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9、煙酒對人的危害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煙里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對人的危害很大。
2、讓學生知道過量的酒對人的腦、肝、胃都有傷害作用。
教學重點1、讓學生知道煙里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對人的危害很大。
2、讓學生知道過量的酒對人的腦、肝、胃都有傷害作用。
教學難點使學生懂得中小學生絕對不能吸煙、喝酒。
教具(課前準備)
有關吸煙對人體的危害和世界“無煙日”的宣傳資料。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宣傳世界“無煙日”的有關材料)國際上為什么要定出一個全世界的“無煙日”?這節課我們就專門來討論一下這個課題。
二、學習新課
1、閱讀介紹吸煙有害呼吸道的資料。思考問題:
(1)吸煙對人體有害嗎?
(2)吸煙主要危害人體的哪些器官?
(3)長期吸煙,這種危害會發展到什么程度?
(4)在你的觀察中,吸煙的人有些什么表現?
2、學生交流討論。
3、香煙中有害成分是尼古丁,它的毒害程度是什么呢?(介紹關于尼古丁的材料)吸煙的人無疑會受到尼古丁的傷害,那么對周圍被動吸煙的人有沒有傷害呢?
世界定了一個“無煙日”,它的意義是什么?在哪一天?
4、小結:酒是用糧釀制而成的,成年人少量地飲用是有好處的,所以,醫學上還用它制成藥酒治病強身。但是,如果大量地喝酒,就會損傷腦、胃、肝等內臟,長期大量飲酒,課文上介紹會有更大的傷害,是什么?
三、總結: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更不能喝酒。過年或過節,有時大人一高興,也會讓小孩喝酒,其實,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少年兒童自己也要自覺地抵制,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好玩而無所謂。大家一定要記住,煙酒有害健康。
板書
8、煙酒對人的危害
吸煙的危害(尼古丁氣管肺)
喝酒的危害(腦胃肝)
反饋檢測
1、煙里含有哪些有害物質,它的毒害程度怎樣?吸煙由于哪些害處?
2、酒對人有什么不良影響?
3、中小學生為什么不能喝酒?應該怎樣做?
參考資料1、關于尼古丁。
篇2:煙酒對人危害(六年級)
課題:9、煙酒對人的危害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煙里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對人的危害很大。
2、讓學生知道過量的酒對人的腦、肝、胃都有傷害作用。
教學重點1、讓學生知道煙里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對人的危害很大。
2、讓學生知道過量的酒對人的腦、肝、胃都有傷害作用。
教學難點使學生懂得中小學生絕對不能吸煙、喝酒。
教具(課前準備)
有關吸煙對人體的危害和世界“無煙日”的宣傳資料。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宣傳世界“無煙日”的有關材料)國際上為什么要定出一個全世界的“無煙日”?這節課我們就專門來討論一下這個課題。
二、學習新課
1、閱讀介紹吸煙有害呼吸道的資料。思考問題:
(1)吸煙對人體有害嗎?
(2)吸煙主要危害人體的哪些器官?
(3)長期吸煙,這種危害會發展到什么程度?
(4)在你的觀察中,吸煙的人有些什么表現?
2、學生交流討論。
3、香煙中有害成分是尼古丁,它的毒害程度是什么呢?(介紹關于尼古丁的材料)吸煙的人無疑會受到尼古丁的傷害,那么對周圍被動吸煙的人有沒有傷害呢?
世界定了一個“無煙日”,它的意義是什么?在哪一天?
4、小結:酒是用糧釀制而成的,成年人少量地飲用是有好處的,所以,醫學上還用它制成藥酒治病強身。但是,如果大量地喝酒,就會損傷腦、胃、肝等內臟,長期大量飲酒,課文上介紹會有更大的傷害,是什么?
三、總結: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更不能喝酒。過年或過節,有時大人一高興,也會讓小孩喝酒,其實,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少年兒童自己也要自覺地抵制,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好玩而無所謂。大家一定要記住,煙酒有害健康。
板書
8、煙酒對人的危害
吸煙的危害(尼古丁氣管肺)
喝酒的危害(腦胃肝)
反饋檢測
1、煙里含有哪些有害物質,它的毒害程度怎樣?吸煙由于哪些害處?
2、酒對人有什么不良影響?
3、中小學生為什么不能喝酒?應該怎樣做?
參考資料1、關于尼古丁。
篇3:高層建筑火災中煙霧的危害及控制
一、煙霧的危害及對滅火的影響
煙霧是物質在燃燒反應過程中熱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熱量的氣態、液態和固態物質與空氣的混合物。它是由極小的炭黑粒子完全燃燒或不完全燃燒的灰分及可燃物的其他燃燒分解產物所組成。煙氣的組成成分和數量取決于可燃物的化學組成和燃燒時的溫度、氧的供給等燃燒條件。在完全燃燒的條件下,物質燃燒產生的煙霧成分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氣等為主;在不完全燃燒條件下,不僅有上述燃燒生成物,還會有醇、醚等有機化合物。含炭量多的物質,在氧氣不足的條件下燃燒時,有大量的炭粒子產生。通常,煙霧在低溫時,即陰燃階段,以液滴粒子為主,煙氣發白或呈青白色。當溫度上升至起火階段時,因發生脫水反應,產生大量的游離的炭粒子,常呈黑色或灰黑色。煙霧的流動擴散速度與煙霧的溫度和流動方向有關。煙霧在水平方向的擴散流動速度,一般為0.3米/秒~0.8米/秒。煙氣在垂直方向的擴散流動速度較大,通常為1米/秒~5米/秒。在樓梯間或管道井中,由于煙囪效應產生的拔力,煙氣流動的速度可達6米/秒~8米/秒。煙霧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因燃燒產生的有毒氣體所引起的窒息和對人體器官的刺激,以及高溫作用。
火災時,由于燃燒要消耗大量的氧氣,使空氣中的氧濃度顯著下降,人長時間呆在這種低氧的環境中,就會造成呼吸障礙、失去理智、痙攣、臉色發青,甚至窒息死亡,建筑物內當火災燃燒旺盛時,還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當人員接觸10%~20%濃度的二氧化碳后,會引起頭暈、昏迷、呼吸困難,甚至神經中樞系統出現麻痹,使人失去知覺,導致死亡。
火災時可燃物燃燒還會產生一些對人體有較強刺激作用的氣體,讓人無法看清方向,對本來很熟悉的環境也會變得無法辨認其疏散路線和出口。人在煙霧環境中能正確判斷方向脫離險境的能見度最低為5米,當人的視野降到3米以下,逃離現場就非常困難。人在煙霧中心理極不穩定,會產生恐怖感,以致驚慌失措,給組織疏散滅火行動造成很大困難。同時,煙氣有遮光作用,對疏散和救援活動會造成很大的障礙。燃燒時產生的高溫煙霧,也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溫不僅可能使心率加快,人體大量出汗,很快出現疲勞和脫水現象,而且會把人燒傷燒死。
二、高層建筑火災的煙霧流動規律
建筑物內煙霧流動的形成,總的來說,是由于風和各種通風系統造成的壓力差,以及由于溫度差造成氣體密度差而形成的煙囪效應,其中溫差和溫度變化是煙霧流動最為重要的因素。當房間門向走廊開啟時,煙霧的流動情況變得更復雜,它將與建筑物的煙囪效應、防排煙方式、火災溫度等諸多因素有關。
1.建筑物內通風、空調系統對建筑物內壓力的影響,取決于供風和排風的平衡狀況。如果各處的供風和排風是相同的,那么該系統對建筑物內的壓力不會產生影響,如果某部位的供氣超過排氣,那里便出現增壓,空氣就從那里流向其他部分。反之,在排氣超過供氣的部位,則出現相反的現象。因此,建筑物內通風、空調系統可以按照某種預定而有益的方式設計,以控制建筑物內的煙霧流動。
2.氣體膨脹。溫度升高而引起的氣體膨脹是影響煙霧流動較為重要的因素。根據氣體膨脹定律,可推算出著火期間著火區域內的氣體體積將擴大3倍,其中2/3氣體將轉移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而且膨脹過程發生相當迅速,并造成相當大的壓力,這些壓力如果不采取措施減弱,就會迫使煙從著火層往上和往下向建筑物其他部分流動。
3.煙囪效應。當室內空氣溫度高于室外時,由于室內外空氣容重的不同而產生浮力。建筑物內上部的壓力大于室外壓力,下部的壓力小于室外壓力。當外墻上有開口時,通過建筑物上部的開口,室內空氣流向室外;通過下部的開口,室外空氣流向室內。這種現象,就是建筑物的煙囪效應。它是由高層建筑物內外空氣的密度差造成的,高層建筑的外部溫度低于內部溫度而形成的壓力差將空氣從低處壓入,穿過建筑物向上流動,然后從高處流出建筑物,這種現象被稱為正熱壓作用。在低處外部壓力大于內部壓力,在高處則相反,在中間某一高度,內外壓力相同,即存在一個中性壓力面。煙囪效應隨建筑物的內外溫度差以及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火災發生于較低層時,煙囪效應對豎井和較高層的煙污染的影響尤為顯著,因為此時煙從低層上升至高層內的潛力更大。由煙囪效應造成的壓力差和氣流分布,以及中性壓力面的位置,取決于建筑物內分隔物的開口對氣體流動的限制程度?;馂臅r,由于燃燒放出大量熱量,室內溫度快速升高,建筑物的煙囪效應更加顯著,使火災的蔓延更加迅速。因此煙囪效應對建筑物的空氣的流動起著重要作用。
4.室內風向、風力、風速對高層煙霧流動有顯著影響,且這種影響隨建筑物的形狀與規模而變化。簡單地講,風力作用使得迎風面的墻壁經受向內的壓力,而背風面和兩側的墻壁有朝外的壓力,平頂層上有向上的壓力。這兩種壓力,使空氣從迎風面流入建筑物內,從背風面流出建筑物外,建筑物頂上的負壓力對頂層上開口的垂直通風管道有一種吸力的作用。同時正的水平風壓力促使中性面上升,負的水平風壓力促使中性面下降。
三、煙霧的控制
高層建筑物由于火災中人員撤離所需時間大致與建筑物高度成正比,所以一般撤離的時間較長,而在樓梯間和樓內遠離著火區的其他地方形成難以忍受的煙霧狀況所需時間則較短。在加拿大進行的實驗表明,每層240人的條件下,通過一座1.1米寬的樓梯向外疏散,一幢11層的樓房疏散時間需要6.5分鐘,一幢50層的樓房疏散的時間需要2小時11分,而一幢高100米的建筑在無阻攔的情況下,煙霧能在半分鐘內達到頂層。因此在發生火災期間全部撤出建筑物內的人員是很困難的,如讓住戶留在高層建筑內,全面的消防安全系統必須包括對煙和火焰的控制,使某些特定區域內的煙濃度始終能維持在建筑使用者可以忍受的水平內。這些特定的區域包括樓梯間以及所有使用者都易到達并足以容納他們的樓層空間等。
控制煙霧有“防煙”和“排煙”兩種方式。“防煙”是防止煙的進入,是被動的;相反,“排煙”是積極改變煙的流向,使之排出戶外,是主動的,兩者互為補充。目前采取的煙霧控制措施有:
1.限制煙霧的產生量。防煙最好的辦法在于消除發煙的源頭。因此,在高層建筑中,應設計火災報警系統及自動滅火系統,以便盡早發現火災,在大量濃煙產生之前撲滅火災或控制火災發展。同時,在選用房屋建材及裝飾材料、家具時,應盡可能采用發煙性小的材料,以便不幸發生火災時,發生煙量小,發煙速度慢,相對地有較充裕的逃生時間,減少對生命的威脅。目前,日本、美國、法國等國家都規定在一些重要公共建筑物內,吊頂、地板、墻壁的裝飾不許采用可燃物,經常派消防官員到各大飯店檢查那里的家具、窗簾、地毯是不是阻燃的,核算火災荷載。
2.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構造進行自然排煙。自然排煙是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使室內外空氣對流進行排煙。一般采用可開啟的外窗和窗外陽臺或凹廊進行自然排煙。
3.設置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其目的是為了在高層建筑物發生火災時提供不受煙氣干擾的疏散路線和避難場所。設置這種系統的部位應視建筑物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有: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可開窗自然排煙的樓梯間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前室;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消防電梯前室;受樓梯井和消防電梯井煙囪效應影響的合用前室;封閉室避難間等。對非火災區域及疏散通道等應迅速采用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措施,使該區域的空氣壓力高于火災區域的空氣壓力、防止煙氣的侵入,控制火災的蔓延。
4.利用機械裝置進行機械排煙。這種排煙方式一般都是利用排風機進行強制排煙。據有關資料介紹,一個設計優良的機械排煙系統在火災中能排出80%的熱量,使火災溫度大大降低,因此對人員安全疏散和滅火起到重要作用。利用這種方式進行排煙在設計和使用上應劃分防煙分區,合理有效地利用隔墻、擋煙垂壁等進行排煙。
此外,加強防煙知識宣傳,根據火災時人們在異常心理狀態下的行動特點,制定相應的避難疏散計劃,配備足夠的避難器材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