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家長讀書心得二: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學校??墒乾F在我們的“第一學校”出了問題,包括我自己在內。中國很多家長只會“養”不會“育”,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有身體和學習是實在的,看得見,摸得著。至于精神需求則是虛的。什么善良、自由、情感、寬容等等,都沒有分數來得重要……偶有一些家庭教育的成功者,讓他們來談談經驗,卻又隔靴搔癢,不得要領,無法把經驗上升到一個層面,并進而輻射開來……然而,有一位始終站在一線的教育大家,特別是在學校教育中取得輝煌成就的李鎮西老師,他將要談談家庭教育,他將打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隔閡,并且用他女兒一個成功的個案來解讀家庭教育的密碼,這就是《做最好的家長》一書最吸引人的地方。
沒有好家長,就沒有好教育!雖然自己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但我卻和很多家長一樣,有著共同的疑惑:“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李鎮西老師認為: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才!李鎮西的教育具有魔力,長期擔任班主任,對孩子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十分熟悉,他對青少年教育的難點和重點有了長期的思考、探索和智慧,這都體現在作者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中。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專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兒為個案,闡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階段好習慣的培養、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學習方法的指導、堅強意志的磨練習、“代溝”的超越、讀書習慣的養成、傳統文化的熏陶、寬廣胸襟的拓展、高三沖刺階段的關照……為各階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具體的操作模式。作者的女兒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父女間的許多苦惱、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兒共同克服成長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而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值得學習,而其中的許多做法,與我的思想產生了碰撞,發生了共鳴。
《做最好的家長》一書,最大的特色就是細節,平凡的甚至瑣碎的細節,但正是這些細節構成了李鎮西家庭教育的特色。“正如一個燕子造不成春天,短暫的、間歇的、偶然式的教育,也不會帶來理想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要求你年年月月日日時時,為這個工程揮灑汗水,捕捉每一個細節,并在長時間的重復中完成習慣和品質的培養。這是對人意志的極大考驗,在賦予孩子成長的同時,當然自己也收獲了成長的快樂,這正是李老師書名的緣由。比如,從晴雁出生的那一天開始,李老師就用成長日記記載了晴雁成長的點點滴滴。等到晴雁到了小學,又讓晴雁自己用日記記載成長過程,日記成了父女之間的道德長跑和道德接力。有人可能要問,成長日記我也在寫,那么,李鎮西的特色在哪里?作為教育家,李鎮西的特色就在于他能夠揭示普通的教育行為背后所蘊涵的教育意義,從而極大的挖掘出教育現象潛在的實用的價值。比如“成長日記”,李鎮西揭示它的教育意義在于:“第一,是讓以后長大了的女兒感受到父母之愛。第二,這也是一種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最好的素材。第三,記載童心的純真,讓日記成為孩子自我教育的資源。第四,寫孩子成長日記的過程,也是父母不斷進行教育反思的過程。”在成長日記中,李鎮西賦予了它四個要義。愛心教育,讓孩子學會愛父母,愛自己,愛一切值得愛的人;生命教育,讓孩子理解成長的艱難,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并進而探求生命的意義;“原初”教育,讓孩子不斷追問,本善的心靈,純真的童心那里去了?然后,在和原初比照中,找回自我;還有一個層面,是家長的反思教育,家長哪些教育是沖動的無效教育,給孩子成長過程帶來什么樣的弊端,反思之后,不僅會逐漸明晰,還會有必要的補救措施。這種清醒自覺的教育行為,當然有利于教育價值的實現。
晴雁升初中考試失利,我認為這是晴雁成長中一個重大的關節點。面對孩子的失敗,李老師沒有簡單地責備,也沒有蒼白的說“你能行”,而是細心的尋找,尋找增強女兒自信的切入點。因為占據不了“尊嚴的制高點”,就換回不了切實的自信。最終,李老師讓晴雁利用暑假,編寫一本作文選,這項活動,不僅能梳理晴雁的過去,加強她的自我教育,而且著眼于將來,著眼于晴雁自信心的最終確立。終于,晴雁不僅學會了打字,而且整理出了四萬多字的《晴雁展翅》!這種成就感深深鼓舞了晴雁,李老師又趁熱打鐵,出版了一百本《晴雁展翅》。請看這個案例處理帶來的積極影響。
“漸漸地,有叔叔阿姨來向晴雁索要《晴雁展翅》,他們聽說晴雁這本書很不錯,都想拿去讓自己的孩子好好學一學。一時間,晴雁簽名贈書,真成了忙人!不到一個月,100本《晴雁展翅》就“告罄”了!晴雁感覺十分良好,陽光又映在了她的臉上……”應該說,這個案例的意義不僅在于當下,還活在時間的長河里。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當類似的挫折到來,晴雁一定會從當初的體驗中,尋找到實在的解決方法和戰勝困難的精神動力。而李老師自然也可以用先前的晴雁來鼓舞激勵當下的晴雁,這就是教育的正效應。
我覺得:做李老師的女兒真幸福!同時也可憐自己的孩子:如果他也有一位如此懂教育的家長,那他也會像晴雁一樣幸福的!因此,我要努力像李老師學習育兒經驗。
另外一個重大特色是,整個書的構思以時間為序,基本上涵概了各個時段“成長中的煩惱”。每個問題,李老師都用淺顯易懂的理論引導,接著,輔之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處理辦法,再反饋實踐的成效,最后還有李老師的貼心建議。毫不夸張的說,每個貼心建議都閃耀著智慧,都給人實在的啟發。在手記十三中,李老師告訴我們,當孩子到了青春期,要坦然地和孩子“談情說愛”。因為愛情是一個人美好精神的組成部分,是美好人格的要素。而且,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妻子或丈夫、母親或父親,他們理應懂得愛,并知道怎樣去愛。因此,李老師把愛情教育作為人性教育和人格教育的一部分!然后,用蘇霍姆林斯基的愛情教育觀來教育晴雁,并幫助晴雁正確區分“愛情”和“友情”,讓孩子珍惜友誼,正確交往。讓孩子成為自己情感的主人,成為自己意志的主人,成為自己心靈的監護人!這就由他律轉化成自律,并自然升華為德行的萌生和訴求。
李老師的一個重要觀點是:家長也是終身教育者。
我們的身份雙重的,即是家長,又是教師,而我體會最深的,絕大多數家長把孩子交給老師便萬事大吉,教育孩子的事便完全推給了老師,成也老師,敗也老師。還美其名曰交給老師我們放心,只要是為了孩子好,要打要罵隨便,決不袒護,絕對支持。見過多的是這樣的家長,想想自己從孩子入學起也加入了這些家長的行列中,自己卻渾然不覺。還常常感嘆:能教育好別人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卻束手無策,讀此書后愧疚:自己在推卸責任。家長要養育孩子,不僅養孩子,而且還要育孩子。不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樣成長。養育從孩子的第一聲啼哭就開始了,我們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啟蒙老師,我們生活的每一瞬間都教育著孩子。怎樣穿衣,怎樣更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的事,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表示痛苦和憤怒……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不知不覺中擔任著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長。不要半途而廢,孩子上學就把教育任務完全交到了老師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塊尚需雕琢的石頭,需要工匠(家長)的辛勤勞動,需要大師(老師)的支點、挖掘,才能成就一件驚世作品。家長是孩子的終身老師。
李老師的第二個重要觀點是:養成好習慣。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習慣是人生的基礎,是美德的源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就給了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行為習慣,不僅僅是學習方面的,也包括人的行為習慣。李老師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近似完美,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學習、生活常規,希望養成的好習慣也包含其中,和孩子一起努力將常規變成行動,并堅持下去。和李老師相比,我這個家長慚愧,無地自容。孩子許多行為習慣需要加以提升。讀完此書,豁然開朗。李老師為我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進行了及時有效的方法指導。
我最欣賞的李老師的第三個觀點是: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成績永遠不滿意,這是因為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天才,而不把孩子當成一個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試都應該滿分,所以家長永遠對孩子表示失望。一個人不應該簡單的與別人相比,而應該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有進步。不要對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遺傳、環境等很多外因和內因注定了孩子成長的差異,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個領域,自己一天比一天進步,長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家長讀書心得三:
(覃艷)從孩子生下到現在進幼兒園,好像一直忙忙碌碌,從也沒靜下心來認證看過幾本關于兒童教育的書,這次得知第一幼兒園倡導讀一本好書的行動,這才激勵我想好好讀一本書。
在空閑時間讀了《做最好的家長》這本書,《做最好的家長》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寫的,他對孩子的心里特點和成長規律十分熟悉,他的教育認為,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才,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占主導地位的是家長,家長是孩子的終身教育者。確實,在生活中,我們的身份是雙重的,既是家長又是老師,從孩子的第一聲啼哭開始,我們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在生活的每一瞬間都在教育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孩子一起走下去,慢慢和孩子一起成長,給孩子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可以把孩子比喻成需要雕琢的石頭,只有慢雕細刻才能成為好的作品。
第一是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具有一個好品質的人是一個優秀的人,這是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務。我的孩子5歲,在這個時期孩子還沒有良好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或較為穩定的情緒,要培養好的品質需要時間和良好的環境,我覺得孩子在幼兒園里是最好的培養條件,幼兒園里也是個小社會,以前我的孩子非常任性,自私,脾氣也不好,自從把她送進了幼兒園這個小集體后,在老師的教育的過程中,在與同學的交往中,慢慢也學會了自信,合作,毅力,自我約束,關心他人的優良品質,這對她以后的成長道路會起非常關鍵的作用。
第二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習慣是人生的基礎,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就給了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該書作者對自己孩子習慣的培養近乎完美,和孩子一起努力將常規變成行動,并堅持下去。我作為家長,感覺自己非常慚愧,我的孩子在家中做事總喜歡拖拖拉拉,玩過的玩具完了也就丟在一旁,總要我說很多次她才會收拾起來,在寫作業時也喜歡一心二用,寫著寫著就跑去玩了,寫了一半又要喝水了,然后快寫完了又想唱歌了,總是注意力不在一件事情上,看了此書后得知做為家長沒有給孩子培養好的習慣,沒有給孩子明確的時間觀念,要明確目的,減少猶豫,在固定的時間做同一件事情,久而久之,形成條件反射,學習時專心致志,玩樂時盡情玩樂,長久堅持必然孩子會養成好習慣。
第三,是使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使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這是我做家長最單純的愿望了,在當今社會,壓力太大,競爭力太強,望子成龍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的心愿和期待。但引句哲人的話:大道固然受人關注,但小路有小路的風采,太陽雖然被人高歌,但哪一顆星星不是“太陽”?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位置,我們也不必逼孩子去追求那些遙望不可及的夢,給她一個快樂自由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這本書給我的啟示還遠遠不僅如此,最重要的是做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的不斷變化的過程,只要我們源源不斷的付出耐心,精力和時間,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遵循教育規律,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孩子必將有個美好的明天!
篇2:《禮儀金說》讀書心得體會
《禮儀金說》讀書心得體會
人應該要有精神上的追求,對我們年輕人來講,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對知識的追求,我們要不斷在追求中實現理想。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
我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就理應多讀書,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用所學的知識來凈化自己的心靈。而且不僅要學會,還要扎實的掌握,更要學以致用,不能死讀書,讀死書,這才是我們對知識的追求所應有的目標。
多讀書,讀好書,現在各種各樣的書籍紛至沓來,對于書本中的知識也要有選擇的采納,即所謂的取其精華。我們要用這些精華來武裝自己的頭腦。魯迅先生曾說過:“學習知識必須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彼晕覀儜M力使自己的知識成為一個開放性的系統,開闊視野,博采眾家!
管仲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彪S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對禮儀方面的要求也開始日益重視。因此,在現代社會中,學好禮儀方面的相關知識,也非常有必要性,且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
《禮儀金說》融合了金正昆教授多年以來禮儀講座的精華,該書從瑣碎的日常生活到正式的國際交往,每篇都引用了生活與工作中的典型事例。書中系統地將普通人在職場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應遵循的禮儀一一加以介紹,如登門拜訪、接待來賓等諸多方面。以生活的實例講述禮儀知識,將禮儀的知識具體化、實用化。如書中的服裝三色原理、打電話的基本禮節等,都以生活化的場景,將普通人的工作、生活與禮儀的關系展示得淋漓盡致。從而幫助我們改善溝通能力并提高個人素養。
隨著該書的講解分析,我們能夠掌握禮儀的規范,從而在生活和工作中時刻留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提高自身修養。
該書以風趣幽默的風格,將問候、握手、介紹、交談、待客、拜訪、溝通、裝束、儀表等以非常生活化的方式使讀者在快樂之余得到啟發,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且印象深刻,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通過閱讀本書可以修正自己日常言行中的不足,進而來規范禮儀和約束自己的行為,有助于在工作中營造良好的社交氛圍。
禮儀是現代人的處世之本,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至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人的修養體現于細節,細節的拿捏需要知識與智慧。禮儀就可以從語言、文字、動作等方方面面的細節來展現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可以有效地展現個人修養、風度和魅力,還能體現出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水準、個人學識、修養和價值。禮儀是一種潛在資本,如果能夠恰當運用,就能取得豐碩的成就。安德魯??▋然f過:“一個人的成功,15%是靠專業知識,85%是靠人際關系與處世能力?!庇纱丝梢?,禮儀在當今社會交往中的重要性。
因此,《禮儀金說》可謂是提升品位的禮儀教程,追求優雅的魅力范本。
篇3:《阿米吧經營》讀書心得
《阿米吧經營》讀書心得
此書是日本的“經營之圣,人生之師”的稻盛和夫的著作,他用40年時間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公司和第二電電。這兩家世界500強公司的誕生,關鍵在于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和實學。
什么是經營哲學?涉及人心、人的意識和存在、人的思想行為同人生結果之間的關系、人和企業應有的精神規范,以及經營企業的辯證法。在我看來就說的企業文化,因為企業文化包含了企業精神層面的、制度層面、行為及物質層面。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經營哲學,這才是企業發展非常重要的東西。
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其實就是做人的哲學,把做人的哲學引入到企業里面,
“做人何為正確”作為公司經營的原則,以此為依據對所有事情做出判斷。
何為正確:公平、正義、勇氣、誠實、忍耐、努力、善意、關心、謙虛、博愛等。這是全球通用的普遍價值觀。所以企業才能夠走向世界,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經營理念: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為人類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貢獻。
另外就是“實學”,可謂實學?就是經營企業時實際的管理技術,具體的操作手法。就如本書里講的把企業分成小的經營單位。
《阿米巴及經營》這本書表面看是講技戰術的,但中間穿插了很多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
阿米巴經營的三個目的:
1、確立于市場掛鉤的部門核算制度;
2、培養具有經營者意識的人才;
3、實現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經營。
第一條“確立于市場掛鉤的部門核算制度”很厲害,公司的月刊是找廣告公司制作的,第三期由于印刷出現了點問題,我拒絕接收,拒絕付費。如果同樣的事情在公司內部發生?如果這個廣告公司是內部的一個部門,就只有公司買單。員工工作時出現了差錯,辦砸了事,同樣是公司買單。每個小單位都沒有次品,都合格,公司整體產品就是合格的。
這種方法比績效考核更進一步,每個阿米巴的績效是放到市場上去衡量的,這點很厲害。更績效。另外可以全天候觸摸市場脈搏,隨時調整,規避風險。
第二條“培養具有經營者意識的人才”,諸多的小單位為大量的員工提供了當領導的機會,也就培養了大量的有經營意識的領導?,F在無論大公司,小公司,都會遇到人才培養的問題,沒有什么資產和特殊資源的公司,靠的就是人。下放經營權也是一種激勵。
第三條“實現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經營”,全員參與。實際上是激活了神經末梢,如何激勵員工,可以說是每一個老板鬧心的事。
小結一下,其實是說了三件事情:績效→更績效人才培養員工激勵
稻盛和夫不談企業文化,不談激勵、績效、考核、人才梯隊建設,但實際上是一個道理。
另外重要經營手法:
1、時刻調整組織,優化組織
2、定價公平、公正
3、領導是公正的裁判,裁判的依據就是正確的做人原則
4、讓德才兼備,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成為領導
5、不斷從外部引進能力與人品兼備的人才
6、根據職能設立組織,并明確職能
7、單位時間核算制,解決了部門之間協作的問題??臻e的阿米巴可以去支援人手不夠的阿米巴,這樣提供支援的部門的總時間就會減少,接受支援部門的總時間就會增加。整體上是有效地利用了時間。
8、一一對應原則:物資和票據一一對應
9、雙重確認原則
10、完美主義原則,就是不折不扣地完成目標
11、肌肉型經營原則:消除任何不能產出利潤的庫存和設備等多余資產。
12、玻璃板、般透明的經營原則
制定年度目標→分解月度目標,通過確定目標來統一方向,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等,都和我們現在推進的績效管理不謀而合。
讀書總結:
1、經營哲學先行(企業文化的貫穿)
2、阿米巴小單位核算經營中實現了:靈活應對市場、追求效率、人才培養、績效考核、員工激勵、成本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