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生產基礎知識
冬季安全生產特點
冬季“九防”內容:防凍凝、防滑跌、防火防爆、防中毒窒息、防泄漏、防觸電、防高空墜落、防機械傷害和防交通事故。
冬季大氣氣壓處于冷高壓狀態,有毒有害氣體容易大量積聚,造成人員中毒、火災和爆炸事故。
冬季天干物燥,容易發生火災。
防凍原則
1、認真執行巡回檢查制,尤其是夜間巡回檢查制,將防凍點及防凍內容納入交接班,確保場站冬季安全運行。
2、凡是存留有水分的管線、設備均需考慮防凍,防凍的措施包括加保溫、伴熱、保持介質連續流動,使停用的管線、設備中不得存留含水介質。
3、入冬之前事先對場站管線保溫、電伴熱帶、工藝流程盲端、各處高低點放空、玻璃板液位計、配電間及機柜間保溫措施進行檢查,確保能正常使用。
4、入冬前,場站應加強對生活樓、壓縮機房、庫房、機柜間、配電間等門窗和玻璃完好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的問題應及時解決,消除不保溫的因素。
5、入冬之前事先對有水場站的消防管網及地下消火栓進行全面的檢查,地下消火栓采取加蓋毛氈或木板隔離等有效的防凍防凝措施。
6、各場站加強對天然氣水露點和烴露點的監控,注意外界氣溫變化對正常生產運行的影響。
解凍原則
1、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是確保設備、管線解凍的前提,采取正確的解凍方法是解凍的關鍵。
2、管線解凍,嚴禁密閉加熱,做好解凍后的防護措施,以免發生跑損及其它事故,應由兩頭向中間緩慢、均勻解凍。
3、閥門開關費勁,不得強行開關,應用蒸汽或熱水暖開后再開,以免損壞,發生跑損及事故。
4、鑄鐵、鑄鋼設備凍凝解凍要緩慢、均勻,嚴禁用鐵器敲打或直接用蒸汽暖,宜先用麻袋或毛氈蓋好,用蒸汽或熱水緩慢暖開,防止因劇烈膨脹而破裂。
5、容器罐底放空開關切水前,先用蒸汽解凝后,再開啟開關,嚴禁冬季直接用力開啟容器罐底放空開關,避免開關凍結強行開啟后造成開關絲杠與閘板脫鉤開關損壞。
6、罐底放空開關解凍時嚴禁將開關開的過大,一旦解凍會造成大量介質噴出造成事態擴大,引發火災或人的傷害事件發生。
7、解凍時注意確保人身安全,高空吹掃管線一定要系安全帶,蒸汽不得對準他人,以防燙傷。
防凍、防凝、防滑的一般要求
1、處理凍結的管線或閥門時,要先用少量蒸汽加溫,然后加大蒸汽量,防止驟然升溫而損壞設備。
2、斜梯走廊、平臺、貯罐頂及巡回檢查通道要保持清潔,及時清除積雪,防止積水、結冰,人員巡檢要帶好勞動保護用品,巡檢過程中不允許雙手插進口袋中,上下梯子應雙手抓住護欄。
3、要及時清除框架、結構、設備上的冰棱,防止在天氣氣溫變化較大時砸壞設備或傷人。
4、對于經常脫水的容器的脫水包、脫水閥及脫水線要進行伴熱及保溫,保溫薄弱的脫水線閥門,入冬前,要用毛氈或巖棉等加強保溫,保證正常脫水操作。
5、對于室外的冷卻器,冬季原則上不要停用。一定要停用的,必須將冷卻水的管和進行徹底的空氣吹掃。由于換熱器內管束較多,易使吹掃的空氣走短路,使一部分管束內的水吹不出來。冬季來臨后,未吹掃干凈的管束凍裂,致使制冷設備報廢。所以,吹掃時,空氣量必須要大,保證有足夠的流速(可采用蓄容法或爆破法來實現瞬間的高流速),要反復多次,直到水分干凈為止。
6、新水的閥門井、水表井等,入冬前要完善好防凍措施,保溫井蓋必須完好。
四、冬季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注意防止麻痹思想
天氣冷暖變化無常,人的聽覺、視力、行動、情緒會受到一定影響,思想極易松懈,若重視不夠,工作不力,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到位,就會釀成災難。為此,我們必須提高員工的思想認識,加強警示教育,嚴格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加強領導與管理,落實責任,努力使員工保持良好穩定的生產工作狀態。
注意防火防爆
冬季風干物燥,易發生火災,引發燃爆事故,動火作業前要履行好動火申報制度,注意周邊環境,確認安全,切實做好防火工作,杜絕燃爆事故的發生。
注意防凍
冬季天氣嚴寒,室內外溫差較大,要注意防寒保暖。
注意防滑、防墜落
生產現場腳手架梯子和步踏處遇到雨水或積雪易結冰,在樓梯或腳手架上下作業時容易滑倒摔傷,因此,應注意及時清掃積水或積雪。同時還要在易滑處鋪上草席,把防滑措施落到實處。下雪天氣以及工作地點有積冰的一般不允許登高作業,以防墜落,必須作業時應將積雪、積冰清除,采取防滑措施,并配戴好勞防用品。同時,做好工器具的固定、防掉落措施,防止墜落傷人。
注意防風
大風天氣,下班前所有露天起重設備鐵剎、閉合夾軌器或防滑器、錨錠必須全部到位,通知司機鎖好門窗、切斷電源安全下門機。
注意防止機械傷害
冬季天氣寒冷,穿長大衣的作業人員要防止衣服被鉸進機器中發生傷人事件。
夜間要加大照明強度
夜間作業要保證光線充足冬季晝短夜長,照明設備使用時間長,要注意對員工上下班的馬路、車間、作業區的照明設施及時檢查維修,確保照明設施完好無損,防止因照明不好而發生安全事故。當然,各作業區域、各崗位安全生產的具體情況不同,存在的問題也不一樣,搞好冬季安全生產的措施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我們時時、處處、事事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冬季給安全生產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實現冬季安全生產無事故的目標。
加強防雷電的管理
一是 按規定設置防雷電、靜電裝置,并對其進行定期檢測檢修,保證接地完好有效,接地電阻符合要求;保證閥門、法蘭用金屬線跨接且可靠接地;法蘭連接間電阻應小于0.03Ω,對地電阻不得大于100Ω;檢修拆除的跨接線一定要恢復。
二是 提高設備的本質安全程度,保證設備完好。要嚴把設備的采購、安裝、驗收關,確保設備本質安全。工藝設備要常維護保養、勤檢查,消除跑、冒、滴、漏;電氣設備要選用相應的安全等級和防爆等級,在運行檢修過程中嚴禁對其進行改裝、拆除或降低等級;漏電保護、短路保護、絕緣、屏護等要隨時完好有效;檢測報警裝置要定期定校驗。
篇2:鎮第一小學冬季安全預案
鎮第一小學冬季安全預案
為了加強和改進學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師生員工健康、平安地學習、工作、生活,打造平安校園,防范師生安全事故發生,并能快速、及時、妥善處理突發的安全事故,切實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級有關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從我校實際出發,特制定本預案。
一、安全事故應急領導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校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組 長:z
副組長:z
組 員:z
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1)指揮有關教師立即到達規定崗位,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2)安排教師開展相關的搶險排?;蛘邔嵤┣缶裙ぷ?/p>
(3)根據需要對師生員工進行疏散,并根據事件性質,報請上級部門迅速依法采取緊急措施
(4)根據需要對事件現場采取控制措施
(5)對本校的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程序進行督察指導
(6)突發事件發生后,學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當根據“生命第一”的原則,決定是否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在第一時間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二、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教師在一切教學活動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警鐘長鳴”的意識,萬一遇到突發安全事件,要沉著應對,首先確保在場人員的生命安全、及時上報。學校安全事故應急組織的領導和成員獲訊后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險求助。
(一)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學校全體師生發現校園火災均應及時報警,迅速向學校領導匯報。發生在教育場所的火災,教育活動必須立即停止,并對人員進行安全轉移或疏散。如果有傷員,及時搶救。
1、發生火災事故時,在場教職工及搶險救災組人員迅速疏散學生,撤離到安全區域。
2、迅速切斷有關電源。
3、在向119消防指揮中心報警時,并立即報告中心學校和鎮政府有關領導。
4、積極配合消防人員滅火。
5、在進行滅火的同時,應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防止火勢蔓延,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
(二)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1、發現師生有類似食物中毒癥狀時,應迅速送醫院診治。
2、迅速向中心學校、鎮政府及衛生防疫部門報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樣工作,以備衛生部門檢驗。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取樣。
4、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師生名單,并檢查他們的身體狀況。
5、做好家長、家屬的工作。
6、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診治、調查、事故處理等工作。
(三)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1、發生交通事故時,對受傷人員及時送醫院搶救,并要記清肇事車輛的型號、牌號。
2、保護好事故現場以及重要物品、證據。
3、迅速向交警部門報告,再向學校、家庭、中心學校報告。
4、做好家長、家屬的工作。
5、配合交警部門做好調查、取證、事故處理等工作。
6、杜絕學生坐麻木、三輪車。
(四)惡性傷亡事故
當學校內發生人員傷亡的惡性事故時,應立即保護現場,并報告學校應急預案處理領導。對未死亡人員學校應采取現場急救,無法或無能力救治、或者無法判斷傷亡情況,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公安部門、醫療救治中心等)報警。
對惡性傷害事故的原因要進行及時調查,實事求是,配合各部門提供相應證據證件。事故的處理根據調查結果以相關法律法規條例處理。
(五)傳染性疾病暴發、流行
應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等待醫療部門治療。加強預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擴散。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應及時采取如下措施:
(1)對全校師生員工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發放必要的防護用品。在公共衛生場所完善洗手設備,提供流動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所有師生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場所要增加通風的時間和強度。教育師生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增強抗病能力。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搞好居室衛生,勤曬衣被。
(3)建議師生員工盡量避免接待外地來訪的客人,各種集體性人員聚集活動推遲或取消,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和集體活動。
(4)一旦發生疫情,嚴控外來人員進入,教育學生自我保護,限制學生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對我校外出工作人員、學生實行登記制度,經醫院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才能復學。
(5)學校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六)地震、洪災等自然災害
發生自然災害,必須以生命第一,學校經經請示后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學。對影響師生安全教育教學活動,都應及時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學路上可能危及學生生命安全的,應及時告知家長接送或在路上護送,也可以報警。對可預見性自然災害,應在未發生災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對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如地震、龍卷風等,應盡力采取保護和自救措施,事后應及時施救,并將事實情況通過匯報程序匯報。
(七)環境污染
(1)調查學校周邊的環境污染源, 如果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源頭物,應及時向環保部門聯系。并備案這些污染源可能產生的污染性質和處理辦法。
(2)產生環境污染突發事件,應配合環保部門緊急疏散全校師生,并做好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疏散過程維護好師生的秩序。
(3)平時對全校師生進行環保教育和環境污染自護自救教育。
(八)人為破壞
(1)加強校園保衛和巡邏,阻止外來人員進入校內。
(2)發生爆炸、投毒等惡性事故,及時報警。學校應保護生者,進行人員安全疏散,對傷員進行救治。
(3)發生綁架等突發事件,及時報警,并配合公安部門提供相關破案線索。
(4)發生打架斗毆致人傷殘等突發事件,報警,及時送傷者入醫,保護現場,調查原因。
(九)其它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1)如發生師生身體受到意外傷害時,應及時送傷害者到醫院診治。
(2)及時向學校、家庭、中心學校和有關部門報告。
(3)注意事故現場保護,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做好有關材料。
(4)妥善處理事故。
篇3:冬季生爐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冬季生爐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凡須生火取暖的單位,必須以廠領導同意后,由廠安環科、保衛科到現場審驗合格后,發放“生爐許可證”,方可生爐使用。
2、未領“生爐許可證”的單位,嚴禁生爐取火燒飯。生爐時,嚴禁使用各類易燃氣體(包括油類、乙醇、香蕉水等)、氣體引火。
3、火爐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清潔,爐灰應指定地點堆放,并將爐灰用火澆透。
4、火爐應固定在驗收時指定位置,不許隨意挪動,爐,周圍不準存放易燃物品。
5、室內使用的爐火必須安裝金屬煙筒,煙筒上嚴禁使用小插板或用洞、孔。煙筒穿過可燃墻、窗時,必須在其周圍用難燃材料隔離開。要定期清除筒內積灰。
6、當取暖人員應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嚴禁睡崗。室內要保持通風整潔,不得用火爐烘烤衣物和其他可燃物。
7、凡在我廠區施工的“三隊”工棚內,一律不準生爐取暖和燒飯,更不準使用電爐、液化氣取暖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