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年6月29日19時30分許,某社區副主編金先生在下班回家途中,于北京地鐵6號線呼家樓站突然暈倒,經路人和急救人員搶救無效不幸去世。無獨有偶,20**年2月,梁女士倒在深圳地鐵蛇口線水灣站C出口的臺階上,并保持同一姿態達50分鐘。地鐵站監控錄像顯示,梁女士倒下后有7位市民從旁邊經過,都沒有采取任何措施。10點32分,一男一女兩人走到出口后又折返回到梁女士身邊俯身查看,其中男子(似外籍人士)返回地鐵站內通知地鐵工作人員。10點35分,兩地鐵工作人員趕到,一人俯身查看,一人用對講機說話,隨后兩人在梁女士身旁看守,沒有采取其他措施。10點46分地鐵站工作人員撥打了急救電話。11點04分,民警趕到現場。11點18分救護車到達現場后,發現梁女士已經死亡。
深圳地鐵站的悲劇已經發生,我們做的僅能是反思與改正,亡羊補牢。筆者將從管理服務方的角度,以此案例作引,闡述突發緊急事件應急處理的幾項要點。
首先,給“突發緊急事件”一個定義,即指即將或已經對人、物出現傷害的事件。
其次,明晰處理突發緊急事件的關鍵點在于:
及時:
能在第一時間獲取事件信息。如深圳地鐵站事件中,是由一外籍路人報告,而非監控室人員或巡邏人員在第一時間發現。
有效:
對所發生的事件能有效地處理,決定著事件的結果。
專業:
即處理突發緊急事件所需的相關專業知識與能力。如深圳地鐵站事件中,地鐵工作人員、隨后趕來的民警,有沒有具備基本急救常識?以香港為例,除了部分工種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備急救證書,以及雇員多的公司每150人必須有一人具備合資格的急救技術以外,根據政府資料顯示,目前急救知識也已經加入到中小學部分課程當中。內地能否也將此類知識列為專業知識加以立法規范,或以執業資格的形式加入從業條件呢?尤其是對于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管理方,是否需要強制配備具有此類知識的專業人員呢?因為如果只等救護車施救,很多患者會因時間延后救不回來;而目擊人的及時干預,是挽救各類暈厥患者生命的重要環節,尤其倒地四五分鐘之內的施救,能挽回大約50%患者的生命。暈厥突發時目擊人施救最重要。
積極利用可用資源:
能利用環境、人等因素來合力處理。如深圳地鐵站事件中,若地鐵工作人員及警察沒有具備急救知識,能否求助于來往的路人呢?高峰時間幾百個人中會沒有醫生護士嗎?
受控影響:
在突發緊急事件處理過程中,是否將事件對周邊的影響,或周邊對處理行動的影響降到最低,能有條不紊,排除干擾。上海港匯購物廣場,因其中庭中空到頂無遮攔,成了自殺者的首選,平均每年二到三起,事發現場慘不忍睹,且現場營業氛圍極受影響。故管理方特制帳篷及圍欄,第一時間遮蓋尸體,圈圍現場,避免事態影響。而深圳地鐵站事件中,50分鐘現場無任何措施,無現場急救、無積極求助、無開辟綠色快速救助通道、無合理的圍合保護......
善后:
突發緊急事件處理現場善后及后續善后,能消除影響,正聽輿論;若能舉一反三,則可完善和促進今后的工作。而為何深圳地鐵站事件會引起社會輿論轟動,且指責偏多,也在于相關方當時反應慢,現場無控制且事后又沉默與回避。而的確也未見有任何舉一反三的舉動告之公眾,更讓人們對公共管理服務頗有微詞了。
若要把控好以上關鍵點則需:
完整、適用的制度流程:
制度流程的科學性、完整性、適用性是突發緊急事件處理的基礎,這里不再贅述,相信一般企業都有。
領導及全體員工的重視:
雖“一般企業都有”,但并非都落于實處、烙于心里,往往是鎖在檔案柜里、掛在墻上。而一旦突發緊急事件發生,是來不及查閱操作程序說明的。所以,必須領導首先重視,員工才能當回事,要溶入企業每個人的思想觀念里,才能不將突發緊急事件當兒戲或心存僥幸。
專業培訓加之反復的實操演練:
反復、實戰體驗的演練,才是有效的保證?,F在的演練,不但次數少,且有的是走過場如作秀,這樣的演練還不如不練。如據媒體報道:“深圳1.5%的急救普及率已經走在全國前列”,但數據背后呢?“普及”兩字真該打一打引號了。在培訓實操上,我們真要跟日本學習防災救護意識,做到深入人心,做到從娃娃抓起?!稁r松看日本》中,令筆者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人無處不在的防災意識。當白巖松采訪一位演習結束的小學生時問到:如果真的遇到了地震災難,你會不會害怕?學生答:因為我們平時經常做這樣的訓練,所以發生情況時我只要按照平時訓練的要求來做就可以了,所以我不怕。所以,要將演練練成習慣,突發緊急也最終會冷靜應對了。
篇2:中石化集團公司防止聚烯烴料倉靜電爆燃的安全規定
中石化集團公司防止聚烯烴料倉靜電爆燃的安全規定
第一條 石油化工粉料倉(以下簡稱料倉)系指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用于儲存粉料的儲倉,如聚乙烯、聚丙烯、精對苯二甲酸(PTA)等等。
第二條 保持聚合裝置反應的平穩性。嚴格遵守工藝紀律和工藝指標,尤其是原料精制、催化劑配置等關鍵操作。
第三條 在開車、切換牌號或造粒不正常而產生不合格料時,應按正常工藝操作進行脫氣處理。脫氣合格后應及時包裝,嚴禁在料倉內長時間存放。
第四條 嚴格控制低壓閃蒸系統、干燥系統、脫氣倉等粉體及熔體揮發分處理系統的工藝指標,并定期取樣檢測揮發分。
第五條 為防止燃爆,應確保粉體氮氣風送系統的氣密性,控制系統氧含量不應高于10%(v/v)。當系統氧含量高于10%(v/v)時,應及時補充氮氣。
第六條 保持造粒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出現帶尾巴料或碎屑,應及時調整和維護,并防止碎屑帶入風送系統。出現斷刀時,嚴禁設備繼續運行。
第七條 應保證粒料風送系統(或凈化風送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在造粒后的8h~10h內,應確保風送系統和料倉內可燃氣體含量≤0.5%(wt),新改擴建的相關裝置,通風設計也應滿足此項要求。對風機入口、料倉入口、排風管、過濾器、風閥、物料分配閥等部位,應加強監護。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風閥、物料分配閥的誤操作。
第八條 新改擴建裝置的料倉設計中,宜設置抽吸微細粉塵的專用設備。
第九條 嚴禁邊進料邊出料的操作。嚴格執行進料、摻合、出料的操作程序。進料和摻合之間應連續進行,中間不應停留過長時間,以免料倉積聚過多揮發氣體。
第十條 為防止較大能量的靜電放電,應嚴格按有關規范要求完善靜電接地系統。嚴禁在物料處理系統和料倉內出現不接地的孤立導體,并定期檢查可能出現導體的設備或部件,如排風過濾器的緊固件、管道或軟連接管的緊固件、振動篩的軟連接、臨時接料的手推車或器具等。料倉內一旦發現有金屬異物,應盡快取出。應對料倉內可能產生靜電放電的金屬突出物做防靜電處理。新改擴建裝置設計料倉進風管及其他金屬支撐構件時,應避免出現金屬突出物。
第十一條 定期檢查和清理料倉內粘壁料和塊狀料。粒料倉的粘壁料厚度應控制在2mm內,大于4mm時應及時清理。
第十二條 對裝有易產生靜電放電高料位報警探頭的料倉,為防止報警器探頭與物料堆面產生放電現象,應避免出現高料位報警。物料堆面與報警探頭的距離不宜小于0.5m。
第十三條 應及時清理作業場所散落的粉塵,并防止明火引燃。
篇3:防止暴雨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預案
防止暴雨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預案
為了防止在暴雨狀態下造成污油井冒井、恒潤公司各裝置被水淹沒引發生產事故及環境污染事故,特制定本預案。
1.在暴雨狀態下,第二供排水車間應隨時監控雨水池液位并及時啟泵外送,防止雨水積存。當來水量過大,有難以送及的趨勢時,操作人員應立即通知生產調度部。
2.在雨季即將到來時,兩個污水場在平時就應保證油泥浮渣池、活性污泥池等的低液位,保證各機泵等完好備用;各公司負責本公司責任范圍內明水溝、污水井的暢通;資產管理部要準備好一定數量的砂石等應急物質,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
3.兩個污水場在大雨或暴雨狀態下,應加大處理能力,保持污水系統低液位,防止各裝置污水井冒井。第二污水處理場同時應多加注意恒潤公司污水集合井的液位并及時啟泵向第二污水處理場送水,保證恒潤公司污水井不冒井。同時兩個污水場在暴雨狀態下應隨時監控本裝置的油泥浮渣池、活性污泥池、污水井等設施的液位高度,當有溢出的可能時,也應及時通知生產調度部。
4.調度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車間,下達按應急處理預案處置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領導小組指揮成員及消防隊和各專業應急隊伍迅速趕往現場。
5.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要馬上了解各公司情況,根據水情及時下達應急指令,協調各應急分隊及各部室人員展開應急行動。
6.偵毒洗消及減污分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應立即了解各重點防控區域的情況,拿出防控措施報領導小組批準執行,同時帶領本隊成員展開應急工作。
7.重點防控區域及防控措施
a.第四循環水場北的雨水池:該處在暴雨狀態下極易出現外送不及的狀況,造成恒潤公司被淹沒。防控措施有:
充分發揮外送水泵的作用,在保證泵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大流量向外送水。
調集水泵協助向外抽水。
b.第一污水處理場油泥浮渣池及活性污泥池:該處在暴雨狀態下極易滿池造成浮渣及活性污泥外溢,進而對其它部位造成污染。防控措施有:
調集車輛將池中浮渣及污泥拉走。
在其四周筑起圍堰,防止外溢。
c.恒潤公司污水集水池(由第二供排水車間管理):該處一旦滿池,將造成整個恒潤公司污油井冒井,防控措施有:
以最大能力向外送雨水。
必要時調集水泵向第二污水場送污水。
d.恒潤西側道路:該處在暴雨狀態下路西總排明溝易滿溝外溢,向東跨路流入恒潤公司地界,造成恒潤公司被淹沒。防控措施有:
在道路東側筑起圍堰,防止水向東流入恒潤公司。
e.兩個污水處理場前提升液位:該處液位的高低決定著各生產裝置污水井液位的高低及是否冒井。防控措施有:
將污水處理場能力提到最大。
必要時調集水泵向隔油池送水(在后路能夠處理完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