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安員是城市化發展的產物。以往以公有制為主體的計劃經濟體制當中,人們的安全需要完全通過國家強制性的軍隊和武警力量來達成,在那種單純的社會構架之下,社區安全并未上升到一個顯著的位置,商業活動的萎縮,以及人們的經濟意識、權利意識落后使安全停留在管理而不是服務的層面,并且,那個時代的刑事犯罪仍然以非常廣泛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一遇到較大型的體育比賽、文藝匯演或者節日慶典,警察力量的捉襟見肘就更加明顯。隨著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政府公安機關越來越需要把一些非全民性的安全服務工作下放,職業的保安活動應運而生,最初的保安是以娛樂場所和現金押運為開端的,而后逐步蔓延到城市的各個層面,時至今日,這個行業已經顯山露水,開始向社會呼喚他們的定位。
在今天的物業管理行業之中,保安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拿小區的保安來說,安全依靠他們來維護,文明依賴他們去塑造,治安、消防和車輛管理,每一項都是重責在肩;而越來越多的住宅區保安員,與業主交流的能力日益增強,噪音擾民,高空拋物,他們去耐心說服;小孩調皮,危險動作,他們呼喝去制止;有時在車輛指揮當中的舉手投足和一句溫馨的問候,會讓一名業主從內心感到高興,成功的保安管理帶來了社區的榮譽和物業管理的典范,這會使每一個身處其中的管理者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在不經意中發現,物業管理的操作人員生活在現代城市的社會底層,在這里保安員表現得非常明顯,他們一部分來源于警校和武校,一部分來源于轉業軍人,還有一部分來源于農村和社會上的閑雜人員,一支保安隊伍的純正優劣往往依據于前兩者所占的比例。我們本來完全有理由認為專業化的保安隊伍所提供的行業標準將提升他們的整體形象和地位,但現代城市當中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植根于中國城市社會當中的計劃經濟的影響(不可否認,在很多地方保安業還歸附于公安機關的統一控制之下,)使保安員的專業化、市場化的進程備受阻礙,就象希臘悲劇當中從最開始出現的那種造成悲劇的致命因素一樣,未來的、更加嚴重的痛苦從保安服穿上這一天起就植根于他們的職業生涯當中,社會的忽視,業主的鄙夷,還有管理者的頤使氣使,保安員因為自身地位低賤,而不得不品嘗著每一杯苦酒。
保安員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是今天物業管理行業備受責詰的部分,但是我們應當理解的是:保安員的職責與權限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在一些失敗的城市規劃和不成熟的社區當中表現得更是如此,如果再加上低劣的管理,保安員的存在本身就成為一種畸態,在我所經歷的管理實踐當中,不止一半的住宅區曾經懷疑保安員的"監守自盜",同樣不止一半的辦公物業總是有業主懷疑保安員夜間潛入,盜打了辦公電話,這種有趣的現象始終得不到良好的克服,孫子論為將:"知莫大乎棄疑,行莫大乎無過,事莫大乎無悔,事至無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也許,這正是今日對保安員的要求,而要達到《左傳》當中"赳赳武夫,公候腹心;赳赳武夫,公候干城。"又何其難也!
"保安打人"這個眾說紛紜的話題近年來一再刺激著業主們的眼球,兇神惡煞般的"打手"形象成為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服從的天職和道德的訴求相撞擊之時,一個職業保安就無法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而在一些低級錯誤當中,隔膜產生懷疑,懷疑游離出仇恨,仇恨演變為真刀實槍的對抗,在此也就不足為怪了,我們可以用十足道學的話說:"怒不作亂謂之勇。"也可以通過多種質量標準來輕易評價和蓋棺論定,但是我們仍將無法回避這類問題所產生的土壤,它包括著:更多的不公平,不信任感的蔓延,人員甄選機制的空白和惡意的挑釁和縱容,但是最主要的則是:社會階級差異。
在打人的保安背后,更多的保安員選擇了回避和放棄,這些相對優秀的部分,他們也在不自覺中實踐著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句老話:"除了生活所給予以一切最復雜最難解決的問題那個一般的解答之外,再也得不到其他解答了,那解答就是:人必須在日常需要中生活--那就是:忘懷一切。"保安員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形式的生活?可以說,是一種缺乏熱望、沒有明確目標,又沒有力量去改變的生活,(對國家、對社會)至少是對個人,這種生活沒有什么價值可言,他們的需要受到了最大限度的漠視,在這個最重要的成長時代,平淡、疲憊、空虛、困惑、焦慮腐蝕著每一個職業保安員的身心。每個人都有自己在理想與現實中進行選擇的方式,而他們的方式僅僅只是等待和忍耐。"老戰士永遠不死,他們只是悄然隱去",高離職率是無可爭辯的結局,在我所相處的保安員當中,有著六成以上的人現在都離開了這個行業,他們有的在家鄉開了個小店,有的去開車,有的去了親友介紹的單位,也有的重新回家務農,并且,還有很多保安員因為過錯和懶惰,而被無情地辭退,從此在生活的視界中消失,他們就象一粒米一樣被拋入這個世界,又輕輕地離開,不帶走一絲云彩。
每個保安都是一本書,讀書不僅要光看文字和內容,還要讀出作者的生平和年代,讀出時代精神中人們的內心世界;解讀保安,也不能僅僅觀摩保安員上崗時的英姿颯爽,還要充分了解他們的哀與樂、悲與笑,以及他們眼中對社會的認知和對未來的渴求,一個資深的物業管理人員知道應該如何去檢查保安員的宿舍,從"豆腐塊"的被褥、飯缸的擺放和內務制度去觀察保安隊伍的整體水準。而事實上,經歷久了才會了解,每個人都有著同樣的愛玩和懶惰的天性,保安員同樣也不例外,很多地方的保安宿舍也狼藉如同狗窩一樣,生活條件之差令人不敢逼視,但是,當他們站崗、集合時,卻同樣能夠表現出足夠的專業態度;并且,保安員也和其它任何行業的職工一樣,在茶余飯后談論著那些不稱職的管理者和問題顧客,但是,在工作中他們卻能夠用自己紀律性和責任心,還有一絲小小的狡繪來掩蓋這一切,這些奇妙的人們,他們正用自己的青春打造著一個行業的黎明。
他們有著戰士的勇敢和堅毅,但是卻得不到戰士的理想和光榮;他們有著君子的謙和和容讓,但是卻得不到君子的尊貴和美譽。保安同警察與軍人的責任近似而地位迥然,這種現狀必須著手改變,如果說全社會對此達成共識還需要時日的話,作為一個物業管理行業的管理者就應當從現在開始清醒認知,或遲或早,每一個社區(或住宅小區)都會形成它的自治體系,都會有著它的固定的對財產維護所形成的安全觀念,而這時保安的作用才真正會體現出來,保安隊伍軍人品格的塑造:智慧的純樸,成熟的溫順,意志的韌性,心靈的激情,這里將是一家物業管理企業最重要最嚴肅的問題,責任和榮譽仍然是保安員的職業精義所在,他們所代表的正是業主的需要和安全感,一個聰明的管理者應當利用這一點。
保安的工作形式也必將會延伸開來,對所維護資產本身的價值和要求進行排隊,配置的保安硬件設施會由極昂貴到極簡陋,但是,中國警衛人員的配置成本今天相比較而言,彈性并不算大,這意味著每家物業公司基本上有同等的機會在勞動市場上選擇高素質的人員,以建立起優秀的保安隊伍。這就需要對保安員的需要進行仔細的分析,關心保安,愛護保安,正是每一個管理者立足工作的不二法門,實施專業化保安管理,建立內部的申訴體系,去除歧視性的管理規定,改善保安的福利,堅持長期的培訓制度,主動給每一個保安員創造未來的就業機會,我們完全可以在現有的管理程度上,為保安員做出更多。
事實上,一家企業的生命力最終來源于對人的關懷,每一個物業管理者要在職業上取得真正的成就,他就必須充分了解生活,最深層次的進入保安員的世界,在現在的管理實踐當中,我們提倡讓每一個正在試用的男性管理人員都到保安員的宿舍去住上一個月,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去了解民間疾苦,他們才有可能理解自身地位的意義和未來工作的取向,如何在事務處理中公正地作出選擇。一直以來,在我眼里,中國的保安員就象第一次世界大戰所留給人們的印象一樣:一個蒼白的、默默無聞的軍人,還帶著些許的傷痛記憶,只能隱約看見一點影子的"無名烈士",但是,他們本身卻是一個個有血有肉、鮮活的生命,是否我們可以對他們這樣說:哦,保安,我的兄弟!
篇2:解決物業管理企業保安員緊缺問題
解決物業管理企業保安員緊缺問題
我國的物業管理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行業,雖然只有20年的歷史,卻得到了很大的發展?,F時我省有許多物業管理公司具備優秀的管理隊伍、高效的運行機制,而且從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中提升了自身的質量標準和質量保障體系,它的發展無疑與國民經濟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有著密切的聯系。
然而,在物業管理的管理領域不斷擴展,管理覆蓋面迅速擴大的同時,物業管理企業出現內部管理與市場需求跟不上的矛盾;就如,廣東省物業管理企業在不斷擴充情況下,而企業內部相繼出現保安人員流失、招聘困難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不但對企業聲譽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很大程度地制約著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許多企業的人力資源部把大量的工作精力放在了招聘和培訓方面,這不僅增加了企業人力資源成本,也影響了企業的服務品牌創造。本文擬就如何解決物業管理企業保安員緊缺談談自己的一些淺見。
物業管理企業保安隊伍的發展歷程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保安行業興起之時,保安員基本上屬于星級酒店、賓館等服務性行業所聘請的形象人員。由于待遇好、形象選聘條件高,工作環境好,而且有鮮明制服等,在這期間,保安行業成為當代年輕人一度所青睞的行業。此后,隨著時代變化,保安行業得到不同企業的校仿和延伸,從酒店、賓館、物業小區,甚至街頭小巷都相繼出現了保安員身形。
人才市場上出現保安“荒”的原因
一、我國內地,包括廣東省,現時的物業管理企業利潤整體偏低,導致保安人員的工薪待遇較差。
一般在小區服務的保安員,生活條件相對較差,工作簡單、枯燥無味,工作時間又長,每月微薄的工資待遇除去個人生活開支,所剩下的難以作出其它安排。年輕的保安人員面臨著生活的壓力和對其他美好事業的選擇,從而導致保安人員穩定性差,流動率節節上升。
二、保安員的工作性質特殊,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年齡又受到行業的局限性,社會福利待遇也得不到保障。
保安員都普遍認為他們吃的是青春飯,年齡大了就會被行業淘汰,因此紛紛另謀出路;不但無人愿意應聘保安員,而且保安行業簡直成為農村青年來到城市打工的一個跳板,一個臨時工作,這無疑又是造成保安員不斷流失的原因。
三、保安行業在不斷地轉變中,受社會風氣的影響,漸漸地失去了往日的光輝形象和神圣的自豪感。
在保安隊伍逐漸擴大的同時,由于招聘單位的需求不同,工作環境、待遇等不同,致使用人單位降低了保安員的選聘條件、待遇,漸漸地,保安隊伍在人員選聘、來源、培訓等方面得不到保障,于是保安隊伍素質越來越差,新聞上經常性出現某小區保安員與業主發生爭執、打架斗毆的報道。如今保安職業基本上被認為是讓人瞧不起的職業,群眾對保安員的評價往往都與文化水平較低、沒有專業知識、社會經驗差等相提并論。社會輿論的壓力令不少想從事保安員職業的人員望而卻步。
四、部分業主對保安員的工作不了解,看不起保安員,也是造成物業管理企業保安員緊缺的原因之一。
一些素質不怎么高的業主,有自己交了管理費,自己就成為小區保安員的主人,小區保安是自己仆人的心態,不尊重小區保安員的人格。當小區保安員在履行自己正常工作職責時遇到這種業主時,就會受到刁難,有時不免會產生沖突。當沖突發生,業主吃虧時(由于保安員大多年輕力壯,有些甚至是退伍軍人,所以,當保安員和小區業主發生肢體沖突時,吃虧的多數是業主),輿論往往會對小區保安員不利,物業管理公司為了息事寧人,也會對當事的保安員進行處理。這就令不少小區保安員有低人一等的感覺,而離開本小區保安員的行業。
如何解決保安員緊缺、招聘難問題
一、企業內部優化管理機制和人力資源配置。
在某些崗位上選擇性地降低保安崗位的需求量,例如:停車場、大堂、監控中心等,以往一般由保安員擔任,為考慮保安人員緊缺的情況下,許多企業已經把這些崗位換成客戶服務人員崗位。這樣一來,企業一方面合理配置保安崗位,減少保安的需求量,另一方面,把這些安全因素較低的崗位進行了優化配置。
二、提高智能化管理系統,增強安全防范技術措施,減輕保安人員工作壓力。
企業可以考慮從提高智能化系統方面著手,加強保安管理體系的先進化,充分體現保安職業的專業性,從而也提升了保安員的愛崗敬業感?,F時,許多國優大廈、新建的物業小區、高檔寫字樓等都基本投入使用智能化管理系統,甚至某些舊的民宅也紛紛集資加裝智能化管理系統。
三、企業內部設立專職部門,實行專業化管理。
即在企業內部建立單獨的保安管理部門,負責整個保安隊伍的招聘、培訓、分配、安置住宿、考核上崗、轉正、晉升以及日常工作的抽檢、業務指導等工作,就像是企業內部的“保安公司”。利用這種運作模式來進行企業內部保安員的招聘、培訓等一系列的工作,可以強化保安隊伍的管理。廣東省現時許多大規模的物業管理企業(如:東華物業管理公司)就有了這樣一套管理模式運作。
四、加強企業規范化管理,為保安隊伍營造“企業是我家”的文化氛圍。
在怎樣留住保安隊伍的角度上多考慮方法,多下些功夫,要讓保安員工作得安心,家里的親人放心,對保安員的待遇按章辦事,按規定執行,不折不扣,清清楚楚。公司內部要把保安員與其他職員同樣看待,要尊重保安員,在培訓保安員對顧客的禮儀禮貌和服務意識,進而樹立公司形象的同時,也要通過企業形象來樹立保安的形象和地位。另外,關心保安員的生活和學習是必不可少的,讓保安員的心目中有對企業的歸屬感,還有專業形象的自豪感,改變保安員對這行業的灰色感覺和自悲感,從而提高保安團隊的凝聚力。
五,物業管理企業應加強與小區業主的互動,讓業主了解保安員的工作、使業主尊重保安員的辛勤勞動,改變社會上對保安員的偏見,吸引更多的人員加入到保安員的行列中來。
其實,物業管理行業都清楚,保安隊伍乃是物業管理企業的形象窗口,是小區居民安居樂業的基本治安保障,在居住小區,安全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業主在交納的物業管理費的賬單中,包含著保安服務的費用。他們有權利知道自己應該得到什么樣的保安服務,特別是“既然我交了物業管理費,就應該得到保安員隨時即24小時的警戒,不給小偷留下空隙,否則24小時保安有什么意義?”,“24小時保安服務的職責究竟是什么?”?,F時,如何減少保安隊員的流失,穩定保安隊伍,提高隊伍的綜合素質等都已經成為現代物業管理行業相互借鑒、互相交流成功經驗的必然議題??傊?,搞好服務管理,小區治安良好,保衛工作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是物業管理企業的健康發展的基礎。
篇3:如何解決物業管理保安員緊缺的問題
如何解決物業管理保安員緊缺的問題
我國的物業管理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行業,雖然只有20年的歷史,卻得到了很大的發展?,F時我省有許多物業管理公司具備優秀的管理隊伍、高效的運行機制,而且從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中提升了自身的質量標準和質量保障體系,它的發展無疑與國民經濟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有著密切的聯系。然而,在物業管理的管理領域不斷擴展,管理覆蓋面迅速擴大的同時,物業管理企業出現內部管理與市場需求跟不上的矛盾;就如,廣東省物業管理企業在不斷擴充情況下,而企業內部相繼出現保安人員流失、招聘困難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不但對企業聲譽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很大程度地制約著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許多企業的人力資源部把大量的工作精力放在了招聘和培訓方面,這不僅增加了企業人力資源成本,也影響了企業的服務品牌創造。本文擬就如何解決物業管理企業保安員緊缺談談自己的一些淺見。
物業管理企業保安隊伍的發展歷程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保安行業興起之時,保安員基本上屬于星級酒店、賓館等服務性行業所聘請的形象人員。由于待遇好、形象選聘條件高,工作環境好,而且有鮮明制服等,在這期間,保安行業成為當代年輕人一度所青睞的行業。此后,隨著時代變化,保安行業得到不同企業的校仿和延伸,從酒店、賓館、物業小區,甚至街頭小巷都相繼出現了保安員身形。
人才市場上出現保安“荒”的原因
一、我國內地,包括廣東省,現時的物業管理企業利潤整體偏低,導致保安人員的工薪待遇較差。
一般在小區服務的保安員,生活條件相對較差,工作簡單、枯燥無味,工作時間又長,每月微薄的工資待遇除去個人生活開支,所剩下的難以作出其它安排。年輕的保安人員面臨著生活的壓力和對其他美好事業的選擇,從而導致保安人員穩定性差,流動率節節上升。
二、保安員的工作性質特殊,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年齡又受到行業的局限性,社會福利待遇也得不到保障。
保安員都普遍認為他們吃的是青春飯,年齡大了就會被行業淘汰,因此紛紛另謀出路;不但無人愿意應聘保安員,而且保安行業簡直成為農村青年來到城市打工的一個跳板,一個臨時工作,這無疑又是造成保安員不斷流失的原因。
三、保安行業在不斷地轉變中,受社會風氣的影響,漸漸地失去了往日的光輝形象和神圣的自豪感。
在保安隊伍逐漸擴大的同時,由于招聘單位的需求不同,工作環境、待遇等不同,致使用人單位降低了保安員的選聘條件、待遇,漸漸地,保安隊伍在人員選聘、來源、培訓等方面得不到保障,于是保安隊伍素質越來越差,新聞上經常性出現某小區保安員與業主發生爭執、打架斗毆的報道。如今保安職業基本上被認為是讓人瞧不起的職業,群眾對保安員的評價往往都與文化水平較低、沒有專業知識、社會經驗差等相提并論。社會輿論的壓力令不少想從事保安員職業的人員望而卻步。
四、部分業主對保安員的工作不了解,看不起保安員,也是造成物業管理企業保安員緊缺的原因之一。
一些素質不怎么高的業主,有自己交了管理費,自己就成為小區保安員的主人,小區保安是自己仆人的心態,不尊重小區保安員的人格。當小區保安員在履行自己正常工作職責時遇到這種業主時,就會受到刁難,有時不免會產生沖突。當沖突發生,業主吃虧時(由于保安員大多年輕力壯,有些甚至是退伍軍人,所以,當保安員和小區業主發生肢體沖突時,吃虧的多數是業主),輿論往往會對小區保安員不利,物業管理公司為了息事寧人,也會對當事的保安員進行處理。這就令不少小區保安員有低人一等的感覺,而離開本小區保安員的行業。
如何解決保安員緊缺、招聘難問題
一、企業內部優化管理機制和人力資源配置。
在某些崗位上選擇性地降低保安崗位的需求量,例如:停車場、大堂、監控中心等,以往一般由保安員擔任,為考慮保安人員緊缺的情況下,許多企業已經把這些崗位換成客戶服務人員崗位。這樣一來,企業一方面合理配置保安崗位,減少保安的需求量,另一方面,把這些安全因素較低的崗位進行了優化配置。
二、提高智能化管理系統,增強安全防范技術措施,減輕保安人員工作壓力。
企業可以考慮從提高智能化系統方面著手,加強保安管理體系的先進化,充分體現保安職業的專業性,從而也提升了保安員的愛崗敬業感?,F時,許多國優大廈、新建的物業小區、高檔寫字樓等都基本投入使用智能化管理系統,甚至某些舊的民宅也紛紛集資加裝智能化管理系統。
三、企業內部設立專職部門,實行專業化管理。
即在企業內部建立單獨的保安管理部門,負責整個保安隊伍的招聘、培訓、分配、安置住宿、考核上崗、轉正、晉升以及日常工作的抽檢、業務指導等工作,就像是企業內部的“保安公司”。利用這種運作模式來進行企業內部保安員的招聘、培訓等一系列的工作,可以強化保安隊伍的管理。廣東省現時許多大規模的物業管理企業(如:東華物業管理公司)就有了這樣一套管理模式運作。
四、加強企業規范化管理,為保安隊伍營造“企業是我家”的文化氛圍。
在怎樣留住保安隊伍的角度上多考慮方法,多下些功夫,要讓保安員工作得安心,家里的親人放心,對保安員的待遇按章辦事,按規定執行,不折不扣,清清楚楚。公司內部要把保安員與其他職員同樣看待,要尊重保安員,在培訓保安員對顧客的禮儀禮貌和服務意識,進而樹立公司形象的同時,也要通過企業形象來樹立保安的形象和地位。另外,關心保安員的生活和學習是必不可少的,讓保安員的心目中有對企業的歸屬感,還有專業形象的自豪感,改變保安員對這行業的灰色感覺和自悲感,從而提高保安團隊的凝聚力。
五,物業管理企業應加強與小區業主的互動,讓業主了解保安員的工作、使業主尊重保安員的辛勤勞動,改變社會上對保安員的偏見,吸引更多的人員加入到保安員的行列中來。
其實,物業管理行業都清楚,保安隊伍乃是物業管理企業的形象窗口,是小區居民安居樂業的基本治安保障,在居住小區,安全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業主在交納的物業管理費的賬單中,包含著保安服務的費用。他們有權利知道自己應該得到什么樣的保安服務,特別是“既然我交了物業管理費,就應該得到保安員隨時即24小時的警戒,不給小偷留下空隙,否則24小時保安有什么意義?”,“24小時保安服務的職責究竟是什么?”。
現時,如何減少保安隊員的流失,穩定保安隊伍,提高隊伍的綜合素質等都已經成為現代物業管理行業相互借鑒、互相交流成功經驗的必然議題??傊?,搞好服務管理,小區治安良好,保衛工作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是物業管理企業的健康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