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2)

2031

  讀《自卑與超越》有感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他是精神分析學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以“自卑情節”為中心進行研究的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這本書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生活對你意味著什么),在我看來,英文的書名似乎更能向讀者展示這本書的中心內容。本書共十二章,可以分成五個部分來看,分別是:1~3章總體介紹生活的意義以及自卑感和優越感的產生;4~5章是展現生活模式的兩種方式,即記憶和夢;6~7章介紹了影響人的生活模式的兩個因素,家庭和學校;8~9張是針對犯罪以及個體發展過程中的青春期的引導進行建議;最后3章重申“生命的三種使命”,與第1章相呼應。

  這本書作為個體心理學派的代表書籍,具有極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學術價值。開篇作者便警示讀者“人類的生活必須要有意義。”在作者看來,生活的意義便是奉獻,人們是通過三種使命:職業、同伴和性來達到為這個世界、為人類的幸福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的。每個人都有自卑感,因為沒有人會對自己所處的地位感到滿意,人們一直在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來改進自己身邊的處境,脫離這種感覺。這種對于自卑的擺脫也可以看作是對于優越感的追求,追求優越感是每個人的共性,然而每個人的優越感目標又是屬于個人所獨有的。個體優越感的目標決定了個體對于生活的意義,并將這種意義賦予在生活模式中,也正是從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中我們能夠直觀的看出個體的差異。

  在《自卑與超越》中阿德勒都圍繞著生活模式展開,引導讀者如何從夢和個體早期的記憶中探究其生活模式,同時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了學校和家庭對生活模式的影響,最后以青春期的個體行為和罪犯為例,向人們闡釋如何通過理解其生活模式理解他們的行為,并通過早期的對生活模式以及個體優越感目標的干預來預防這些問題的出現,在書的最后幾章里,阿德勒重申在職業、同伴以及婚姻中合作的重要性。作為阿德勒的代表作品,本書很好的展現了其個體心理學學派的思想,同時他給予了讀者無限的啟示,無論是在對于自身的審視,還是對于這個社會中其他成員行為的解讀,以及我們生活的意義。

  在讀本書的過程中,我所體驗到的最大的感受便是:“每次讀心理學的著作,尤其是人格心理學類的書籍,就像是拿著一把刀在“解剖”人類心理和行為的“奧秘”,而最先被“解剖”的便是自己,其次是自己身邊的人。當然,這些著作也為我們的發展指出了一條明路,也正是這樣,我們才會將他當作勵志的書籍。”不知道其他的同學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通讀完本書后,我有很多感受,現總結如下:

  一、對自卑感的超越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每個人都無法逃脫以他人為參照物并反射以觀察自身,然而個體的差異性決定了每個人的不足,由此便會導致自卑感的產生。沒有人可以忍受長期的自卑感,所以我們總是試圖能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法來超越自卑。如果用正確的方法腳踏實地的成功克服自卑感時,我們便會獲得超越。然而,當個體放棄克服障礙反而用一種優越感來進行補償,也就是說他已經放棄了對客觀環境的改變,而是以一種自欺欺人的方式來緩解內心的緊張。這時真正的問題往往被擱置,這是一種避免失敗而不是追求成功的表現。

  接下來這種自卑情結將會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個體會在面對困難時總是采取消極的相對的方式去應對,去證明自己的價值,而不是選擇有勇氣的去面對、去接受,然后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最終解決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有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例子,當我提醒一個同學快點完成某位老師布置的一個很費腦筋的作業時,他顯出了一些痛苦的表情,然而卻很大聲的說:“我不做了,我討厭這門課!”很顯然他這句話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優越地位,而實際上他已經查閱了很多資料并處在無法寫出論文的狀態,也就是說這個作業讓其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但是他的追求優越感的生活模式使他不得不用這種凌駕于困難之上的方式來減輕焦慮。

  那么要怎樣做才能克服自卑感,并最終超越它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首先,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優越感的特殊追求雖然不能被很好的描述,但是在所有的目標中,我們卻發現了一種共同因素——想要成為神的努力,也就是說這一類用優越感來掩飾自卑感的人往往追求著不現實的完美,他們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弱點和不足,而實際上這種自卑感困擾著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改變他們的現狀必須首先改變他們對自己的認知,對自己的接受。其次,要倡導合作。阿德勒在書中說道:“人類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為基礎的。”“我們永遠無法達到我們生命的最高目標。”每個人的不足決定了人類的發展必須以合作互補為基礎,就像我們一生下來就需要母親的照顧一樣,在人的一生中生活會不斷向我們提出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人類間的共同合作才促使了社會的發展,也只有在他人的幫助下,我們才能最終解決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將自卑感克服,獲得超越!

  二、家庭和學校對人發展的重要性

  在本書中,阿德勒認為對人的生活模式的重要影響來自于家庭和學校。在作者看來,在最初的四五年里,人的心靈就成為了一個整體,人格的基本脈絡便已經形成,同時個體嚴重生活的意義也是在這個期間獲得的。這就決定了家庭和早期學校教育對于人的最初的影響。前面已經講到,要使人類超越自卑的最好方法是承認自己的不足并通過和他人合作來解決問題。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必須以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的人生觀,引導他們學會合作。首先,父母必須扮演好他們的角色,他們要善于合作要維持很好的社交,同時他們要展現出一個母親角色應有的母性和一個父親角色應有的責任心等等,他們是孩子的榜樣。正是從他們的身上孩子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樣子。同時,一個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往往會對其性格等產生很大的影響,長子通常受到大量的關懷和寵愛,他習慣于成為家庭的中心,一旦有較小的孩子出生,他便會覺得自己的地位被撼動了,如果這時候他不會懂得與較小的孩子合作分享,由此引發的自卑感將會影響他的一生;同樣對于次子等也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對這種在他們發展過程中由家庭中敵意和缺乏合作精神引起的困難,唯一的辦法就是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合作訓練,以防他們走上不歸路。

  同樣的,學校教育通過影響人的生活模式對人的發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確定這樣的教育目標:我們要教會孩子們不但要為自己著想,還要為他人著想,讓他們分享人類文明的成果并對人類有所貢獻。也就是說,學校教育既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更要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學校作為家庭的延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家庭教育帶來的不幸。教師扮演著和父母類似的角色,他們應該對孩子們的合作程度進行觀察,并通過努力增進其合作的意識,在學校的大環境中培養他們的社會意識??梢哉f,學校不僅起著傳遞文化知識的作用,還對孩子們人格的形成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可以對家庭造成的影響進行補充或修正。所以阿德勒在書中說:“教師像母親一樣,是人類未來的保證,他的貢獻是無法估量的。”

  三、奉獻合作乃是生活的真正意義

  人類的生活必須有意義,而這個意義便是奉獻,奉獻很大程度體現在合作上。正如阿德勒所說,我們居住在貧瘠的地球上借助其提供的資源得以生存和成長。如何延續人類這個種族,延續人類的文明?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而這種貢獻體現在與他人的合作之上,因為只有當我們堅定對他人奉獻的想法時,才可能出現公平的合作。

  職業、種族和性別這三條系帶將人類聯系起來,同時這三個方面又是相輔相成、無法分割的。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利用著有限的資源,但是人類一直在追求著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就有了不同的分工,這種分工是由于人類的合作而形成的,經由分工,我們將不同的能力組織起來以對人類共同的幸福做貢獻。如果每個人只想著自己,而不愿意在人類的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為別人的利益奉獻自己的力量,或者只希望憑借自己的力量在地球上生存,那么人類將不可能生存下去。此外,同伴關系作為種族關系的一種延續,它也是要求合作的。當人類出現在地球上時,為了抵抗自然的災害以及存在的危險,人類必須以群體的形式通過合作來壯大力量從而生存下來。這種與同伴合作關系的最早的訓練也來源于家庭和班級,由此我們又可以看到家庭和學校對人發展產生的重要的影響了。

  此外,人類的延續離不開生命的延續,而生命的延續是由社會中的夫妻來完成的。在書中,阿德勒在談及家庭對孩子“生活模式”的影響時談及到了夫妻婚姻狀況以及其所扮演的家庭角色,在最后一章《愛情與婚姻》中,他再次談論了夫妻的話題。在作者眼里,情侶或夫妻之間的關系也應該是平等的互相合作的,一夫一妻制就很明顯的體現了這點。不同于弗洛伊德,他并不將愛情簡單歸因于一種在性的驅力下的本能。愛情是需要兩個人協力合作的工作,關心對方更甚于關心自己是愛情和婚姻成功的唯一基礎。沒有人會心平氣和地忍受低下的位置,伴侶必須是平等的,而且在這種合作關系下我們不能只圖安逸或者只想逃避責任。

  在這方面讓我聯想到了自己的感情生活,我覺得一直以來我就存在著對于戀愛關系的錯誤認識,即我認為在戀愛中男生應該抑制遷就包容女生,而女生可以偶爾耍小性子、發脾氣。而且由于男朋友有時候貪玩,便很愿意“管束”他、“批評”他,卻沒有顧及他內心的感受,長期以來不但沒有得到好的效果反而使得他產生了自卑感和逆反心理。我漸漸意識到這種不公平的關系是不能將感情長久的維持下去的,便嘗試著去合作去理解他的想法。戀愛的雙方只有相互信任,互相關心有為對方奉獻的決心時,這樣的感情猜能維持下去,也才能最終為人類的延續貢獻積極的力量。

  四、主動尋求合作

  在對那些出現問題的兒童或罪犯進行輔導時,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出發企圖改變其“生活模式”,而改變的第一步便是主張其與周圍的人合作并培養其對別人的興趣,激發他的社會意識。這時總會聽到這些生活出現困難的人們說:“可是別人對我沒有興趣啊!”首先我們必須要體諒他們,因為這些表現出行為問題的人追根到底都是由內心世界強大的自卑情結造成的。那么這時候為了讓其體驗合作的快樂,我們必須鼓勵他去主動尋求合作,由此以來就有了良好的開端。

  同樣的,在實際生活中,對于正常人來說也是需要主動尋求合作的。比如當你需要將一箱很重的飲料搬到五樓時,假設你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分多次完成工作。一般善于合作的人會主動去尋找幫助,而孤獨的自卑的人則會一個人將其完成,因為他認為別人對他沒有興趣,他也對別人沒有興趣。每個人都具有合作的潛能,但是這種潛能要通過訓練才能發揮出來,所以我們隨時具有合作的精神以及團隊意識,當然我們也要主動的去尋求合作。

  當我讀完這本書,在翻看自己所做的一些記號和筆記的過程中,發現原來自己關于在這本書中受到的啟發還有很多很多,遠遠不止以上的幾點。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真的給了我很多的啟發,無論是在對待自己的家人、朋友、戀人和同學方面,還是對于自己的學習和學生工作方面。真的如我之前在文章中所說的一樣,就像是把自己“解剖”了一遍,發現了自己的合作意識還有待于提高。如果有時間,希望能再度細細品讀一下這本書,相信又會有不同的收獲!

篇2:物業員工《禮儀金說》讀后感

  物業員工《禮儀金說》讀后感

  禮儀是現代人的處世根本;禮儀是成功者的潛在資本。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至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是一種為時代共識的行為準則或規范,即大家認可的,可以用語言、文字和動作進行準確描述和規定的行為準則,并成為人們自覺學習和遵守的行為規范。

  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和魅力,還體現出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水準、個人學識、修養和價值。禮儀是一種潛在資本,如果能夠恰當地運用,人們就能取得豐碩的成就?!按笮胁煌氈?,大禮不辭小讓”,若禮儀不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別人看作是“烏合之眾”!

  與一般禮儀類圖書最大的區別是,本書的風格幽默、風趣,非常生活化,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對不同行業的讀者均有較大的參考價值。本書的目的就是給廣大讀者提供一個值得參考的讀本,直接可以修正自己日常言行中的錯誤部分,進而用規范禮儀約束自己,成為一個有尊嚴、有教養現代公民。

  讀完全書,對問候、握手、介紹、交談、待客、拜訪、溝通、裝束、儀表等諸多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有的禮儀更了解,并且會做得更規范。在日常生活與商界往來中,更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社交氛圍,促進雙方了解,塑造自己和公司的良好形象。

  “中國人,便后請沖水”,“請安靜”,“請不要隨地吐痰”......這種僅以簡體中文標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國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國--法國、德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頻現。當大批游客成為中國的最新出口品時,“中國人”卻成了不文明、粗魯的代名詞。近幾年來,一些中國公民的旅游陋習,嚴重損害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和批評。中央文明辦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提升中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增強國家的“軟實力”。

  我覺得整本書可以用幾句話來概括,就是交往中,一定要以對方為中心,多換位思考,多替別人著想,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同時,對別人的尊重要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也是很重要的。

  就這點來說,我覺得對于象我們這樣的服務業來說尤其顯得重要,我們的所提供的良好服務也是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禮儀上的,如故光有好的服務而不重視禮儀,那我們服務的結果勢必會大打折扣,在觀看了《禮儀金說》之后,我更深刻地體會到禮儀對于我們的工作、生活是多么的重要而又無處不在,同時覺得在今后有必要更多的學習禮儀,使自己的修養能更上一層。

篇3:《向解放軍學習》讀后感:創建高效率組織

  《向解放軍學習》讀后感:創建高效率組織

  很多的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的時候,隨著人數的增多、機構的增加,基于工作流程的效率卻越來越低,對市場的應變能力也就越來越慢,如何使組織高效運轉,已成為很多企業的一大困擾的一大難題。

  解放軍有80多年的軍史,是中國最有效率的一個組織。向解放軍學習,成為現今企業界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聯想的柳偉志、海爾的張瑞敏、華為的任正非、華潤集團的寧高寧、杉杉集團的鄭永剛等等,他們都是中國優秀的企業家,都出自解放軍,他們都用軍隊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從市場、競爭、制度建設、傳承、員工忠誠等方面進行了創造性的模仿與復制,提高組織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加速組織的成長,創建了中國最有效率的企業。

  那么,如何才能創建高效率組織呢?讀完《向解放軍學習》,體會如下

  1、有效溝通

  “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宣傳隊”。從紅軍到八路軍、新四軍,再到解放軍,每戰必作思想動員,是這支軍隊由少到多,由弱到強的一個重要保證。政治思想工作是部隊各級軍政主官必會的一項工作?!跋虏筷牎本褪擒婈牳骷夘I導深入基層,了解真實情況、傾聽廣大基層官兵心聲的一個好制度和方式。

  對于企業來說,當今年代是個溝通的時代,溝通是組織賴以生存的重要過程。一個企業要實現高速運轉,要讓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有賴于下情能為上知,上意能迅速下達,有賴于部門之間互通信息、同甘共苦、協同作戰。良好的溝通能讓員工感覺到企業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從而產生極大的責任感、認同感和歸屬感,促使員工以強烈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為企業工作.

  2、建立健全競爭機制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在軍隊里面,除去一般性、日常性的競爭,還設計了“大練兵”、“大比武”、紅藍軍對抗和實戰演習等等科目,在部隊中不僅同年兵在競爭,而且班與班、連與連、團與團之間都有競爭,以此來帶動官兵的訓練熱情和士氣,在對抗性演練中提高了部隊的戰斗力、生存能力和處突應變能力。從組織管理策略上說,在企業內部制造“鯰魚效應”,進行自己人與自己人競爭,有時候其實比自由市場競爭更能符合公司利益。對企業來說,能夠形成一個內部競爭的戰略布局,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可以培養企業內的一種良性競爭的氛圍,夯實企業的“內功”,在市場上才更有競爭力。在成功的企業中都有內部展開競爭的辦法和途徑。海爾的“賽馬不相馬”,是海爾人力資源戰略成功的一個標志。競爭沒有身份的貴賤、年齡的大小、資歷的長短之說,只有技能、能力、活力、創造精神、奉獻精神之比。

  3、完善激勵機制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在解放軍組織中具有現實意義。在部隊中按照規定,要懸掛張思德、雷鋒、黃繼光、董存瑞等我們能耳熟能詳的英雄模范的照片。解放軍這個組織深信,只要有了模范,就有了學習的榜樣,就有了規范--這是組織最有效、最好的激勵。

  在現代軍隊管理中,精神激勵占有主要地位,物質激勵只起輔助作用。精神激勵還包括滿足官兵的情感需要,鼓勵他們參與管理,增加他們的工作興趣等內容。工作目標是工作激勵的主要源泉。工作目標告訴員工需要做什么,以及需要作出多大的努力。具體化的工作目標可以使員工預期自己行為的目的和結果,減少行為的盲目性,提高員工自我控制的程度。如果工作目標的設定超出了員工個人的能力水平,則會令員工產生挫折感,喪失信心;如果過于簡單,又會缺乏挑戰性。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表揚和鼓勵。在組織中,對待自覺性比較差的員工,無須一味地為他們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去幫助他,并不一定非讓他們感受到“胡蘿卜”的重要,有時還離不開“大棒”的威脅。偶爾利用你的權威對他們進行“威脅”式的激勵,會及時制止他們消極散漫的心態,激發他們發揮出自身的潛力。自覺性強的員工也有滿足、停滯、消沉的時候,也有依賴性,適當的批評和懲罰能夠幫他們認清自我,重新激發新的工作斗志。

  4、監督檢查機制

  組織的效率來自組織的執行能力。執行力的具體表現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 ,解放軍的執行力更源于督促與檢查形成了制度。部隊團以上的司令部、政治部、聯勤部和裝備部四大機關,主要職責之一是對所屬部隊執行命令、軍官履行職務進行督促、檢查,表現在對所有工作的落實上。做得好的部隊希望通過上級首長、機關的檢查,對工作有一個肯定;首長、機關也希望通過督促檢查,發現問題,為指導部隊改進工作提供依據。

  在企業外部,是市場配置資源;在企業內部,則主要是計劃配置資源。由于這個特性,在企業內部,強調了一致和統一,強調了服從。在企業中,不是你愿意做什么,更多的是企業需要你做什么。海爾在總結自己的經驗時,張瑞敏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是因為比別人更有效的通過上層對下層的有效介入--監督檢查。因為人們通常不做你所希望的,他只做你檢查的,你布置了什么,就要檢查什么,不檢查就等于不重視?,F代企業管理者往往通過監督和檢查來實現對企業的控制。

  需要闡明的是:《向解放軍學習》指明了組織必須根據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及時調整組織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以組織與其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任何組織來說,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最好的管理方法。管理的秘訣在于管理者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下采取合理的行動的成功率。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