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傳統城鎮人居環境的基本特征
1.1 自然而生,整體而長
在人民環境建設中總是把城鎮環境乃至整個地域作為一個大系統結構來考慮,環境空間建設首先是肯定自然,采取依附自然,再現自然、順其自然,因借自然、象天法地,師法自然等手法,在自然中確定自己適當的位置和形態。在思維方式上則以大觀小,先大后小,先整體后局部,先宏觀后微觀,具有嚴格的認知秩序和相互依存關系。
傳統城鎮的選址總是靠山近水,“喜地勢寬平,局面闊大,前不破碎,坐的方正,枕山襟水或左山右水”。造成“城中有景,景中有城,人在其中”的美樂圖景。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是傳統城鎮人居環境建設的基本原則,主張自然妙者為上,精工者次之。建筑物修建忌擅動土方、砍伐林木,以免傷“地脈”,破“生氣”。建筑作為吐納自然的介質,使得城鎮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場氣慣通,渾然一體,環境中的樹木、水體、花卉、建筑物等都被視為可借因子融入可居環境,既使主觀空間環境呈現為可感知的形態,又使客觀空間環境獲得生氣的貫注。四川傳統城鎮的民居平面與北方四合院有所不同,前店后居,臨街通透,其余三面對外封閉對內開敞以網羅天地、化大為小,萬物歸一。
傳統城鎮在總體布局時講究關系,強調整一,但突出主體,追求秩序;注重形勢,但先形后勢,以勢定形,形勢結合。通過整體形勢和內在秩序的確定來表達“意”的內涵,追求形外之意和勢外之意。在構建人居環境過程中,充分考慮人在其中的感受,以情為主,巧妙地利用時間和空間的可感性,運用隱喻和象征的手法,在環境中設置所期待的意景,通過整體環境中景象的變化和轉移,把人的運動納入空間序列之中,形成由連續印象所帶來的整體效果,以及由于印象的積累在思想感情上產生的強烈感染,從而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1.2 陰陽相生,中庸為和
“和”是城鎮環境中“陰陽”觀念的集中反映,它反映了事物的動態功能關系,說明了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的和諧統一、和諧共存的關系。在處理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時,不與自然抗爭,而是“神人以和”,求其最大和諧。在空間環境建構中,強調“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形成陰陽相長,相互共存的二元共存空間,如虛、實空間共存,重視虛空間的作用,強調虛實相生的地圖關系。
空間的有界無限概念是“和”的又一表現,利用建筑物、樹木、接口等圍和的封閉與開敞、密實與疏漏,地勢高低、背景與實景、滲透穿插的空間關系、功能路徑與意境路徑并用等手法造成形態、功能、尺度、距離的不定性,形成模糊空間。含蓄、內向的謙虛美也是中庸之道在城鎮環境建設的重要表現,內向式的庭院常用影壁、屏風遮擋,空間的精彩之處常隱蔽于被半遮之處,忽隱忽現。街道多是結合地形曲折地伏,而在彎轉之處目標消失,轉而被其它景物代替,再一次轉折之后,主景再次顯現,懸念之后豁然開朗,使人呈處咫尺之地卻有氣象萬千感。中庸之美還表現為在場地布置時“以無當有,留有余地”。
受儒家“仁學”的影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提倡“禮之用和為貴”,“德不孤,必有鄰”,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在城鎮建筑布置中,房際關系是人際關系的物化,常在街巷口、公共建筑前、城鎮出入口、河湖水阜處設置休憩、交往的人情空間,各院落之間緊臨布置、互相滲套,相鄰建筑不相互競比,尊重對方“門面”,門不互對。傳統城鎮環境重視現世生活,一切構建活動都以人為重點,以人為空間尺度的衡量標準,劃分和限定人居環境,使空間環境“親切宜人”。
2、傳統城鎮環境空間的構建方法
2.1 街道空間親切宜人,形態多樣深涵濃厚的文化底蘊
街道作為城鎮流動空間,充分展示出當地的風土文化和不同的城鎮景觀。它以其曲折的線性形態將城鎮內動與靜、公與私、開放與封閉等空間聯系起來,構成了交通、購物、休憩、交往、居住為一體的立體的富有人情味生活圖景。街道空間常采用“引”、“誘”、“激”、“發”、“收”的構成手法,使街道空間呈現出連續性、完整性、多義性和功利性。街道的起始多以文態空間為標志,如在街道交叉點、空地、公共建筑前、城門口等節點上,一般都建有鐘鼓樓、城鼓樓、牌坊、牌樓等,既強調了街道連續性又使街道在不同的時間段包容了不同的功能,體現了傳統城鎮街道的多義性,人們生活在接近人體尺度的街道空間,怡然自得。街道多以文物、歷史名人、山水空間關系、奇花異木、方位或官衙命名,充滿了濃厚的文化韻味。
2.2 建筑群體布置關系為重,講究禮制秩序
傳統城鎮建筑群的布置講究建筑與建筑、建筑與道路、建筑與景觀之間的親和對話關系,如建筑之間忌背從,忌道路直沖大門。天井建筑在四川有其特殊性,北方的四合院以獲取日照為主,院落開闊,故稱之為院;四川天井建筑則以通風為主,故稱之為井,且無井不成屋,無庭不成居,有井才有“氣”,有庭才有靈。天井建筑以天井為樞紐,軸線縱橫交織,縱主橫輔,主次分明,秩序井然,層次多變,節奏明快。
3、傳統城鎮的構建經驗
四川省地形復雜,丘陵山地較多,城鎮布置不及平原容易,但四川的匠師們精心
設計,將不利因素轉化為獨具特色,為我們留下了如西沱、肖溪、上里、羅城、鐵佛、黃龍溪、會理等一批異彩分呈的集鎮。3.1 道路綠化布置
傳統城鎮多坐落在依山臨水、面向開闊、有田種糧、出入方便、避洪讓滑的地域。形成有險可守、有路可走、低頭能見流水耕地、出門能觀景交流的空間秩序。道路交通的布置明顯與平原地區不一樣,穿行在連續的道路中能讓人在時間的變化中充分了解和體味空間場所感。道路布置沒有縱橫軸線的人為格局,而是隨地形條件的變化順其自然,給建筑創造了豐富多變的時空效應。主次街道分級明確,主街道坡小,次街道坡大,過境交通多呈切線通過。綠化布置一般不設人工公園或綠化帶,而是結合地形利用不可建地在自然綠化的基礎上布置一些小景點,形成了“舉目見山,抬頭是樹,低頭聽水,邁步臨草”的立體綠色系統。
3.2 傳統城鎮的山環境
傳統城鎮的構建中,對地貌景觀環境非常重視,把地形、地貌景觀與城鎮、建筑視為一個整體已經成為四川傳統城鎮構建的一條普遍性的經驗。就山環境而言,首先要講勢,即山形的遠景寫意效果。山要有“龍脈”,龍脈要有主次?;驹瓌t是“夾于山脈有川,夾于川有山脈;水流則山行,水合則山止”。根據龍脈的流行來尋求“生氣”,充溢永駐之地。所以,水匯而龍止且生氣不因風而散,此乃修建城鎮和建筑的理想之地。對山形常以擬人化、擬物化的手法寄托人們的理想,使居住環境更洋溢生機和賦予文化感,這種對山環境的刻意追求反映了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
3.3 傳統城鎮的水環境
在傳統城鎮的構建中,講究“無水不建城、無山不成景”。首先建城要靠近河流,以便供求和運輸,同時還要避免水害;臨水還要位于河流的一側,要山碧水環,左右盤旋形成曲折的入口以“無歪斜傾泄之患”。對不理想之地則“因自然之勢,潴而蓄之;雍而積之;或防而障之;或引而通之”。其次是利用水環境滿足人的心理需要。人有玩水、觀水的天性,河、川、湖、池都能給人帶來樂趣,“人生之血以氣而行,山水之氣以水而運”,近水、親水普遍成為建城、選址的重要原則。但若選址不當也能帶來洪澇之災,因此在傳統的人居環境建設中,在宏觀上選擇有利位置的前題下采取“堵、疏、蓄、抬、架”的方法治之。
4、未來城鎮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的一些觀點
4.1 人居環境構建的要求
提供較好的吃、穿、住、行條件,維持人的基本生存;建造安定、安全、抗御自然和人為危害的安居環境;營造優美、祥和、充滿文化氛圍、使人心理和生理舒適的場所;塑造豐富、多姿,能激發心智,促進個體心智發育成長的住區;形成現有資源的可再生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的可持續發展運行系統;強調要素間的“共構”,即山水環境與城鎮、人與自然、地形氣候與建筑的共生;環境容量與人需空間的共存;構成要素的整體有機發展、 鄰里和睦同融; “陰陽合德”中和美、以形表意、借景抒情的公樂思想; 積淀人文精神、以象喻理, 取義其中的象征手法、繼承歷史文脈, 培風脈壯人文的共雅觀念。
4.2 充分尊重地方民族的審美心理
在空間序列上要強調的空間層次和空間過程;在空間節奏上主張平緩、含蓄、流暢, 不追求大起大落, 樂而不狂, 平而不怨; 在審美意識上與四川人既悠然纖柔又豪爽直率相一致, 所以, 四川傳統城鎮和住宅, 既有可見小橋流水人家、私家天井花園, 又有開敞的空間格局與山水和諧的情趣。
4.3 注重城鎮歷史文化環境的塑造
建筑是歷史文化的積淀物, 沒有特定的歷史文化就沒有特定的建筑。許多四川傳統城鎮在保持和發展地方歷史文化, 塑造城鎮文態環境方面創造了豐富的驗。概括起來就著力于城鎮的品格、性格和風格:
品格———即充分的把握城鎮主體民族文化的本質、變遷, 主體民族的習俗、習慣, 重要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等, 并將其溶入城鎮的規劃和建筑。如用重要的歷史人物命名街道, 用重要歷史文物命名街道或公共建筑。
性格———即充分把握利用城鎮的自然因素。
風格———即反映主體民族審美理念的空間形態和特定的建筑語匯、建筑符號等。
四川傳統城鎮人居環境的建設經驗是四川人在千百年進程中對生活、文化、歷史、環境與人的關系的總結, 她養育了一代又一代聰明而勤勞的四川人, 又為秀美的四川河山增添了絢麗的風采。
篇2:打造物業品牌 營造和諧人居環境
打造物業品牌 營造和諧人居環境
大同市云馨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獨立于開發商以外的專業化民營物業管理企業,7年來,在山西省建設廳和大同市房管局的直接指導下,已經發展成為山西省規模最大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國家二級物業管理資質的企業。多年來,我們公司在打造云馨物業品牌、闖出一條舊小區實施物業管理新路子上積累了一些創新管理的經驗。
一、從接管舊小區起步,打開物業管理發展新局面
1997年,我們公司成立了山西省首家民營物業管理企業,并且是一家與開發商沒有任何關系、獨立于開發商以外的專業化物業管理公司。公司成立半年多,沒有接管到任何小區,走到哪里都碰了一鼻子灰。到了企事業單位,單位領導說:把后勤交給你們,我們公司們的人往哪里去;到了開發單位,老板說:我們公司投資開發的小區,交給你管理,那我們公司們的物業管理站干啥去。八、九個月過去了,我們公司還在東奔西跑,沒有一點進展。
偶然一個機會我們公司得到一個信息,駐大同部隊614團和地炮旅有幾排家屬平房要移交地方管理。我們公司趕緊跑去,以跳樓的膽量把這破爛不堪的稱不上小區的“小區”接管下來。這便是我們公司開張的第一個業務:小區圍墻倒塌、垃圾成堆、野草叢生,屋頂瓦塊脫落漏雨、管道腐蝕、閥門常流水,照明電線象蜘蛛網一樣亂七八糟??吹竭@樣的小區,我們公司沒有氣餒,反而鼓起勇氣、堅定信心,籌集資金十多萬元,帶著12位血氣方剛的、想在物業管理行業上拼搏的年輕人,熱火朝天地干開了。
經過三個月的奮戰,小區舊貌換新貌:圍墻砌起來了,并粉刷一新,還寫了標語:“云馨物業服務,溫馨千家萬戶”;院內平平整整、干干凈凈,一個舊小區好像變成了新小區。優美的環境使部隊家屬刮目相看,就這樣,云馨物業管理公司開始起步了。不到幾年的功夫,云馨物業接管了15年以上的小區5個,管理面積15萬平方米;10年以上的小區6個,管理面積20萬平方米;5年以上的小區5個,管理面積20萬平方米。云馨物業所管轄的小區全部是舊小區。在舊小區的管理中,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考驗和磨煉,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增強了市場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云馨物業所接管的舊小區,存在著許多問題:虧水、虧電;管理費難收;房屋以及與房屋相關的設施設備陳舊老化;施工質量問題多。這些小區既沒有管理用房和商業用房,又沒有維修基金。在別人看來是一個沉重的包袱的舊小區,云馨物業卻當成寶貝來接管,經過管理創新、服務創新,逐漸形成了規模效益,闖出了一條舊小區實行物業管理的路子,把存量物業帶動起來了,在窄縫中艱難地生存壯大。
二、靠微笑服務,迎得業主的支持
舊小區實行物業管理的難度相當大,我們公司們公司采取幾項“暖人心、得民意”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推行“先服務,后收費”,每接管一個舊小區,先征求業主的意見,解決業主最關心的問題。在接管迎春里小區后,業主反映最強烈的是鍋爐老化采暖不熱。于是公司拿出6萬元大修鍋爐,并把細管換成粗管,采暖問題解決了。其次,進駐三個月之內不談收費,先默默地把工作做好。第三,在進行物業服務的同時,一邊與業主溝通問寒問暖交朋友,一邊宣傳物業管理是為業主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宣傳相關的條例和規定。管理站做的工作,業主看在眼里,明在心上,這時收費員再收費時就容易多了。有的業主還主動交費,一交就是一年的管理費。
在接管的舊小區中,不僅不少房屋本身有質量問題,而且有許多關于產權不清和承諾沒有兌現的問題。這些問題雖說是開發商的問題,但開發商不在眼前,物業管理公司既然接管就得面對這個現實,不能不管。針對這種情況,公司投資10萬元,開辦了房地產咨詢公司,專門為業主跑腿代辦產權證一事。問題逐一得到解決,關系理順了,費也好收了。事實說明,物業管理公司只要為業主所想,為業主隨時隨地解決存在的問題,業主才擁護你,接納你,否則就拒絕你。
社區文化娛樂活動是物業管理公司與業主交朋友、拉感情的最好方式。物業管理公司是小區文化娛樂活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把業主召集起來一塊跳跳交誼舞,做做健美操,舉辦文藝演唱會,詩朗誦、書法展,各類棋牌比賽、球類比賽等,使業主回到小區,不再感到冷清和寂寞。大家都在用心維護這來之不易的和諧人居環境,進而促進了物業管理工作良性發展。
三、積極參與光彩事業 樹立企業良好形象
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中,我們公司特別重視樹立企業社會形象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
關心弱勢群體,減免各項費用。在云馨管轄的所有小區中,我都盡量親自登門拜訪業主,征求業主對物業管理站的要求和意見,以便改進工作。在走訪中,我看到許多特困戶,比如迎春里小區的老大娘張蘭,丈夫去世,僅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等。對于生活困難又有下崗職工、殘疾人、孤寡老人,公司給予全年減免或優惠。僅迎春里小區每年減免管理費4600元,全公司每年累計減免9萬多元和管理費。過年時云馨家政服務公司給老年人涮房、收拾家務、貼對聯,給老年人拜年,這些實際行動受到了業主的好評。
發揚傳統美德,開辦老年公寓。在物業管理服務的過程中,我們公司看到家家有老年人,有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需要兒女們陪伺,兒女們還要上班,有的不在身邊,老有所養是業主關心的問題。于是我們公司投資50多萬元開辦了云馨老年公寓和云馨老年俱樂部,把小區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接到自己開辦的老年公寓里。這樣既解決老年人老有所養安享晚年的心愿,又解除了兒女們的后顧之憂?,F在有120多位老年人愉快地生活在公寓里。老年公寓的開辦,為云馨物業在業主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美德形象,進而促進了物業管理良性發展。
拓寬社區服務,安置下崗職工。根據物業管理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安置下崗人員有著比其他行業更優勢的條件,只要身體好、勤奮工作,象清潔工、看自行車、下夜、家政工等都適合他們干。我懷著對下崗職工深厚的感情,意識到就業是民生之本。從97年開始先后投資60多萬元,成立了室內裝飾公司、家政服務公司、水暖維修公司等,累計安置下崗職工167人。這些下崗職工經過短期培訓已經成為云馨物業管理公司的主力軍。公司的管理干部、站長、技術員工全部是下崗職工。
四、靠多種經營維持企業經費正常運轉
物業管理是微利行業,公司從成立到現在,沒掙到一分錢,最多虧損30萬元,最少虧損13萬元。虧損的原因包括水、電虧損;舊小區維修量大;業主交費意識差;物業管理不到位;物價局核定物業管理費偏低等等。對于虧損,我們公司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項彌補措施:
第一、每年的虧損由云馨設備安裝公司和室內裝飾公司的利潤直接補貼到物業管理公司。物業管理公司的正常運轉是由其它配套公司支撐的。人們問我,物業管理公司不掙錢,你為啥要干物業?我是這樣認為的:“物業管理社會效益好,能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同時,物業管理是新興的朝陽產業,是城市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事物業管理既能鍛煉人,又能為廣大人民群眾營造和諧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更能體現自人生價值”。
第二、在全面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拿起法律武器,誰惡意不交費就起訴誰。先示范釘子戶,從難點突破,然后帶動左鄰右舍的業主交費。不怕業主熱線電話,不怕媒體曝光。在我看來,曝光是好事,一方面有利于宣傳物業知識,讓大家都知道物業是有償服務的,不是福利性的;另一方面宣傳企業,促進企業有錯改進,在坎坷曲折中發展物業。
第三、開展多種經營、拓寬社區服務。公司運行7年來,先后成立了家政服務公司、房屋中介公司、土建修繕公司、室內裝飾公司、水暖維修公司。這些公司每年創利20多萬元,有力地彌補物業管理經費不足的現象,大大推進了物業管理公司的發展,并向著規?;~進。
總之,從公司總體上核算是盈利的,每年納稅17萬多元。20**年12月份被城區評為非公有制經濟優秀企業稱號。但是,單就物業而言是賠錢的,而物業能樹立企業的社會形象。物業必須開展多種經營和規模發展才能擺脫目前的虧損現象。但我們公司堅信,隨著《物業管理條例》的出臺,環境的變化,物業管理是大有發展前途的,我們公司是堅信不移的。
作者系大同市云馨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文/賈云植
篇3:仙景社區人居環境整治上半年工作小結
仙景社區20**人居環境整治上半年工作小結
今年上半來,社區新農村建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符、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關于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社區人居環境整治方案》堅持以***統領社區環境整治工作,小結如下:
1、加強宣傳發動,充分利用廣播、標語、會議、墻報等有效宣傳工具進行宣傳,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引導社區群眾樹立“社區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意識,實現社區居民自治管理、自我監督,共創美好家園。
2、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社區居民環境衛生公約》、《社區文明衛生公約》、《社區環衛組工作職責》、《保潔人員崗位職責》、《社區垃圾清掃、轉運管理制度》、《社區主干道保潔及垃圾收集標準》、《公廁管理制度》、《公廁、垃圾屋消毒工作制度》等。推行“垃圾袋裝化”及“家禽家畜圈養”、“門前三包”宣傳活動,加強監督和管理,提高社區環境衛生水平。
3、建立一支4人專職環衛隊伍,購置環衛設施,對社區環境實行全日保潔,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對三個三化公廁實行專人保潔、專人消毒,對衛生保潔員實行制度化、規范化管理,確保衛生工作落到實處。
4、針對群眾反映的社區通往江濱南路道路問題,投資46萬元,建設由繁榮路至江濱南路公路一期工程,道路硬化3500平方米。新建50公分排水排污暗涵460米,對公路二期工程土路進行整治填平,方便社區群眾進出江濱南路。
5、投資5萬元,清理衛生死角,淤積2處350平方,拆除禽畜舍2座,填理旱廁20個,整理出土地200㎡,對社區原有道路進行改造,道路硬化140㎡,新建排水排污暗涵70米。
6、投資7萬元,建設仙景東路邊免費停車場,進一步緩解社區停車難問題,社區人居環境也得到進一步優化。
今年來,我們在人居環境建設方面雖然取得較好成績,但距上級黨委政府、群眾的要求尚有差距,我們將繼續發揚成績,改進不足,為全面完成社區人居環境改造工作任務創造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