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讀后感大全
篇一:寶葫蘆>讀后感
前些天,我終于讀完了《寶葫蘆》這本書。提起這本書,不禁讓我感概萬千。
>故事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因為調皮而被父母責打。有一天,他做夢夢見了他得到了一個葫蘆變成了國王,過著榮華寶貴的日子,豐衣足食,可謂是高忱無憂。每天上朝聽取大臣的意見,受大臣的吹捧??刹恢挥X耳朵有些疼痛,睜開眼睛,原來,媽媽怒氣沖沖地站在他跟前,大罵道:“懶蟲,整天只知道睡,快去做功課?!笨伤靿粝胗袑毢J,非但沒實現反而學習更糟了??赐旰笪倚某逼鸱?,久久不能平靜,不禁譏諷那個小男孩??陕撓氲阶约?,星期六、星期日那次不是爸爸媽媽催了再起來,恨不得有一只停止時間的鐘,讓我多睡幾分鐘,可明知沒有那回事卻癡心妄想。星期五我總喜歡把作業拖,拖到星期六,可我還是不愿過早地完成,其實我可以在星期六早上完成,但卻常要拖到下午,恨不得到星期日再寫。我總是抱怨:科學家們為什么不發明一種可以替人寫字的機器呢?這樣不就可以減輕我們的負擔嗎?生活中是沒有寶葫蘆的,所有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孟雱撔绿岷玫?,它可以提高你的思維,同時,科學空發明的東西都是從幻想起步的。但如果過分地幻想,甚至依賴這種幻想,那么只會一事無成。
從這個故事我懂得了,我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實實,腳踏實地,只有這樣才能成功,成是功之始,有了自己的付出就有成績。
篇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讀后感
不知不覺中,我喜歡上了楊紅櫻阿姨的作品。在她筆下的孩子們,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在她書中的學生們,似乎與我們一樣。當我讀她的作品時,總會覺得書上有一個個人物在演繹著自己的人生。
最近,我又讀了一本楊紅櫻阿姨寫的書——《漂亮老師和壞小子》。這本書內容很幽默,讓我讀了一遍還想讀。
《漂亮老師和壞小子》中老師有一個迷人的名字——米蘭。她教學方法特別。在孩子中樹立了威信,但又不是用“蠻力”而得來的。她與學生有著很好的關系,就連幾個調皮搗蛋的“壞小子”也樂于與她在一起……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米蘭老師好特別呀!”
這本書是我一口氣讀完的,因為里面的米蘭老師正是我所期盼的那一種老師。
我有過許多老師,但遺憾的是沒有一個老師成為第二個“米蘭”。每一個老師都有喜歡好學生,而差生卻愛理不理。差生因為缺少關愛,脾氣好一點的變得內向;脾氣暴燥的變得敢頂撞老師。他們一天天墮落下去,最后再也不會有回頭的機會。
書中的“壞小子”并不壞,只是淘氣。他們比平常的孩子更富有“孩子氣”。書中“米蘭”一類的老師喜歡他們;面“秦老師”一類的老師討厭他們。而在我們班中,“假壞小子”沒有,“真壞小子”倒不少。他們雖然頑皮,但完全沒有孩子氣。對待老師是以大不敬的態度,什么叛逆的話都說得出口。老師對他們無可奈何,只好放棄不愿讀書的他們。為了這些學生,老師操碎了心,而他們卻沒有一點悔改之心: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只顧玩,一件件對不起老師的事都做得出……
希望這些后進生明白老師的苦心,肯認真讀書;也希望每一個老師能成第二個,第三個……“米蘭”。
楊紅櫻阿姨的書我仍愛看。不僅是因為她寫得生動有趣,還是因為她有一顆“破解童心”的心。
篇三:三毛流浪記讀后感
說起三毛,大家都并不陌生,看了《三毛流浪記》這個故事,我感動了,深深地感動了。
三毛是個流浪兒,他出生在舊社會,從小失去父母,天天在大街上流浪。
有一次,三毛非常餓,他趴在肉店的窗戶上,望著那些使人流口水的食物發愣,可是他沒有錢買。他又來到一條小吃街上,這里有賣小吃的小販,有的賣肉餅,有的賣包子,還有的賣燒麥。三毛在小吃堆前,用手摸了摸自己已經很久沒沾食的舌頭,再看看自己露底的衣兜,只好繼續往前走。他一邊走路,一邊被各種各樣的香味誘惑著。他把眼睛閉上往前走,雞。鴨。魚。香腸等食物在腦海展現。三毛多餓呀,他多么需要食物呀!可是他卻沒有錢買,只好餓肚子。
我家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香腸。面包。蛋糕。巧克力……我多么想拿一些給三毛吃,可是一想,我是在看書?,F在,我的周圍沒有三毛,我的伙伴們也生活得很>幸福。??!世界太不公平了!一個可憐的小男孩,他應該有一個浪漫的童年;他應該穿上天藍色的羽絨衫,戴上黑綠色的手套,穿上潔白的跑鞋,像小鳥一樣蹦蹦跳跳地去上學;他應該有家人的呵護,應該有老師的關愛,應該有同學們的幫助……可是三毛什么也沒有!
??!生活在兩個不同社會里的兒童,生活條件是那么懸殊!我們要熱愛社會主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篇四:愛迪生讀后感
我買了一本書——《愛迪生》??粗@本書,我笑在臉上,甜在心里,越看越有味。當我看到愛迪生一本正經地孵小雞時,不由的笑起來;當我看到愛迪生的發明一個個成功時,心里甜滋滋的像打翻了的蜜糖罐。我一字不漏的看著,仿佛去了那個地方瀏覽了一番,而且記的十分牢呢!
愛迪生只上過三個月學,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流浪、饑餓的痛苦,有數不清的令人沮喪的失敗,可他一心熱愛科學。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每一次實驗,愛迪生都是沒日沒夜地工作。肚子叫得厲害了,就胡亂吃點東西;眼皮重得撐不起來了,就伏在桌子上打個盹兒,不知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個辛勞的白天,試驗才成功。
成功靠勤奮。愛迪如果沒有這種勤奮精神,怎能獲得成功呢?有一次,我參加數學考試——那是我最深刻的教訓:考試前,我認為自己掌握的差不多了,就馬馬虎虎地復習了,結果只得了86分。從那次以后,我下定決心,下次考試一定要考好。我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做一些基本的數學題,認真復習,果然在接下來的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由此,我真正認識到,成功是件不容易的事,要靠人的毅力和勤奮,定了一個目標,就一定要朝著那個方向努力。
我看著愛迪生的畫像,不禁想起了他的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我沒有靈感,今后就要不惜花費100%的汗水來勤奮學習!
篇五:斑羚飛度讀后感
愛是什么?對于剛剛抽芽的小草,愛是從天空灑下的>溫暖陽光;對于活潑機靈的小魚,愛是從大海翻滾的雪亮浪花;而對于被逼近懸崖的斑羚,愛,就是用老一輩的身體,支撐起的生命跳板!
湍急的流水,身后是端著獵槍的獵人和咆哮著的獵狗,前面是六米寬幾十丈深的的懸崖,羊群無疑要絕望了,瀕臨絕路,羊群又能怎樣絕地逢生!我好像看見羊群絕望的表情,聽見羊群無助又悲傷地嘆息?;秀遍g,好像有一只斑羚,立在懸崖上,寶石般的眼睛里淚光閃閃,它凝望著碧藍的天空,好像在質問上天對它為什么這樣不公。
我能體會到羚羊的悲哀,更能體會到的是它的悔恨——沒能給后代一片自由的天空,沒能使他們活下來,它們寧愿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后代的自由!也許就是這樣對子女無私的愛,老羚羊突然產生了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想法——后代踩著老一輩的后背,跳上對面的懸崖!
一只又一只藏羚羊掉下懸崖,一只又一只藏羚羊跳到對岸。跳了過去,代表的是生存下去,而墜落懸崖,代表的便是死亡!老斑羚它們,用自己的后背,做了一個生命的跳板!我覺得這落下的背影,好像是一朵美麗的花開放在半空中,而這朵花的期盼,就是想讓后代活下去……看著看著,我的眼睛濕潤了,這表面上說的是藏羚羊,其實,何嘗不是我們的父母親人?
我相信,如果我們瀕臨這種絕境,我們的父母也會把逃生的機會讓給我們,我突然想起我看過的一個電影,里面有一個大富豪,在生與死的抉擇,他,也是把逃生的機會讓給了他的孩子們,自己掉落了深淵。我被藏羚羊的愛折服了,更被父母對子女的愛折服了這是一種多么無私的愛??!這種愛,是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的愛,這種愛,是閃閃星光中最亮的星星,是一束黑暗中的亮麗光芒!
斑羚,飛度,它們飛到了彩虹的彼岸,飛到了一個富饒的地方,可以供它們生存的彼岸,一股神奇的力量緩緩升起,我好像看見了彩虹橋——那是斑羚用愛架起的生命之橋!
篇六:劉胡蘭讀后感
假期里,我讀了《劉胡蘭》的書。文章主要介紹了少年共產黨員劉胡蘭,為了保護黨的機密和鄉親們的安全,在敵人的屠刀前,寧死不屈的精神。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10歲就參加了兒童團,1945年5月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干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并被調回云周西村領導當地土改運動。1946年秋,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員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來回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劉胡蘭被捉后,面對兇狠的閻軍,昂首挺胸不為所動,抵抗住了威逼利誘,始終不說一句話。在英勇就義前,面對敵人的屠刀,她大義凜然地響亮回答:“怕死不當共產黨?!?/p>
她經歷了凄慘的童年,小小年紀就協助游擊隊鎮壓漢奸,在危險的環境中不害怕,英勇不屈,不向敵人低頭,15歲就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多么的讓人震撼??!
和劉胡蘭比,反思自己的表現,覺得自己十分渺小,是那么的不堅強。平時就知道在爸媽面前撒嬌,碰到一點點困難,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會垂頭喪氣,叫苦叫累,向爸媽抱怨。劉胡蘭的英雄事跡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決心要像劉胡蘭學習,做一個勇于面對困難、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將來更要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祖國,為建設富裕、和諧、美麗新中國提供正能量。
篇七: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
今天,我閱讀了《窗邊的小豆豆》之后,深有感觸。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小林校長卻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里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里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小豆豆在我眼中是一個做事情有始有終,卻又可愛萬分的小女孩,比如:有一次,他心愛的一個錢包掉到廁所里了,她卻沒有放棄,去拿了一把長舀子,去便池邊上撈錢包。結果呢錢包沒有撈著,但她卻沒有抱怨,還有依舊滿足,在常人眼里這種行為不亞于瘋子,到在我看來卻可愛的緊。如此,單純又執著的女孩子已不多見,尤其是那傻里傻氣中帶著可愛的做事風格。為此,我自嘆不如人。
記得有一次,我答應媽媽和姐姐一起包餃子,但是當我愛看的電視節目開始播放時,我卻忍不住電視的誘惑,電視好像在無聲的說著:“來吧,來吧,來看好看的節目吧!”我毫無骨氣的去看電視了,只留下媽媽和姐姐在一旁忙碌的包餃子?,F在,我發現自己和小豆豆一比一下子就讓我羞愧萬分,哎——真是。
在小豆豆的身上,我看到了她的樂觀、善良、可愛、認真執著與有始有終不會輕言放棄。她的善良讓我為之感動“人之初,性本善”莫不要為了一時浮華而忘記自己的本性,行善!人在做,天在看,上天難欺,多多行善,中善因,結善果!
篇八: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
學完《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讓人振奮的文章,我就查找一些關于舊中國曾經蒙受過的恥辱的資料。那時,我就感到無比的憤怒與無限的痛惜!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不僅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還是濃縮了全世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園林??墒?,中國境內不知從哪兒冒出一對世界的罪人,他們和英法聯軍一起侵入圓明園,將里面珍貴的、有歷史價值的中國文物洗劫一空。為了銷毀證據,他們還殘忍地用熊熊大火燒掉圓明園,讓圓明園只留下幾根殘柱。
每當我凝視著徐徐上升的五星紅旗,我不禁想起《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并幻想著當時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情景,想到這些可惡、貪婪、殘暴的侵略者把中國這一藝術結晶的園林毀于一旦!“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是??!那么一座舉世聞名的園林就這么被侵略者摧毀了,他們實在是太可惡了!
以前,我很膽小。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跟我鬧著玩,她看見我老是護著那本筆記本,便強行奪過去,捧著它跑了。她還一邊說:“快來呀!這是我跟你的一個比賽喲!你要是追不上,你的筆記本就……”可是,沒等她說完,只聽“誒呀”一聲,她跌了個跟頭?!皯K啦!我的筆記本!”當時我心里很著急,不僅擔心朋友傷到了沒有,心里還酸酸的,那本筆記本可是我最珍貴的回憶??!果真,我的筆記本被無情地殘害了……“滴、滴”我那一串串眼淚滴落下來,我真為我的膽小感到憤怒!
如今,我已經勇敢起來了、膽大起來了!要是誰敢欺負我,我的眉毛就上挑,眼睛直直地盯著他,雙手插腰,一副強大的、傲氣的模樣。
圓明園??!我真替你感到惋惜!你不能親眼目睹我國今日的強大、今日的輝煌。但你放心,我們這群孩子一定會努力讀書,力爭上游,長大后做一只展翅高飛的雄鷹,做未來的頂梁柱,并保衛祖國,振興中華!
篇2:物業員工《禮儀金說》讀后感
物業員工《禮儀金說》讀后感
禮儀是現代人的處世根本;禮儀是成功者的潛在資本。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至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是一種為時代共識的行為準則或規范,即大家認可的,可以用語言、文字和動作進行準確描述和規定的行為準則,并成為人們自覺學習和遵守的行為規范。
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和魅力,還體現出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水準、個人學識、修養和價值。禮儀是一種潛在資本,如果能夠恰當地運用,人們就能取得豐碩的成就?!按笮胁煌氈?,大禮不辭小讓”,若禮儀不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別人看作是“烏合之眾”!
與一般禮儀類圖書最大的區別是,本書的風格幽默、風趣,非常生活化,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對不同行業的讀者均有較大的參考價值。本書的目的就是給廣大讀者提供一個值得參考的讀本,直接可以修正自己日常言行中的錯誤部分,進而用規范禮儀約束自己,成為一個有尊嚴、有教養現代公民。
讀完全書,對問候、握手、介紹、交談、待客、拜訪、溝通、裝束、儀表等諸多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有的禮儀更了解,并且會做得更規范。在日常生活與商界往來中,更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社交氛圍,促進雙方了解,塑造自己和公司的良好形象。
“中國人,便后請沖水”,“請安靜”,“請不要隨地吐痰”......這種僅以簡體中文標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國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國--法國、德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頻現。當大批游客成為中國的最新出口品時,“中國人”卻成了不文明、粗魯的代名詞。近幾年來,一些中國公民的旅游陋習,嚴重損害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和批評。中央文明辦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提升中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增強國家的“軟實力”。
我覺得整本書可以用幾句話來概括,就是交往中,一定要以對方為中心,多換位思考,多替別人著想,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同時,對別人的尊重要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也是很重要的。
就這點來說,我覺得對于象我們這樣的服務業來說尤其顯得重要,我們的所提供的良好服務也是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禮儀上的,如故光有好的服務而不重視禮儀,那我們服務的結果勢必會大打折扣,在觀看了《禮儀金說》之后,我更深刻地體會到禮儀對于我們的工作、生活是多么的重要而又無處不在,同時覺得在今后有必要更多的學習禮儀,使自己的修養能更上一層。
篇3:《向解放軍學習》讀后感:創建高效率組織
《向解放軍學習》讀后感:創建高效率組織
很多的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的時候,隨著人數的增多、機構的增加,基于工作流程的效率卻越來越低,對市場的應變能力也就越來越慢,如何使組織高效運轉,已成為很多企業的一大困擾的一大難題。
解放軍有80多年的軍史,是中國最有效率的一個組織。向解放軍學習,成為現今企業界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聯想的柳偉志、海爾的張瑞敏、華為的任正非、華潤集團的寧高寧、杉杉集團的鄭永剛等等,他們都是中國優秀的企業家,都出自解放軍,他們都用軍隊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從市場、競爭、制度建設、傳承、員工忠誠等方面進行了創造性的模仿與復制,提高組織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加速組織的成長,創建了中國最有效率的企業。
那么,如何才能創建高效率組織呢?讀完《向解放軍學習》,體會如下
1、有效溝通
“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宣傳隊”。從紅軍到八路軍、新四軍,再到解放軍,每戰必作思想動員,是這支軍隊由少到多,由弱到強的一個重要保證。政治思想工作是部隊各級軍政主官必會的一項工作?!跋虏筷牎本褪擒婈牳骷夘I導深入基層,了解真實情況、傾聽廣大基層官兵心聲的一個好制度和方式。
對于企業來說,當今年代是個溝通的時代,溝通是組織賴以生存的重要過程。一個企業要實現高速運轉,要讓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有賴于下情能為上知,上意能迅速下達,有賴于部門之間互通信息、同甘共苦、協同作戰。良好的溝通能讓員工感覺到企業對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從而產生極大的責任感、認同感和歸屬感,促使員工以強烈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為企業工作.
2、建立健全競爭機制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在軍隊里面,除去一般性、日常性的競爭,還設計了“大練兵”、“大比武”、紅藍軍對抗和實戰演習等等科目,在部隊中不僅同年兵在競爭,而且班與班、連與連、團與團之間都有競爭,以此來帶動官兵的訓練熱情和士氣,在對抗性演練中提高了部隊的戰斗力、生存能力和處突應變能力。從組織管理策略上說,在企業內部制造“鯰魚效應”,進行自己人與自己人競爭,有時候其實比自由市場競爭更能符合公司利益。對企業來說,能夠形成一個內部競爭的戰略布局,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可以培養企業內的一種良性競爭的氛圍,夯實企業的“內功”,在市場上才更有競爭力。在成功的企業中都有內部展開競爭的辦法和途徑。海爾的“賽馬不相馬”,是海爾人力資源戰略成功的一個標志。競爭沒有身份的貴賤、年齡的大小、資歷的長短之說,只有技能、能力、活力、創造精神、奉獻精神之比。
3、完善激勵機制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在解放軍組織中具有現實意義。在部隊中按照規定,要懸掛張思德、雷鋒、黃繼光、董存瑞等我們能耳熟能詳的英雄模范的照片。解放軍這個組織深信,只要有了模范,就有了學習的榜樣,就有了規范--這是組織最有效、最好的激勵。
在現代軍隊管理中,精神激勵占有主要地位,物質激勵只起輔助作用。精神激勵還包括滿足官兵的情感需要,鼓勵他們參與管理,增加他們的工作興趣等內容。工作目標是工作激勵的主要源泉。工作目標告訴員工需要做什么,以及需要作出多大的努力。具體化的工作目標可以使員工預期自己行為的目的和結果,減少行為的盲目性,提高員工自我控制的程度。如果工作目標的設定超出了員工個人的能力水平,則會令員工產生挫折感,喪失信心;如果過于簡單,又會缺乏挑戰性。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表揚和鼓勵。在組織中,對待自覺性比較差的員工,無須一味地為他們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去幫助他,并不一定非讓他們感受到“胡蘿卜”的重要,有時還離不開“大棒”的威脅。偶爾利用你的權威對他們進行“威脅”式的激勵,會及時制止他們消極散漫的心態,激發他們發揮出自身的潛力。自覺性強的員工也有滿足、停滯、消沉的時候,也有依賴性,適當的批評和懲罰能夠幫他們認清自我,重新激發新的工作斗志。
4、監督檢查機制
組織的效率來自組織的執行能力。執行力的具體表現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 ,解放軍的執行力更源于督促與檢查形成了制度。部隊團以上的司令部、政治部、聯勤部和裝備部四大機關,主要職責之一是對所屬部隊執行命令、軍官履行職務進行督促、檢查,表現在對所有工作的落實上。做得好的部隊希望通過上級首長、機關的檢查,對工作有一個肯定;首長、機關也希望通過督促檢查,發現問題,為指導部隊改進工作提供依據。
在企業外部,是市場配置資源;在企業內部,則主要是計劃配置資源。由于這個特性,在企業內部,強調了一致和統一,強調了服從。在企業中,不是你愿意做什么,更多的是企業需要你做什么。海爾在總結自己的經驗時,張瑞敏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是因為比別人更有效的通過上層對下層的有效介入--監督檢查。因為人們通常不做你所希望的,他只做你檢查的,你布置了什么,就要檢查什么,不檢查就等于不重視?,F代企業管理者往往通過監督和檢查來實現對企業的控制。
需要闡明的是:《向解放軍學習》指明了組織必須根據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及時調整組織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以組織與其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任何組織來說,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最好的管理方法。管理的秘訣在于管理者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下采取合理的行動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