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江都市區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管理辦法(2009)

1225

  江政辦發〔20**〕65號

  關于印發江都市區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市各有關部門:

  現將《江都市區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希認真貫徹執行。

  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江都市區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管理辦法

  為規范我市房地產開發經營行為,完善住宅小區的整體功能,確保住宅小區交付時滿足居民入住的基本生活需要,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法》、《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揚州市區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市市區實際情況,現就加強商品住宅交付使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辦法:

  一、本市市區范圍內各類新建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應遵守本辦法。

  二、市建設局負責全市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的統一監督管理,并具體實施市區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的監督管理。

  發改、規劃、房管、國土、環保、消防、人防、建管、城管、郵政、廣電、供電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的相關管理工作。

  三、房地產開發企業實施商品住宅建設時,應按照同步建設、同期交付使用的原則,實施公共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

  在商品住宅項目開工前,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向市建設局報送《住宅小區公共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建設方案》,并載入《房地產開發項目手冊》。

  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實行備案和公示制度。商品住宅小區分期開發建設的,符合條件的可以分期辦理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備案。

  四、供水、供電、供氣、市政公用、路燈、電話通信、有線電視等公共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工程竣工后,相關單位應當及時驗收。驗收合格的,向房地產開發企業出具證明文件或投入使用意見。

  五、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其公共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工程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生活用水納入城市自來水管網,不得使用臨時施工用水。

  (二)用電應滿足居民生活需求,項目整體交付使用時納入城市供電網絡,不得使用臨時施工用電。

  (三)雨水、污水實行分流,分別納入城市雨水、污水排放系統。暫無條件的,應采取臨時性措施。

  (四)燃氣管道納入城市燃氣管網。暫無條件的,應說明具體原因,并經相關部門核實。

  (五)消防設施建設到位。

  (六)電話通信、有線電視等端口敷設到戶。

  (七)郵政信報箱按規定設置,符合通郵條件。

  (八)路燈安裝完畢,照明條件應符合標準。確因分期建設暫時無法建設的,應采取臨時照明措施,臨時照明費用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項目完工后,照明必須符合規劃方案要求。

  (九)綠化工程應當按批準的規劃方案建設完畢,綠地指標符合規劃要求。確因季節原因暫無法實施的,應當出具書面承諾書,自交付使用備案通過之日起六個月內完成。

  (十)規劃配建的人防工程投入使用的,應當符合人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十一)住宅小區與外圍實行有效隔離,與城市道路之間有直達道路相連。小區內部應場清地平,道路符合通行條件。分期建設的,交付工程與在建工程應當有明顯有效的隔離設施,不得合用小區內部道路。

  (十二)按照要求完成物業管理用房、社區辦公用房、醫療用房、車庫、環衛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分期建設的,應采取臨時措施滿足居民入住的基本生活需要。

  六、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時,向市建設局辦理交付使用備案,并提供以下證明文件:

  (一)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備案表;

  (二)商品住宅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明;

  (三)公共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符合交付使用條件的證明文件或投入使用意見;

  (四)前期物業服務企業接管驗收證明;

  (五)《房地產開發項目手冊》;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證明文件。

  七、市建設局在收到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交的住宅小區交付使用備案文件后,七日內組織現場查勘。符合條件的,市建設局應當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15天。公示期間,購房戶未提出實質性意見的,由市建設局出具商品住宅小區交付使用備案證明;購房戶提出異議,認為小區的公共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不符合建設方案,經核查屬實的,市建設局應告知房地產開發企業,并督促房地產開發企業及時整改。

  八、房地產開發企業違反本辦法的,由市建設局予以通報批評,并記入誠信檔案,作為核定其資質等級、資質換證的監管依據;情節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由市建設局向社會公示,并報請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降低房地產開發資質等級或暫扣、吊銷資質證書。

  九、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驗收備案時,為不符合驗收標準而出具相關手續的、以及對符合標準而拒絕出具或者拖延出具相關手續的,依法追究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

  十、各鎮商品住宅小區在實施交付使用管理時,可參照執行。

  十一、本意見自20**年6月1日起施行。

篇2:上海市文明小區創建管理的規定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關于上海市文明小區創建管理的規定

  滬文明(1997)8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貫徹落實《*上海市委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見》,以"兩提高"為目標,以社區建設為載體,努力改善和提高城鎮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全面推進文明小區創建活動的健康發展,并使其經?;?。制度化,規范化,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文明小區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認真貫徹"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方針,依靠廣大居民群眾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城市管理。社區治安綜合治理,達到"治安秩序良好,環境整潔優美,社區服務全面,鄰里關系和睦,文化生活豐富"的先進居民區,是居民小區建設的綜合性榮譽稱號。在此之下,只設立安全小區,衛生小區兩個單項榮譽稱號。

  第三條 創建文明小區活動是建設文明城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把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任務和城市管理的各項工作真正落實到基層,使廣大居民群眾在積極參與中受到教育,進一步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提高全體市民思想道德素質和城市管理水平,為經濟建設和gg開放創造良好社會環境,實現上??缡兰o奮斗目標的有效形式和重要保障,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條 創建文明小區的范圍,是指本市范圍內的城鎮中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居民住宅區,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的居民大院,集中的居民樓群和舊城區。重點是新建的居民小區,居民區一般以自然區域界線為基礎,有一個居委會,300戶居民以上。

  第五條 開展創建文明小區活動的資金來源,原則上采取"五個一點"的方法予以解決,即:市、區(縣)財政支出一點,街道(鎮、鄉)出一點,社會資金籌措一點,物業管理稅收中提取一點,居民自己出一點。要廣開門路,籌集資金,開源節流,勤儉節約合理使用資金。

  第六條 創建文明小區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綜合協調性很強的工作。創建文明小區活動要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牽頭,組織所在地區的機關丫團體。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居民住宅公房所有權單位和物業管理公司等單位,開展共建文明小區活動,公安,衛生、城建、市政、規劃、房管、民政、環保、

篇3:上海市智能住宅小區功能配置大綱

  《上海市智能住宅小區功能配置大綱》近日正式出臺,并于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將使智能住宅小區建設和認定等方面有章可循了。你不妨按照該大綱的基本配置方面的要求對照一下,就可知道這個樓盤是否能稱作上海市智能住宅小區。

  1.總則

  1.1 為指導本市智能住宅小區的建設,規范智能住宅小區的設計和實施,特制定本大綱。

  1.2本大綱所稱的智能住宅小區是指將信息通信、計算機和自動控制等技術運用于住宅小區,通過有效的信息傳輸網絡、各系統的優化配置和綜合應用,向住戶提供先進的安全防范、信息服務、物業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以期為居住者創造安全、舒適、便捷、高效的生活空間。

  1.3智能住宅小區的設計應考慮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實用可靠,選用的系統和設備應符合標準化、開放性的要求,并具有可擴性和靈活性。對于分期開發的大型住宅小區應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確保系統和設備的統一性和兼容性,以便于日后的維護。

  1.4智能住宅小區應包括信息通信、小區公共安全防范、建筑設備監控、家居智能化和小區綜合物業信息服務等智能化系統。本大綱將智能化系統的功能配置分為基本配置和可選配置?;九渲檬侵悄茏≌^應滿足的基本功能,可選配置是智能住宅小區可進一步拓展的功能,由開發商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選配。

  1.5本市智能住宅小區的建設除符合本大綱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的其他有關法規、規范和技術標準。

  2.信息通信系統

  2.1一般規定小區應通過內部管網的建設及與電話、有線電視、寬帶數據等城市公網的連接,充分利用公共信息資源,向住戶提供各種類型的信息通信服務。

  2.2基本配置提供語音通信、視頻廣播、寬帶數據等通信服務。2.3可選配置在小區地下車庫、電梯、地下室等移動通信盲區設置移動通信中繼系統。

  3.小區公共安全防范系統

  3.1一般規定對小區周界、

  小區重點部位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在小區安保中心實行統一管理,并留有對外報警接口,可與公安區域報警中心聯系。

  3.2小區周界防范報警系統3.2.1 基本配置在封閉式管理的住宅小區周界設置報警探測裝置,并與小區安保中心的報警主機相連,用以及時發現非法越界者。小區安保中心設置顯示屏、報警控制器或電子地圖,能實時顯示報警區域和報警時間,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并能自動記錄、保存報警信息。

  3.2.2 可選配置對小區周界使用閉路電視(C CTV )系統實施監視,或進一步以C CTV 系統與周界報警系統實現報警信息顯示與圖像監視相結合的聯動。

  設置周界探照燈或強光燈,在夜間與周界報警系統聯動。

  3.3小區重點部位監視系統3.3.1 基本配置在小區出入口、停車場/庫出入口、電梯轎廂(高層住宅)等重點部位設置相應的探測器或攝像機,通過傳輸網絡將相關信息和圖像傳至小區安保中心進行監控,并將監視圖像和信息進行記錄和存儲。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應具有時間、日期記錄功能。

  電梯轎廂(高層住宅)閉路電視系統應具備樓層顯示功能。

  3.3.2 可選配置在停車場/庫內部、電梯轎廂(多層住宅和中高層住宅)、樓宇進出口、電梯廳等部位設置攝像機,擴大監視范圍。

  3.4樓宇訪客對講系統3.4.1基本配置在住宅單元門口安裝具有電控門鎖的安全防盜門和樓宇訪客對講門口主機,住宅內設置用戶機,在小區主要出入口和安保中心(或小區安保值班室)配置管理機。對講分機可實施遠程開鎖。

  3.4.2 可選配置樓宇訪客對講系統采用可視對講系統。訪客門口主機可選用智能卡或指紋等識別技術開啟防盜門。

  3.5巡更管理系統3.5.1 基本配置一般規模小區設置離線式巡更管理系統。大型住宅小區設置在線式巡更管理系統。3.5.2 可選配置一般規模設置在線式巡更管理系統。

  4.建筑設備監控系統

  4.1一般規定采用集散控制技術,對住宅小區的公共建筑設備實施監控,保障設備有效運行、提高物業管理水平,適應集約化物業管理和專業化維修的需要。

  住宅樓(高層)的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應滿足有關行業標準的規定。

  4.2基本配置4.2.1 給排水系統的監視:監測蓄水池、生活水箱、集水井、污水井的液位,并對超高、超低液位進行報警。監視生活水泵、消防泵、排水泵、污水處理設備的運行狀態。

  4.2.2 電梯系統的監視:顯示電梯的層站、運行方向及故障報警。

  p; 4.2.3 照明系統的監控:對公共區域的照明(包括道路、景觀、泛光、單元/樓層大堂燈光)設備進行監控。能按設定的時間表自動控制照明回路開/關。

  4.2.4 送排風系統的監控:對地下室、地下車庫的送排風設備進行監控。監視送排風機的運行狀態、手/自動開關狀態和故障報警,能按設定的時間表自動控制送排風機的啟停,并具備與消防聯動功能。

  4.3可選配置4.3.1 冷熱源系統的監控:監視小區集中供冷/熱源設備的運行/故障狀態,監測蒸汽、冷熱水的溫度、流量、壓力及能耗。

  4.3.2 其他系統的監控:對園林綠化澆灌實行自動控制。對人工河、噴泉、循環水等景觀設備進行監控。對其他特殊建筑設備進行監控。

  5.家居智能化系統

  5.1一般規定家居智能化系統應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利用小區的公共信息通信系統、安全防范系統、物業管理系統,向住戶提供安全、舒適、方便的服務。

  5.2家居布線系統5.2.1 基本配置住戶室內應配置家居弱電配線箱,電話、有線電視、寬帶數據等的通信線纜統一由家居弱電配線箱進行管理,并應在臥室、書房、客廳等房間設置相關信息端口。

  5.2.2 可選配置其他智能化子系統的通信線纜也由家居弱電配線箱統一進行管理。

  5.3家庭安全防范系統5.3.1 基本配置住戶內具有燃氣泄漏報警,一、二層戶門及陽臺外窗防范報警。報警時除住戶室內發出聲,光信號外,應將報警信號傳至小區管理中心進行實時記錄、處理與存儲。

  住戶內配置按鈕式家庭緊急求助報警系統,并聯網至小區安保中心。

  5.3.2 可選配置家庭燃氣進氣管設置自動開關,在發出泄漏報警信號的同時自動切斷進氣。

  設置電話自動撥出裝置,在家庭報警和求助信息反映到管理中心的同時,能夠自動撥通事先設定的電話,通知有關部門與住戶本人。

  家庭緊急求助采用有線和無線相結合的方式。

  5.4家庭自動控制系統5.4.1 可選配置通過智能家庭控制主機,實現對家庭內部部分供電回路、照明、空調等的統一開關控制和調節。

  6.小區綜合物業信息服務系統

  6.1一般規定小區綜合物業信息服務系統應采用先進、成熟的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充分利用小區的各種資源,向住戶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服務。

  6.2表具自動計量系統6.2.1 基本配置采用具有信號輸出功能的表具,采取遠程抄表或采用IC卡方式,實現自動計量和管理的功能。

  6.2.2 可選配置小區自動抄表系統與公用事業企業部門聯網,并進行故障

  報警。

  6.3背景音響及廣播系統6.3.1 基本配置在小區內公共場所設置有線廣播系統。當出現火災等緊急事故時,可強制切換為緊急廣播。

  6.3.2 可選配置廣播系統與小區景觀設施系統聯動。6.4車輛出入管理系統6.4.1 基本配置對出入小區的機動車輛通過智能卡或其他方式進行管理,并將信息實時送至小區管理中心。

  6.4.2 可選配置對出入小區的車輛進行計費和識別管理。6.5小區信息發布系統6.5.1 基本配置在小區內部設立電子信息發布系統,發布有關公共信息和物業管理信息。

  6.5.2 可選配置住戶能網上查詢小區物業管理信息和其他相關的公共信息。

  6.6物業計算機管理系統6.6.1 基本配置配置實用的計算機物業管理軟件,實現物業、人文、修繕、服務、收費等信息的計算機管理。

  物業計算機管理系統與安全防范、消防、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實現信息聯通,以便統一管理,及時對報警信號做出響應和處理。

  物業計算機管理系統與小區信息發布系統實現集成。

  6.6.2 可選配置建立小區物業管理綜合信息平臺,實現安全防范、消防、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和物業公司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集成,實現物業公司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小區信息發布系統、車輛出入管理系統的集成。

  小區內實現一卡通。

  7.管線與機房工程

  7.1小區內各弱電系統的管線應統一規劃設計,并與小區外公共管線溝通。管線設計應滿足近期和遠期發展的需要,對于分期開發的小區,應預留后續工程所需的管道數量;對弱電設施標準相對較低的小區,應特別注意室外主干管道的預留。

  7.2室外各種弱電管道應使用統一的公共管溝、人孔和手孔,室外主干管道應采用混凝土預制管、鋼管或塑料雙壁波紋管,室外支線管道應采用鋼管和復合鋼管。室外線纜應具有防水功能。住宅樓內的樓層弱電箱宜共用。

  7.3小區宜設置智能化中心機房,實現小區各智能化系統的集中監控和管理,機房面積和設備分布應滿足緊急事件處理和系統維護所需的空間要求。智能化中心機房應設置門禁、C CTV 系統,并采取應急照明措施。

  7.4智能化中心機房的供電宜采用雙路獨立電源供電,并在末端自動切換。機房內應設置專用配電箱,該專用配電箱的配出回路應留有余量。

  7.5智能化中心機房應設置UPS電源,UPS電源的容量應符合相關系統的行業規定。

  7.6由室外引入智能化中心機房的線纜應采取電源電涌防護器、過電壓保護器等保護措施。

  7.7智能化系統的接地應與電力系統、防雷系統接地分開,接地方式應采用總等電位或局部等電位聯結。接地干線應單獨引至智能化中心機房。接地電阻應滿足相關行業標準的規定。

  7.8智能化設備和電氣設備的選擇及線路敷設時應考慮電

  磁兼容問題,智能化機房必須遠離配變電所,空間存在強干擾源時應做好屏蔽防護。 8.附則

  8.1本大綱由上海市智能建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8.2本大綱自20** 年1月1日起實施,實施之日起原大綱自動廢止。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