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培訓的形式
員工培訓的形式主要有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兩種類型。
(1)職前培訓
這是為新招員工提供的基本入職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培訓的目的是使新員工了解公司的基本情況(如企業宗旨、企業精神、企業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熟悉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如考勤制度,獎懲制度、考核制度、晉級制度等),掌握基本的服務知識(如職業思想、行為規范、語言規范、禮貌常識等),掌握崗位工作的具體要求(如崗位責任制、業務技能、工作流程與要求、操作要領等)。通過職前培訓可以使新招員工熟悉和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并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因此,物業管理公司在職前培訓上花費較多的時間、精力、財力、物力是值得的。新員工對公司的最初印象、感受以及得到的培訓知識,對他們未來的工作行為將產生極大的影響。職前培訓是一項“三合一”的活動,需要公司的高層領導、公司的人事部門和具體的用人部門共同出面制定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在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各部門負責人應親自把關,把這項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實踐表明,最容易給新員工以暗示性教育的有公司的文件、上級指示、上級和同事的言行舉止和工作示范、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得到的答復、自己的行為受到的獎懲、自己被分配任務的挑戰程度等,尤需引起重視。為了加深新員工對公司的印象,還可以準備一份資料袋,把公司的宗旨、經營思想、目標、公司組織機構圖、公司主要規章制度、有關獎懲條例、《員工手冊》、《員工行為語言規范》等,印發給每一位新員工。職前培訓主要包括:公司規章制度、《員工手冊》、《員工行為語言規范》、公司的發展史、公司的規劃、經營理念、公司的組織機構、員工職業道德、敬業精神、消防安全知識、物業管理基礎知識等內容。
(2)在職培訓
在職培訓就是以在職員工為培訓對象,旨在改進或提高現有員工的知識、觀念、技能、工作能力的一種再教育方法。對在職員工進行培訓是公司員工培訓的重要內容,是提高物業管理公司員工整體素質和提高物業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公司對在職員工的培訓應常抓不懈。在職培訓多為經常性中短期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是針對員工的工作要求而進行,包括工作技能培訓、管理技巧培訓、形體語言培訓等等。
在職培訓的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形式有如下幾種:
?、賺徫慌嘤?。崗位培訓是使員工掌握本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增加員工的知識量和知識深度,使員工能適應更高標準的要求而開展的培訓。培訓的組織形式既可以公司自己辦班,也可以參加專業機構組織的各種崗位培訓。
?、跇I余學習。這種方式是員工利用工作之余進行的以提高專業知識、技能為目的的學習方式,如參加物業管理專業函授學習和自學考試、讀夜校等,這種方式是提高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素質的重要途徑。
?、蹖n}培訓。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物業管理公司在采用新的管理方法或應用了新的設備、新的技術或制定了新的制度時,為保證新方法、新設備、新技術、新制度的正常運行而開展的培訓。專題培訓既可以自己辦班組織,也可以派員外出學習。
?、苊摦a進修。這種方式主要用來培養公司緊缺人才,或為公司培養高層次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由公司推選員工到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典型公司去進修、學習。這種培訓,能切合公司的實際需要,是在職培訓的重要方式之一。
篇2:物業培訓:員工培訓形式
物業培訓:員工培訓形式
員工培訓是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最能為企業創造效益的部分,因為人是事的動力,人的能量是無窮的,是蘊藏于心中的,只要合理開發,人便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
(一)培訓一般有5種形式:
1、一帶一培訓:老員工帶新員工,手把手傳授經驗,部門經理通過與職員面對面討論,職員的《工作總結》來培養職員。
2、部門培訓:部門經理對部門職員進行集體培訓,提高部門的綜合實力。
3、公司整體培訓:由公司內的優勢員工對全體員工進行個人經驗或專業知識的培訓
4、請人為公司員工培訓:邀請專業專家或專職培訓師或學校老師對員工進行培訓。
5、送員工到公司外參加講座、短訓班、到學校上學等方式對員工進行培訓。
(二)培訓內容一般分為4部分:
1、公司情況(歷史、現狀)、公司理念、公司管理體系等公司為員工提供的平臺的培訓,讓員工更加安心。
2、產品、行業、技術、營銷知識等專業知識的培訓,讓員工更加專業化。
3、成功心態的培訓,讓員工更加職業化。
4、心智(學習方法、思考方法)的培訓,讓員工自身實力得到提高。
·具體、多樣的培訓主題,如銷售培訓、技術培訓等等。每個培訓都有具體的要求,這種要求決定了培訓的方式方法。
·涵蓋各個部門、各個層次的員工,如生產、采購、財務、研發、市場與銷售等部門中的專業技術人員、行政人員、管理人員、車間里的基層工人等等。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采用適當的主題、深度及培訓形式是很重要的。一刀切式的培訓不會收到預期效果。對高級經理強調培訓也同樣重要。培訓往往是為提升低層員工而設。如果高級經理不稱職,那么整個培訓預算將會付諸東流。
·企業的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雖然針對短期利益的培訓,對公司目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取得成功很重要,但致力于企業長期利益的培訓正變得越來越重要。旨在長期利益的培訓包括更深層次的技術和管理專業知識。
員工培訓的終極目標是員工學會自己培訓自己,學會自己去多問多看書多鉆研,學會勤思考勤動口勤動腳,學會自己經營自己,學會讓自己升值。當員工強大時,企業自然也就更強大。
課程設計要有針對性。這不僅意味著對培訓人員要有的放矢;在外企,課程設計還要注重東西方文化,因為兩種文化背景的受訓人員接受知識的背景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如東方人喜歡集體性的問答,而西方人則喜歡與老師獨立交流的互動式學習。在培訓形式上要靈活、生動、活潑,易于為員工所接受,切忌形式主義、走過場;要緊密聯系實踐,形成雙方的良性互動,避免單向的灌輸。
培訓的師資要同時具備專業知識和工作熱情。專業知識的豐富與否直接影響培訓內容。而工作熱情對教師同樣重要,它意味著是否該教師熱愛這份工作。這將是一種態度。愛立信(Ericsson)對待教師的考核即有兩方面,即專業知識、教學技能和教學態度。培訓導師的選擇一個是公司的高級經理,一個是外聘。使用公司的高級經理作為培訓導師,好處是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缺點是高級經理可能缺乏培訓技巧的培訓,不能進行生動的講解,如果先安排高級經理參加培訓培訓者課程效果會好些;對于外聘的培訓導師,一個是費用較高,另一個是目前很多培訓機構和培訓導師魚龍混雜,另外還要關注培訓機構和導師的專長范圍,因此必須把握好評估關,可以向他們的客戶進行咨詢也可以進行試聽。
培訓要從上往下。企業的運營中出現的問題往往與管理有關,管理問題不解決,光培訓員工的技能是無效的,所以系統的培訓首先應當從解決問題的根源--管理著手。例如,要培訓銷售人員銷售技能,首先應該培訓銷售經理,使銷售經理掌握正確的銷售技能,然后再培訓銷售人員。培訓之后,銷售經理按照正確的銷售技能要求、監督和輔導銷售人員,銷售技能培訓才能有效。
多用好的"案例
在引用案例時,應注意實用性,可操作性,發動學員一起積極主動參與,對案例進行分析,給其診斷,找出病因,結合到所學的理論,再結合企業現狀做出正確分析。案例內容不單單是企業管理,也可是一則發人深思的故事,只要能使人受到啟發的,能通過案例進一步深刻掌握所學理論的,使理論不晦澀難懂,能引用到實際企業管理當中的,都可采用。往往學員在參與案例分析后,對所學理論會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這樣一方面提高了培訓的生動、深刻性,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學以致用。
需要建立一種持續的、經常性的培訓機制。這種機制應涵蓋企業的所有員工,而且還要包括所有合適的培訓方法,例如用于在崗培訓的內部導師體系,用于強化培訓的內部培訓專家,利用外部培訓資源:將員工送到外部進行培訓,或邀請外部培訓專家來公司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