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病人演講范本
如果阿拉丁神燈給你一個愿望,你最想要什么呢?成功的事業?美滿的家庭?或是一世的富貴?……答案會有很多,而我認為,多數人的愿望,應該是健康的體魄吧!任何一個人都渴望擁有健康的身體,遠離病痛的折磨;然而,生命的脆弱無常,讓人們在特定的時間地點,不得不接受“病人”這個角色;作為醫生的我們,也不例外。正因為如此,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覺得自己能夠充分了解患者的感受,畢竟我們也是普通人,我們也會生病。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曾經有一位患者,在獲知自己得了腎結石之后,失聲痛哭,“醫生,我是不是會死啊?我的小孩才幾個月大啊,如果我死了,誰來照顧她啊?”也許在座的各位,會認為我是夸大其辭,但這是真實的。與我們大家不同,大多數患者沒有上過醫學院校,甚至不具備基本的醫學常識,他們所知道的,或是道聽途說,或是從網絡等媒體獲得的。對于這些內容,他們或是半信半疑,或是全盤接受,沒有經過任何的考證。試問,如果作為醫務人員的我們,遇到上述患者的情況時,會不會跟她一樣,有如此過激的反應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們是從正規的醫學院校畢業,我們牢固地掌握了專業基礎知識,我們對大多數疾病都能夠了解。因而,要真正地了解患者的感受,就應該將從患者的角度來看問題,把自己當作一個醫學的門外漢。
如果我對醫學一竅不通:我不會對身體的異樣及時發現,又或是會對正常的現象過于敏感。我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生病了,卻又害怕如果真的有病,會給我和家人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災難。終于鼓起了莫大的勇氣,走進了迷宮一樣的醫院。我希望:當我進入門診大廳時,能夠有態度親切的專業導醫人員建議我要就診的科室;我希望掛號處、收費處、取藥處都有醒目的字體標明,里面的工作人員動作麻利;當我就診時,我希望醫生不要嫌我絮叨,能夠細心傾聽,希望醫生有精湛的醫術,讓我進行必要的檢查,并用通俗的語言告知我病情;當我拿著檢查單在醫院內彷徨時,我希望能看到簡單醒目的指示牌;到達相應的檢查部門時,我希望醫生對我因不了解檢查程序,配合的不是很好報以理解的微笑。等待檢查結果是一個復雜的心路歷程,期待與擔憂并存,因而我希望盡快獲得準確的檢查結果。
假如我不幸住院,我希望病房寧靜舒適,希望被醫務人員平等對待,不因我的特殊疾病或是社會地位而遭到歧視;希望管床醫生每天與我多些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我的病情變化;希望白衣天使們用精湛的護理技術和臉上親切的笑容,幫我驅散病魔的陰影;希望不會有太多身穿白大衣的同學,在我的身上左敲敲右聽聽;住院帶來的經濟壓力會使已飽受疾病折磨的身心雪上加霜,我希望醫生能夠讓我知道所需進行的檢查和使用的藥物的必要性。
如果我對醫學一竅不通:醫務人員就是我的全部希望,我把最寶貴的財富——生命,付托于你們,我希望你們能夠尊重我的生命,用真心和愛心,來幫助我。
易地而處,我想在座的我們,能夠了解患者對于我們醫務人員的期望,因為他們將最寶貴的生命交托給了我們。我們不僅應該精湛自己的醫術;還應該從患者的角度,多為他們考慮,理解患者的埋怨甚至怒氣;我們還要多與患者溝通,讓患者更多的了解我們。“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這是我們進入醫學院校第一天的誓言,我想,這也是我們一輩子要兌現的諾言。只要我們付出努力,即便沒有阿拉丁神燈,我們也能夠實現人們擁有健康體魄的愿望。
篇2:護士演講稿:假如我是一位病人
20**年護士演講稿:假如我是一位病人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假如我是一位病人。
我們知道,***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那么如何立足醫護本職,切實地貫徹落實***呢?我認為,必須從患者的角度審視我們一點一滴的工作,只有患者滿意,才能說我們的工作真正做得到位,才能說我們醫護人員真正明白了什么以人為本,進而共同開創醫患和諧的嶄新工作形態。
現在就讓我們用患者的眼睛,來看看我們熟悉的工作環境。假如我是一位病人,到醫院就醫首先希望看到的就是干凈明亮的就醫環境,做事干脆利落的窗口服務人員,以及耐心細致的服務。罹患疾病,會孤獨寂寞,會胡思亂想,會對自己的病情發展,承受著病痛帶來的折磨,個中苦澀,又怎么能是單純依靠醫務水平和操作技能可以全部解決的呢?其實,除了上述的重要因素外,更重要的就是醫護人員熱情的笑臉,以及他們親人般地關懷。
假如我是一位病人,那么我最期待的,就是每一位醫護人員能夠展現真誠的笑容,用熱情的服務和高超的醫療水平驅散我身體里和心中的陰霾。那么由此觀之,我覺得我們深入貫徹落實***,做好醫護工作,就必須從這樣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我們應該把學習實踐***活動與日常工作緊密聯系起來,從服務流程、服務細節上進行改進和創新,真正做到方便病人,惠民利民。例如靜脈輸液是醫院常用的治療給藥法,以往病人需要輸液時,往往先要排隊等候,站著等候護士加藥,等候護士打針。長長的等候隊伍不僅使一些患者感到體力不支,而且,由于排隊擁擠、時間長,患者容易產生焦躁情緒,甚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口角。我們可以改進服務模式,用科學的操作流程方便患者。輸液室可以一改往日讓患者在窗口排隊輸液的狀況,護士們在收到病人輸液單后隨即引導其就坐,患者可以安心地等待輸液,既節省了患者體力,又使窗口擁擠的現象得到改觀,還能杜絕輸液后因走動導致的穿刺部位腫脹。
其次,重溝通,優服務,這也是落實***的基本要求。據衛生部公布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年度發生醫療糾紛的概率為98.47%,在引發醫療糾紛的諸多原因中,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佳和醫患溝通不當是第一大原因。如果醫務人員能夠學會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做到心與心的溝通,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現在服務質量不夠優。這是當前損害醫院形象,制約醫院快速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醫院要通過自學、培訓、講座等多種形式在全院普及心理學知識,創新溝通形式,強調整體護理,加強與病人的有效溝通。加強各專業科室之間溝通與協調,發揮綜合治療優勢。例如;院領導可以定期在接待室征求患者對醫院的意見和建議,解決患者提出的問題,為患者排憂解難。進一步鞏固努力做到了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的醫療服務。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病人至上,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理念。
如果我是一位病人,能得到如此天使般的關愛,我將會永遠記住這所充滿溫馨的醫院。
在激烈的醫療競爭環境中“千帆競發,不進則退”成為不爭的事實,要發展,要創優,就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專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醫院效益遞增為目標,積極推進學科結構、人才結構的調整。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精”。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為國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