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鄉鎮新農村建設工作報告范本
各位領導:
***市長的報告高瞻遠矚、總攬全局,站在大發展、快發展、跨越式發展的高度,總結成績客觀充分、實事求是,分析問題深刻準確、精辟入理,部署工作全面細致,明確具體,充滿了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振奮人心、鼓舞斗志、發人深省、催人奮進。特別是報告提出的“***“的戰略舉措,符合我市經濟發展實際,切中我市加快發展的要害。我們聽罷,感觸頗深。通過對報告的學習,最深切的感受是報告通篇貫穿了求真務實、加快發展的思想,讀來使人振奮,令人鼓舞。具體可以用“四個實“來概括:
第一個“實“表現在講成績恰如其分。報告主要用事實、數據加以說明,簡化文字表述,著重通過實例及數字對比說明五年來全市在國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城市建設、體制改革、對外開放、社會事業、民生狀況和政府自身建設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概括既真實全面,又客觀實在。第二個“實“表現在講問題實事求是。報告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毫不回避地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毫無保留地擺在全市人民面前,這充分體現了市政府不回避矛盾、不畏懼困難的一貫工作作風。第三個“實“表現在講發展更加務實。報告在安排部署未來五年和**作時,始終堅持以***為統領,緊扣科學發展與促進和諧的主題,突出了實現全面振興的主線,思路清晰,高屋建瓴、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具體,切實可行。第四個“實“表現在講文風力求樸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文風樸實,不苛求華麗的辭藻,無大話、空話,重點突出,語言簡練,平實中顯示了市政府的務實之風。
借此機會,也向各位領導簡要匯報一下我們**一年來的新農村建設情況。我們**位于黃陂區南部,與武漢中心城區僅一河之隔,全街國土面積78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和3個居委會,人口4.2萬,耕地2.4萬畝,水面1.2萬畝。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商貿活躍、工業發達、城鎮化程度高。
**年實現社會總產值47.8億元、財政收入7203萬元、固定資產投資5.12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391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800
元,同比分別增長10%、15%、10%、10%和12.5%。先后被評為武漢市文明單位、黃陂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績效目標考核先進單位。
中央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部署后,特別是武漢市提出“家園建設行動計劃“以來,我街迅速行動,周密部署,確定了圍繞一個定位(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區),用活兩大政策(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和武漢市“兩型“社會建設試點鎮兩大配套政策),完善三大規劃(城鎮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做強四大產業(農副產品及鐵路貨運物流、新型建材、醫藥化工和汽車零配件產業),建好五大平臺(融資平臺、就業平臺、激勵平臺、保障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實施六大工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城鎮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民利建設、重大生態環境項目建設)的新農村建設總體思路,堅持以增加投入為基礎,以優化投資結構為核心,大力推動區域經濟加快發展,努力把灄口建設成為城鄉和諧共融、產業高度發展、功能齊全完善、環境優質一流的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綜合改革發展試驗區、第三產業產業繁榮聚集區。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采取對上爭一點、部門幫一點、農民籌一點的辦法,累計籌集建設資金**萬元,共建設中心灣10個、灣內出行路45.3公里、排水管網6.85公里、多功能活動場所4處,改造危房、泥草房40余棟,完成了什仔湖、南湖和三閘等三個機站的機組更新,解決了50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二是農業開發取得新突破,以促進農民多元化增收為目標,著力加強農業基地建設和項目開發。
改建了服務都市的特色農業項目甲殼類基地,建成了500畝的楓橡咀草莓基地、3200畝的什湖特色養殖基地和盤龍休閑農業園。依托四季美農貿城,大力發展綠色、特色農業,目前灄口“城市立體農業試驗基地“項目正在緊張籌備中。通過現代農業開發,共轉移勞動力460人,實現人均增收*元。三是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新突破,堅持以人為本,全力解決群眾最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共建設多功能活動場所4處,新增健身設施4套,全面完成了農村和城鎮居民醫保,共有4000多名60歲以上老人領到了養老金,有1.1萬農民積極參保。四是農村環境整治取得新突破,把環境整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改善鄉村面貌,使群眾短期內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共投放垃圾桶180個,建設垃圾堆放場18個,集中清理“四堆八亂“,嚴厲打擊破壞基礎設施行為。突出綠化美化,花草木齊上,透墻現花、見縫插綠,共栽植樹木2.16萬株,完成人工造林230畝,打造成遠近成景、層次分明的綠化景觀帶,實現了街在綠中、人在景中。我街三閘村被評為市級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
篇2:X農村中心小學標準化建設自評報告
zz農村中心小學標準化建設自評報告
根據《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基本標準》 ,天長市教育局義務教育階段標準化建設相關文件精神。學校成立了領導組,安排專人摸清家底,逐項標記,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從教學裝備、學校建設、師資配備、學校管理四個方面開展工作、實施落實。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教學裝備:**小學為農村中心小學,學?,F有 18個班,在校學生752人,教職工48人。學校擁有已達標的小學科學實驗室225㎡(含兩個實驗室、準備室、儀器室),生均面積高于1.58㎡的標準。教學儀器基本達標。有圖書及閱覽室330平方米,藏書15604冊,生均21冊;并在各班配備專柜存放圖書供學生閱覽;有50座的教師閱覽室。另有電子書3萬冊,雜志若干。
學?,F有學生用計算機63臺,生機比為12:1。正在籌備班級多媒體遠程設備。
體育、音樂、美術器材按標準配備,專室存放。
二、學校建設
**小學現有18個班,學生人數752人。平均班額42人,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標準。學校占地面積17200㎡,生均占地23㎡,超標準1㎡。建筑面積4212㎡,其中教工宿舍382㎡,生均建筑面積 5.1㎡,等于小學5 ㎡的標準。擁有教學樓 3 幢,食堂 1 幢,廁所一座,有行政辦公室 3間,教師辦公室 300㎡ ,會議接待室 1 間,擁有美術室1個、多媒體教室1個、微機室1個、 圖書室、圖書閱覽室、留守兒童之家、衛生室(心理輔導室) 、體育器材室、音樂器材室、美術器材室、廣播室各 1 個。教學和教學輔助用房基本滿足師生在校工作、 學習、生活的需要。
室外 200 米環形跑道一條,有 2道 60 米直跑道,環形運動場內有標準籃球場 2 個,乒乓球臺 5 個,文體活動廣場一個。體育場地面積 5715㎡,生均運動面積7.6 ㎡,大于小學 6㎡的標準。綠化面積2650 ㎡,生均綠化面積3.5 ㎡,大于小學 0.5 ㎡的標準。
三、師資配備
1、校長符合任職資格條件。正副校長大學??飘厴I,小學高級職稱。分別于去年、今年參加校長培訓班。
2、我?,F有在編教師48人,師生比1:16,學科教師齊全。中級職稱44人,市(縣)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4人,所有教師具備相應的學科教學資格,具有較高的師德修養和敬業精神,熱心教育教學、教研工作,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善于吸收新課程理念,能把現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術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許多教師在教育教學崗位上成績突出。
四、學校管理
1、學校有健全的圖書、儀器、器材管理制度,有使用記錄,使用率高,發揮效益好。
2、學校為了做到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如《教職工考勤制度》 《學生管理制度》 《班級評估制度》 《安全教育與保衛 制度》 《教師教學、教研與獎勵制度》 《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 《教研組長考 評細則》 《學校財產管理制度》 《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及細則》 《環境衛生評比 細則》 《財務管理制度》 《后勤管理制度》等,從而使學校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3、其它管理: a、財務管理:按照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各項要求,嚴格執行財務制度,規范財務管理,健全財會帳目,合理使用教育經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b、安全管理:學校建立健全校內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應急機制,遵守有關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及時消除隱患,預防發生事故。 實行安全工作校長負責制,各方面齊抓共管,定期組織安全檢查和開展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師生的自護自救及安全防范意識。c、學生管理,重視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遵紀守法教育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加強學籍管理工作,推行學籍電子化管理,配備專職的學籍管理人員,提高學生鞏固率,最大限度減少學生流失;嚴格執行招生計劃和政策,不設重點班;制定并落實科學規范的學生作息制度,保證中學生每天睡眠不少于 9 小時,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 10 小時。
4、嚴格執行了國家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規范辦學行為,嚴禁節假日補課行為;規范收費,不亂收費,不準隨意訂閱資料;重視體育工作,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學校運動場地資源,做好“師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和“陽光體育進校園”的工作,每年舉辦一次田徑運動會, 少先隊認真開展各類藝術比賽活動。
5、堅持開展環境衛生教育和管理,培養學生的良好衛生行為習慣。
近年來,我校標準化建設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們的教學裝備、學校建設、師資配備、學校管理在不斷改善、不斷提高,基本能夠達到省頒標準的要求。我們將以“標準化建設” 為契機,嚴格按照上級主管部門要求,規范學校管理,打造仁愛文化特色品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成績,辦好人民滿意學校。zz小學
篇3:職?!杜囵B農村職高學生環保意識研究》實施研究階段報告
職?!杜囵B農村職高學生環保意識的研究》實施研究階段報告
一、問卷調查-----職高學生環保意識情況
在實施課題階段,為了更好的有目的研究。對本校職高一年級一班和三班的學生采用問卷方式進行調查研究,根據調查結果及時調整相應的做法。
附:zz職教中心學生環保意識調查
該試卷涉及的問題是與職高學生生活密切,主要包括:(1) 塑料袋的使用、一次性飯盒的使用情況,廢舊電池的處理,是否節約用電、用水,平時是否關心環保方面的新聞,對學校的環境是否滿意(2)并讓學生發表觀點,“您認為環保服務隊應該開展些什么活動?”
我對調查結果作了初步統計,結果表明:(1)學生都知道環保的重要性,但在實際行動中只為了方便,又很忽略環保的重要性,比如,他們吃早餐,要用一個一次性飯盒和一雙筷子、一杯豆漿(一個塑料盒,再外套一個塑料袋)。(2) 對環保信息不太關心,比如,大部分同學不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二.廢物利用制作比賽
為了加強職高學生的環保意識,用行動證實,我提前一個月在兩個班布置:廢物利用制作比賽,附制作過程。要求體現兩點:一是廢物利用的價值,減少廢物對環境的影響;二是創新性和實用性。結果顯示,學生很有創新性,他們制作的物品多種多樣,比如:用舊圓珠筆芯做成筆筒、茶杯墊,用飲料瓶制成放雨傘的盒子等。
附:部分制作圖片。
三.開展清理校園垃圾和處理校園垃圾活動
在調查報告中顯示,很多學生多校園環境不太滿意:隨手扔垃圾現象嚴重;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使用過度;浪費水、電、紙等現象嚴重。因此,組織學生開展清理垃圾和處理垃圾的一系列活動:將高一(3)班分成7組,每組選一位組長,負責在不同地點檢垃圾,然后收集校園垃圾信息,并進行分析、歸類、篩選有價值的數字、信息,寫出調查報告和提出實驗性方案。針對目前學校垃圾處理方法提出可行性的建議。
附:部分圖片。