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這次會議主要的任務是,傳達貫徹中央和盛市關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總結我縣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經驗,研究部署全縣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剛才,會英同志傳達了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批轉的《關于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希望大家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代表縣委、縣政府講三點意見。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形成了國家辦事業、國家管事業、國家養事業。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各項事業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現行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前客觀形勢的需要,甚至阻礙著專業技術人員的創造精神和積極性的發揮,迫切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特別是黨政機關和企業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的今天,全面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顯得更為必要和緊迫。
第一,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7:月,中央印發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目的是要建立起一套與建設有***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相適應的干部人事制度,為建設一支符合“****“要求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提供制度保證。隨后,中組部、人事部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基本要求。**年,**辦公廳轉發了人事部《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在事業單位全面推行人員聘用制度,省里也提出~年全省聘用制改革覆蓋面達到80%以上,~年達到100%目前,我縣企業改制已基本完成,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和企業經營自主權的逐步落實,企業用人制度的改革取得了積極的進展,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下崗分流已取得明顯成效。以全面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為核心內容的黨政機關人事制度改革,已經入軌運行。近年來,在積極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們也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在衛生系統開展了競爭上崗、全員聘用,特別是**年以來,我縣在事業單位新進人員中實行了聘用合同制和人事代理制度,加快了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規范化、社會化、法制化步伐,初步形成了點、線、面結合,整體配套、立體推進的改革態勢。由于機制和體制的問題,很多單位未能邁出關鍵性的一步,也迫切需要縣委和政府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從方向上加以指導,從政策上加以規范,以求改革到位。這就要求事業單位的機制和人事管理制度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進一步轉變用人觀念,破除大鍋飯和終身制,強化激勵競爭機制,實行公開、公平、公正、擇優原則,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員潛能,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第二,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事業單位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我縣事業單位現行的人事制度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原有制度中的一些弊端不斷暴露出來。
一是由國家興辦的事業單位規模過大,增長速度過快,供養人員過多,財政負擔過重。截止~年,全縣共有各類事業單位640個,職工16129人,是全縣國家公務員隊伍的近10倍;
二是在管理體制上政事不分,機構設置重復,既增加了財政負擔又造成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三是在人事管理中實行身份管理和終身制度,難以形成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機制;
四是實行國家大一統的用人制度,單位普遍缺乏用人自主權,使事業單位難以通過人事運作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
五是形成了人才部門所有、單位所有,使各類人才選擇單位和崗位的自主權受到限制,難以形成人才的優化配置;
六是管理方法單一,分配實行平均主義,缺乏激勵機制,既不符合事業單位的自我發展特點,又遏制了各類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嚴重地束縛了各類人才才華的施展,阻礙著事業的發展和科技成果的轉化;
七是事業單位門類繁多,布局結構失調,社會化程度低。從社會職能上分,有行使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有社會公益型的事業單位,有創收盈利型事業單位;從管理體制上分,有黨委領導下的行政首長負責制,有院長負責制;從行業上分,有教育、衛生、文化、農、林、水等;從經費****上分,有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有自收自支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從隸屬關系上分,有隸屬各級政府機關的,有隸屬黨群部門的事業單位。
有些事業單位已失去了事業單位的應有作用,其性質、職責、服務對象是典型的企業,而經費、人員又由政府承擔,增加了財政支出。要解決這些弊端,就必須通過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管理機制。只有這樣,事業單位才能充滿活力,各類人才才能脫穎而出,各項事業的發展才能開創新的局面。
篇2:C公司5S推進工作(改革)會議
源自于建筑資料 公司20**年5S推進工作(改革)會議
(5S活動說明會)
改革會議內容:
1、對5S檢查區域進行了重新劃分。
原則:"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詳見:《5S劃分區域表》,內部共享路徑:ZW005。
2、檢查時間更改:
每月的25~26號(遇休息時向后推遲1天)。
3、檢查方式的改變:
檢查時,分新廠、舊廠2個檢查小組,2個檢查小組人員不同,采用交叉進行的方式(可同時進行,可分開進行)。
4、獎金的設定:
新廠、舊廠設2名優勝獎,1名進步獎,獎金各為:300元。
5、每個檢查區域每個月都要制作一個5S改善課題:(例:8月份5S工作改善計劃【計劃、分擔表、改善事項、完成日期(檢查后的7個工作日之內)、效果確認】,標示。用A4紙)
A、取消目前張貼在二樓樓梯走廓的5S張貼欄,改為各責任區域分別張貼。
B、各責任區域劃分一個板塊,題目為:《5S改善專欄》。(大約占6張豎A4紙的面積,用于張貼工作計劃,需改善的圖片)
C、每次5S檢查后,由5S委員長把各區域需要整改的項目張貼在《5S改善專欄》,然后各區域責任人根據項目進行改善,改善后的項目圖片貼在右邊,以備查考。
D、每次5S檢查小組來檢查時主要是聽取各區域擔當者陳述本月的改善課題,然后查看現場。如果沒有改善課題或上次改善項目沒能改善,本次檢查扣10分。(公司高層的另一個意思是看各責任區域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
6、制作3面錦旗:
2面"先進集體獎",1面"工作進步獎",分別掛在表揚的責任區域顯眼的地方。(此旗為流動錦旗)
7、每月進行1次5S工作會議:
會議內容:優秀事跡展播,檢查的問題點,整改事項確認,下一步的工作計劃等。
8、每個區域責任人是指定的5S執行專員,協助5S委員長日常工作。
對策:
1、80分以上為合格,不足之處自行改善,60~80分的須向檢查小組作出書面改善報告(書面報告要區域責任人直接上司簽字確認),60分以下,除寫書面報告外,還將全廠通報批評。
2、如果有必要將增加1名"尚需努力獎",獎給每月5S評審最后一名。
設想:
1、每月舉辦一次"5S宣傳專欄"。(要求每個部門每月至少提供2篇有關5S的文章)
2、5S會議最好能采用PPT展播。
缺點:
1、采分標準不明確,打分的隨機性比較強。(暫不考慮)
2、評分標準太統一,不同的部門應采用不同的評分標準。(暫不考慮)
3、5S檢查員沒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
需要配備的資源:
1、需配備1名助手或文員。專用照相機一部。
篇3:全縣發展改革暨項目建設會議講話稿
全縣發展改革暨項目建設會議講話稿
同志們:
今天這次會議,既是全縣發展改革的工作會,更是一次項目建設的部署會。今年是全面完成“**”規劃的收官之年,是“**”規劃的編制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年發展改革及項目建設工作成績可圈可點,可以歸納“六個”卓有成效:一是經濟調度卓有成效,為縣政府調度經濟運行和科學決策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年終主要經濟指標全市位次均居前六;二是投資爭取卓有成效,全縣爭取政策性資金====億元,其中通過發改渠道爭取===億元,充分發揮了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三是項目建設卓有成效,全年共審批各類項目===個,省、市、縣===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四是規劃編制卓有成效,及時啟動了“**”規劃編制工作;五是項目謀劃卓有成效,============================等重大建設項目扎實推進;六是特色商業區建設卓有成效,空間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省評審,正在報批,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年度投資目標的===%。
下面,針對**年發展改革和項目建設工作我講三個方面問題。
一、深化一個認識,統籌兩個目標
深化一個認識,就是深化新常態蘊含新機遇的認識。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傮w來看,經濟新常態并沒有改變我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改變的只是發展的內涵和條件,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難和險在增多,但時和勢總體于我有利。新常態蘊含新機遇,新常態就是新機遇,我們必須善于捕捉機遇,發揮優勢,牢牢把握推進加快發展、縮小差距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從經濟發展新常態帶來的趨勢性變化中贏得新發展、搶得先機。
統籌兩個目標,就是要統籌**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規劃目標。要準確研判發展形勢,科學擬定對策措施,確保“**”圓滿收官,為率先全面小康和“**”做好堅實鋪墊。今年的經濟發展速度必須要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增長區間,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是一條底線。
二、突出兩大重點,抓好四項工作
突出兩大重點,就是要突出轉型升級、gg開放兩大重點。一是要加快推動轉型升級。要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雙提升,加快轉型升級是關鍵,我們必須下大力氣調結構、推轉型、促升級,要堅持集聚集群集約發展,差異化協同發展,形成布局合理、體系優化、輻射有力、有機互動的充滿活力的區域經濟布局。二是要繼續深化改革促開放創新。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擴大開放、全力推進創新,在適應新常態下增強后發趕超動力活力。要進一步強化戰略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推進改革,聚焦、聚神、聚力狠抓改革措施落實,把改革的紅利轉變為新的發展動力,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發改部門要牽好總、負好責、繪好圖,繼續著力推進投資領域改革、招投標和項目監管制度改革、民營經濟體制改革、開放型經濟改革發展、投資環境制度建設、加快商貿流通業改革發展等方面的工作。
抓好四項工作,就是要抓好經濟調度、項目建設、政策性資金爭取四項工作。
第一,要抓好經濟調度促發展。近期,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關于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的意見,明確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當前和長遠、全局和局部、國內和國際、政策督促與調整完善這5條基本原則,對抓好經濟運行調度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各級各部門特別是發改部門要認真學習,學以致用,對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重要事項要未雨綢繆,正確應對,提高制定政策措施的精準度、精細化。要切實把經濟運行調度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認真謀劃好、推進好,特別要圍繞全年目標任務,把各項經濟指標逐一細化分解到月、到季度。要優化經濟運行調度方式,科學把握經濟運行調度的方向、節奏、力度,對經濟運行調度中出現的難題及時妥善解決,確保全縣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第二,要加快項目建設擴投資。圍繞**年實施的123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十大民生工程等扎實抓好項目建設,必須在三個方面精準發力。一是在項目融資方面,要進一步轉變投資方式、創新投資模式,積極探索,敢闖敢試,加快形成投資主體自主決策、政府調控有力有效、融資方式豐富多元、市場環境公平開放的投融資體制機制。既要積極爭取中央資金,特別是要瞄準國家投資政策方向,瞄準有增量的投資領域,在做大增量上發力,又要充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強化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全面落實國家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政策措施。二是在項目建設方面,立足提高項目落地率、開工率、竣工率,加快實施一批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重大項目和民生工程。政府性投資項目要做到精準精細,一旦進入項目單子就不得隨意增減,相關部門就要抓緊推進并進行規范化、制度化管理。三是在項目儲備方面,要積極對接國家
投資政策,圍繞投資導向爭取項目。要圍繞構建“七大格局”打造“三個方城”,精心謀劃和編制一批重大項目,以此帶動投資,促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