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五日我中心物業專家對貴司五個物業項目的物業的基礎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車輛道路管理、客戶服務、外圍設備管理(不含設備房,設備房沒有進到)、清潔管理以及綠化管理八個常規物業管理內容進行了仔細地考察,我中心此次物業考察診斷的重點為:“物業管理的痕跡”以及“管理是否形成閉環”兩個方面,對于硬件方面,考慮到地震影響等實際客觀因素,本次不予討論。對于管理中存在的優點,從企業診斷的角度出發,本報告也不予于展示?,F僅將貴物業管理方面存在著的有待完善方面的問題診斷報告如下。
一、管理的執行力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問題1:考察中辦公區的保安員不在崗位,人員來訪無詢問登記操作,然在門崗制度中有“對來訪人員詢問登記”之規定。
問題2:在小區服務中心,物業服務軟件建有,但操作使用的痕跡較少。
問題3:在上述服務中心的工作巡查記錄本上,有對小區當日存在問題的描述,但現場沒有動作,沒有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閉環。
分析:有程序文件,不是制度不健全,同時經查人員有出勤,但沒有執行。
結論:員工的執行力存在著一定差距。
改進方法:建議強化員工執行力理念的培訓。
二、物業管理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較差
問題4:小區停車場沒有考慮避雨通道。下雨車主如果沒帶雨傘避雨存行走在一定困難。
問題5:生產車間門崗保安在客戶來訪時,禮節禮貌做的較差,沒有先問候(或敬禮)再咨詢,而是直接詢問來客。
分析:在物業的三要素:“經營、管理、服務”中,特色應該是服務。管理是實現服務的手段。但服務特色不濃。
結論:缺乏服務特色,尤其是人性化服務特色。
改進方法:加強禮儀禮貌的培訓。
三、物業管理的硬件存在著一些需要完善的設計
問題6:小區的大門在條件允許下沒有實行人車分流設計,人車進出走同一通道,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問題7:小區對面停車場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不但沒有考慮車人分流。生活小區入口道路,車道沒有安裝減速墩,無法控制過速行駛車輛。
問題8:生活基地標識牌做的很多,也比較全面,但有四個版本,沒有從企業CIS策劃的角度去設計。
分析:以上問題經過考察有條件實施的,但沒有做,在前期物業配套設計方面欠考慮。
結論:在新小區的物業前期配套方面物業的早期介入不到位。改進辦法:在新修小區時,物業應從使用者的角度在規劃設計階段就介入,并對硬件設計給予合理化建議。
四、物業現場管理消防管理存在著隱患的問題
問題9:在生活區,推車式滅火器放置于大門側的臺階上,且前面有生活水管阻擋,操作起來不便。
問題10:高層小區抽查了三個樓道,均未配置滅火器。
問題11:小區停車場的滅火器管理的不到位。
分析:安全問題是物業管理第一要素,物業小區,人口密集的大型小區,人口密集且臨時居住小區,更有重視安全管理。
結論:安全管理存在一定問題,培訓不到位。
改進方法:強化安全管理意識和操作的培訓。
五、物業現場管理設施設備管理存在著不到位的問題
問題12:小區路邊一燈柱底下蓋板脫落,電線外露,兒童玩耍時存在安全隱患。
問題13:小區過年拉的電線依然保持殘余部分。
問題14:小區一化糞池蓋板較大松動。
分析:設施設備管理問題是物業管理重要要素,物業小區,人口密集的大型小區,人口密集且臨時居住小區,更有重視設施設備的管理。
結論:設施設備管理存在一定問題,培訓不到位。
改進方法:強化設施設備管理意識和操作的培訓。
六、物業現場管理車輛道路管理存在著有待完善的問題
問題15:小區停車場車輛進出沒有實行刷卡進出,來訪車輛登記等管理手段,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問題16:辦公區車輛停放無人引導。
問題17:小區、辦公區停車場各類交通標識不完善。
問題18:來訪者車輛的停放方面沒有規范管理,隨意停放。
分析:車輛道路管理問題是物業管理重要要素,物業小區,人口密集的大型小區,人口密集且臨時居住小區,要重視車輛交通的管理。
結論:車輛道路管理存在一定問題,培訓不到位。
改進方法:強化車輛道路管理意識和操作的培訓。
篇2:企業職業病診斷和報告管理制度
企業職業病診斷和報告管理制度
1、職業病的診斷與鑒定工作應由單位統一管理。職業病診斷和鑒定由單位和當事人如實向診斷部門提供有關職業衛生情況,配合診斷部門進行調查取證工作,按法定程序取得職業病診斷、鑒定的有關資料。
2、對疑似職業病的職工應及時進行診斷,在其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由單位承擔,在此期間單位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3、單位要加強對職業病病人和疑似職業病病人管理,實行職業病病人和疑似職業病病人登記報告管理制度,發現職業病病人和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按有關規定向區安監局、區衛生局和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部門、勞動人事管理部門等報告。
4、單位安排職業病患者進行醫療和療養。對在醫療后被確認為不宜繼續在原崗位作業或工作的,立即對其崗位進行調整。
5、職業病患者的診療、康復和復查等費用以及傷殘后有關待遇和社會保障,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篇3:鞋廠開發技術部初步診斷報告改善方案
鞋廠開發技術部初步診斷報告及改善方案
通過調研,開發運作系統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善方案:
1、工作區域未進行合理規劃
目前開發技術部整體的場地沒有完全有效的利用,且布置不完全規范。
【建議方案】:
根據工廠現有狀況進行規劃,并劃出分布圖,張貼于醒目位置。
2、組織架構不完善,崗位職責不明確
開發部未制作組織架構圖,造成人員管理混亂,成員不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從而更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崗位及工作職責。
崗位人員安排尚不完善。
【建議方案】:
明確制定并公布開發部的組織架構圖。
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樣品業務(樣品生管),負責安排、追蹤樣品物料進度及樣品開發進度、外協事務的處理。
制訂崗位責任書。
明確崗位作業規范和標準。
3、作業程序只是流于習慣,且管理不夠到位
【建議方案】:
優化原有的工作程序,補充完善開發技術部請購、采購程序/開發技術部不合格品管制程序(含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處理與責任劃分)/試穿作業程序等。
4、楦頭管理沒有明確的方式方法
【建議方案】:
完善資訊,制訂定楦、制楦的作業控制辦法(楦頭檢驗標準作業書),套楦、大貨楦頭的抽檢驗收。
5、制具、刀模的制作標準不夠明確,且沒有具體的作業方法
【建議方案】:
制訂制具、刀模的制作標準作業書,含針、沖、刀模、位置線、畫稿的制作標準。
6試做管理程序不夠完善
工廠內常常由于試做的疏忽或不到位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車間往往由于資訊不齊全,操作、檢驗無明確標準或有資料卻不能完全領會鞋子的制作工藝,做出來的效果達不到要求。
【建議方案】:
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完善試做程序,預防問題的發生。(包括紙板試做、刀模試做的跟蹤管制)
制訂試做操作規范和各工序流程工作標準.
7、溝通管理程序欠佳
工藝更改、材料變化等各類資訊不流通,造成工作困擾的現象時有發生。
【建議方案】:
材料、工藝更改預防措施的完善;
部門溝通程序的制訂和落實。
8、績效管理制度不完善
據了解日產量的多與少,未能與開發人員的薪資掛勾,造成開發人員無極積性,這樣會影響開發的質量。且忽視了制作人員及其他人員的績效考核。
【建議方案】:
建立績效管理制度,與員工薪資掛勾。
如:按“計劃書”擬定的日期提前完成,獎200元/版,新底模提前一個獎40元。分配比例可如下,版師(含調版師)80℅,平均分配;其他20℅,平均分配。
9、開發進度無細部掌控計劃
開發目前的進度表除了下單日和交樣日外,其它時間點未明確體現,這樣會造成進度失去掌控,進而影響交樣日。
【建議方案】:
根據開發任務制訂工作計劃書,且要擬訂樣品試做進度表,實時跟蹤樣品進度,把握開發動態。
10、報表文件過于隨意性,資料文件疏于管理
呈報上級的報表隨意用便紙書寫,且沒有固定的格式(甚至沒有報表),不便上級參閱,保存性也不強。
【建議方案】:
建立資料文件管理系統:凡屬于周報或是月報均使用固定格式,且最好用電腦打印,每份資料文件要進行存檔,便于隨時查閱。
11、開發技術部的機器設備幾無明確的管理措施
【建議方案】:
開發技術部的機器操作和保養標準書的制訂與落實。
12、IE工作的完善與落實
【建議方案】:
完善IE部門,并對IE部門進行系統管理,且明確其工作范圍(含,計件單價的制訂,各工序的標準作業方法,各生產單位產能、效率的分析匯總,追加動作單價更改的核定,核查、核簽領料單,計件人工審核單價處理等。
工藝操作標準作業書作業管理程序的制訂。
13、基礎管理薄弱,未實行“6S”及目視管理
開發室內鞋面、大底、樣鞋等物品到處亂放,也沒相應標識,造成管理混亂。
【建議方案】:
導入“7S”管理,使辦公室看起來寬敞明亮,井然有序。
14、由于管理程序不完善,表單不齊全,造成管理混亂,信息不順暢。
【建議方案】:
進行表單的制作與完善,含:工藝制作標準作業指導書、量產規格書、試做確認報告、自檢確認報告、量產異常巡視記錄表、量產通知書、聯絡函、工作任務書、樣品試做進度表、轉接單等。
幫客戶贏在起跑線上
助客戶超越競爭對手
為企業創造相對優勢
讓企業獲得長久的生存
愿以我們不懈的努力,與您真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