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企業管理案例的學習心得體會(1篇)

7195

  企業管理案例的學習心得體會(1篇)

  近幾年來,人性化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越來越多地被國內企業家所重視,并且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實施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逐漸成為中國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最為重要的管理模式之一。有一些企業推行人性化管理以后出現了可喜的局面:創造了一個人性化的管理氛圍,加強了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了團隊合作,增強了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然而,有一些企業實施人性化管理以后卻完全走向了反面,問題層出不窮,產生了許多與人性化管理實施者愿望不一致的結果。

  從我入公司至今,公司一直力求人性化管理的模式,但是我個人認為并沒有發揮到最佳的效果,沒有完善制度下的人性化管理只會削弱其管理模式的優勢。今日我尋找資料時看到這么一個案例:

  某公司是一家港資企業,實施人性化管理,在工業區200余家企業中頗受好評。如自覺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勞動法規,管理較為寬松,以員工為中心,改原來制度中的罰為獎,刻意與員工搞好關系,組織各種活動吸引員工來參與,改善員工工作生活條件,提高員工福利,使每個員工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眾多企業大喊“員工荒”的情況下,公司從不擔心招工難問題。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家企業卻出現了較多病癥。公司人性化的管理和對員工的尊重,經過數年的運轉以后,致使大部分老員工產生了“公司理應如此”的思想,同時員工甚至管理人員看到公司管理寬松,開始出現思想懈怠,自律性不強,工作積極性欠缺,責任感較差等不良現象。如辦公室空調只開不關,個人電腦下班不關,在辦公室吃早餐,上班掛著qq,下班鈴聲一響立即離開,即使當日的本職工作未完成也不配合加班等等。在人力資源部加強管理時,員工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們講不講人性化管理,都什么年代了?”于是,在公司內就形成了一種令人非常困惑的工作習慣和企業氛圍:一方面,公司尊重員工,保障員工福利;另一方面,員工卻鉆人性化管理的空子,工作主動性不夠。老板發現此種現象也會發火,“炒人”也就逐漸成為了家常便飯。這樣又形成了另外一種問題:員工一旦產生離職念頭,并不主動向公司申請,而是故意工作散漫、拖拉,等待公司辭退,以便獲得相應的補償金。這樣一來,人力資源部在工作時就會非常棘手:給予員工補償金,今后就會更難管理;不給予員工補償金,員工就會到勞動部門投訴。長此下去,員工就會越來越“刁”,管理起來就會越來越困難,從而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以上的案例對我產生了啟發,該公司推行人性化管理,突出了員工在管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管理寬松,尊重員工,注重提高員工待遇,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提倡自我管理等,但卻放松了制度約束。像這樣重視人性化管理而放松制度化管理,從而引發管理困境的情況,在現在很多國內企業中還較為普遍。如果說在人性化管理過程中只是講感情、重“親情”、照顧情緒、滿足需要,而放松制度約束,那么這不符合人性化管理的本質要求。

  從詞義上來看,“人性化”是一個定語,也就是說,要在做好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談人性化。人性化管理是以嚴格的管理制度為依據的,是具有科學性和原則性的,它是基于人的人性特征而實施管理的一種模式。一旦失去科學的制度依據,管理就會趨于人情化。如果單憑管理者個人好惡進行管理,非常容易走偏。中國社會是一個注重血緣、親情和人情傳統的社會,如果不用科學理性的尺度去丈量、規范管理者的行為,企業管理難免會缺少公正、公平,員工就會受到不平等的對待。離開制度管理來談人性化,也就離開了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失去了管理的方向和目的(平等、公平、公正)。

  從企業治理的角度而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必須要有一套嚴格、完善的管理制度,對員工的行為加以約束和規范,形成一種決策科學化、流程標準化、監督制度化、考核系統化的管理模式。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員工按照規定的程式步調一致地工作,直至達成預定目標。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嚴格的制度看似冷酷無情,但它卻是企業正常運轉和不斷發展的保證??茖W的制度化管理不僅符合企業的整體利益,同時也符合員工個人的利益。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人都是有惰性的。管理松弛、分工不明、職責不清的“大鍋飯”,是滋生員工惰性的最佳“土壤”。有一定自覺性的員工能做好“份內的事”就不錯了,“份外的事”是絕對不會干的。而自覺性較差的員工恐怕連“份內的事”都不會好好干。長此以往,員工私欲膨脹、各自為政、放棄責任、混時度日。在管理實踐中,人性化管理要重視人性,但對人性不能放縱。一方面,在管理中要充分尊重人性,以人為本,使管理貼近人性;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性的弱點與消極面,對人性的弱點與消極面不能放縱、不能無原則、無限制地張揚。否則,人性的弱點與消極面會阻礙管理,損害組織與社會。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的、有實踐意義的人性化管理。因此,健全的制度是企業運行的基礎,再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如果沒有制度作保障,也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人性化”與“制度化”并非是水火不相容的。相反,科學的管理制度則是企業真正實現管理人性化的基礎和前提。制度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結合起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

篇2:《企業管理》講座學習心得:團結協作 態度認真

  《企業管理》講座學習心得:團結協作 態度認真

  2月6號,我們公司的員工集中組織聆聽了吳鳴翔老師講的《企業管理》專題講座。他利用TCL集團、美的集團、紅豆集團、皇明太陽能集團、長城集團、紅星家具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生動事例,詳細講解了企業管理的重要性。吳鳴翔老師精彩的演講中對我觸動最大就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認真第一,聰明第二;”。

  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我曾經讀過一個故事,講得是一個取乒乓球的故事,這是一名專家給一群小學生出的一道智力測試題。在一個罐頭瓶里放進六個乒乓球,每個球用細繩系著,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從瓶里全部取出。幾個小組的同學,個人都想在第一時間內把自己的球取出,結果在瓶口形成堵塞,誰也出不去。只有一個小組成功做到了,他們采用的辦法是六個人形成一種配合,依次從瓶口取出。這道題目考察的就是團隊有無相互協助的協助精神,就是我們常說的團隊精神。一個沒有團隊精神的企業將成一盤散沙,在物業公司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下,會被競爭的浪潮吞噬。因此,建設一支高效和富有戰斗力的團隊對于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常說:“團結就是力量”。如何發揚團隊精神?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工作在集體中,在集體中要學會相互包容、彼此諒解;學會“畫”圓時,不要以自己為圓心,自己的利益為半徑;學會在任何時候都要考慮到別人;學會講團結、講忍讓、講奉獻;俗話說: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一個企業、一個單位更是如此,這就是所謂的“團結精神”。像吳鳴翔老師所說的買票的甲和乙那樣, 同樣的工作,在不同員工的眼里被賦予了不同的內容,同樣也就賦予工作以不同的價值。有團隊精神的員工,能自動自發地增加工作的內容,所做遠遠超過領導的預期,讓領導產生喜出望外的感覺。這樣的話,他在增加工作內容的同時,也就增加了自己的價值,更使公司在對外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達到了雙贏的局面。

  對于吳鳴翔老師講的“認真第一,聰明第二;”,強調的顯然是不要過分信賴個人的“聰明”和“才智”,而是要依靠全體員工的認真。決定認真與否的,正是一個人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

  做事最重要的是態度,你的態度決定了事情的最終結果。不同的態度會讓我們對同一件事采取完全不同的做法,從而得到不同的結果,就像潮漲潮落一樣,人生總是順境和逆境的交替起伏,只有保持積極正確的態度,才能夠以坦然平和的內心來面對,不會被榮譽和金錢沖昏了頭腦,也不會在遭受打擊和困厄時一蹶不振。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積極的態度不但可以維護和改善我們的人際關系,還有助于我們保持冷靜理智的頭腦和良好的情緒狀態,將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努力獲得最好的結果。正如皮爾(《態度決定一切》作者)所說的成功是一種態度,當具備了這種態度,也就是成功了。個人的成功促進了企業的成功,企業的成功更為個人提供了更完美的發展平臺

  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物業管理進入“競爭”的時代已是不言而喻的現實,物業管理投入的不是資本,而是人才。管理公司的實力不是資本的實力,而是人才的實力。有一支素質高,團隊精神強,態度正的人才隊伍,是管理公司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條件,也是管理公司參與競爭,志在必取的信心所在。我們作為蘇房物業這個蓬勃發展的公司的員工,應該時刻保持旺盛的學習態度,碰到問題時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發揚團隊精神,使公司始終處于良好的競爭狀態。

  團結協作是成功的保證,而認真態度鑄造輝煌,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公司上下同心同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蘇房物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