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某物業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4034

  某物業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會計核算系統的操作使用管理,確保會計核算系統的正常運行,維護其會計數據的安全性,保證會計信息的全面、準確,根據財政部《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的有關規定,結合公司具體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凡有權使用公司會計核算軟件完成職責范圍內會計電算工作的財務人員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即會計系統操作人員須執行本制度。

  第三條操作使用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并經系統管理員認可合格后方可上機。

  第二章操作使用人員職責

  第四條系統管理人員:負責所有會計核算系統數據的初始化、數據備份與恢復、系統運行錯誤的登記與排除工作;負責系統操作使用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分配操作人員的工作權限,并設置操作使用人員的操作密碼;負責數據的管理工作,負責對已復核數據的入賬、入賬后憑證、帳頁的打印輸出工作;定期做好數據備份工作,負責程序軟盤、存檔數據軟盤、輸出憑證、帳頁及其他資料的保管工作,做好軟件數據庫資料的安全保密工作。

  第五條數據錄入員:按照財務軟件操作規程錄入憑證數據,并負責錄入數據的正確性校驗,對操作中出現的問題作詳細記錄并及時報告系統管理員。數據錄入人員無權修改原始憑證或手制憑證上的數據,不得以他人身份進行憑證復核操作。系統維護人員不能擔任數據錄入人員工作。

  第六條數據復核員:負責對已錄入計算機的憑證編號、摘要及數據的完整性、正確性審核,確保入賬數據與原始憑證或手制憑證上的數據相符。

  第七條系統維護員(是相關軟件公司的技術人員):負責會計核算系統的硬件和軟件的檢查及運行故障處理工作,以保障會計電算化工作的正常運行。

  第三章操作使用人員的操作權限

  第八條所有人員不得以他人身份進入會計核算系統。

  第九條系統管理員必須根據財務軟件的特點和公司會計核算方式進行數據初始化。會計科目的設置必須符合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與公司核算、管理的要求。報表格式必須符合上級部門和財政主管部門的要求。

  第十條數據錄入員進行數據錄入操作時應嚴格按照憑證內容輸入數據。不得擅自修改憑證數據,如發現憑證數據錯誤立即通知憑證填制人員,并根據修正后的憑證修改錄入的數據。數據錄入人員除可以進行數據錄入操作外,還可以對其他數據錄入人員的數據進行復核及數據查詢工作,復核時發現憑證錄入錯誤,必須通知數據錄入人員進行修改,復核人員不得進行已錄入數據的修改操作,待數據錄入人員修正錄入數據后再進行復核簽字操作。

  第十一條系統維護員實施數據維護時,系統管理人員必須在場。除實施數據維護,一般情況下不允許隨意打開系統數據庫進行操作。不準修改數據庫結構。其他操作人員一律不允許實施數據庫操作。

  第十二條用于會計核算的硬件和會計軟件只有操作人員才能上機操作使用。其他人員一律不允許上機。

  第十三條操作使用人員上機操核算系統過程中,如若出現異?,F象,須及時填寫“故障登記簿”并向系統操作員報告。應如實填寫操作人員姓名、上機時間、操作內容、下機時間、操作期間系統運行異?,F象等。

  第十四條系統管理員在維護過程中發現的異?,F象、處理方法、處理結果都應有所記載,對于重大運行故障,除按規定登記外還須另行填寫故障報告單。

  第十五條會計核算系統故障登記簿每年裝訂成冊,年終整理歸檔。

  第十六條操作人員的密碼必須牢記,并注意要安全保密。

  第十七條會計系統維護人員、程序人員均不準實施數據錄入操作。

  第四章會計憑證的審核與管理

  第十八條會計憑證是計算機處理會計核算業務的依據。必須保證入賬前錄入計算機的會計憑證準確、可靠,因此須嚴格把關。

  第十九條費用類原始資料的審核

  財務部收到經辦人員填制的報銷憑證后首先由審核人員按公司相關制度的規定進行審核。

  第二十條經營業務會計原始資料的審核

  各項經營業務的會計原始資料包括:經濟合同或協議、合同付款請撥單。

  一、審核經濟合同、協議。

  二、審核《合同付款請撥單》所載經營業務是否與相關合同、協議、前期賬目、輔助賬相符。重點審核《合同付款請撥單》對經濟業務的描述是否恰當、準確,審批手續、經辦復核手續是否齊全,付款金額是否正確。

  第二十一條機制憑證的復核

  數據錄入人員錄入憑證數據后,由數據復核人員對錄入的憑證進行復查,確保與原始憑證的一致性,復核人員復核無誤后進行復核操作。

  第二十二條復核后的憑證必須打印輸出、并經確認后方可進行記賬操作

  第五章賬務處理

  第二十三條會計核算系統管理員應在每年初或者上年末建立新的會計年度的完整的賬務文件。根據現行財務會計制度,運用當前在用會計核算系統的規則,正確地設置、調整、增補全部級次的會計科目。會計年度中間可以任意追加新的明細會計科目,但已制證或記賬的會計科目不得增加、修改或刪除(賬務的修改工作由系統管理員執行)。

  第二十四條轉換會計年度時,會計核算系統管理員應在新的會計年度開始后的20天內,完成各賬戶上年余額的結轉工作,并保證數據檢驗平衡正確;在保證總賬會計科目余額無誤的前提下,系統內各會計核算明細科目年初余額在當年記賬以前可以調整、修改,記賬以后如有調整或修改,只能通過填制記賬憑證進行。

  第二十五條任何登記入賬的經濟業務都必須在會計核算系統內填制記賬憑證,憑證的摘要區域應按會計業務操作規程規范填寫。錄入人員在會計系統內填制記賬憑證時,須注意憑證編號的連續性,如果憑證編號出現間斷,應在間斷號碼的上一張憑證上注明間斷的編號,并在打印輸出的記賬憑證上注明憑證編號間斷的原因并簽字蓋章;錄入人員在會計系統內填制記賬憑證后,須及時打印輸出記賬憑證,將記賬憑證與會計原始資料一一對應后傳遞復核人員。

  第二十六條記賬憑證必須經過復核人員簽字后,才能登記賬薄。同一張記賬憑證,制證和復核不能是同一人。會計憑證在記賬以前必須打印輸出(記賬憑證清單),沒有打印輸出的記賬憑證不得登記入賬。

  第二十七條會計總賬、明細賬、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均采用計算機打印輸出的活頁賬,出納人員可以不登記訂本式日記賬。收入或付出款項時,出納人員根據審核人員審查并簽章準許報銷的憑證收付款項。如果現金處理業務較多,可根據需要自設輔助賬。出納員每天必須將當日發生的現金收支數據輸入會計核算系統,根據系統計算出的當日現金日記帳的余額,編制庫存現金管理日報表,與庫存現金核對后在表上簽字蓋章。

  第二十八條根據機器以及系統運行使用情況,各崗應及時將當天會計核算業務錄入核算系統并通過審核。每月末以前,應將當月所有收支及轉賬業務全部登記入賬,在核對總賬以及明細賬、試算平衡后編制本期會計報表。

  第六章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

  第二十九條會計檔案包括存儲在磁盤(硬盤和軟盤)上的會計文件和以書面形式存放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和會計報表。

  第三十條檔案管理員、會計核算系統管理員須按時將儲存在會計核算系統內的賬簿數據打印輸出為書面賬簿,會計科目余額表、會計報表間隔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一個月;現金日記帳、銀行存款日記帳須每月打印輸出;資金日報表須每日打印;其他賬簿數據平時可以只打印已滿頁的賬簿數據;但是每年末須將全部賬簿數據打印輸出,分類裝訂成冊。存儲在磁盤上的會計文件未打印之前不得抹去。

  第三十一條由機器打印輸出的會計檔案發生缺損時,必須補充打印,并由操作使用人員在打印輸出的頁面上簽字或蓋章注明,由系統管理員簽字蓋章認可。

  第三十二條磁盤形式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必須視同書面會計檔案保管。

  第三十三條必須經常對硬盤上的會計數據建立軟盤備份。不得直接對硬盤上的會計數據和作為正式檔案的備份軟盤上的會計數據進行任何非法操作,如要對磁盤會計數據進行處理,必須使用備份副本,不得刪除硬盤和軟盤的數據?;謴拖到y數據必須使用最新的正式備份。

  第三十四條必須妥善保管好會計數據的備份軟盤,備份軟盤應貼上寫保護標簽并用印章或封條簽封,由專人保管。

  第三十五條會計數據的備份軟盤應分別存放在兩個地點以上,應根據數據量和硬盤空間的大小情況,每隔一定時期(如半年或一年以上)清理一次硬盤,刪除硬盤上以前年度的會計數據,以利于提高機器的利用率和運行速度,沒有做過備份的硬盤數據不得清理刪除(兩個存放地點分別為總經辦檔案室、財務部)。

  第三十六條磁盤會計檔案的管理工作,由系統管理員專職執行并對磁盤會計檔案的安全的正確負責。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七條本辦法由財務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篇2: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

  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

  一.為加強公司會計電算化管理,提高財會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二.公司財務部配備電算化管理員和電算化操作人員。電算化管理人員必須熟悉微機原理,了解財務管理,能獨立排除常見的微機故障,負責電算化的全面管理和維護,指導電算化操作人員正確操作,電算化管理人員應協助財務負責人,給每位操作人員賦予相應的操作權限。電算化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財務業務和懂得微機操作,電算化操作人員可由主辦會計兼任。

  三.操作人員必須經過相應的培訓、取得由財政局頒發的"會計電算化知識培訓合格證",持證上崗,并根據其所在崗位所賦予相應權限內工作。

  四.操作人員應嚴格按微機操作程序上機,并保持微機整潔和安全。

  五.操作人員必須注意各自所授密碼的保密,一旦泄密,應及時更換密碼并向財務負責人報告。

  六.禁止使用未經許可的外來磁盤、光盤等軟件,杜絕病毒入侵,以確保財務資料的安全,如確定需要使用外來軟盤,要進行必要的檢測和消毒處理。

  七.所有涉及與財務有關的磁盤等軟件,必須在專用登記簿里進行登記,并注明路徑、文件名、主要內容等。

  八.會計電算化資料包括書面資料和磁介質資料,它是會計資料主要部分。因此兩種資料必須同時存在且保持一致。在每月結帳之前,用軟盤作一次數據備份,備份盤兩套,隔月輪流使用,還應備有臨時資料備份盤。

  九.年末更換備份盤,更換出來的備份盤,視作歷史檔案資料,妥善保管,并進行造冊,一式兩份,一份財務部保管,另一份公司檔案室保管。

  十.記帳憑證要根據原始單據直接在微機上填制,會計主管應及時將憑證存盤、登帳、打印、簽章后定期裝訂成冊。為了便于查閱,裝訂成冊的會計憑證應加上封面,并注明單位名稱、憑證所屬時期、種類、張數和起始數等。為了防止拆毀,應在裝訂處加貼封簽,并由會計主管及裝訂人員蓋章后,作為資料保管。

  十一.出納人員在電腦或打印機輸出現金日記帳和銀行存款日記帳后,要與庫存現金、銀行對帳單進行核對,如不符應及時查明、調整并與會計核算人員共同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十二.各種會計報表應按月、季、年度分別整理裝訂成冊,并專門留一份歸會計檔案。

  十三.每年度末,將一年的明細帳、總帳分別打印整理裝訂成冊,加上封面歸檔,特殊情況則另行處理。

  十四.所有核算資料整理及歸檔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執行。

篇3:地產公司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地產公司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為規范會計電算化的管理,使會計電算系統正常、安全地運行,根據財政部《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 及有關規章制度要求,結合本公司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 會計電算電腦的使用與維護

  1. 會計電算電腦是財務部門處理會計事務的專用工具,一律不得作為他用或外借。

  2. 會計電算軟件應有專人保管負責,不得外借,因人為損壞或感染病毒而造成不良后果,將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3. 會計電算電腦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上機操作員應持有《會計電算上崗證》。

  4. 嚴禁隨意使用外來軟件,尤其是游戲軟件,以免感染病毒。

  5. 各操作員的權限設定與口令設定應符合會計核算有關制度。

  6. 上機操作必須嚴格按會計電算軟件的有關操作流程進行,嚴禁非正常關機或啟動。

  第二條 計算機會計核算工作流程

  一. 初始工作:

  1. 根據會計核算需要,確定所需功能模塊;

  2. 建立單位名稱,取用匯率方式;

  3. 確定各操作員的權限及口令;

  4. 建立會計科目及編碼;

  5. 建立報表格式及數據調用公式;

  6. 輸入各科目初始數據。

  二. 憑證輸入及審核:

  1. 由各日常核算人員根據原始編好號碼的單證,在計算機上填制憑證,用計算機打印憑證的要按號對應裝訂;

  2. 審核人員不僅要用計算機審核憑證。而且要對編好號的單證或打印出的憑證進行審核,審核與錄入人員不能同為一人。

  三. 憑證輸入完畢,并經審核之后,進行登帳處理并結帳;

  四. 結帳處理完畢后,打印出所需各種報表,按時報送有關部門;

  五. 明細帳及總分類帳等有關資料,每年年終必須打印一次并裝訂成冊。

  第三條 會計電算檔案的管理

  1. 會計電算檔案的管理應遵守《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2. 對文本資料應進行嚴格登記,應由專人設專柜管理;

  3. 對磁盤資料每月結帳前應備份,在進行數據變動前也必須備份數據;備份數據軟盤應寫好標簽,貼上保護歸檔;

  4. 操作員因要作變動時,在交接前應打印出會計檔案所需文本資料,辦好交接手續。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