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企業財務分析撰寫規定

5175

  企業財務分析撰寫規定

  A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司的財務分析內容和格式,全面揭示經濟活動及其效果,切實發揮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應于本集團的所有核算單位,包括獨立核算單位和單獨核算單位。

  B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第三條各項指標數值的計算填列。

  (一)各指標的計算口徑和格式按附表一和企業財務分析表進行。

  (二)表中的計劃數指各公司每年度的承包指標數。

  (三)工業企業應揭示工業產品銷售率及上年同期對比的增減水平。

  (四)投資收益率指標只限于年度分析填列。

  C財務狀況分析

  第四條生產經營狀況分析

  從產量、產值、質量及銷售等方面對公司本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作一簡單評價并與上年同期水平作一對比說明。

  第五條成本費用分析

  (一)原材料消耗與上期對比增減變化情況,對變化原因作出分析說明。

  (二)管理費用與銷售費用的增減變化情況(與上期對比)并分析變化的原因,對業務費、銷售傭金單列分析。

  (三)以本期各產品產量大小為依據確定本公司主要產品,分析其銷售毛利,并根據具體情況分析降低產品單位成本的可行途徑。

  第六條利潤分析

  (一)分析主要業務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例(主要業務利潤按工業、貿易和其他行業分為產品銷售利潤、商品銷售利潤和營業利潤)。

  (二)對各項投資收益、匯總損益及其他營業收入作出說明。

  (三)分析利潤無成情況及其原因。

  第七條資金的籌集與運用狀況分析

  (一)存貨分析

  1.根據產品銷售率分析本公司產銷平衡情況。

  2.分析存貨積壓的形成原因及庫存產品完好程度。

  3.本期處理庫存積壓產品的分析,包括處理的數量、金額及導致的損失。

  (二)應收帳款分析

  1.分析金額較大的應收帳款形成原因及處理情況,包括催收或上訴的進度情況。

  2.本期未取得貨款的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例,如比例較大的應說明原因。

  3.應收帳款中非應收貨款部分的數量,包括預付貨款、定金及借給外單位的款項等,對于借給外單位和其他用途而掛應收帳款科目的款項應單獨列出并作出說明。

  4.季度、年度分析應對應收帳款進行帳齡分析,予以分類說明。

  第八條負債分析

  (一)根據負債比率、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及財務風險的大小。

  (二)分析本期增加的借款的去向。

  (三)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應根據各項借款的利息率與資金利潤率的對比,分析各項借款的經濟性,以作為調整借款渠道和計劃的依據之一。

  第九條其他事項分析

  (一)對發生重大變化的有關資產和負債項目作出分析說明(如長期投資等)。

  (二)對數額較大的待攤費用、預提費用超過限度的現金余額作出分析。

  (三)對其他影響企業效益和財務狀況較大的項目和重大事件作出分析說明。

  D措施與建議

  第十條通過分析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和途徑,包括:

  (一)根據分析結合具體情況,對企業生產、經營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對現行財務管理制度提出建議。

  (三)總結前期工作中的成功經驗。

  第十一條財務分析應有公司負責人和填表人簽名,并在第一頁表上的右上蓋上單位公章,如欄目或紙張不夠,請另加附頁,但要保持整齊、美觀。

  第十二條各企業財務分析應在每月十號前報財務管理部,一式二份。

  各項財務指標說明

  1.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平均點用額×30)÷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

  2.流動資金周轉天數=(全部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30)÷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

  3.存貨周轉天數=(存貨平均占用額×30)÷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

  4.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或營業利潤)÷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100%

  5.產品銷售率=本月產品銷售收入÷Σ(各產品產量×銷售單價)×100%

篇2: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的六個注意點

  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的六個注意點

  (本文主要指內部管理報告)是對企業經營狀況、資金運作的綜合概括和高度反映。然而要寫出一份高質量的財務分析報告并非易事。筆者認為,撰寫財務報告以下六點值得注意: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報告閱讀的對象(內部管理報告的閱讀對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領導)及報告分析的范圍。報告閱讀對象不同,報告的寫作應因人而異。比如,提供給財務部領導可以專業化一些,而提供給其它部門領導尤其對本專業相當陌生的領導的報告則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時提供給不同層次閱讀對象的分析報告,則要求分析人員在寫作時準確把握好報告的框架結構和分析層次,以滿足不同閱讀者的需要。再如,報告分析的范圍若是某一部門或二級公司,分析的內容可以稍細、具體一些;而分析的對象若是整個集團公司,則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練,不能對所有問題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幾個重點問題進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讀者對信息的需求,充分領會領導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記得有一次與業務部門領導溝通,他深有感觸地談到:你們給我的財務分析報告,內容很多,寫得也很長,應該說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遺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獲得的信息卻太少。我們每月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分析報告原本是要為業務服務的,可事實上呢?問題出在哪?我認為,寫好財務分析報告的前提是財務分析人員要盡可能地多與領導溝通,捕獲他們“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報告寫作前,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財務分析報告的框架具體如下:報告目錄—重要提示—報告摘要—具體分析—問題重點綜述及相應的改進措施。“報告目錄”告訴閱讀者本報告所分析的內容及所在頁碼:“重要提示”主要是針對本期報告在新增的內容或須加以重大關注的問題事先做出說明,旨在引起領導高度重視:“報告摘要”是對本期報告內容的高度濃縮,一定要言簡意賅,點到為止。無論是“重要提示”,還是“報告摘要”,都應在其后標明具體分析所在頁碼,以便領導及時查閱相應分析內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讓領導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對報告的整體性認識以及本期報告中將告知的重大事項。“問題重點綜述及相應的改進措施”一方面是對上期報告中問題執行情況的跟蹤匯報,同時對本期報告“具體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點問題進行集中闡述,旨在將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給領導留下深刻印象。

  “具體分析”部分,是報告分析的核心內容。“具體分析”部分的寫作如何,關鍵性地決定了本報告的分析質量和檔次。要想使這一部分寫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團公司下設四個二級公司,且都為制造公司。財務報告的分析思路是:總體指標分析—集團總部情況分析—各二級公司情況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計分析展開;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銷售情況分析—成本控制情況分析展開。如此層層分解,環環相扣,各部分間及每部分內部都存在著緊密的勾稽關系。

  四、財務分析報告一定要與公司經營業務緊密結合,深刻領會財務數據背后的業務背景,切實揭示業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財務人員在做分析報告時,由于不了解業務,往往閉門造車,并由此陷入就數據論數據的被動局面,得出來的分析結論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強調的一點是:各種財務數據并不僅僅地通常意義上數字的簡單拼湊和加總。每一個財務數據背后都寓示著非常生動的增減、費用的發生、負債的償還等。財務分析人員通過對業務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備對財務數據敏感性的職業判斷,即可判斷經濟業務發生的合理性、合規性,由此寫出來的分析報告也就能真正為業務部門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財務數據畢竟只是一個中介(是對各樣業務的如實反映,或稱之為對業務的映射),因而財務數據為對象的分析報告就數據論數據,報告的重要質量特征“相關性”受挫,對決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難以談起。

  五、財務分析報告的分析手法。如何才能將報告寫活并有自己的特色?這里僅介紹本人在報告寫作過程中幾點所悟:

  (一)分析要遵循差異—原因分析—建議措施原則。因為撰寫財務分析報告的根本目的不僅僅是停留在反映問題、揭示問題上,而是要通過對問題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決辦法,真正擔負起“財務參謀”的重要角色。唯此,報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華。

  (二)對具體問題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則和重要性原則并存手法揭示異常情況。例如,某公司有36個駐外機構,為分析各駐外機構某月費用控制情況和工作效率,我們以“人均差旅費”作為評價指標之一。在分析時,我們采用比較分析法(本月與上月比較)從增長額(絕對數)、增長率(相對數)兩方面比較以揭示費用異常及效率低下的駐外機構,我們分別對費用增長前十位(定義為集合A)及增長率前十位(定義為集合B)的駐外機構進行了排名,并定義集合C=A∩B,則集合C中駐外機構將是我們重點分析的對象之一,這就是“交集原則”。然而,交集原則并有一定能夠揭示出全部費用異常的駐外機構,為此“重要性原則”顯得必不可少。在運用交集原則時,頭腦中要有重要性原則的意識;在運用重要性原則時,同樣少有了閃集思想??偠灾?,財務分析人員要始終“抓重點問題、主要問題”,在辯證法上體現為兩點論基礎上的重點論。

  (三)問題集中點法亦可稱之為焦點映射法。這種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們已從不同角度對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零散分析。這些問題點猶如一張映射表,左邊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邊是存在問題的部門可費用項目。每一個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個部門或費用項目,也可能是多個部門或費用項目。由于具體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來的問題點還不系統,因而給領導留下的印象比較散亂,重點問題不突出;而領導通過月度分析報告,意在抓幾個重點突出的問題就達到目地了。故而財務分析人員一方面在具體分析時,要有意識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點問題(在數據整理時具有對財務數據敏感性的財務分析人員能感覺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異常情況),另一方面要善于從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篩選出一至兩個焦點性問題

  六、分析過程中應注意的其它問題。

  (1)對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來公司大的方針政策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還應盡可能地立足當前,瞄準未來,以使分析報告發揮“導航器”作用;

  (2)財務人員在平時的工作當中,應多一點了解國家宏觀經濟環境尤其是盡可能捕捉、搜集同行業競爭對手資料。因為,公司最終面對地是復雜多變的市場,在這個大市場里,任何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或行業競爭對手政策的改變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公司的競爭力甚至決定著公司的命運;

  (3)勿輕意下結論。財務分析人員在報告中的所有結論性詞語對報告閱讀者的影響相當之大,如果財務人員在分析中草率地下結論,很可能形成誤導。如目前在國內許多公司里核算還不規范,費用的實際發生期與報銷期往往不一致,如果財務分析人員不了解核算的時滯差,則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

  (4)分析報告的行文要盡可能流暢、通順、簡明、精練,避免口語化、冗長化。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