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主力店招商評估辦法
主力店招商有一系列的具體要求,而不是發展商認為這個項目好就能夠招商成功,其中有一個對項目的市場判斷問題。對于發展商而言,認清商業和住宅開發之間的區別是最重要的。北京所有的發展商都存在這樣一種情況,盲目地進行設計。當初有開發商找我們做設計,我們就認為,應該先明確了業態、招商渠道以后再做設計,否則招商會有壓力。
同樣是商業地產,它們的定位是不同的,像體驗式的商業,咖啡、休閑、娛樂、電腦這類游戲設施可以兼容,還有一些業態是無法互相兼容的。有的Shopping Mall是家具城,有的是建材城,它們的定位是不一樣的。即使同是大型業態,如沃爾瑪、家樂福,或者國內的聯華超市,也首先得明確商業態的形式。
另一方面是專業顧問機構的重要性。國內發展商對此基本沒有認識,所以導致專業化的顧問機構在國內沒有市場。中國發展商基本上是自己做招商材料,英文寫得一塌糊涂,真正講英語的人根本看不懂。中國人招商前幾頁總是自己很在乎的如政府領導的題詞,而國外的企業、財團、連鎖店看中的卻是市場分析、財務分析等,中國恰恰缺乏這些信譽保證。
全世界能夠做大型商業地產評估、資源整合、主力店招商,以至介入到最后管理和實施的顧問公司不會超過十幾家。由于發展商不認可,因此目前在北京沒有市場。發展商都以為自己能夠招商,但實際上是很困難的。像家樂福這樣的連鎖店,::進中國的目的是為了掙錢,因此對項目一定認真評估,否則不會輕易投資。他們會把錢花在物業上,但不會自己成立一個開發公司。
市場如何,開發商的房子如何,開店的效益如何就需要做專業的評估。國內如果提供不了這方面的評估,就需要像顧問公司這樣的中間人。畢竟發展商提供的可行性報告是代表發展商的利益,作為國外的連鎖店,需要一個代表它自己利益的機構進行評估。中介機構就是起這個作用。這樣的顧問公司的作用就是整合資源。如果能夠找到非常好的渠道,招幾家主力店進來,把幾十萬平米的Shopping Mall撐起來就變得很容易。大的主力店機構比較強大,總部設在法國、歐洲、亞太地區,北京、上海也設有總部,各個部門的職責、職權都比較明確。國內的發展商想找他們談,卻不知道該找哪一級部門,更需要通過中介機構這樣的特殊合作顧問關系。
篇2:Z招商大廳工程項目后評估報告
Z項目招商大廳工程項目后評估報告
Z項目招商大廳工程施工已完成,但第一次驗收未通過。
現就該項目提交如下后評估報告。
一、各中心的評估、建議
1、規劃設計中心
方案設計:各條線要求標準不統一,營銷與成本矛盾導致方案多次變動。
深化設計:
?。?)設計過程改動較頻繁,由成本控制造成一再調整設計。
?。?)裝飾深化圖紙未達到要求。
設計變更:由于成本控制及材料選型原因,變更較多。
設計管理:未正式委托設計,屬設計院幫忙,無法按照節點完成設計。
產品標準:無
改進措施:
1、應該制定統一的設計標準;
2、確定成本限額指標,提前確定成本限額及材料,減少變更。
2、工程管理中心:
1、存在不按圖施工現象,部分材料與合同清單不符;
2、施工工藝不規范;
3、存在隨意變更現象;
4、現場管理缺失;
5、關鍵節點、部位缺少隱蔽記錄;
6、裝修材料無進場檢驗,勘探缺少過程及跟蹤記錄;
7、材料無進場臺賬。
改進措施:
1、加大對項目人員培訓力度;
2、項目公司必須加大管理力度;
3、中心人員深入現場加強管控;
4、淘汰不稱職人員;
5、加強施工單位資質要求,不片面強調成本;
6、嚴格實行樣板制度;
7、程式化現場管理內容。
3、成本管理中心
1、進度款審批沒按合同內容執行;
2、變更簽證及結算沒按時上報;
3、合同管理不完善,施工單位不配合;
4、成本管控制度流程不完善,只有簽證及進度款支付流程。
改進措施:
變更簽證需按時間要求上報資料,整個管控流程要加以完善。
4、招標采購部
1、綠化工程合同簽約版本與集團審批版本不符;
2、實際使用的部分材料與合同清單不符。
改進措施:
1、招標部門加大對合同管控力度、做好備案審查;
2、項目公司完善管理流程。
5、營銷管理中心
1、產品定位基本符合當地市場定位;
2、適用性符合要求;
3、區域排名在當地商業綜合體類項目排名前三;
4、成本控制符合要求。
改進措施:
1:建議內部通過廣告包裝加強現場商業氛圍和體驗效果;
2:外立面效果基本達到要求,建議增大LED屏高度,增加顯示效果
二、項目公司評估意見
1、室內總體色調良好、與銷售需求匹配;
2、屋頂廣告字效果良好。
3、外立面所選用仿石涂料式樣品質感較低;
4、幕墻視覺效果尚好,但對北方地區而言,用如此大面積的幕墻后遺癥會較大;
5、外形不夠大氣;
6、智能化及影音系統考慮不足;
7、定標后再由施工單位深化,把本該在設計和招標解決的問題推到了現場,導致現場管控結果非常容易出現偏差、以及和中心的期望值不一致之處;
8、方案決策階段無明確決策流程,自20**年8月開始設計方案,一直至20**年12月初方案尚未確定,此間翻來覆去,營銷、成本相互拉鋸,群體無時間意識,直至12月初項目提出再不決策將影響接待蓄水,才決定由項目和工程管理中心牽頭跟進方案落實、推進招標事宜;
9、待項目將設計梳理清楚、修正完善了方案設計、初擬了清單,中心相關部門又提出“招標是中心的事,不應要項目參與”,轉由成本中心組織招標,成本中心未采取項目建議,拋棄了項目前期所做的設計細化、清單編制、項目特征澄清等工作成果,執意讓施工單位自行編制清單、報價;
10、定標前內裝方案尚未確定,直至主體結構已施工內裝方案才確定;
11、定標前所有材料均未要求封樣,定標后要求項目督促封樣,工作程序不夠嚴謹,已給管理工作埋下隱患,增加項目的管理責任和管理難度;
12、在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均充分征求了營銷的意見,但本應由設計專業決策的事宜也讓營銷來決策,反映設計模塊未充分發揮專業主導作用,也是造成設計工作反復的原因之一;
13、現場計劃管理手段應用不充分,“規則”未樹立,書面資料工作不到,會議頻度不夠,約束不夠、意圖未有效貫徹、管理效能不夠;
14、對施工單位警示不夠;
15、當地施工班組合同意識不強,未意識到合同違約責任的嚴肅性;
16、當地人存在危險的潛意識:“我已經盡力了,出現問題也有你們甲方的責任(拖延工程款、約談時說的與寫到合同里的不一致,風險未充分揭示),先按照你方要求顧全大局把工程干完,如你最后再拖延工程款或不給錢就帶人到你售樓處鬧”。
17、無明確決策流程,自20**年8月開始設計方案,一直至20**年12月初方案尚未確定,此間翻來覆去,營銷、成本相互拉鋸,群體無時間意識,直至12月初項目提出再不決策將影響接待蓄水,才決定由項目和工程管理中心牽頭跟進方案落實、推進招標事宜。
18、成本中心拋棄了項目前期所做的設計細化、清單編制、項目特征澄清等工作成果,執意讓施工單位自行編制清單、報價。
19、定標前內裝方案尚未確定,直至主體結構已施工內裝方案才確定。
20、定標前所有材料均未要求封樣,定標后要求項目督促封樣,工作程序不夠嚴謹,已給管理工作埋下隱患,增加項目的管理責任和管理難度。
改進措施:
1、主要施工圖設計應由專業設計單位在定標前完成;
2、營銷提使用功能需求,其他涉及建筑效果、門窗設置、材料選型等應由設計部門拿出專業主導意見。
三、評估結論
1、設計功能基本齊全,區域檔次定位明確,基本符合營銷需求。
2、施工中因成本限額問題導致工地多次變更以降低成本,公司應及時制定產品標準。
3、中標施工單位施工能力底下,導致施工不規范,有隨意施工現象,第一次驗收未通過。
4、項目
公司應加強施工管控能力,嚴格實行樣板制度,程式化現場管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