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楊小學第二學期品德與社會教研組工作小結
以市導為準繩 緊抓教學常規 規范學科教學
本學期,我校品德與社會教研組以市督導要求及反饋為工作準繩,以構建高效課堂和落實新課程標準為中心,圍繞著“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生活化”的教研專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從培訓、實施到研究,形成了“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提高了本校的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
一、積極參加學科培訓,提高德育課程意識
本學期,教研組繼續組織全校品社教師認真學習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和《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生命教育指導綱要》,讓每位教師理解并掌握了本課程的基本理念。同時。組織參加了區教研室開展的各級各類培訓活動,讓教師進一步更新了理念,明確了教材的意圖。通過一系列的培訓活動,教師們在人文素養和教學水平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二、積極投入校本研修,突出教學的有效性
本學期,我校在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選派了相對穩定的教師組建了思想品德教研組,由校長直接深入,以德育學科帶頭人為引領,以一學科專職教師為骨干,進一步規范了教研組活動。一學期來,開展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
(一)以案例探討為形式
教研組針對部分品德學科課堂教學中教學失效性的現象,分不同年級選取了一些案例,組織教師對課堂中“小組合作”、“資料收集”等方式,進行了研討和交流,總結出了一些操作性較強的方法和措施,并在課堂教學中加以落實。
(二)以聽課評課為途徑
結合學校的教研活動安排,教研組以教師的公開課、展示課為重點,組織教師們聽課,評課,各抒己見,要求每位教師都能就課堂上的某一環節發表自己的點評和看法,幫助執教老師完善教學設計,同時也讓教研活動成為人人可以發表見解的講臺,本學期,教研組還利用全員培訓的機會,組織教師們共同觀看了網上的優質課,每位教師均完成了網上聽課、評課、發帖、回復......營造了濃厚的教研氣氛,并在教研活動中,讓教師們有所思,有所得。
以研讀實踐為抓手
本學期,組織教師繼續研讀《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熟知“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的相關要求,細化“創智課堂”學科教學評價量表。以學生活動作業的設計、研究為工作中心。通過實踐,逐步完成1-5年級第二學期的“浦楊小學品德與社會活動作業”設計工作,不斷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和整理。
(四)以拓展完善為目標
通過學習市區教研員關于《市督導調研報告》、《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資源開發的研究》等學習進修,要求全體品社老師一起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教研活動中學習了“品社學科網上資源搜索”。教師通過不斷學習,更新觀念,將理論聯系實踐,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科學可行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適應時代的挑戰。
本學期,教研組繼續圍繞校德育課題“參與學校教育過程中家長的權利和義務制定和實施”、“課程建設背景下低年級學生成長檔案的建立體系”繼續開展專題研究,完善《家長手冊》,完善“k6kt快樂課堂--浦楊小學微校園平臺”,通過《家長手冊》、微校園平臺,更好地促進家長對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認識和了解,更好地為教育服務。
此外,完善校拓展型課程“快樂課程”--學生行為規范校本教材的課堂
研究與實踐,與教師用書和學生用書的修訂工作,進一步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
中的發現問題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等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重點研
究增強學生自主體驗的有效教學策略。
(五)以專家指導為引領
本學期,學校指定復旦大學教授與心理學科骨干教師等組成的各年級教學研討小組,開展了以“兒童情緒智力”的專題研討。在研究過程中,老師們全員參與,大家齊心協力,集體備課,就一些熱點、焦點提出有效的建議,為研究組成員提供了有力的實踐支撐。
平時常規工作中,將心理輔導穿插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1)充分利用好“心晴調節室”。讓學生與教師暢談自己的心里話,起到溝通與緩解的作用,親密師生關系,溝通交流信息,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同時,注重學生的隱私,絕對保證尊重學生人格。(2)充分利用好《心靈體操》這本教科書。本學期,在研讀每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后,以年級組為單位,根據不同的教育主題,如:低年級--快樂家庭;中年級--快樂學習;高年級--快樂成長,按照進度上好每一堂課。同時,以點帶面,帶動了教師一起改進教法,研究學法,落實到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
三、積極挖掘教材內容,豐富德育課程資源
本校教研組在進行案例研討、課題研究的同時,還積極開發教材資源。根據四、五年級教材實空性強、跨度大、專業性強的特點,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查找資料,創建了適合教材內容的圖片、生活案例資料平臺,歸入校園網的資料庫中,為廣大教師的教學提供方便。
此外,充分利用班級這一教育陣地,教研組還注重和校本主題活動的聯系,使校本主題實踐活動成為思品課教學的外延和深化,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能到實踐中得到體驗和感受。將團隊活動、學校的節慶活動、傳統美德、民族精神教育活動、學習習慣教育活動和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起來,在一至五年級中形成教育系列,成為學校教育傳統。從“編中國結”到“欣賞名曲”,從“了解武術”到“過民族節日”,無一不讓學生感受提升,也為豐富課程資源提供了另一個通道。
四、積極實踐評價課程,拓寬完善評價外延
每位班主任做好期末學生考核工作,評價的方法是平時考查(行規表現)與期終考核(書面試卷)相結合,以書面形式與綜合實踐相結合。評價注重學生的參與、注重學生的發展,更要注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能力和行為。在《學生成長手冊》上予以公正、客觀的評定,評定分等第(優秀、良好、及格、須努力)。期末三--五年級每班上交學生(小報)優秀作品兩份。
我校教研組經過了這一段時間的磨合和鍛煉,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對孩子思想意識的影響和教育是個長期的工作,今后我們將繼續努力,通過規范的教學活動和豐富的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使孩子對本學科保持著一種喜歡的興趣,相信這興趣可以讓孩子慢慢懂得,品社學科真的影響了自己的認識。教師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學會了交流,在虛心中學會吸納,在領悟中學會調整,在合作中獲得成長。品社學科在這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這些重要意識的形成,需要循序漸進。今后,我們將更好地發揮教研組的作用,把工作做得更好。
篇2:教研組長崗位職責
教研組長崗位職責
一、教研組是學校落實教學工作,開展教學研究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組織之一。教研組長應在校長辦、教務處、教研處領導下學習黨的教育方針、現代教育理論,端正教育思想,明確培養目標。按照教育規律和學生認知特點,開展教學實踐。
二、組織教師學習本學科課程標準,明確本學科的目的、任務,討論并確定分年級教學要求,制訂學期教學計劃。
三、指導教師鉆研教材并開展教學研究,檢查教師備課情況,在個人備課的同時,加強備課組集體備課。備課組要每周規定地點、規定時間、規定內容開展備課活動。
四、經常分析各年級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質量,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學法指導,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態度和精神,切實提高素質教育下40分鐘課堂教學效益。
五、指導教師精選例題和習題,恰如其分地把握作業份量,實事求是地減輕學生負擔,組織教師學習現代考試理論,研究考題的基本原則和具體要求,認真做好各年級校內考試的命題評卷工作,把好出卷、審核、校對、評卷關,認真做好各年級教學質量分析和反饋調控。
六、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根據教學實際,圍繞學校教科研課題確定教研組、備課組和個人每學期的研究課題,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匯報,組織教學研究課、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教學經驗。
七、組織教師學習業務,開展相互間的聽課評課,有計劃組織外出觀摩、考察,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根據教師的不同情況,訂出教師進修的規劃和措施,并經常檢查落實,通過結對子、示范教學等方式幫助新教師盡快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
八、加強對實驗教學的研究和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的研究,協助學校加強和改善對實驗室、電化室的管理和建設。本學科使用的圖表、模型、幻燈片、工具書、器材等各種教具、學具和教學資料,要認真整理,專人負責,并充分發揮其作用。認真做好本組各種教學檔案的管理工作。
九、在教務處指導下安排好本學科選修課、競賽輔導及活動課的教學,切實組織好相關的學生活動小組,有針對性地開展差生轉化與優生提高的工作,使教學內容豐富、實在,為學生提供可選擇、促發展的各類課程與活動。
十、認真執行學校關于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有關規定,積極倡導組內合作、組外競爭,講師德、講文明、講奉獻、講正氣。
十一、教研組長要保證上述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開學時制訂好教研組工作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期中要協助教務處檢查落實情況,期末做好工作總結,并定期向學校領導和教師匯報工作。真正創建嚴肅活潑,刻苦鉆研,文明和諧的組室。
十二、配合教務處積極、及時篩選出教師和學生資料,充分保證教輔材料質量和使用。
篇3:經濟學院教研組崗位職責
經濟學院教研組崗位職責
1、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制定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計劃;
2、建立健全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條例和有關工作細則,規范學校教研組工作的行為;
3、加強信息交流,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科研理論,及時介紹有關的教育教學信息及教育科研知識,向教師推薦、提供并選編有關學習資料,為教師的教育科研提供咨詢服務;
4、組織校內各類教改研討會和教育教學經驗交流,參與有關的學術交流、研討活動;
5、建立健全學校教育科研檔案,包括學校各級課題檔案、教師個人科研成果及其它有關資料等;
6、負責學校研究性學習組織、指導、管理、考核等方面工作;
7、組織全校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基本功競賽活動;
8、認真完成學校布置的其他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