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安全教育案例:風箏怎么不飛了?
活動目標:
1、認識“有電危險”的安全標志,知道不能在帶電東西的附近玩耍。
2、理解繪本大意,能夠用語言大膽的預測故事的發展。
3、感受繪本畫面與故事的風趣,喜歡閱讀。
活動準備:
“有電危險”的安全標志若干、電子繪本《風箏怎么不飛了》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電子繪本,引導幼兒觀察封面,引發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帶了一本有趣的繪本,想不想看???
教師:你們從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圖為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封面
二、師幼共同閱讀繪本P1-16.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P1-2
教師:你們看到了誰,在做什么?你們這是什么季節?從哪里看出來的?
2、教師念讀P3-10,引導幼兒預測P11發生的事情。
教師:亨利和薯片狗抱了這么多的樹葉一直跑,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教師念讀P11-12,引導幼兒預測接下去發生的故事。
教師:他們高高興興地去拿風箏了,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三、師幼共同閱讀繪本P17-28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P17-18
教師:發生了什么事情???亨利被風箏帶離了地面,薯片狗、大蝦貓他們該怎么辦???正得像你們說的那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教師念讀P19-20,引導幼兒預測故事的發展。
教師:亨利抓緊了風箏,薯片狗、大蝦貓抓住了亨利的腿,接下去會發生什么事情?
3、教師念讀P21-22,引導幼兒預測有可能發生的危險。
教師:他們被風箏帶到了花園附近的田野里,會遇到什么危險?
4、引導幼兒觀察畫面P23-24,根據畫面縮小預測范圍。
教師:你們看到了什么?現在想想他們可能遇到什么危險?
5、引導幼兒觀察畫面P25-26,
教師:他們發生了什么危險,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圖為師幼運用各種方法,共同閱讀繪本
6、教師念讀P27-28。
四、介紹書名,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注意不要在帶電物體的附近玩耍。
教師:這本有趣書名字叫做《風箏怎么不飛了》??赐炅艘院?,小朋友能告訴我風箏為什么不飛了?
教師:我們一起玩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要在帶電物體的附近玩耍,那樣會被電到的,很危險的。
五、出示完全標志,提煉幼兒生活經驗。
教師:這個標志表示代表什么?你們都知道哪些地方有電,要注意的?
延伸活動:我們現在就將這些標志貼到班級有電的地方,提醒大家玩的時候一定不要接近那里,好嗎?
這是一本極為風趣幽默的安全教育繪本,它讓幼兒從談笑之間自然習得了相關的安全知識。但是雖然畫面艷麗,但是還是有部分不容易讓幼兒看出畫面所表達的內容,這是其一;其二整本書分成了兩個部分,可以說第一部分也是說安全問題,但是與繪本的書名沒有書名關系,所以將提問的重點放在了第二部分,而第一部分總是讓孩子注意傾聽,在幾頁比較容易觀察
圖為幼兒積極尋找帶電物體并粘貼“有電危險”的安全標識
到繪本內容畫面進行簡單的提問。教師通過讓幼兒預測等提問方式,極大了提高幼兒閱讀的積極性。而且對于繪本的解讀,教師增加了一些聲詞和肢體語言、臉部表情的運用,使得整堂課的閱讀都沉靜在快樂之中。最后一個環節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孩子們積極踴躍的去去找有電危險的地方,請教師幫助粘貼標識,由此可以看出幼兒已經在快樂中掌握學習目標,并學會了關心他人。
篇2:中小學安全教育資料--學校安全事故案例
材料為進一步強化大家的“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意識,切實做到我校安全“警鐘常鳴,長抓不懈”?,F將收集整理了部分學校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介紹給大家。共分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人身安全四個部分,收集整理了17個案例。希望大家聽取學習后認真思考,吸取教訓,增強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的責任心,牢固樹立“學校安全無小事”的意識,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措施,切實抓緊抓實抓好學校安全管理,為創建“和諧平安校園”作出貢獻。
一、交通安全
〖案例1〗無證駕駛釀車禍****年月10月1日,某縣職技校學生李飛(男、17歲)和其弟東冶中學學生李某飛(男、15歲)無證騎乘一輛無牌五羊125型二輪摩托車行至城鎮李會腰路段時與一輛大貨車相撞,致二人當場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
提示:案例中的李飛兩兄弟的慘禍是由于自身違反了“年滿18歲取得駕駛證方可在路上駕駛機動車輛”的規定而造成的。因此,學校要加強對中小學生及幼兒的交通法規宣傳教育,使他們學法、知法、守法,盡可能地避免車禍的發生。
〖案例2〗橫穿馬路慘遇車禍****年10月23日13時許,通州區某鄉馬場村村小學生郎某(女,10歲),在通州區通香公路杜柳棵路口迤東由北向南橫穿道路時,被由西向東駛來的香河縣淑胡鎮莊子村村民張某(男,44歲)駕駛的旅行車撞傷,郎某經醫院掄救無效死亡。
提示:橫穿道路慘遇車禍令人痛心,事故案例提醒學校要加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確保安全出行。
〖案例3〗人貨混裝釀慘禍20**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鎮源人羅某駕駛農友農用拖拉機從磚廠拉磚到陽光新城工地,車上乘坐其妻子、兒子和女兒三人。拖拉機駛至機場專用道K3+400m處時,車輛向右駛出路面側翻于路邊,造成其妻子及一雙尚未成年的兒女當場死亡,拖拉機受損的特大死亡事故。
提示:乘坐拖拉機、低速載貨車輛極易發生車禍。學校要加強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的教育,在返校和回家時要“乘安全車,安全乘車”。
〖案例4〗司機大意花朵遭殃****年7月安徽某縣一名3歲幼兒,因為在高溫下被司機遺忘在幼兒園校車內6小時導致昏迷,經搶救無效死亡。這起案例將人們的視線再次吸引到幼兒園、小學校車的交通安全問題上。
提示:校車司機一時疏忽大意,致使一個幼小的生命還未來得及享受多彩的生活就過早地夭折。痛定思痛,這起案例提醒幼兒園要加強對校車司機的教育和管理,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
〖案例5〗司機酒后駕駛超載校車****年2月17日,廣東東莞交警支隊民警在樟木頭鎮趙林路口查獲一輛粵SV2966號中型客車,司機在接受檢查時躲躲閃閃。憑著職業敏感,民警覺得該司機肯定有問題,于是要求司機出示證件,司機打開窗戶出示證件時,民警聞到一股酒氣,當即要求司機下車接受酒精測試。經檢查,該中型客車為某學校接送學生的車輛,核載19人,實載38人,超載100%,且司機思某屬酒后駕駛。民警對司機依法作出嚴厲處罰,同時責令司機聯系該校有關人員前來處理及派出車輛轉運學生。
提示:超載和酒后駕車都是交通法規明令禁止的。學校要加強對校車的管理,嚴禁酒后駕車,嚴禁超載。
篇3:小學班級管理之安全教育案例
“老師,姜龍把二年級的楊志偉的頭打流血了!。”“老師,姜龍……”孩子急切地向我報告姜龍欺負小同學的事,作為四年級班主任的我,一聽說姜龍惹事了,趕忙去看看楊志偉傷得怎樣啦,一看,孩子的頭被碰了個血口子正在流血,我來不及調查真相,就和二年級班主任一起把楊志偉送到醫院并及時通知了家長。安頓好受傷的孩子,回來我就找姜龍詢問情況。這個調皮搗亂的孩子給我制造一大堆麻煩,加之他本來學習成績又不好,我怒火不由得直往上竄,真想揍姜龍一頓。師德讓我忍下來,但語氣嚴厲地問:“姜龍,到底怎么回事?”姜龍也許是害怕,也許是覺得有理,站著就是不說。他的臉漲通紅,眼淚慢慢溢出來在眼圈里打轉。我看他這樣,我心軟了許多,語氣平和地說:“我不打你,你就說說你打他了沒有?他的頭怎么碰的?”姜龍終于流著眼淚說:“我沒打。他自己跑的。”“那同學們怎么告你呢?”“楊志偉在三樓沖四樓喊‘臭姜龍,笨姜龍,壞姜龍,來打我呀!’我一聽就下樓來抓他,他嚇得就朝教室跑,結果頭就碰到門框上。”當時,我和二年級班主任還是不太明白,便帶姜龍來到現場,姜龍邊講邊示范,圍觀的同學也是這樣說。事情就是這樣的。
姜龍是個愛動的孩子,注意力較差,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活動中常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姜龍的爸爸媽媽在外打工,平時的生活起居都有他奶奶來照顧,他晚上也和奶奶睡,祖輩對孩子大都很溺愛,他奶奶也不例外,有時對于孩子的不正確言行也不加以勸阻或教育。而楊志偉也是家中的寶貝,媽媽溺愛。他們家離得不遠,經常在一起玩。于是把小矛盾帶到學校里來。
分析:在班級工作中,學生的安全問題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重視學生在共同生活中交往、禮儀、規則、環保、安全等的認識與培養,提升學生對共同生活的適應能力。這就意味著要引導學生學習保護自己,懂得安全的重要性。而孩子中間的攻擊性行為確實我們安全工作的一個隱患,姜龍楊志偉倆孩子就經常會有攻擊性行為,攻擊性行為是一種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傷害或引起痛楚的行為。主要表現為吵架、打架或是采用語言攻擊,謾罵、詆毀,故意給對方造成心理上的傷害。我對姜龍觀察研究,發現這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的:1、他喜歡看打斗情節的動畫,也喜歡模仿,所以他一與同伴發生矛盾就用模仿來的動作解決。2、或許是他內心受挫折的緣故,可能自己喜歡的玩具得不到,經常打架,被同伴排斥。老師經常批評他。3、家庭教育不當站了相當重要的部分。面對這些情況我也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首先當姜龍稍有進步時我給予及時地表揚,特別是出現友愛的行為時給予物質和精神的鼓勵,讓他充滿自信。其次通過集體教育,個別教育、榜樣示范、共同討論等方式,讓姜龍懂得在遇到沖突事件時通過談話等其他途徑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采用攻擊性行為。教育姜龍相互幫助團結友愛。再次,聯系家長,與他奶奶交流談心,共同教育,家校一致教育,還和孩子建立了幫困手拉手活動。
面對這些還不太懂事的孩子,我將從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著手,加強安全教育,它關系到每個孩子的安全和健康,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平安。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安全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