分別單獨列示,但物業管理公司的這類投資活動極少,故在此合并反映。

  3.籌資活動現金流量項目的填列

  (1)“借款所收到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向金融機構舉借各種短期、長期借款所收到的現金。

  (2)“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吸收權益性投資、發行債券等取得的現金。按現行規定,吸收權益性投資和發行公司債券所取得的現金應分別單獨列示,但物業管理公司的這類籌資活動極少,故在此合并反映。

  (3)“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歸還金融機構的借款、償付企業到期債券所支付的現金。

  (4)“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償付借款利息和債券利息所支出的現金。盡管利息可能計入不同的成本費用賬戶,但均應在本項目反映。

  (5)“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為籌資而實際支付的現金,如物業管理公司籌資過程中發生的咨詢費和印刷費、融資租賃費等。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