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物業公司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7281

  物業公司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1.0目的

  通過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對存在的或潛在的不合格原因進行調查分析,以防止問題的發生,從根本上消除產生不合格的原因或隱患,確保體系和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物業管理全過程中及質量體系出現異常時,或通過資料分析發現物業管理質量體系存在異常時的對策與處理。

  3.0術語

  3.1不合格:沒有滿足要求。

  3.2糾正措施:為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預防措施:為消除潛在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0主要職責

  4.1管理者代表負責批準所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4.2各部門負責人負責組織對本部門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問題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并監督實施。

  4.3品質督察部主管對各部門制定和實施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處理結果進行跟蹤和驗證。

  5.0程序內容

  5.1物業管理在以下幾個方面發現不合格,應制定糾正措施。

  5.1.1在服務過程.服務評定.檢查中發現物品或服務不合格;

  5.1.2業主投訴和意見反映;

  5.1.3內部質量體系審核;

  5.1.4管理評審;

  5.1.5連續兩個月部門承擔的質量指標之一未達到規定時;

  5.1.6設備、設施由于維護檢修不及時或未達到使用要求影響提供服務36小時及以上時:

  5.1.7發生治安、刑事案件時;

  5.1.8顧客嚴重投訴時;

  5.1.9不合格進行了評審需采取糾正措施時。

  5.2糾正措施

  5.2.1服務過程中不合格所采取的糾正措施

  a.服務過程中不合格,如屬于輕微不合格,不影響服務質量或造成不良后果,則按照《不合格控制程序》執行。

  b.如服務過程中不合格重大影響質量或連續發生同類不合格,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不合格,則由責任部門填寫《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對不合格原因進行分析,制定糾正措施,經管理者代表批準后實施,品質督察部對糾正措施的實施進行跟蹤驗證,并將驗證結果記錄在《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

  5.2.2對于客戶或業主的投訴按《客戶滿意度控制程序》執行,必要時采取必要的糾正措施并記錄。

  5.2.3對管理評審中發現的不合格需制定糾正措施時,由管理者代表負責分析原因,采取相應糾正措施,并填寫《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內部質量體系審核中發現的不合格按《內部質量審核控制程序》執行。

  5.3預防措施

  5.3.1各部門根據來自各方的信息,包括影響服務質量的有關過程,對不合格評定結果、各種審核報告、服務報告質量記錄、業主投訴等通過對信息分析,發現、確定潛在不合格及其原因,填寫《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并交品質督察部主管。

  5.3.2下列情況之一時(不局限于此),應制定預防措施:

  a.當服務質量發生周期性、系統性波動,如不采取措施有可能導致不合格發生時;

  b.內部質量審核、管理評審指出的潛在不合格的問題;

  c.質量體系運行不暢發生"有事無人管理"或"工作推諉、扯皮"時;

  d.對顧客的意見、建議、抱怨、期望進行分析,需采取措施以滿足顧客的需要和期望時。

  5.3.3品質督察部主管組織相應部門評價防止不合格發生的措施的需求,確定所需的措施,經管理者代表批準后實施。

  5.3.4責任部門采取預防措施并進行控制,以保證預防措施的有效實施。

  5.3.5品質督察部主管對所采取的預防措施進行驗證并記錄《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

  5.4管理者代表負責將糾正、預防措施的有關信息交管理評審進行評價。達到預期目標的責成品質督察部納入相關文件或形成新的文件予以鞏固,對未按措施實施或實施結果未達到預期目標的應予以批評、處罰并由品質督察部再次填發《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由責任部門重新分析,再次制定并實施糾正、預防措施。

  5.5由于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引起的文件更改,由各部門提出,經管理者代表審批后進行更改,具體按《文件控制程序》執行。

  5.6糾正/預防措施的基本要求。

  5.6.1必須從根源上分析實際和潛在的問題的原因,不應把糾正與糾正措施混淆。

  5.6.2實際的和潛在的不合格,其根源可能是下述一種或多種。

  a.人員:

  ----文化素質不夠,不能接受或掌握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缺乏必要且適宜的培訓;

  ----缺乏必要的教育,沒有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念和責任感。

  b.設備(含設施、裝置、測量設備):

  ----缺乏必要的設備或設備不配套;

  ----選用的設備與服務的質量要求不相宜;

  ----維護、保養、調整無規范或未按規范執行。

  c.材料(含原材料、元器件、配件、輔材):

  ----選擇不當,不能滿足設備需要的要求;

  ----搬運貯存不當造成損壞或混料(批);

  ----使用錯誤;

  ----標識錯誤或不清。

  d.方法(含作業、作業流程):

  ----必須的規范作業流程不完整、不適用;

  ----規范的要求不一致;

  ----未按規范執行;

  ----使用失效或作廢的文件。

  5.6.3糾正/預防措施必須具體,盡可能定量化,并落實具體實施者和完成期限。措施所涉及的部門應予以實施或配合,并承擔相應責任。

  5.6.4糾正/預防措施實施結束后,應提請品質督察部驗證。措施涉及的資源配置、文件更改或增添應按公司相應規程規定辦理。

  5.7品質督察部應保存《不合格報告》和已完成驗證的《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

  6.0支持性文件

  6.1《文件控制程序》

  6.2《不合格控制程序》

  6.3《客戶滿意度控制程序》

  6.4《內部質量審核控制程序》

  6.5《糾正/預防措施處理單》

篇2:鎮小學教學質量偏差糾正及預防管理制度

  鎮小學教學質量偏差糾正及預防管理制度

  一、目的

  針對現存的不合格,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發生。并對潛在的不合格,采取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發生。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校內部對現存或潛在的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三、職責

  1.校辦、教導處、總務處負責組織對管理評審和內部審核中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并對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2.各年級科室負責人負責對本部門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或潛在的不合格,制定、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并進行評審。

  3.校領導或各部門的負責人批準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四、工作程序

  1.糾正措施的制定。

  (1)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識別。

  (2)各部門對工作中出現的重大的不合格(包括學生、家長投訴),或對教學服務過程中重復出現的類似的不合格,或潛在的不合格,考慮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并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

  (3)校辦、教導處、總務處負責組織各年級科室識別需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并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

  (4)校長辦公室負責組織對管理評審和內部審核中的需制訂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進行識別。

  2.各年級科室在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識別的基礎上,確定不合格的原因,評價確保不合格不再發生或避免發生的措施的需求,并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方案。

  3.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批準。

  (1)管理評審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由校領導批準糾正和預防措施。

  (2)內部審核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批準其糾正和預防措施。

  (3)其他不合格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由教導處、總務處或各科室負責人批準。

  4.各科室負責對經批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組織實施,并將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結果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及相關記錄由糾正措施的實施科室保存,必要時送校長辦公室。

  5.糾正措施的評審。

  (1)校長辦公室負責對針對管理評審中提出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2)校辦、教導處、總務處針對內部審核中提出的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3)針對其他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由相關科室進行評審。

  6.對評審中發現糾正和預防措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按步驟重新制定和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

  7.每年管理評審前,各年級科室將所有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提交給管理評審組織者,以供評價。

篇3:房地產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通過消除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原因,將不合格降低到最低程度,確保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公司質量體系運行過程和項目開發建設的全過程。

  3.職責

  3.1 工程部是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主控部門,負責組織實施、驗證糾正和預防措施。

  3.2 各責任部門負責制定和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

  4.控制程序

  4.1 糾正措施的制訂和實施

  4.1.1 工程部負責收集以下的有關信息,進行調查分析,確定是否采取糾正措施:

  a)質量體系內審及第三方驗證的不符合項報告和管理評審報告以及日常體系運行監督檢查的結果;

  b)不合格品的控制情況;

  c)顧客意見及處理情況;

  d)實施監督和測量中發現的問題;

  e)各部門執行公司經營生產計劃中發現的問題。

  4.1.2 工程部根據上述信息,對存在的不合格(包括顧客的投訴和意見)進行評價,確定需要采取糾正措施的對象,填寫"糾正措施通知單",下發責任部門。

  4.1.3 責任部門接到"糾正措施通知單"后,應分析發生不合格的原因,針對性地制定糾正措施,2天內反饋工程部,由工程部批準后進行實施,重大糾正措施由管理者代表進行審批。

  4.2 預防措施的制訂和實施

  4.2.1 工程部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對本程序4.1.1條款規定的信息進行分析,找出項目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和體系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潛在不合格,調查分析原因。

  4.2.2 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和需要進行改進的項目和目標,由工程部確定應采取預防措施的對象,填寫"預防措施通知單",下發責任部門。

  4.2.3 責任部門接到"預防措施通知單"后,應分析潛在不合格的原因,針對性地制定預防措施,2天內反饋工程部,由工程部批準后,組織進行預防措施的實施,重大預防措施由管理者代表進行審批。

  4.3 糾正和預防措施的驗證

  4.3.1 各部門嚴格按照制訂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實施,消除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的原因。

  4.3.2工程部負責監督檢查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驗證糾正措施的完成情況,并對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評審,對效果不明顯或無效時,應重新進行調查分析,采取新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4.3.3 當因實施糾正預防措施需要對有關的質量體系文件進行修改時,由工程部負責依據《文件控制程序》的規定,進行文件的修改。

  4.4各部門對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結果,要予以記錄,執行《記錄控制程序》。

  5.質量記錄

  5.1 QR16-01 糾正措施通知單

  5.2 QR16-02 預防措施通知單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