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全市旅游活動實施方案

6385

  全市旅游活動實施方案

  轄市、區旅游局(辦),各旅游企業:為貫徹落實國家和江蘇省旅游局“關于開展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總體要求,迎接上海世博會和省運會的舉辦,努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江蘇省旅*業文明示范單位,大力提升我市旅*業的服務質量(以下簡稱“兩迎兩創一提升”),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按照《旅游服務質量提升綱要(20**-20**)》和《20**年江蘇省旅游服務質量提升活動方案》的要求,優化旅游服務環境,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倡導文明旅游新風,樹立旅*業良好形象,促進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總體目標

  以“兩迎兩創一提升”為指導原則,通過開展“優質服務、文明旅游”活動,進一步提升我市旅*業的整體服務水平,營造文明開發、文明經營、文明服務、文明管理的行業環境;提升全行業的質量意識、標準意識、品牌意識;提升行業監管水平,創造優良的旅游環境和秩序;全面提高游客和市民對旅*業服務質量的滿意度指標,為把常州打造成為華東一流、國內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夯實基礎。

  三、活動內容

  (一)提高旅游飯店服務質量

  1、開展優質服務“四心”競賽活動。按照第十七屆省運會接待工作要求,全市旅游飯店將開展“四心”服務(即:設施放心、環境舒心、服務貼心、消費稱心)百日競賽活動。內容主要從服務的程序、儀容儀表是否規范;內外環境是否整潔舒適;設施設備運行是否安全可靠;食品客用品是否安全衛生;服務項目是否明碼標價;有無欺瞞消費者的行為發生等。同時市旅游局將和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協調市統計局共同制定《常州市賓館酒店行業社會滿意度測評方法》,從2月份開始,全年共組織四次賓館酒店行業社會滿意度測評,并將測評情況進行通報。

  2、開展“全員培訓,崗位練兵”技能大賽活動。今年全省旅游飯店將舉行服務技能大賽。市旅游局和飯店協會將全力以赴做好大賽的組織工作,全行業近萬名員工將全面開展崗位培訓、業務練兵和技能比賽,強化飯店員工的微笑、敬語服務,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為迎接省運會的接待和文明城市、文明示范單位的創建驗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3、開展“常州美食走進上海、走進世博”活動。以上海世博會為契機,進一步宣傳推介常州旅游,推廣常州餐飲特色,市經貿委、旅游局、飯店協會、烹飪協會等將聯合在上海開展“常州美食走進上海、走進世博”活動。擬選擇我市部分飯店與上海飯店對接,由常州選派的廚師在上海的飯店制作、銷售、展示,推銷常州美食,將常州餐飲打造成為常州城市的新名片、常州旅游的新亮點,以吸引世博會參觀者和上海市民到常州品美食、游美景,體驗龍城文化。

  4、開展“六常法”管理活動。今年,市旅游局和飯店協會將加大對酒店創新的推動力度,營造良好的酒店創新和行業創新的氛圍,增強酒店的競爭力。重點開展“六常法”管理活動,即常分類、常整理、常清潔、常維護、常規范、常教育。各飯店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六常法”進行有效導入和試行。同時,市旅游局和飯店協會將組織相應的考察學習,

  10月份將組織論壇交流活動。

  (二)提升旅游景區(點)服務水平

  1、組織全市國家4a級旅游區(點)開展“規范服務,誠信經營”倡議活動,通過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并組織全市a級旅游區(點)對照評定標準自查自糾,組織轄市(區)旅游局和旅游區(點)相關人員進行交叉檢查,采用明查暗訪的方式對外發布檢查結果。

篇2: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2018)

  武東景發〔20**〕3號

  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管理委員會

  20**年1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6號)、《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武漢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的通知》(武辦文〔20**〕71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入推進我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xxx關于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國務院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關于垃圾分類的工作要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逐步建立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市場化運作的運行機制,以綠色環保理念推進東湖發展,建立富有東湖景區特色的垃圾分類制度,提高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實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

  二、組織領導

  (一)成立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夏喜平 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副組長:詹嘉駱 工委、管委會辦公室主任

  譚建新 環境衛生綠化服務處總支委員、副主任

  成 員:鐘 國 宣傳部(文化教育局)部長(局長)

  張意冰 房產管理局局長

  萬明亮 綜治辦主任

  張四艷 城鄉工作辦事處調研員

  余海斌 經濟社會發展局副調研員

  王 蓓 財政局副局長

  徐年豐 城管執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余愛國 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代國強 公安分局副局長

  凌 利 國土規劃分局副局長

  姚志偉 環保分局副局長

  丁明濤 旅聯物業總經理

  (二)領導小組下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負責日常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檢查,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落到實處。

  專班主任:譚建新

  專班成員:陶愷、劉曉煒、安全明、程建、皮志貞、郭建華、王曼、周述作、方波、金祥、容夢思、周文瑤

  三、工作原則

  (一)健全機制,系統運作。建立健全東湖風景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綜合協調、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推進機制。加大公共財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競爭有序、運行高效、服務規范、富有東湖景區特色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二)示范先行,逐步推開。選擇優質景區、機關團體、事業單位、中小學校、易于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住宅小區作為先行示范點,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擴大分類覆蓋面。完善分類管理制度、設施設備和技術,初步建立景區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體系,生活垃圾減量初見成效。

  (三)全民參與,企業服務。整合資源,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對單位、部門實行獎懲并納入年度考核目標,激發社會活力,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動員全民參與,最大限度地調動全社會各方面積極性,采取定點投放、定時收集、不定期上門服務等一系列收集方式,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多層次、多途徑參與,扎實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四、工作目標

  以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為總目標,全面有序推進我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一)全區實施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20**年覆蓋率達到30%;20**年覆蓋率達到60%;至20**年,實現全區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20**年選擇在東湖風景區管委會、環境衛生綠化服務處、國土規劃分局、公安分局、市場監管局、環保分局、東湖綠道一期二期、海事處、聽濤景區、磨山景區、落雁景區、馬鞍山森林公園共12個單位(區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二)全區推進社區生活垃圾分類,20**年覆蓋率達到5%;20**年覆蓋率達到65%;至20**年,全區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85%。20**年選擇在華僑城社區(含華僑城小學)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三)按照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類,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所對應的四色收集容器分別為:紅色、綠色、藍色和灰色。

  五、責任分工

  環境衛生綠化服務處負責生活垃圾分類組織實施、綜合協調、檢查指導和監督管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采購垃圾容器及收運車輛等環衛設備;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工作計劃、技術導則、考核獎勵辦法等,會同相關部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結合日常垃圾運輸工作,做好與市城管委垃圾分類收集單位的工作對接。改革垃圾運輸模式,逐步實行垃圾分類運輸,切實保證不可回收垃圾的日產日清。

  城管執法局負責組織城管執法隊伍依法查處隨意傾倒生活垃圾、擅自從事生活垃圾的經營性服務、無準運證件車輛運輸生活垃圾等違法行為,切實擔負起垃圾分類收集的全程管理。

  教育局負責大中小學、幼兒園生活垃圾分類及其宣傳教育;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教育內容。

  財政局負責落實生活垃圾分類相關經費。

  國土規劃分局負責制訂和發布垃圾分類設施建設的專項規劃,明確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空間布局、用地指標,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設施建設選址和用地保障;負責新建住宅區、開發地塊建設開發單位配套建設生活垃圾分類設施。

  環保分局負責落實垃圾分類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監督落實垃圾分類過程中環境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有害垃圾分類收集目錄、回收處理規范;負責有害垃圾收集貯存、收運和處置;加強對有害垃圾處理企業的環境監管。

  經濟社會發展局負責落實全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設施建設立項審批報備工作,相關項目建設納入城建計劃。

  房產管理局負責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執行情況納入物業管理專項檢查內容;指導督促物業企業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標準設置分類投放、收集設施設備;督促物業企業做好物業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和分類投放工作,配合區環衛部門進行源頭分類和分揀。

  市場監管局負責對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管理,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做好餐廚垃圾分類相關工作;指導對過期藥品的回收和處置工作。

  城鄉工作辦事處負責轄區內村(場)社區和單位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工作的宣傳、組織和協調,并做好其他配合工作。

  公安分局負責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相關運輸車輛的年檢、牌證管理審批工作,做好執法保障。

  宣傳部負責協調各類新聞媒體開展生活垃圾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市民廣泛參與、積極支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文明機關、文明社區、文明單位等評選考核內容。

  綜治辦負責將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情況納入年度愛衛工作考核和工作要求;加強所屬單位醫療廢物管理,嚴防醫療垃圾混入生活垃圾。

  六、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步驟

  (一)容器配置標準

  1.單位類按每個單位配備2組收集容器,其中每組收集容器包含240升廚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各1個;

  2.社區類根據垃圾量便民投放,便于收運進行設置分類垃圾桶,居民小區每50戶設置分類垃圾收集點1個,其中包含240升廚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各1個;每250戶設置1個有害垃圾收集點,其中包含240升有害垃圾桶1個;每250戶設置1個可回收物收集點,其中包含240升可回收物垃圾桶1-2個。

  (二)人員配置標準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社區為責任主體,確定垃圾分類工作負責人、聯絡人,推進社區居委會及各小區物業管理單位配備督導員,負責對小區分類投放、二次分揀的宣傳、指導、督促和協助分類收運等工作。按每萬人3-4名比例配置督導員,積極組織和鼓勵志愿者參與垃圾分類相關工作。

  (三)垃圾的運輸與處理

  1.可回收物的收運處理

  (1)對社區的可回收物處理:居民家中分出的可回收物,可由居民自行出售給物回公司,也可自行投放至小區內的分類可回收物容器內。小區設置的可回收容器內的可回收物,物業公司經過細分后,對具有市場價值部分出售給物回企業,并對居民實行積分獎勵。

  (2)對單位的可回收物處理:單位可自行出售給物回公司。

  2.餐廚垃圾的收運處理:由環境衛生綠化服務處統一收運,運送至市城管委統一指定的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

  3.有害垃圾的收運處理:按職責分工,由環保部門委托專業單位(企業)進行收集、貯存、運輸和處理。

  4.其它垃圾的收運處理:由環境衛生綠化服務處統一收運,運送至市城管委統一指定的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

  (四)加強生活垃圾分類配套體系建設

  1.在華僑城社區配套建設4座垃圾分類收集屋,進行垃圾二次分揀,實行分類垃圾定時定點收集及定期上門服務。

  2.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新增2輛濕垃圾收運車輛及3輛新能源垃圾收集車,實現垃圾全量及時收運。

  (五)經費來源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根據每年工作實際所需資金由財政部門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六)實施步驟

  1.對單位類的實施步驟

  (1)宣傳動員準備階段(20**年1月1日-3月31日)

  對試點12家單位(區域)開展宣傳動員工作,配置人員,購置垃圾桶、垃圾袋、環衛車輛。

  (2)對景區實施階段(20**年4月1日-6月30日)

  對東湖綠道一期二期、聽濤景區、磨山景區、落雁景區、馬鞍山森林公園推行垃圾分類,布設垃圾桶,分配設備車輛,實施垃圾分類收運工作。

  (3)對機關、直屬單位實施階段(20**年7月1日-9月30日)

  對東湖風景區管委會、環境衛生綠化服務處、公安分局、國土規劃分局、環保分局、海事處、市場監管局推行垃圾分類,布設垃圾桶,分配設備車輛,實施垃圾分類收運工作。

  (4)驗收鞏固階段(20**年10月1日-12月31日)

  整理臺賬,總結經驗進行自查自驗,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區工作領導小組對試點社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

  2.對社區類的實施步驟

  (1)宣傳動員準備階段(20**年1月1日-3月31日)

  征集垃圾分類宣傳影像片,設置宣傳欄、宣傳牌,入戶發放宣傳冊,配置督導員,購置垃圾桶、垃圾袋、環衛車輛。

  (2)實施階段一(20**年4月1日-6月30日)

  對華僑城社區天嶼一期、天嶼二期布設垃圾桶,分配設備車輛,實施垃圾分類收運工作。

  (3)實施階段二(20**年7月1日-9月30日)

  對華僑城社區天樾一期、天樾二期布設垃圾桶,分配設備車輛,實施垃圾分類收運工作。

  (4)驗收鞏固階段(20**年10月1日-12月31日)

  整理臺賬,總結經驗進行自查自驗,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區工作領導小組對試點社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部門單位、社區要高度重視,并成立相應的工作專班,抓緊落實,做到目標明確,方案具體,措施可行,注重實效。

  (二)加大投入,政策引導。各部門單位、社區要切實履行工作職能,將垃圾的收集、運輸、利用和處置等各個環節納入工作考核。積極籌措專項經費,用于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宣傳、組織、協調,以及社區、單位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運行補貼。

  (三)廣泛宣傳,積極動員。充分調動各級各類新聞媒體資源,多形式、多途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組建垃圾分類督導員及志愿者服務隊伍,監督和指導市民進行正確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在東湖綠道景區內開展“垃圾不落地、文明伴我行”專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游客樹立“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行為準則。

  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的公

  眾知曉率、參與率。

  (四)加強考核,嚴格獎懲。區工作領導小組將不定期對達標的小區和單位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并將其納入績效目標考核范圍,嚴格落實獎懲。

  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管委會辦公室

  20**年1月24日印發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