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征用土地公告辦法(2001年)

226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10號

  頒布日期:20**年10月12日

  實施日期:20**年1月1日

  頒布單位:國土資源部

  二○○一年十月二十二日

  第一條 為規范征用土地公告工作,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經濟建設用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征用土地公告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內以書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進行公告。

  第四條 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征用土地公告,該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

  第五條 征用土地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

  (二)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

  (三)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

  (四)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

  第六條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征用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未如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其補償內容以有關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結果為準。

  第七條 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為單位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第八條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本集體經濟組織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種類、數量,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數量;

  (二)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三)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四)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

  (五)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

  (六)其他有關征地補償、安置的具體措施。

  第九條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第十條 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研究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來自:m.airporthotelslisboa.com)、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對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進行修改。

  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審批時,應當附具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意見及采納情況,舉行聽證會的,還應當附具聽證筆錄。

  第十一條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批準后,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十二條 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撥付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后,有權要求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一定時限內提供支付清單。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有權督促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予以公布,以便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查詢和監督。

  第十三條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受理對征用土地公告內容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內容的查詢或者實施中問題的舉報,接受社會監督。

  第十四條 未依法進行征用土地公告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

  未依法進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安置手續。

  第十五條 因未按照依法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進行補償、安置引發爭議的,由市、縣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裁決。

  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用土地方案的實施。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

篇2:南寧市征用集體土地條例(2012修正)

  南寧市征用集體土地條例(20**修正)

 ?。?995年12月15日南寧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1996年9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批準

  1997年1月13日南寧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施行

  根據20**年12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關于批準

  《南寧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員會關于修改〈南寧市征用集體土地條例〉的決定》的決定修正

  20**年11月16日南寧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修訂

  20**年3月2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批準修訂)

  南寧市征用集體土地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管理,規范征地工作,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征地系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權限,依法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補償安置,辦理集體所有的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的行為。

  征地應當遵守城市總體規劃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三條 凡在本市市區范圍內征地涉及的有關各方均應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征地工作的實施和管理。

  市規劃、建設、房產、農業、財政、公安、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及城區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做好實施征地的有關工作。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托合法的征地拆遷機構組織實施征地拆遷工作。

  第五條 征地應當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其實施需要為依據,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以及發展經濟與穩定農業基礎的關系。

  第六條 征地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征用的原則。

  第七條 征地必須依法辦理征地手續并對被征地的單位給予補償、安置。

  第八條 征地按下列程序和要求辦理:

 ?。ㄒ唬┦芪械恼鞯夭疬w機構對建設項目組織征地調查,編制征地方案;

 ?。ǘ┱鞯胤桨附浺婪ㄅ鷾屎?,市人民政府在收到上級人民政府批準文件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在被征地所在地的鄉(鎮、街道)、村發布征地公告;

 ?。ㄈ┍徽鞯氐乃袡嗳撕褪褂脵嗳藨斣诠嬉幎ǖ钠谙迌?,提供集體土地權屬證書或其它有效權屬證明資料,由當地村委會匯總,到公告指定的單位、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在規定期限內不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予以確認;

 ?。ㄋ模┦型恋匦姓鞴懿块T根據批準的征地方案和被征地單位的補償登記情況或調查登記情況,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地所在地的鄉(鎮、街道)、村予以公告;

 ?。ㄎ澹┯墒型恋匦姓鞴懿块T根據公告情況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進行修改并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饔猛恋氐母黜椯M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逾期應當按銀行同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

  第九條 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爭議的,由市、城區人民政府組織協調,協調不成的,當事人可提請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

  第十條 超過公告規定或裁決的搬遷期限,被拆遷人拒絕搬遷的,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本條例所稱的被拆遷人,是指因征地被拆遷房屋及其附屬物的合法所有人。

  第十一條 征地時,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向被征地的單位支付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和地面附著物補償費)。

  除本條第一款規定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還可采用貨幣補償、留地安置、實物補償、養老保險以及其他方式補償安置。留地安置方式一般適用于邊遠地區。

  第十二條 征地所需的各種費用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向建設單位或用地單位統一收取。需支付給被征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應當按征地補償方案規定的期限匯入被征地單位開設的征地補償費銀行專戶,不得以現金方式支付。

  第十三條 征地搬遷住宅用房,可采用統一建造住宅、貨幣補償、產權置換等方式,對被拆遷人實行住房安置。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一般不再安排新的宅基地。

  第十四條 土地被征用之日起,市財政部門應當在三個月內核減被征地單位的農業稅。

  第十五條 市轄縣可參照本條例執行。

  建設項目依法使用國有農、林、牧、漁場等國有土地,其安置方式可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十六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3:江西省征用土地管理辦法(2012修正)

  江西省征用土地管理辦法(20**修正)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公告第96號

  20**年12月22日

 ?。?997年12月27日江西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根據20**年12月22日江西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二十七次會議《關于修改<江西省征用土地管理辦法>的決定》修正)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20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0**年12月1日江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8次會議通過20**年12月1日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89號公布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

  江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對《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等20件地方性法規作如下修改:

  七、江西省征收土地管理辦法

  刪除第十一條。

  江西省征用土地管理辦法(20**修正本)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征用土地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征用集體所有土地的,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征用土地必須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

  征用土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城市規則區內的,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的,必須符合國務院和省有關基本農田保護的規定。

  耕地被征用后,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組織土地開發、整理和復墾。

  第四條 征用土地應當按照國家《建設用地計劃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實行總量控制和指令性計劃管理。

  第五條 征用土地應當遵循統一規劃、統一征用的原則,實行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人民政府審批的制度。

  用地者不得直接與土地所有者簽訂征用土地補償協議。

  第六條 征用土地應當服從國家建設需要,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依法給予被征地單位合理補償,妥善安置因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

  用地者除應支付征用土地的補償安置費外,還應當依法交納征用土地的稅費。

  第七條 國家和省重點工程以及國家興建公路征用土地的各項工作和經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實行包干。其他建設項目征用土地的各項工作和經費可以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非盈利原則實行包干。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征用土地工作的領導。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征用土地工作的實施。

  鄉(鎮)人民政府協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做好征用土地工作,其他有關行政部門、企業、事業單位、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應當支持、配合征用土地工作的實施。

  第二章 征用土地的程序

  第九條 按建設項目征用土地的,用地者應當持下列文件向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

 ?。ㄒ唬┌凑諊液褪∮嘘P基本建設程序批準的設計任務書以及其他批準文件;

 ?。ǘ┙ㄔO資金落實證明;

 ?。ㄈ┏鞘幸巹潊^內的,還必須持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用地申請之日起10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復。凡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以及未納入年度建設用地計劃的建設項目用地申請,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受理。

  第十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下列規定實施征用土地工作:

 ?。ㄒ唬┙ㄔO項目用地申請經審查受理或者成片土地征用方案經批準后,發出征用土地通知書或者征用土地公告;

 ?。ǘ┙M織調查勘測,確認土地權屬及利用狀況,初步確定擬征土地的面積、界址、提出征用土地補償安置方案;

 ?。ㄈM征土地依法必須經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有關征地材料送有關部門征求意見,有關部門應當在30日內提出意見,逾期視為同意;

 ?。ㄋ模┡c擬被征地單位協商征用土地補償安置方案,簽訂征用土地協議;

 ?。ㄎ澹┮婪ㄖ鸺増笳堄袡嗯鷾实娜嗣裾畬徟?;

 ?。└鶕婪ㄅ鷾实恼饔猛恋匚募罢饔猛恋貐f議,落實征用土地補償安置方案等有關事項,并在用地者交清有關征用土地的稅費后,填發建設用地批準書;

 ?。ㄆ撸┙ㄔO用地批準書發出之日起15日內進行實地劃地;

 ?。ò耍┮婪ㄞk理土地登記手續,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

  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查、批準征用土地時,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ㄒ唬┯玫刂笜丝刂茦藴拾磭翌C發的《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執行。

 ?。ǘ┌凑諊液褪∮嘘P基本建設程序批準為一個建設項目的,其所需土地應當根據總體設計一次申請批準征用,不得化整為零,其中,屬于分期建設的項目,應當分期征用,不得先征待用。

  前款第(二)項所稱一個建設項目,包括集貿市場、住宅小區、街道建設等項目。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當年征用土地的總量必須控制在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下達的建設用地年度計劃內。因特殊情況需要多征用的,應當事先向上一級人民政府申請追加用地指標,未經批準,不得超計劃征用。

  第十三條 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核查實際用地。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項目竣工后,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核查實際用地。

  第三章 征用土地的補償安置

  第十四條 征用土地應當給被征地單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其支付標準按下列規定確定:

 ?。ㄒ唬┮越ㄔO項目征用土地的,按《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第二十七和第二十八條規定執行。其中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用土地,按國務院《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用土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ǘ┱饔猛恋赜糜诔鲎屚恋厥褂脵嗟?,按《實施辦法》第二十七條和第二十八條規定的標準提高10%進行補償。

  征用土地補償中的地類劃分和面積計算,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有關規定確定和組織實地測量。征用土地補償安置中的年產值,按市、縣、市轄區統計年報表所列被征地單位前3年平均每畝年產量乘以當地的市場價格計算;無統計年報資料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核定年產值。

  第十五條 征用的土地有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應當給其所有者予以補償,其補償標準按《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第(一)項規定執行。青苗補償的面積按實際測量面積計算。

  第十六條 征用土地涉及房屋拆遷的,必須給被拆遷房屋的所有者支付房屋拆遷補償費。

  城市規劃區外的房屋拆遷安置辦法和補償標準,由縣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辦法和標準制訂,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城市規劃區內的房屋拆遷安置辦法和補償標準,按國家和省政府有關城市房屋拆遷的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房屋拆遷戶重建房屋的用地,按下列情況辦理:

 ?。ㄒ唬┙y一安排了還建地的,必須在還建地上建房;除一次性付給拆遷戶房屋拆遷補償費外,不再支付宅基地的補償費用。

 ?。ǘ┪唇y一安排還建地的,除一次性付給拆遷戶房屋拆遷補償費外,還應對拆遷戶新建房屋所占用土地按《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補償,但不得重復計算征用土地面積。

 ?。ㄈ┎疬w戶重建房屋的用地標準按《實施辦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省人民政府可以在《土地管理法》和《實施辦法》規定的各項征地補償費幅度之內,對國家和省重點工程以及國家興建公路征用土地的補償制定具體標準。

  第十九條 被征地單位應當在當地金融機構設專戶存儲征用土地的各項補償費。

  征用土地的各項費用由實施征用土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規定的時間內向用地者統一收取,需支付給被征地單位的各項征用土地補償費,應當按征用土地協議約定的期限匯入被征地單位開設的征用土地補償費專戶,不得以現金支付,逾期支付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日支付萬分之三的違約金。

  第二十條 支付給被征地單位的各項征用土地補償費應當按以下規定管理使用:

 ?。ㄒ唬儆趥€人或者承包經營者所有的青苗、附著物以及房屋拆遷的補償費,被征地單位應當如數付給個人或者承包經營者。

 ?。ǘ┩恋匮a償費、安置補助費主要用于土地開發和農田基本建設。其中安置補助費經村民會議同意,可以按安置補助費除以農業人口數,分別撥給自謀職業者作為就業的補助、撥給不能就業的人員作為生活補貼,或者按已安置人員數量轉撥給吸納安置人員的就業單位抵交勞動力就業費。

 ?。ㄈ┏邪_發的土地被征用的,被征地單位應當對承包者未能回收的生產性投入作出適當補償,補償經費從土地補償費中支付。

  被征地單位使用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時,必須報鄉(鎮)人民政府備案后執行。執行情況必須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第二十一條 被征用土地上有與經濟建設和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水源、渠道、涵閘、管道、道路、電纜等設施的,用地者和施工單位應當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下,會同有關部門妥善處理,不得擅自阻斷、損壞。發生阻斷或者損壞的,應當及時加以修復或者建設相應的工程設施,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被征用土地上的墳墓,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公告墳主按國家和省有關殯葬規定遷移,并由用地者按每座100元至300元的標準支付遷墳費。無主墳墓,由用地者代遷或者深埋。

  第二十二條 因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縣級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被征地單位、用地者和其他有關單位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予以安置。

  用地者有安置能力的,應當接收符合招工條件的被征地單位的多余勞動力就業。

  需要征用被征地單位全部土地的,可以按人均20平方米至40平方米的標準,預留一定數量的土地作為農民生產就業用地和住宅用地。已取得生產就業安置用地的,不再予以就業安置。

  第二十三條 安置農民就業用地可由被征地單位自籌資金進行開發建設,也可以土地資產作價入股,興辦企業。

  第二十四條 被征用耕地單位農業戶口人員符合《實施辦法》第三十條規定的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以下簡稱農轉非)條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上報征地材料時,應當將符合農轉非條件人員的有關材料送同級計劃部門報省計劃部門審核,省計劃部門應當在用地申請批準后30日內下達農轉非指標。

  征用土地農轉非指標名額的分配,必須經村民會議或者戶主會議討論同意并張榜公布。

  當地公安、糧食行政部門憑征用土地和農轉非審批材料辦理農轉非人口的戶籍和糧油供應關系。

  第二十五條 土地被依法征用后,被征地單位不再繳納原承擔的該土地的稅費和國家定購糧等任務。

  被征耕地的農業稅由當地縣、市財政部門核減調整;其他稅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核減。

  國家和省重點工程建設征用土地,被征地單位原承擔的該土地的國家定購糧等任務,由省糧食等行政部門會同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門核實,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由省糧食等行政部門在下年度予以調減。其他建設項目征用土地,被征地單位原承擔的該士地的國家定購糧等任務,按用地者的隸屬關系,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當地機動數內調減。

  第二十六條 因興建小型水利而征用耕地,以及不改變原土地使用性質征用土地的,按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不減免被征地單位原承擔的該土地的農業稅和國家定購糧等任務。

  因用地者不及時辦理有關手續或者拖欠耕地占用稅稅款,造成征用土地后有關部門不能及時核減被征地單位原承擔的該土地的稅費和調減國家定購糧等任務的,由用地者負擔。

  第二十七條 征用土地補償安置情況的落實,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被征地單位對征用土地補償安置費的管理、使用以及收益、分配,由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進行指導和檢查監督。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土地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ㄒ唬┪凑飨扔?、征而不用、少批多占等非法占用土地的;

 ?。ǘ_取批準用地或者越權批地以及其他非法批準用地的;

 ?。ㄈ┛丝?、截留、挪用、非法占用被征地單位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超計劃征用土地的,其超過部分由上一級計劃部門在下一年度建設用地計劃中抵扣,對主要責任人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條 非法占用或者出具假證明騙取征用土地農轉非指標和招工名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成公安、糧食等有關行政部門取消城鎮戶籍、糧油供應關系,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由行政監察機關或者有關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一條 拒絕、阻礙土地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由行政監察機關或者有關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復議、也不起訴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自1998年2月1日起施行。

  本辦法公布之前本省有關征用土地的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