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工傷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1
目的
為保障每個員工人生安全,使員工在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中工作生活,避免各種工傷事故的發生,及工傷事故發生后正確的處理將事故損失降低到最小,特制定本程序。
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的所有在冊員工。
職責
3.1
人資管理部負責預案的制定及平時的檢查監督,并定期組織演練。
3.2
各部門負責營造本部門員工健康的工作環境,做好本部門員工的勞動保護工作。
工作程序
4.1
事件報告
一旦發生重大工傷事故,發現人員應及時向部門主管報告,部門主管接報后應向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管理部報告,組長副組長接報后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人員進行傷員搶救。如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均不在場,應由現場最高主管負責安排人員進行應急處理工作。
4.2
各組分工
4.2.1通訊組
負責通知各組成員趕赴現場,報告120救護及整個事件中的通訊聯絡。
4.2.2后勤保障組
負責事件現場各種器材的補給供應如擔架、藥品等及其它物資保障。
4.2.3車輛調度組
負責物資負責物資運輸,傷員運送。
4.2.4警戒組
負責保護現場、防止不良分子對現場進行破壞。以便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
4.2.5救護組
負責救護車到達之前的急救工作,引導救護車的到達,為增援救援的外來機構到達,指引安排必要的通道,協助救護人員的工作。
4.3各種事件處理措施
4.3.1
在傷勢較輕時可采取適當急救措施,處理時應在現場由救護組負責進行簡單的應急處理,及時進行急救。
4.3.2吸入中毒時,應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場所,松開患者衣領和褲帶,冬季應注意保暖。
4.3.3
口服中毒時,如非腐蝕性物質,應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誤服強酸強堿者,不宜催吐,可服牛奶、蛋清等;誤服石油類物品和失去知覺者及呼吸困難、神志不清或吸氣時,有吼聲的患者不能催吐。
4.3.4急性中毒時為防止虛脫,應使患者頭部無枕躺下,掙扎亂鬧時,按住手腳,注意不應妨礙血液循環和呼吸?;颊呤ブX時,應使其頭部低下臥躺,注意呼吸暢通;呼吸微弱或休克時,可進行人工呼吸。
4.3.5
急性疾病發作時立即送醫院治療。
4.3.6
沾染皮膚時應立即脫去污染的衣服、鞋襪等,用大量溫水及專用無溶劑洗液清洗15—30分鐘。
4.3.7
濺入眼睛時,用清水沖洗15分鐘后,如情況無好轉時送醫院治療。
4.3.8
燙傷時,絕對禁止使用水給予處理,應根據燙傷的嚴重程度給予處置:嚴重時,馬上就醫。
4.3.9外傷急救按以下步驟進行:1.脫離現場
2.清除污物
3.止血包扎
4.骨折時用夾板固定包扎,移動護送時應平躺,防止彎折。
4.3.10
如傷者傷勢較嚴重,現場無法處理或不了解傷勢的情況時,立即迅速護送傷者到醫院[必要時撥打120聯系救護車的支持],同時通知醫院作好急救準備,并向醫生說明受傷的原因和現在的傷勢,傷者系接觸化學危險物料或氣體時,應提供醫生所需的資料。
4.3.11人力資源部應指定人員陪同急診,傷勢嚴重時應及時向組長匯報,傷者在指定醫院,傷勢得不到控制或無較好的處理手段時,必須和醫院及家屬協商轉院。
5
相關記錄
《演練相片》
《演練簽到表》
《演習報告》
篇2:遼寧省職工因工傷亡事故處理條例(1993)
遼寧省職工因工傷亡事故處理條例(1993)
?。?993年1月13日遼寧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職工生產安全,減少因工傷亡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務院《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職工因工傷亡事故(以下簡稱傷亡事故)是指職工在本崗位勞動或者雖不在本崗位勞動,但由于單位的設施不全,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不良,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于我省境內一切企業事業單位。
第四條 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傷亡事故處理的主管部門,負責勞動安全衛生工作監督檢查,其所屬的勞動安全衛生監察機構負責日常工作。
第五條 企業事業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堅持科學管理、文明生產,防止傷亡事故發生。
第六條 企業事業單位廠(礦)長、經理或者法定代表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
第七條 傷亡事故的報告、調查、處理和統計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第八條 對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安全生產事跡突出的企業單位;對防止傷亡事故發生或者發生事故后搶救人員、財產、減輕損失的有功人員,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或者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給予表揚或者獎勵。
第二章 事故報告
第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發生重傷或者死亡事故,單位負責人必須在2小時內向主管部門、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和工會報告。對1次重傷3人以上或者死亡事故,收到報告的部門和工會必須在1小時內按系統逐級轉報省有關部門和省總工會。對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死亡事故,省有關部門應當報告省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
主管部門不在我省或者無主管部門的企業事業單位發生傷亡事故,按前款規定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和工會。
第十條 企業事業單位發生傷亡事故,必須立即搶救人員和財產,保護現場。
因搶救人員、財產和防止事故擴大以及連續生產等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詳細記錄或者攝影、錄像。
清理傷亡事故現場,必須征得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和工會的同意。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和工會必須在傷亡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到達現場,有未按時到達現場的,到達現場的部門有權決定清理事故現場的有關事宜。
第三章 事故調查
第十一條 發生輕傷、重傷事故,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和工會成員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十二條 發生1次重傷3人以上或者死亡事故,由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會同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發生1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由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會同設區的市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監察部門、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省主管部門、省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省總工會應派員參加事故調查組。
主管部門不在我省或者無主管部門的企業事業單位發生傷亡事故,根據傷亡情況,分別由市、縣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監察部門、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事故調查組應當邀請人民檢察院及有關部門和專家參加。
對特別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國家另有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ㄒ唬┚哂惺鹿收{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知識和專長;
?。ǘ┡c所調查的傷亡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第十四條 事故調查組有權向發生傷亡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有關單位及人員了解情況,索取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干預事故調查組的正常工作。
第十五條 在事故調查中,應當查明事故性質、發生原因、過程及人員傷亡情況:
?。ㄒ唬┯捎谟嘘P人員的過失造成的事故,為責任事故;
?。ǘ┯捎诓豢煽沽Πl生的事故,或者在發明創造、科學實驗等活動中發生的無法預料的事故,為非責任事故。
第十六條 事故調查組必須嚴格執行《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寫出事故調查綜合報告。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在報告上簽字。
第十七條 事故調查組在查明事故原因以后,應當認定事故責任人,并提出處理意見。對事故的分析和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有不同意見,勞動行政部門有權提出結論性意見;對結論性意見有不同意見,應當報上一級勞動行政部門商有關部門處理;仍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
第十八條 事故原因查清后;發生傷亡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應當制定防范措施,由發生事故的單位指定專人負責,限期完成。
第十九條 發生傷亡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應當根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提出事故處理報告。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期限的,必須經勞動行政部門同意,但最長不得超過60日。
第四章 事故處理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ㄒ唬┖鲆暟踩a,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不健全,職工無章可循,造成傷亡事故的;
?。ǘ┌l現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防范措施,造成傷亡事故的;
?。ㄈβ毠]有進行安全技術教育,或者不經考試合格上崗操作,造成傷亡事故的;
?。ㄋ模┯捎谠O施超過檢修期限運行,造成傷亡事故的;
?。ㄎ澹]有安全衛生設施,勞動條件或者作業環境不符合勞動安全衛生標準,造成傷亡事故的;
?。┪磮绦袆趧影踩l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規定,造成傷亡事故的。
第二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ㄒ唬┯惺鹿孰[患、生產作業條件惡劣,接到《勞動保護監察指令書》后,拖延、不改,造成傷亡事故的;
?。ǘ┻`章指揮生產、作業,造成傷亡事故的;
?。ㄈ┻`反安全生產責任制或者操作規程,玩忽職守,造成傷亡事故的;
?。ㄋ模┮虿少彶缓细裨牧?/a>、設備護品等,造成傷亡事故的;
?。ㄎ澹┌l現有傷亡事故險情,不立即報告,造成傷亡事故的;
?。┻`反勞動紀律、擅離職守,造成傷亡事故的。
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有關人員應當從重處罰:
?。ㄒ唬┌l生重傷或者死亡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報告的;
?。ǘ┰谑鹿收{查中,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或者弄虛作假,或者嫁禍于人的;
?。ㄈ┦鹿拾l生后,不及時組織搶救,造成次生災害,致使人員傷亡或經濟損失擴大的;
?。ㄋ模┦鹿拾l生后,不吸取教訓,不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類事故重復發生的;
?。ㄎ澹┨蛔o、包庇事故責任人的;
?。┕室馄茐氖鹿尸F場的。
第二十三條 對有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所列行為的人員,分別情節輕重,按照或者比照《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 凡已構成犯罪,被司法機關免予起訴或者免于刑事處分的人員,應當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
第二十五條 因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發生責任事故受記過、記大過處分不滿6個月的;受撤職處分不滿1年的;受留用察看處分尚未恢復為正式職工的,不得提職晉級。
第二十六條 對發生傷亡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除按照《遼寧省勞動保護監察暫行規定》給予經濟處罰外,并對有關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處以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七條 被處罰的企業支付罰款,在企業留利中列支,不準列入成本或者營業外支出;被處罰的事業單位支付的罰款,已建立自有基金的,從自有基金中支出,沒建立自有基金的,從事業經費中列支。
對有關負責人的經濟處罰,單位不得核銷。
罰款全額上繳同級財政。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九條 在調查處理傷亡事故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結案審批
第三十條 輕傷事故,由事故調查組提出事故處理報告,報企業事業單位批復結案。
第三十一條 重傷事故,由事故調查組提出事故處理報告,經企業事業單位審查同意,報企業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批復結案。
第三十二條 1次重傷3人以上或者死亡事故,依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由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提出事故處理報告,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批復結案。
第三十三條 1次死亡3至5人的事故,依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由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提出事故處理報告,報市勞動行政部門批復結案。
第三十四條 1次死亡6人以上的事故,依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由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提出事故處理報告,報市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同意,轉報省勞動行政部門批復結案。
第三十五條 主管部門不在我省或者沒有主管部門的企業事業單位發生的傷亡事故,由事故調查組提出事故處理報告,根據傷亡情況,分別報省、市、縣勞動行政部門批復結案。
第三十六條 勞動行政部門在傷亡事故批復結案前,應當征得同級工會的同意。
第三十七條 傷亡事故處理工作,自事故發生之日起,應當在90日內結案;特殊情況,不得超過180日。傷亡事故處理結案后,應當公開宣布處理結果。結案報告和批復文件,應當報送上一級勞動行政部門和工會備案。
第三十八條 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定期將傷亡事故統計數字報送統計部門。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機關、團體發生傷亡事故,參照本條例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 傷亡事故的界定辦法由省勞動局另行規定。
第四十一條 本條例應用中的具體問題由省勞動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2年7月13日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遼寧省職工因工傷亡事故處理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篇3:食品公司工傷責任事故處罰辦法
食品公司工傷責任事故處罰辦法
為了進一步提高各部門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以達到預防、減少乃至杜絕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現特對工傷責任事故作如下處罰規定:
一、制造部為工傷事故的歸口管理部門,應對工傷事故進行如實的調查核實,明確工傷事故責任(1、非本人責任;2、本人負次要責任;3、本人負主要責任)
二、工傷程度的界定:
1、輕度工傷事故為發生費用在200元以下;
2、中度工傷事故為發生費用在200---5000元;
3、重大工傷事故為發生費用在5000元以上;
三、對發生的工傷責任事故處罰為
(一)非員工本人責任造成的工傷事故:
1、輕度工傷事故:對事故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10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5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50元/次。
2、中度工傷事故:對事故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7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10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100元/次。
3、重大工傷事故:事故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4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20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200元/次。
(二)員工本人負次要責任造成的工傷事故:
1、輕度工傷事故:對事故主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8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2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20元/次;對負次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20%予以罰款。
2、中度工傷事故:對事故主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7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5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50元/次;對負次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30%予以罰款。
3、重大工傷事故:對事故主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6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10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100元/次;對負次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40%予以罰款。
(三)員工本人負主要責任造成的工傷事故:
1、輕度工傷事故:對在事故中負次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2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1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10元/次;對負主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80%予以罰款。
2、中度工傷事故:對在事故中負次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3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2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20元/次;對負主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70%予以罰款。
3、重大工傷事故:對在事故中負次要責任部門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40%予以罰款,對部門領導罰款100元/次,對部門安全員罰款100元/次;對負主要責任方按工傷發生全部費用的60%予以罰款。
四、本辦法從即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