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工程安裝施工方案
1、室內采暖管道安裝
1.1工藝流程:安裝準備→預制加工→支架安裝→干管安裝→立管安裝→支管安裝→試壓→沖洗→防腐→保溫→調試
1.2安裝準備:認真熟悉圖紙,配合土建施工進度,預留槽洞及安裝預埋件;按設計圖紙畫出管路的位置、管徑、預留口、坡向、閥門及卡架位置等施工草圖,包括干管起點、末端和拐彎、節點、預留口、坐標位置等。
1.3干管安裝:按施工草圖,進行管段的加工預制,包括:斷管、套絲、上零件、調直、核對好尺寸,按環路分組編號,碼放整齊。
1.4安裝卡架,按設計要求或規定間距安裝。吊卡安裝時,先把吊棍按坡向、順序依次穿在型鋼上,吊環按間距位置套在管上,再把管抬起穿上螺栓擰上螺母,將管固定。安裝托架上的管道時,先把管就位在托架上,把第一節管裝好U形卡,然后安裝第二節管,以后各節管均照此進行,緊固好螺栓。干管安裝應從進戶或分支路點開始,裝管前要檢查管腔并清理干凈。在絲頭處涂好鉛油纏好麻,一人在末端扶平管道,一人在接口處把管相對固定對準絲扣,慢慢轉動入扣,對準調直時的標記,要求絲扣外露2--3扣,并清掉麻頭依此方法裝完為止(管道穿過伸縮縫或過溝處,必須先穿好鋼套管)。分路閥門離分路點不宜過遠。如分路處是系統的最低點,必須在分路閥門前加匯水絲堵。絲接應與管道聯接調直后安裝。遇有伸縮器,應在預制時按規范要求做好預拉伸,并作好記錄。按位置固定,與管道連接好。波紋伸縮器應按要求位置安裝好導向支架和固定支架,并分別安裝閥門等附屬設備。
1.5立管安裝:核對各層預留孔洞位置是否垂直,吊線、剔眼、栽卡子。將預制好的管道按編號順序運到安裝地點。安裝前先卸下閥門蓋,有鋼套管的先穿到管上,按編號從第一節開始安裝。涂鉛油纏麻將立管對準接口轉動入扣,一把管鉗咬住管件,一把管鉗擰管,擰到松緊適度,對準調直時的標記要求,絲扣外露2~3扣,預留口平正為止,并清凈麻頭。檢查立管的每個預留口標高、方向、半賀彎等是否準確、平正。將事先栽好的管卡子松開,把管放入卡內擰緊螺栓,用吊桿、線墜從第一節管開始找好垂直度,扶正鋼套管,最后填堵孔洞,預留口必須加好臨時絲堵。
1.6支管安裝:檢查散熱器安裝位置及立管預留口是否準確。量出支管尺寸和燈叉彎的大小。配支管,按支管的尺寸,減去燈叉彎的量,然后斷管、套絲、煨燈叉彎和調直。將燈叉彎兩頭抹鉛油纏麻,裝好油任,連接散熱器,把麻頭清凈。用鋼尺、水平尺、線墜校對支管的坡度和平行距墻尺寸,并復查立管及散熱器有無移動,按設計或規定的壓力進行系統試壓及沖洗,合格后辦理驗收手續,并將水泄凈。立支管變徑,不宜使用鑄鐵補芯,應使用變徑管箍。
2、室內散熱器安裝
2.1工藝流程:散熱器單組水壓試驗→干管安裝→立管安裝→散熱器安裝→散熱器冷風門安裝→支管安裝→系統試壓→刷漆
2.2散熱器水壓試驗:將散熱器抬到試壓臺上,用管鉗子上好臨時爐堵和臨時補心,上好放氣嘴,聯接試壓泵;各種成組散熱器可直接聯接試壓泵。試壓時打開進水截門,往散熱器內充水,同時打開放氣嘴,排凈空氣,待水滿后關閉放氣嘴。加壓到規定的壓力值時,關閉進水截門,持續5分鐘,觀察每個接口是否有滲漏,不滲漏為合格。如有滲漏用鉛筆做出記號,將水放盡,卸下爐堵或爐補心,用長桿鑰匙從散熱器驛絲孔中伸入至標記處,按絲扣旋緊的方向擰動鑰匙,使接口繼續上下班緊或卸下換墊,如有壞片需換片。鋼制散熱器如有砂眼滲漏可補焊,返修好后再進行水壓試驗,直到合格。不能用的壞片要作明顯標記,防止再次混入好片中誤組對。打開泄水閥,拆掉臨時絲堵和臨時補心,泄凈水后將散熱器運到集中地點,補焊處要補刷二道防銹漆。
2.3散熱器安裝:按設計圖要求,利用所作的統計表將不同型號、規格和組對好并試壓完畢的散熱器運到各房間,根據安裝位置及高度在墻上畫出安裝中心線。托鉤和固定卡安裝:輻射對流散熱器:托鉤高度應按設計要求并從散熱器的距地高度上返45mm畫水平線。托鉤水平位置采用畫線尺來確定,畫線尺橫擔上刻有散熱片的刻度。畫線時應根據片數及托鉤數量分布的相應位置,畫出托鉤安裝位置的中心線,掛裝散熱器的固定卡高度從托鉤中心上返散熱器總高的3/4畫水平線,其位置與安裝數量同帶腿片安裝。用鏨子或沖擊鉆等在墻上按畫出的位置打孔洞。固定卡孔洞的深度不少于80mm,托鉤孔洞的深度不少于120mm,現澆混凝土墻的深度為100mm。用水沖凈洞內雜物,填入M20水泥砂漿到洞深的一半時,將固定卡、托鉤插入洞內,塞緊,用畫線尺或700mm管放在托鉤上,用水平尺找平找正,填滿砂漿抹平。用上述同樣的方法將各組散熱器全部卡子托鉤栽好;成排托鉤卡子需將兩端鉤、卡栽好,定瞇拉線,然后再將中間鉤、卡按線依次栽好。輻射對流散熱器托鉤都按圖加工;托鉤位置應為法蘭外口往里返50mm處。固定卡的高度為散熱器上缺口中心。
2.4散熱器冷風門安裝:按設計要求,將需要打冷風門眼的爐堵放在臺鉆上打φ8.4的孔,在臺虎鉗上用1/8"絲錐攻絲。將爐堵抹好鉛油,加好石棉橡膠墊,在散熱器上用管鉗子上緊。在冷風門絲扣上抹鉛油,纏少許麻絲,擰在爐堵上,用扳子上到松緊適度,放風孔向外斜45?。
3、系統沖洗試壓
系統安裝完畢后,進行水壓試驗。先用電動加壓泵將系統充滿潔凈水,然后用手動加壓泵對系統逐漸加壓至試驗壓力,以十分鐘壓力降不大于0.02MPa為合格。系統試壓合格后,結合水壓試驗進行系統沖洗并清掃過濾器,沖洗順序為:先關閉每戶戶內系統,進行戶外管道的沖洗,戶外管道沖洗干凈后,再沖洗室內部分。沖洗以進出口水相一致為合格。
4、管道及支架防腐
室外供熱管道涂漆前應將管道表面的油垢,焊縫的焊渣、氧化皮和銹蝕等清除掉。毛刺、銹蝕等可采用鋼絲刷、鋼絲絨、砂皮等工具,磨刷管子表面,除去管道表面的浮銹,在用碎布擦干凈。當金屬表面銹層較厚時,可采用手錘輕輕敲掉銹層,對于管內壁浮銹可采用圓鋼絲刷來回拖動磨刷除掉。金屬支架除銹完畢后刷二道紅丹防銹漆;室內鍍鋅管道外涂銀粉兩遍;涂漆施工應在15-40℃的環境溫度下進行,并應有防水、防凍、防雨措施?,F場涂漆一般應在任其自然干燥。手工涂漆時,應往復進行,縱橫交錯,保證涂層均勻。涂層質量應使漆膜附著牢固,顏色一致,無脫落、皺紋、氣泡、針孔等缺陷,涂層應完整無損壞,無漏涂。
5、通暖調試
首先聯系好熱源,根據供暖面積確定通暖范圍,制定通暖人員分工,在室內采暖系統調試之前應進行室外管網的流量平衡,應采用專用儀表對每個室內采暖熱力入口內的平衡閥進行調節,使每一個入口的流量達到設計流量,并做好標定工作。向系統內充軟化水,開始先打開系統最高點的放風閥,安排專人看管.慢慢打開系統回水干管的閥門,待最高點的放風閥見水后即關閉放風閥.再開總進口的供水管閥門,高點放風閥要反復開放幾次,使系統中的冷風排凈為止.正常運行半小時后,開始檢查全系統,遇有不熱處應先查明原因,需沖洗檢修時
,則關閉供回水閥門泄水,然后分先后開關供回水閥門放水沖洗,沖凈后再按照上述程序通通暖運行,直到正常為止。冬季通暖時,必須采取臨時取暖措施,使室溫保持+5℃以上才可進行。遇有熱度不均,應調整鑒別分路立管、支管上的閥門,使其基本達到平衡后,進行正式檢查驗收,并辦理驗收手續。篇2:大學校區采暖管理規定
大學校區采暖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我校采暖管理,合理利用能源,減少浪費,提高效益,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范圍為我校采暖管網上所有的單位用戶和個人用戶。
第三條 采暖單位、個人用戶都應自覺繳納采暖費用,樹立全局觀念和節能意識,促進我校采暖收費的管理。
第四條 學校按照陜西省和西安市有關采暖收費政策確定收費標準,具體如下:
1.未安裝采暖計量裝置住宅用戶:全校未安裝采暖計量裝置的住宅用戶(含教工單身宿舍)采暖收費標準與西安市當年城市居民按面積采暖收費標準一致。
2.已安裝采暖計量裝置住宅用戶:全校已安裝采暖計量裝置的用戶采暖收費標準與西安市當年城市居民按熱量采暖收費標準一致。無論用戶是否有采暖計量熱費,均按照省市有關物業收費標準收取采暖設施基本運行費。
3.租用、借用學校房屋、場地從事經營性活動的用戶和掛靠各院、處、所等非學校建制的單位用戶必須全額繳納采暖費,使用學校采暖設施且在日常辦公之外從事具有經營性質活動的校內單位實行全額收費,收費標準按照省市有關非居民采暖收費標準執行。各類采暖凡涉及補貼事項的,由校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采暖補貼方案,報學校審批同意后執行。
4.行政辦公用房、教室、學生公寓等公共用房暫不收取采暖費。
5.采暖期間調出人員按照實際使用時間或熱量核算采暖費。
第五條 采暖費收費方式、時間
1.學校職工用戶采暖費從工資中一次性或分次扣取。
2.無法實行工資代扣的個人用戶實行水電聯動收費辦法,在能源收費廳繳納采暖費。
3.采暖費收取時間為:工資代扣采暖費用戶在次年五月份從工資中扣??;非工資代扣暖氣費用戶,包括各類經營性商戶在當年十二月前以水電聯動方式自行繳費。
第六條 后勤處代表學校負責采暖計量表具的監管與更換,公共用房首次安裝費用由學校承擔。采暖計量表的維修、更換費用由住戶承擔,如遇用戶拒絕自費更換,則該戶采暖收費核算變更為按建筑面積收費。
第七條 采暖設施(除計量表外)在使用中如果損壞必須及時更換。辦公場所、校內公共場所及未購房(單身宿舍)教工住戶的采暖設施自然損壞由學校負責更換,人為損壞由責任人承擔維修、更換費用,除此以外的采暖設施的安裝、更換由住戶自行解決。
第八條 為確保供暖期內安全供熱和供熱平衡,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除、安裝采暖設施;不得從熱網或暖氣片放取熱水,對違反者處以當年采暖費2倍的罰款。對于惡意破壞采暖設施的個人及單位,學校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行政、法律責任。
第九條 各類維修改造項目如涉及到新增、改造采暖設施,必須在項目開工前將采暖設施安裝、改造方案報后勤處審批、備案,根據項目性質分別由學校、單位或個人承擔費用,完工驗收合格后方可并網。私自安裝、改造、拆除采暖設施由相關單位或責任人承擔一切后果。
第十條 為規范學校采暖管網上各用戶的用暖行為,保障正常供暖秩序和公共安全,后勤處召集有關單位不定期進行采暖設施檢查,在執行檢查任務時,用戶不得拒絕檢查,并應派專人隨同配合檢查。
第十一條 各單位(部門)和個人要加強對采暖設施的保護,發現堵塞、損壞、跑、冒、滴、漏等現象應及時撥打8820**00號報修。
第十二條 收費工作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帶頭遵守各項用暖法規制度,廉潔奉公,不得徇私舞弊、以權謀私,對玩忽職守、違反制度的管理人員,給予嚴肅處理。
第十三條 鼓勵全校師生監督舉報違章用暖行為,對舉報者給予適當獎勵。
第十四條 本規定由后勤處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由后勤處依據本規定制定采暖收費細則。
第十六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之前下發的各類文件與本規定內容不符的,以本規定為準。
篇3:房產采暖通風圖設計檢查要點
房產開發公司采暖通風圖設計檢查要點
1.目的
對采暖通風專業設計施工圖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確保工程設計在滿足國家規范、規定的前提下,作到安全、經濟、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2.范圍
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的一般工業和民用建筑采暖通風設計審查。
3.職責
由工程管理部負責管理,其他相關部門參與實施工作。
4.內容
4.1.檢查依據
4.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87
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97)
4.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97)
4.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
4.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鍋爐房設計規范》GB50041-92
4.1.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100-98
4.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94
4.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
4.2.審查內容
4.2.1設計文件審查
4.2.1.1設計依據是否充分,是否有初步設計審查會議紀要、初步設計批文、建設單位對本專業施工圖設計的要求及主管部門批文;
4.2.1.2施工圖設計深度是否滿足施工要求;
4.2.1.3簽署、出圖章及有關專業會簽是否符合規定。
4.2.2地下汽車庫設計審查
4.2.2.1地下汽車庫排風;
4.2.2.2排風系統防火閥;
4.2.2.3地下汽車庫送風系統;
4.2.2.4排風(煙)系統風口。
4.2.3高層建筑防、排煙設計審查
4.2.3.1自然排煙的開窗面積、方位;
4.2.3.2機械防煙風量計算、系統位置;
4.2.3.3機械排煙系統設計、排煙量計算及防火閥的位置;
4.2.3.4通風和空調系統的防火措施;
4.2.3.5有害氣體排放。
4.2.4空調、通風設計審查
4.2.4.1系統設置;
4.2.4.2新風量、正壓值;
4.2.4.3調節閥設置;
4.2.4.4保溫材料的選用。
4.2.5鍋爐房設計審查
4.2.5.1鍋爐房布置;
4.2.5.2進戶管設置;
4.2.5.3油、氣系統的設置;
4.2.5.4鍋爐間、控制室和化驗室的衛生標準。
4.3.審查要點
4.3.1地下汽車庫設計審查要點
4.3.1.1地下汽車庫應設置機械排風系統,其排風量應按允許的廢氣標準量計算,且換氣次數不應小于6次/h。
4.3.1.2排煙風機應保證在280℃時,連續工作30min。排煙風機入口總管處應設排煙防火閥,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自動關閉,排煙風機也連鎖關閉。
4.3.1.3對無直接通向室外的地下汽車庫,在設置地下排煙系統時,應同時設置送風系統,且其送風量不宜小于排煙量的50%。
4.3.1.4當排風和排煙合用一個系統時,下部風口應有閥門控制,上部排煙口的風速不大于10m/s,總排煙出風口的有效截面積應保證排煙效果。
4.3.2高層建筑防、排煙設計審查要點
4.3.2.1高層建筑的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或合用前室及避難間等,應分別設置自然排煙或機械防煙系統。
4.3.2.2采用自然排煙的開窗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4.3.2.2.1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于2.00㎡,合用前室不應小于3.00㎡;
4.3.2.2.2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每五層內可開啟外窗總面積之和不應小于2.00㎡;
4.3.2.2.3長度不超過60m的內走廊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于走廊面積的2%。
4.3.2.2.4需要排煙的房間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于該房間面積的2%。
4.3.2.2.5凈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開啟的天窗或高側窗的面積不應小于該中庭地面積的5%。
4.3.2.3機械加壓送風量及各部位的余壓值應滿足規范要求。
4.3.2.4加壓送風機的位置及新風入口處應不受火煙的威脅。
4.3.2.5排煙口應設在頂柵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
4.3.2.6通風空調系統的風管在穿越防火分區時,在防火墻處應設置防火閥,在穿越變形縫時,在變形縫兩側應設置防火閥。
4.3.2.7廚房、浴室、廁所等垂直排風管道,應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
4.3.3空調通風設計審查要點
4.3.3.1通風空調系統設置應合理、相關設備的選用應滿足功能要求。
4.3.3.2通風空調系統應注意空氣品質,合理設計新風、排風系統,且按房間性質控制其正壓或負壓值。
4.3.3.3室內保持正壓的空調房間,正壓值不應大于50Kpa。
4.3.3.4通風、空調系統應設置必須的調節風閥,滿足風量分配的要求。
> 4.3.3.5各風口形式和位置布置應合理,滿足氣流組織的要求。
4.3.3.6多層和高層建筑的機械送排風系統(包括空氣調節的新風系統的風管),橫向應按每個防火分區;豎向可每隔五層設水平集合管,分別連接各層的送排風支管;當送排風支管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時,每個垂直風管所轄的樓層數,不應超過十層。
4.3.3.7可燃氣體管道、可燃液體管道和電線,不得穿過風管的內腔,也不得沿風管的外壁敷設??扇細怏w管道和可燃液體管道,不得穿過通風機房。
4.3.3.8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的保溫材料、消聲材料及粘結劑等,應采用非燃燒材料。
4.3.4鍋爐房設計審查要點
4.3.4.1燃油鍋爐房的日用油箱,重油不超過5m3,柴油不超過1m3。當鍋爐總容量較大,1m3不足供應20min可放大至30min耗油量,但不得超過2m3。日用油箱間應設防火墻與其他房間隔開,設甲級防火門,并設滅火裝置。
4.3.4.2鍋爐房每層至少有2個出口。
4.3.4.3鍋爐間外墻或屋頂至少有鍋爐占地面積10%的泄壓面積。
4.3.4.4鍋爐本體各連接管均應采用無縫鋼管。
4.3.4.5排污須考慮一次性汽排放和排污水的降溫措施。
4.3.4.6鍋爐房內的噪聲應滿足職業衛生要求,控制室、化驗室等的噪聲不應大于70dB(A)。
4.3.4.7鍋爐房的煙氣排放應滿足項目環評要求。
4.3.4.8當2臺以上的燃油燃氣鍋爐共用煙囪,水平煙道的長度超過5m應有泄暴裝置。
4.3.5設備材料選用審查要點
4.3.5.1應注明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
4.3.5.2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4.3.5.3禁止淘汰產品的選用。
4.3.5.4除特殊要求的材料、專用設備外,不得指定生產廠家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